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列仙论 东晋 · 庾阐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八
夫无怪物之所以,然后可以通于命。
以达变化之情者,不怪诡于异端;
测自然之根者,不猖狂于一物。
故形骸虽细,推之愈广;
天地虽巨,别之弥狭。
然则形骸华岱之秋毫,太虚天地之掌握耳,又何足以言其变化哉!
又若秦皇汉武,体无灵骨,虽怀奇化,终于尸没。
倾天下之资,忽万乘之位,方士辐凑,万端鳞萃,无救于颓年,无补于一至,若夫禀分有方云云(《艺文类聚》七十八)
断酒戒 东晋 · 庾阐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八
盖神明智惠,人之所以灵也;
好恶情欲,人之所以生也。
明智运于常性,好恶安于自然。
吾固以穷智之害性,任欲之丧真也。
于是椎金罍,碎玉碗。
破兕觥,捐觚瓒。
遗举白,废引满。
使巷无行珰,家无停壶。
剖樽折杓,沈炭销炉。
屏神之竹叶,绝缥醪乎华都。
言未及尽,有一醉夫勃然作色曰:「盖空桑珍味,始于无情。
灵和陶酝,奇液特生。
圣贤所美,百代同营。
故醴泉涌于上世,悬象焕乎列星。
断蛇者以兴霸,折狱者以流声。
是以达人畅而不壅,抑其小节而济大通
子独区区,检情自封
无或口闭其味,而心驰其听者乎?
庾生曰:「尔不闻先哲之言乎?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感物而动,性之欲也。
物之感人无穷,而情之好恶无节,故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恶迹止步,灭影即阴。
形情绝于所托,万感无累乎心。
心静则乐非外唱,乐足则欲无所淫。
唯味作戒,其道弥深」。
宾曰:「唯唯,敬承德(《艺文类聚》七十二,又略见《初学记》二十六。)」。
为郗车骑讨苏峻盟文 东晋 · 庾阐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八
贼臣祖约、苏骏不恭天命,不畏王诛。
凶戾肆逆,干国之纪。
陵汩五常,侮弄神器。
称兵攻宫,焚掠宗庙。
遂制胁幽主,拔本塞原,有无君之心。
大行皇太后以忧厄崩殂,残害忠良,祸虐黎庶。
穷凶极暴,毒流四海。
使天地神祇,靡所依归。
是以率土怨酷,兆庶泣血。
咸愿奉辞罚罪,以除元恶。
昔戎狄泯周,齐桓纠盟;
董卓陵汉,群后致讨。
义存君亲,古今一也。
今主上幽危,百姓倒悬,忠臣正士志存报国(《艺文类聚》作「忠臣烈士,志在死国」。)
凡我同盟,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共剪丑类。
殒首丧元,以救社稷。
若二寇不枭,义无偷安。
当令生者不食今誓,死者无愧黄泉。
有渝此盟,明神殛之(《晋书·郤鉴传》,《艺文类聚》三十三。)
贾生 东晋 · 庾阐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八
中兴二十三载,余忝守衡南,鼓枻三江,路次巴陵,望君山而过洞庭,涉湘川而观汨水,临贾生投书之川,慨以永怀矣。及造长沙,观其遗象,喟然有感,乃吊之云。
伟哉,而芳。
玉产而洁。
阳葩熙冰,寒松负雪。
莫邪挺锷,天骥汗血。
苟云其隽,谁与比杰。
是以高明倬茂,独发奇秀。
道率天真,不议世疚。
焕乎若望舒耀景而焯群星;
矫乎若翔鸾拊翼而逸宇宙也。
飞荣洛汭,擢颖山东
质清浮磬,声若孤桐。
琅琅其璞,岩岩其峰。
信道居正,而以天下为公,方驾逸步,不以曲路期通。
是以张高弦悲,声激柱落。
清唱未和,而桑濮代作;
虽有惠音,莫过韶濩。
虽有马腾鳞,终仆一壑。
呜呼!
大庭既邈,玄风悠缅
皇道不以智隆,上德不以仁显。
三五亲誉,其轨可仰而标。
霸功虽逸,其轨可翼而
悲矣先生,何命之蹇!
怀宝如玉,而生运之浅!
咎繇谟虞,吕尚归昌。
德协充符,乃应帝王夷吾相桓,汉登
草庐三顾,臭若兰芳。
是以道隐则蠖屈,数感则凤睹。
若栖不择木,翔非九五。
虽曰玉折,隽才何补!
夫心非死灰,智必存形。
形托神王,故能全生。
柰何兰膏,扬芳汉庭。
摧景飙风,独丧厥明。
悠悠太素,存亡一指。
道来斯通,世往斯圮。
吾哀其,未见其死。
敢不敬吊,寄之渌水(《晋书·庾阐传》,《艺文类聚》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