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蒋密学(一) 北宋 · 张俞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成都文类》卷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五
十二月,郡人张俞谨诣行车再拜投书密学执事:昔明公偃节于镇,适有负薪之疾,卧于岷山,遁伏弥岁不与世人相通,而世莫有不闻者。
明公操节于蒲,出于蜀都闻而起,愿瞻风威,吐幽素庶乎明公宽其罪戾止车而听之。
闻观沧溟不可濡足而济,瞻崇岳不可疾步而登,盖夫理深者其志惑,势大者其力艰。
飞鹏在天,则弱羽不翔;
游鲸运海,则纤鳞不逝。
岂小不可以附大,卑不可以近尊,由夫类乃然矣。
人岂异哉?
故有不可进而进,迷乎道也;
不可止而止,失乎时也。
且理或速而有悔,义或后而无咎,物或争而失,事或让而得,变化纷纭,岂一理可辩?
窃惟明公厚德崇业,非海而深,非岳而高。
不知高深之度,安敢濡足而济,疾步而登乎?
故负憔悴之质,惧临夫皎鉴之前固有日矣。
今幸伏车下,欲陈其愚。
非欲异于人者,徒因屯否流离无所控告遂欲猎古群书,明万物之理,将以穷性命之学,庶乎保身奉亲而已,非有矫激隐发,以希毫利之心。
繇是裂冠断带,脱弃世累逍遥云山诵咏唐虞,妄追古作者之事。
故谓朝廷山林其乐一也,岂知人之好恶,而与之等进退哉?
故其退也,不为乎害也;
其进也,不为乎利也,其心止若是而已,愿明公察之。
伏惟明公清直在躬,文质备体凤观虎视炳赫人伦是以镇抚蜀国澹然成功
故其动也风行,其静也岳峙
君子之用,孰测其神?
幸赖察其虚名德施甚厚,是用书陈其出处
伏俟明宥,然后复归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