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周骙推官1031年6月15日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范文正公集》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六月十五日同年范某再拜奉书于周兄:去年秋滕子京李唐制书,得一千首欧伯起请目之曰《唐典》,仆始未阅其本,而酌以重轻,请避二《典》,曰《有唐统制》。
伯起以书见让,谓典为是,谓制为非,仆亦辨而言焉。
伯起不释,今复贻书云:「中有册文讵可统而为制」?
仆乃求而阅之,果千首中,有册文十五,或因其旧名,可曰《有唐册制》。
仆前书云:「必以《统制为非,则请别为之目。
以典为名,孰敢闻命」?
伯起典谟训诰,其来远矣,夫子因其旧史优劣不存焉。
仆谓旧史之文,亦不茍作。
圣人笔削经史,皆因其旧,可者从而明之,其不可从而正之,未尝登降之意也。
是故言《易》则因先王之卦从而赞之,有「圣人」,有「后」,有「君子」之辞焉。
刊《诗》则因前人之作,从而次之,有《国风》、《雅》、《颂》之伦焉。
修《春秋》则因旧史之文,从而明之,有褒贬之例焉。
《书》亦史也,从而序之,岂独因其旧篇,无优劣之意?
仆谓典谟训诰之文,或因其旧而次之,亦圣人优劣也。
伯起有政典,周有六典
仆谓政典者,果夏书耶?
虞书耶?
或有之,何不列之于《书》,或见删于圣人,此又不足称矣。
周之六典者,《周礼》云「天官掌建邦之六典」,乃周之法度,书于典册,非记言之例也。
夫子删《书》之际,六典不预焉。
伯起又谓有汉典、魏典、晋典、梁典,仆谓此四典者,必文人茍作,或佞之于前,或失之于后,非其正史君子不取也。
而后历代之史,无以典为名者,何哉
盖尊避万世之师,使后之明王有所稽仰,岂丘明、之流不到伯起心邪
伯起又谓元结有《皇谟》,柳宗元有《平淮夷雅》。
元、唐人也,而深于文,不曰典而曰谟,不曰颂而曰雅,二君不佞欤!
伯起唐人也,反为佞乎?
以其册制,特谓之典,岂有优劣之心乎!
如有优劣之心,则不当以错综治乱之文,跻于三代之上,炳光明
如无优劣之心,唐三百年册制之文,一旦易其名,则何以哉!
进退无所据。
序引滋繁枝叶之云,不复详释。
莠言乱正,学非而博者乎?
固有所激而极其理要乎?
周兄积学于书,得道于心,览圣人之旨,如日星之昭昭
愿质其疑,使来者不敢窃乱于斯文,甚善甚善!
不宣
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