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宗应诏火灾雍熙元年八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咸平集》卷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卷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臣伏念臣才谋不迨古人职次忝居于谏省敢不常思补报,用答休明
六年九月十三日诣阁上书昧死言事
陛下于是御札,俾人直谏
敕书,奖臣敢言
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又再上奏疏入递,而不知达与未达
直言虽求用,而不知行与未行。
今日陛下有所因,方渴闻至言
所为方切直谏
引咎自戒修德弥新。
臣谓责在近臣,而不在圣躬
罪在臣辈,而不在陛下
近日陛下朝令夕改之事,由制敕所行,时有未当,而无人封駮者,给事中之过也。
给事中若任得其人,制敕若许之封駮,则所下之敕无不当,所行之事无不精
事无不精,则垂为典彝
敕无不当,则编为格式
岂有朝令夕改之弊,岂有不精不当之虞也?
臣又见陛下舍近谋远之事,由言所为未合至理,而无人谏诤者,是左右拾遗、补阙之过也。
遗、补侍从之臣,而不得左右
职分献替之事,而未有封章
自此国家举事不便于时遗、补不敢谏;
朝廷法令不合于道,遗、补敢言
加以时久升平天下混一,致陛下升平自得,资陛下功业自多
日迁月移,浸成圣性;
左取右奉,无非睿谋
所以陛下一言,乃以谓汤武可偕;
陛下一事,乃以谓尧舜可继
自缵大位于今九年四方虽宁,万国虽静,然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
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太平
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至理
方欲为民求福报天之功,有事太山展礼上帝
人谋虽克,天意未从
火于禁中,将觉悟英主
诏下海内,遂布告舆人
近臣陛下感悟之言,宁不惕厉
谏官陛下忧勤之诏,谁不彷徨
所以谓过在近臣不在圣躬
罪在谏官不在陛下
死罪死罪
然臣两度上疏,而陛下不用一二;
今臣在外,而陛下委之以分忧
碌碌随众,忧旷遗之靡暇;
皇皇有志,思谏诤之未能。
今幸天启圣心神赞皇运,感陛下虚伫犯颜之谏,致陛下专精逆耳之言
是以再罄愚衷,复伸鄙见
所谓陛下朝令夕改者,试举其一二以明之:置而寻废者,农师也;
禁而不严者,车服也。
所谓陛下舍近谋远者,试举其一二以明之:宰相不得用人,而委员外郎差遣
近臣受责,而令录封章也。
自此章奏必多,听用必广;
听用既广,则条制必繁;
条制既繁,则依从者少;
依从者少,则是法令不行
法令不行,则由规画未当
有如前年敕下,令邻近州府互差司理判官
至今年敕下,却令本州仍旧差置
又如前年敕下,应征官吏,限前得了即与超升限外未了即当降黜
不以县有大小之分,税有难易之征,土田沃瘠不同岁时丰稔不等风俗勤惰之各异,官吏能否之各殊,而一概程限所拘,一例升降为定。
自后未闻限外欠者降一官,限前了者升一人
无乃垂之空言,示之寡信
今后凡有所奏,或有所陈,幸陛下察而审之,令大臣议而行之。
臣下言之则谓封章陛下行之则出为法令;
法令可简而不可使繁,制度可永而不可屡变。
变易不定,是彰思虑不精
繁多难依,是令手足之无措也。
尚书》曰「临下以简」,又曰「得师者王」。
宰臣若贤,愿陛下信而用之;
宰臣非贤,愿陛下择可用而任之。
何以置之为具臣,而疑之若众人也?
百官若举其职,愿陛下听而用之;
百官未称其职,愿陛下量其才而用之。
何以置之为备员,而待之若冗秩也?
臣谓百职若举,则万事从而自理
百官未修,则万务从而亦隳。
必若任而疑之,则上下一心
疑而用之,则君臣非一体。
何则
疑能生谤,谤能生疑
疑从谤生,则父子之道或偶亏于慈孝
谤因疑起,则君臣之际或变成怨尤
魏文侯谤书陛下固当知之;
令狐楚有《辨谤论》,陛下时宜览之。
若然则保得臣下始终全得君上恩宠,方谓君为元首,臣作股肱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