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入閤图奏淳化二年十月 唐末宋初 · 张洎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国朝诸臣奏议》卷九二、《宋史》卷二六七《张洎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九
臣准中书札子,奉圣旨,《入閤图》宜令史馆修撰杨徽之等四人将旧图比对,错误文字改正,修毕却送閤门者。
臣伏以朝廷典宪,简册具存,近代因循,多违旧式。
今陛下以《入閤图》虑文字错误,再令比对,即知圣念于临朝仪注谨重至矣。
臣幸因诏旨,敢贡管窥,沿袭之宜,惟明主裁酌。
切以今之乾元殿,即唐之含元殿也,在周为外朝,在唐为大朝。
冬至元日,立全仗,朝万国,在此殿也。
今之文德殿,即唐之宣政殿也,在周为中朝,在汉为前殿,在唐为正衙,凡朔望起居及册拜妃后、皇子、王公大臣,对四夷君长,试制策科举人,在此殿也。
今之崇德殿,即唐之紫宸殿也,在周为内朝,在汉为宣室,在唐为上閤,即只日常朝之殿也。
东晋太极殿有东西閤,唐置紫宸上閤,法此制也。
且人君恭己南面,向明而理,紫宸黄屋,至尊至重。
故巡幸则有大驾法从之盛,御殿则有钩陈羽卫之严。
故虽只日常朝,亦犹立仗。
前代谓之入閤仪者,盖只日御紫宸上閤之时,先于宣政殿前立黄麾金吾仗,俟契勘毕,唤仗即自东西閤门入,故谓之入閤。
今朝廷以文德正衙权宜为上閤,甚非宪度。
况国家丕承正统,宇内治平,凡百宪章,悉从损益,唯视朝之礼,尚属因循。
窃见长春殿正与文德殿南北相对,殿前地位连横街,亦甚广博,伏请改创此殿以为上閤,作双日立仗视朝之所。
崇德殿即唐之延英殿是也,为双日常时听断之所。
庶乎临御之式,允叶前经。
今舆论乃以入閤仪注为朝廷非常之礼,甚无谓也。
臣窃按旧史,中书、门下御史台谓之三司,为侍从供奉之官。
今常朝之日,侍从官先入殿廷,东西立定,俟正班入,一时起居。
侍从官则东西对拜,甚失北面朝谒之礼。
今请准旧仪,侍从官先次入,起居毕,在左右分行侍立于丹墀之下,故谓之蛾眉班。
然后宰臣率正班入起居,庶免侍从官有东西对拜之失,得遵正礼。
臣又闻古之王者躬勤庶务,其临朝之疏数,视政事之繁简。
唐始受命,五日一朝
景云初年,复修贞观故事。
自天宝兵兴之后,四方多故,由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
其只日或遇大寒盛暑,阴霪泥泞,亦放百官起居。
其双日宰臣以下奏覆公事,即时特开延英召对;
或蛮夷入贡,勋臣归朝,亦特开紫宸引见。
陛下自临大宝,十有五年,未尝一日不鸡鸣而起,听天下之政。
虽刚健不息,故天德之常然,而游焉息焉,亦圣人之谟训。
傥君父焦劳于上,臣子缄默于下,或不能陨身碎首,引大体以争,则忠亮之心有所不至矣。
臣欲望陛下依前代旧规,只日视朝,双日不坐。
其只日遇大寒盛暑,阴霪泥泞,亦放百官起居;
其双日大官食进之后,于崇德、崇政两殿召对宰臣
常参官以下及非时蛮夷入贡、勋臣归朝,亦特开上閤引见,并请准前代故事处分。
臣闻《易》曰:「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茍动静有常,恬智相养,忧勤宵旰,则当躬政于冕旒,端拱穆清,则可怡神于玄默
夫如是,圣君向明御极之治,劳逸相均,高明配天,博厚配地,悠久而无疆矣。
臣向承朝命,叨居馆职,邦国仪注,合预参详。
当文思有截之时,献虚薄无庸之说,傥裨万一,虽死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