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董仲舒 北宋 · 孙复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孙明复小集》卷一、《圣宋文选》卷八、《宋元学案》卷二
孔子而下西汉间,世称大儒者或曰孟轲氏、荀卿氏、扬雄而已,以其立言垂范明道救时,功丰德钜也。
至于董仲舒,则忽而不举,此非明有所未至,识有所未周乎?
何哉
昔者秦灭群圣之言,欲愚四海也,盖天夺之鉴,以授于汉,故生仲舒孝武之世焉。
于时大教颓缺学者疏阔,莫明大端
仲舒晔然奋起,首能发圣道本根,新孝武耳目,上自二帝下讫三代,其化基治具,咸得之于心而笔之于书,将以缉乾纲之绝纽,辟王道之梗涂矣。
故其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请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息灭邪说,斯可谓尽心圣人道者也。
噫,暴秦之后圣人之道晦矣,晦而复明者仲舒之力也。
孟轲荀卿,当战国之际,虽则诸子纷乱,然去圣未远,先王典经尽在。
扬雄新室之间,虽则大祸是惧,然汉有天下滋久讲求典礼抑亦云备,故其微言大法,洽于闻见,揭而行之,张以为教易尔。
仲舒燔灭之馀,典经已坏,其微言大法,希于闻见,探而索之,驾以为说,不其艰哉?
况乎暴秦之祸,甚于战国之乱与新室之惧邪!
四子道一也,使易地而处,则皆然矣。
愚尝病世之学者,鲜克知仲舒之懿,又病班孟坚仲舒之赞,言:「刘向称『仲舒王佐才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至向子歆,以为渊源所渐,未及游、夏,而曰管、晏弗及不加,过矣」』。
愚谓歆以仲舒盛德先觉顾己弗及,疾而诋之者也,故虽其父言亦以为过。
仲舒于孔氏之门,其功深矣。
观其道也,出于游、夏远矣。
孝武大明王之端与夫任德不任刑之说,虽又何加焉?
盖用与不用尔。
使孝武能尽师其言,决而用之,则汉氏之德比隆三代矣,厥后曷有惑于神仙之事,困于征伐之弊哉?
仲舒不用非孝武之过,平津之罪也。
平津害其能而逐之。
两事骄主,才弗克施,既而退死于家,吁,可惜也!
孟坚笔削之际,不能刘歆浮论,惑而书之,失于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