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扬子剧秦美新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河东先生集》卷二
昔人咸谓斯文媚莽之辞也。
法言·孝至篇》曰「周公已来未有汉公之懿」者云,称未篡之前,莽实伪貌而近如是,亦可庶免乎;
曰剧于秦而美于新,扬子全德,此焉亏矣。
今承往言,亦曰然也。
呜呼
汉氏千年,无一人之旨。
君子微言,而首比于恶者也。
或曰:「子独异而将说之何哉
是必果能直其之志者乎」?
予曰:「吁!
扬子之志。
讥莽而非媚也。
谓『美』之称,曰『剧』之类也。
且夫目其辞云是者,其旨悉存于间也。
夫秦之为不道,其恶也,有天地未有之矣。
今引而言之秦剧也,取而比之曰新美也。
是新无比五帝三王,莫有其善也;
比于秦而褒贬之,是其有不善与秦上下也,故曰『剧秦美新』矣。
大凡褒贬于人,取其善恶类而较其优劣也,善者必以善类比之,恶者必以恶类比之。
如称云者,兼而是同其善也;
云者,兼而是同其恶也,类而较之也。
如曰善必以恶较之,即一善而千恶,其善自显矣;
恶必以善较之,即一恶而千善,其恶亦自显矣。
复枉其功乎?
未见较其善恶者,有云『尧桀』也,『舜』也;
必曰如前『』、『』云。
故今扬子是云如是也。
剧其秦,谓恶甚也,焚《诗》《书》,大宫室,起长城巡天下,兼灭其宗周也,曰剧也。
美其新,谓其恶少异于秦也。
虽其窃汉祚与灭宗周同,且无诸秦之所大恶也,故曰美也。
又夫汉德不如周,享国日浅王道不成
虽周之衰,经日已久,下劣诸侯,然其灭者,秦当其大逆也。
故曰秦剧也,新美也。
斯又圣贤深旨在于周、汉也,孰可识之乎」?
或曰:「子言斯即然矣,其下之辞云云乎」?
予曰:「吁!
下之辞云云者,盖蔽其名,讥之所寓也。
若显而辟之,即君子微旨何在焉?
祸且及矣。
扬子之是言也,逊惠者也。
首亦至于斯焉,言茍不隐其志,后茍不晦其前,则不可也」。
或曰:「然《诗》三百,讥刺过半,且其篇曰『某篇也,是所怨于时王者也』,下其辞未有如子称雄之文将若是也」。
予曰:「吁!
异乎,时不同,事且殊矣。
凡《诗》《书》之作,出自夫子当时之人何能有焉?
圣人前事而继言之,所以垂烱戒于后世也。
非如夫扬子亲居于莽之下也」。
或曰:「若而言,是终不敢继其始,晦不敢敌其明,即曷若不言乎?
叔孙对于二世也,伪媚其言,而免于祸,盖上之所发问,而不得已而言也。
非有叔孙之召,莽无二世之问,何如是哉」?
予曰:「吁!
当莽之时,扬子不得不自言也。
凡人仕于世,大小之分各异矣。
当大而不为之大,即事之失矣;
当小而不为之小,即事之僭也。
叔孙无居于扬子之位,扬子有过叔孙之名,位而拘之,名而累之,扬子须以异于叔孙也,在于分之事使然也。
叔孙若昔如扬子不待问而言之也,则不能免后代而诛其名也;
扬子若今如叔孙待问而言之也,即不能当日之害其身也。
士之遭于不道也,居其迩者祸切之,处其远者祸间之。
危行以言逊,能者可避乎患也,尚时有罹其辜者焉。
扬子之懿若是而人乎,与世当不同也,莽固知耳,茍不有言,即莽疑不足于己也必甚矣。
子不闻乎,闭门著书也,尚有投阁之祸,几死焉?
如是扬子果得不自言之以进耶」?
呜呼,知扬子者,在于斯
扬子者,在于斯
昔之所谓后世有如我者,知我矣。
其于馀也,得不若此之类者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