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契丹不寇河东庆历四年八月 北宋 · 富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宋名臣奏议》卷一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七、《右编》卷二六
昨日垂拱奏事,准宣谕今来北主云州受礼,恐于河东作过,令两府设备
实由臣误奖擢无所施设,致此外寇,上烦圣忧,闻命震惊不遑启处
然退自思念,仅得粗略
窃谓契丹必不寇河东,其事有九:无名,一也。
动称王师不肯窃发,二也。
河北平坦可以长驱,必不由河东险阻而来,易入而难出,三也。
河北富实河南虚乏,必不肯击虚乏,而令我备富实之地,四也。
河北无备,河东有备,黠虏南下之心久矣临事不肯舍无备而寇有备,五也。
若欲乘我不测而入,当行诡道,出于仓卒,必不肯先报云州受礼,六也。
契丹始与元昊相约以困中国前年契丹背约,与中国复和,元昊怒契丹坐受中国所益之币,因此有隙,屡有怨辞。
契丹恐其侵轶于是压元昊境筑威塞州以备之
保族累杀威塞役兵契丹又疑元昊使来,遂举西伐
验之非诈,今必无会合入寇之理,七也。
契丹惜燕地,如人惜心腹,若寇河东岂不防我攻燕为牵制之术?
于今不闻备燕,八也。
契丹自得燕、蓟,不复河东入寇,九也。
臣验此九事故知契丹不寇河东必矣。
臣今但论目下不为河东之患,过此以往,则非臣所知
臣谓契丹异日之祸,必在河朔河东只可牵制之地。)所以臣近奏河北守禦之策,因乞守一要郡,自行其事。
二府议之未合只且田况往彼。
按臣所说,此乃平时悠悠所为,非今来确乎至急之意也。
河朔二三年来,虽名为设备其实未堪禦寇。
乃是豫备虚声适足敌人奸计为患愈大,不可不思。
前岁奉使契丹理当无所增赂,盖为朝廷尽力西鄙未遑北事于是忍羞自屈,岁益所入,聊以欸兵缓祸而望雪耻于后也。
臣今所乞,必愿俞允不惟兵备敌,以安元元至于身羞国耻庶几可刷。
不胜大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