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省试四科取士先论太平兴国八年983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小畜外集》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仲尼周道下衰,儒风不竞,痛九畴攸斁,疾四维之不张。
位屈陪臣制作之功曷著?
地无尺土帝皇之业何施?
祖述尧舜之心,宪章文武之道历聘者七十国,授教者三千徒
于是设以四科,垂之万世
以为立身者莫若德,故德行以首之,则颜、闵、冉、仲其人也;
表德者莫若言,故言语次之,则宰我子贡其人也;
化民者莫若政,故政事次之,则冉有季路其人也;
经纬者莫若文,故文学次之则子游、子其人也。
用能万古法,为百王师,使后之君天下者,凡欲取士必先考德。
是以古者乡里之选,采廉让之名,登于三庭,贡之天府者,斯之谓也。
设若言语取士则不过善应对,专议论
及其失也,则捷给纵横辩说之流进矣。
政事取士则不过守循良,明法度
及其失也,则苛刻聚歛,刀笔之徒用矣。
文学取士则不过通古今,明纪述
及其失也,则浮华巧艳,谄谀之辞作矣。
是知修其德,立其行者,则言语政事文学可以兼而有也。
何以明之?
先师曰:「吾与回言终日,其心如愚」,盖「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则回之言语可知也。
又曰:「不迁怒不贰过」,「其殆庶几乎」,则使回从政可知也。
又曰:「闻一以知十」,「好学不倦」,「拳拳服膺」,则回之文学亦可知也。
由此观之,德行之于人,犹车之有轮,舟之有楫,不可斯须而离也。
是以取士者,必能使师表一人富寿百姓
为言也垂于后,其为政也利于时,其为文归于理。
离坚合异以侈其言,不乱变古以施其政,不寻章摘句以骋其文。
赫乎功名与天地共尽,则德行之效,不亦章章乎!
方今古典,行帝道,执取士之柄,致得人之昌,文物声明,与古争辔在乎厚德行而薄言语,卑政事而贱文辞
经邦论道献可替否者,其言不取,则言语得其士矣;
化人利俗、致君寿民者,其政不用,则政事得其士矣;
经天纬地通古达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矣。
然后四科之名,总而归乎德,使天下三尺童子,知吾君好德之心,则取士之道,其在兹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