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洪范论 宋 · 廖称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皇朝文鉴》卷九四、《经济类编》卷四七、《楚纪》卷一七、道光《衡山县志》卷四九
箕子之叙《洪范》云: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天乃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
禹乃嗣典,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孔安国传,其言云:「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称观安国之意,诚谓《洪范》之书,出于天者也,禹之所得,乃天与之也,故云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
班固撰《五行志》,又引刘歆之言,亦云禹得洛书神龟之文而后知《洪范》。
称案《洪范》皆人事之常,而前古之达道也。
前古之达道,皆出于圣人者也。
伏牺而前,称不可得而知也。
伏牺而下至于,观其事,未有不法天行道以理天下,使皇王之德被于兆人而足以仪法千古。
则《洪范》者,前贤之所启也,岂得在禹方受之于天哉!
若《洪范》之书出于洛,而神龟负之以授于禹,则是《洪范》者,果非人之所能察也。
自禹而上,果未之闻于世也。
若果非人之所能察而世果未之闻,则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稽疑、庶徵福极之事,不闻于而上也。
今验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稽疑、庶徵福极之义,自伏牺而下未有不由之者,则洛出龟负以授于禹,得为可乎?
虽然,安国刘歆班固所以云者,诚惑于箕子所谓天锡故也,是亦不知天道之说也。
夫凡所谓天道,诚亦在于人耳。
顺于天乃天道之与也,不顺于天乃天道之不与也。
《书》云「天之历数在汝躬」,顺道之谓也;
又云「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不顺道之谓也。
其《洪范》者,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所履而凶人之所不及也。
鲧有凶德于天下,而达道诚不可得也,故箕子云「天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
禹有圣德于天下,而达道行之也,故箕子云「天乃锡禹洪范九畴」。
诸儒不达于此,以「皇天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即谓天果秘之而不与;
「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即谓天果授而与之。
斯实不明箕子之意也。
若诸儒所论,「天之历数在汝躬」,是必亲受历数于天也;
天命诛之,必亲受僇于天也,何不然之甚乎!
称以为,《洪范》者,出于前圣之心也。
而后之为君者,茍能务蹈圣德,未有不受《洪范》于天者也。
自三五已降,有道者皆受于天。
所以然者,天下之达道,天之常道也。
行之则受之于天矣。
诸儒又云,洪范九畴,禹次而类之,又云《洛书》本文凡六十五字,此又足怪矣。
虽然,欲成其为,能无辞乎!
诸儒既有洛出龟负之谊,则宜其云也于此。
呜呼!
圣人之道不得其传,可痛矣。
或曰,然则《洪范》之篇,所以录之者,箕子也。
武王之问,故遂以洪范之道录而为书。
亦由《周》、《仪》二礼,皆古之达礼也,周公录之以成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