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字说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宋景文集拾遗》卷一五
高祖纪》:「七年春,令郎有罪,耐以上请之」。
应劭注曰:「轻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鬓,故曰耏。
古耏字从彡发肤之意也。
杜林以为法度之字皆从寸,后改如是
耐音若能」。
如淳曰:「耐,犹任也,任其事也」。
师古曰:「依应说,耏当音而,如说则音乃代反。
其义两通
耏,谓颊旁毛也。
彡,毛发貌」。
予以颜氏之说似不审应音,及误引许慎说文》,不了其义,更有两通之语。
且耏无而音,止于乃代一音耳。
案,古者能字皆作耐字,亦取堪任其事之意。
后世以鳖三足能为能,故今人能无有作耐字者。
应云耐音若能,此能鳖乃是三足能之能,能耐自然声近矣,本不为而音也。
颜氏云「耏谓颊旁毛」。
案,《说文》自训而字为颊毛耳,象毛之形。
至耏字,直释云不至髡。
则颜氏谬应意而误《说文》,其失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