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慧聚圣迹至道三年四月 北宋 · 释辩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吴都法乘》卷一○下之上、《淳祐玉峰志》卷下、《吴郡志》卷三五、《吴都文粹》卷九、康熙《昆山县志》卷一○、道光《昆新两县志》卷一○、道光《苏州府志》卷四三
至道二年冬,端自杭州止于姑苏,遂谒郡太守尚书户部员外郎陈公。
一见旧识,乃盘桓于是邦,得游其属邑。
三年春二月,届于昆山县,寓慧聚寺
未数日,会公听理之暇,出巡水塘相继而至,又得以陪从嘉赏,周览古迹。
且目其孤峦奇秀屹立天际,曰马鞍山也。
群岫相去,皆百里而远。
极顶四视东连溟渤西接洞庭原隰沟塍坦然铺著。
初至寺,升殿,寻碑读记,厥石断坏,其文残阙年月名氏蔑然也。
乃询诸寺人耆年宿齿者,徵以旧传,乃得唐人博陵崔子向所纪之文,略叙其事。
先是梁天监十年,有帝之门师吴兴沙门释慧向姓怀氏,久居内寺一旦归省而至是山,有息焉之志,因放锡禅坐山胁石室间,以二虎为侍。
师方运筹,思立精舍,忽有神人见师之前曰:「愿施千工,以成其事」。
夜风雷震吼,林木号怒,近山之人闻朴斲之声。
翌日而奇石矗叠,广阶骈墄,其方截如也。
延袤一十七丈,高显一十二尺,盖山王役神工也。
时宰县者异其事,闻刺史,奏武帝,因造寺焉。
立正殿于其上,敕张僧繇绘神于二壁图龙四柱
云阴天暝,则鳞甲皆润,潗潗然及有浮萍者。
或曰多兴疾雷、鼓巨浪江海间,后敕僧繇画锁以制之。
唐武宗会昌中,诏毁天下佛宇,兹寺尝在毁间。
大中五年宣宗皇帝重阐释门,故寺僧清江以其灵迹郡守韦公,于是再兴焉。
凡今殿阁像设,非梁制也,唯神砌存尔。
观其神迹规制,皆穷奇极壮造化所成,信非人力。
游者观之,莫不虩然心慑而股慄,魂惊而魄骇。
茍非向师至德通于神明,又畴克臻于是耶!
茍非山王灵感昭于有德,又胡能成其绩耶!
前后未有郡牧至此者,今陈公博古闻异,来而观之,久以嘉叹,因谓端曰:「前记湮灭来者其所从,请摭其实,庶垂以永永」。
端虽謏才忝辱厚命,故抽毫以书。
时至道三年孟夏僧辩端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