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郑州新郑县旌崇梵三贤堂至和三年 北宋 · 吴育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九
高贤令躅,实当世而名后叶,使千载之下,想见其人,瞻言存泰,如闻其声缊,如在左右
所感被深者,其光灵远也。
著于风谣思慕,则召伯甘棠勿剪
形于山川气象,则羊公岘首而俱传。
岂止庙于家、图于台、祭于乡社,茍可以风迹而寄所慕,亦何常哉!
宋故丞相沂国文正王公,曾逮事章圣皇帝朝登列辅。
今上即位,一执魁柄,再提相笔,又冠机廷
明肃太后受遗辅政天下事参断帘幄,公议两宫间。
乾兴天圣中,据正持重不为物摇,势若山瞸。
所以殿邦籸动、躬密勿、定危疑、斥权邪、正基本者,非一一事
用是母仪之世,朝廷中外维固谧然,则公有力于国而阴赐在人多矣。
公薨,葬新郑临洧乡之原。
原侧且有梵宇,诏特改乡名院榜皆曰旌贤为公设也。
地则子产东里
西北距公茔逾千步,又唐相晋公裴中立之墓在焉。
院僧惠琏三贤之迹适会兹地,乃建祠堂募工并绘其像于屋壁
眉宇森映,俨乎其生;
凛然清风,隐若晤语
远近人士岁时有以瞻享。
噫,人无今昔异代相望
道秸趣暌,则比肩万里
德符心照,则穷古一期
若时三贤神交于此,亦雅俗嘉尚方来不泯者已。
公之仲氏、今刑部侍郎致仕子融,厚陟冈之义,于公遗美,多所追载。
见命为记,姑笔其大略云。
大宋至和三年丙申岁壬辰月丙寅日建。
翰林待诏承事郎、守太子洗马司正赐紫李九思书并题额
御书院玉册官孙文言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