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世子蒯聩 其二 北宋 · 孙复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四、《历代名贤确论》卷二○
春秋》既正蒯聩世子之名,而左氏公羊氏、谷梁氏传之,俱无一言解经世子之义。
夫传,所以解经也,传而不解,安用传为?
江熙注《谷梁》曰:「齐景公世子世子还国书『篡』。
灵公蒯聩立辄,则蒯聩不得复称曩日世子也。
蒯聩世子,则灵公不命辄审矣。
矛楯之喻。
然则从王父之言,传似失矣。
经云『纳卫世子』、『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世子明正也。
明正则拒之者非耶」?
愚谓蒯聩世子之义,传既失之,亦未为得也
蒯聩有杀母之罪,当绝。
当绝则不为嗣,故经称「纳卫世子」。
纳者,篡辞也,此则蒯聩还亦书「篡」,非独世子还而书「篡」也。
蒯聩犹称曩日世子者,乃孔子正其名而书之尔,非为灵公不命辄而书之也。
安得谓「称蒯聩世子,则灵公不命辄审矣」哉
世子者,与蒯聩异矣。
郑忽出奔也,非得罪而见逐也,盖以庄公既卒,郑忽当嗣,为宋人祭仲立突,篡而失国也。
况乎突之篡者,兄弟也;
辄之拒蒯聩者,父子也。
是故出奔也,书曰:「郑忽出奔卫」。
世子者,讥不能制其弟突,以失国也。
及乎还也,书曰:「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世子者,善其能反正于郑也。
蒯聩不然
蒯聩出奔也,书曰:「卫世子蒯聩出奔宋」。
及乎还也,书「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出奔与纳,俱称世子者,明蒯聩正嫡当嗣,辄不得拒也。
由是言之,则安得郑世子忽以解蒯聩世子之义哉?
则知世之说者,不能传嗣立嫡道者,由三传失之于前,说者惑之于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