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应诏地震春雷之异1038年1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八、《宋景文集拾遗》卷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丙午诏书陛下祗悼变异,不忘元元
受愆引咎,端自克责。
延问有位,广谋于众。
推变所自前事立防。
将欲还威谴于天极,答震眚于坤顺
虽姒王罪己,商宗念德,蔑以加之。
群臣莫不延颈企踵恭听允令
使诚有卤莽之虑,窾启之词,咸乐自效,纳于聪听,益润泽,附辉煌,以成日新之美。
臣愚不肖,职在史氏,位为台郎,类非无知不容自弃
辄敢条列近事上对冲旨
诏曰「朕躬阙遗」,臣伏陛下即位以来十有六年,孜孜翼翼,动守先训。
不侈宫室,不饰游畋偃兵缓罚,爱重人命无他过失闻于天下
虽自谓阙遗愚臣味死不敢奉诏
然有将来可虑者,臣愿一一陈其崖略
陛下试参之圣虑,揆之人事,测之天灾,质之古义,有可行者不以人贱而废其言,则臣生死幸甚
臣闻赏罚操决天子之权也;
奏请可否大臣之事也。
下陈可否,以佐上操决则百乂宁一人尊彊。
窃见陛下临视庶政深执谦德,不自先断,专委大臣
使大臣人人皋陶家家后稷尚且不可,况有托国威而肆忿寄公爵以植恩者哉?
臣请粗陈其要。
且如陛下自欲有所拔擢大臣以为不可陛下从而罢之。
又如自欲有所黜去,大臣以为不可陛下从而任之。
如此,则权常在臣,政不在君,昭然可见矣。
陛下何所忌惮而不略加裁诘,遂使中材之人料时之如此,欲自结于朝者,还附于权党
欲自徇于公者,反入于私门
威柄寖移,人心攸系。
将来可虑一也。
伏望陛下自今以往审察臣下,果有尽忠守正器用者,进擢于朝。
但论其材,勿限资序
陛下万几馀景,引入便殿,赐以清宴,普询阙漏
又以所得参校时政,质其是非,俾之中外相应更相推纠,则彼之投身纳报,惟陛下之归,不在他矣。
臣闻邪之与正,譬犹白黑可以立辨
陛下既以此事为正,俄而有以为邪者,因复中止更为犹豫,此最不可大者
夫谋之虽众,决之欲独。
刘向曰:「持不断之虑者,开群枉之门」。
盖指此也。
臣愿陛下临事即断,勿复持疑无令浮议荧惑败乱美政
臣闻忠臣之事君,造膝而言,诡辞而出,所以心防患也。
陛下亦宜隐秘其语,保全其人。
漏露主名,则为所讥刺者,皆切齿而思报矣。
兴讥造谤不退不止一旦罹患而后来者以为戒,皆茍容媮合,背公入党,则陛下虽有盈庭之士,朱紫杂袭谁肯权贵立敌,进言而取祸哉?
无异絜仇以授奸人,自闭其耳目万事安危天子不得复闻之矣。
臣比见兹事已验于前。
伏望陛下大《易》失臣之义,无袭《春秋阳处父之枉。
将来可虑二也。
臣伏陛下春秋鼎盛皇嗣未立,后宫所御,当贯鱼序进广求螽斯子孙之福。
伏望豫示敕诫,昭判贵贱,使上下有制不相踰越,谗谒毁间,明垂防禁
数诏后妃习知谦退和柔之懿,无令僭妒得萌其中
将来可虑三也。
诏曰「执事阿枉」,臣不足以虑之。
所为怪,谏官、御史本以选进鲠亮震肃权纲,为天子耳目也。
今则不然,有势者其奸如山结舌不问无援者索疵吹毛飞文而历诋。
未及满岁,已干宰司,希兼职求进秩矣。
如此,则宰相有失,谏官、御史肯为陛下尽言乎?
使言者舍当用而取不急陛下可听之乎?
臣故曰谏官、御史,出宰司进拔者,非陛下之利也。
夫轻授重责难以得人
但赏不罚难以肃下。
今若令居是官者终岁不言,及言而不当,坐不任职退;
挟持私意,有所回匿,坐故纵诛。
不畏彊禦,议劾严正者,陛下自意擢之,无令有司得与,此亦救阿枉之一也。
诏曰:「政教未臻于理,刑罚靡协于中,在位壅蔽之人,效官贪墨之吏」。
臣闻传曰:「正其本,万事理」。
又曰:「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
茍使天子持柄于上,群臣率职于下,如臣前所陈者,大猷几务交修毕举矣,安有未臻理,刑靡协中乎?
至于海县浩繁,官不失善,或察廉无状,或贪冒公行,或民穷无诉,或事纷未治,大且抵死,小则免官,案章一下交手受械,事轻人末,曷足应天变而关国体乎?
要之灾异之发,政数之本,在朝君臣之间耳。
诏曰:「择善而行固非虚饰」。
此诚陛下勤恳悃愊䌷绎下情,申启言路,而必收治效也。
臣闻徒善不足为政徒法不能自行
天之感物不为伪动。
陛下惴恐自反已降德音,群臣将毕极虑随事纳说,必有可采,伏望朝廷开许施行
此则顺民心承天意,转祸为福圣人销伏之实也。
然臣尚有所虑者。
臣下准诏,例得献言不深切则事不明白或恐有昧仪矩,罔识禁忌,论安危则便云泰山累卵,指宴饮则直曰酒池肉林
陛下纳污含垢一切裁赦兼容博听,以取其长。
勿令有坐狂言得罪者,则圣德愈光大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