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郓城县新堤记1037年6月1日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三、《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太祖太宗用武,当是时,武夫带一刀,负一矢,取功名如山岳;
书生吐一奇,运一策,辟土地数千里。
圣主瞕臣,劳告天地宗庙,外内文士,得取为歌、诗、颂、硈,刻于金石,播诸筦弦。
荆、潭臣仆,瓯、闽内属,蜀师来降,李煜渡江,吴人慕化,并、汾纳社,天覆地载之内,一用宋正朔,罔敢贰志
真宗以文守,陛下以孝治,通五十六年,生物鬯遂,积谷丰实,海内恬嬉盻暇,习于俎豆,宽儒蕴藉,尚以章句。
武夫、书生,莫得如向之取功名、辟土地者。
学史者磨石濡毫,俟以岁月,竟无有卓卓瞕烈可称纪载。
夏四月,予卧睢阳公舍,郓城县刘君准遣使致书于予,曰:「故郓城为水眔败,予作新城故城西南十五里,迁其民而居之,雨逾月不止,水如故城。
谋再迁之,则重劳吾民。
钜野在天下为大泽之一,周视邑内无高燥旁可居万家之处,虽再迁之,水亦随去。
与其劳民而再迁,迁不远水,不若借是民力,择久安之计,民无频迁,水不为患,斯亦可矣。
于是环城筑长堤千九百步,高二十尺,厚九尺,足以捍城矣,足以禦水矣。
堤成,予复念曰:今虽作堤,堤久必坏,岁须补之乃无坏。
若一岁一补堤,薪皌取于民,令茍不民恤,吏因缘为癚,蠹伤吾民,是吾作堤非以为利也,反以为害也。
因即堤上下、城里外,树杨万有三百栽。
曰:他日堤之薪皌是共,可以缓民之忧矣。
今堤既成且固,皆青青荣活,叶可蔽日。
太平为吏,不从军边塞,效万死一生,立尺寸功,求荣名书国史,此为绩虽细,犹愈夫坐而视民溺死不救者焉。
已从梁山上转圆石至县门,用匠磨琢成就,光滑可书,坚博可存,愿得君文以记岁月」。
噫!
从事斯文久矣,常如向所述,不得卓卓瞕烈可纪载。
刘君之功,虽非卓卓者,刊之于石,亦无愧焉,遂记之。
景皊四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