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士孝传赞高柴 乐正子春 孔奋 黄香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高柴卫人也。
丧亲泣血,三年未尝见齿,所谓哭不偯,言不文也。
为武城宰而化行,民有不服其亲者改之。
行丧如礼,君子之德风也。
以身先之,而民不遗其亲。
乐正子春,鲁人也。
下堂伤足,既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曰:“吾闻之曾子,父母全而生之,己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故君子一举足,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夫能敬慎若斯,而灾患及者,未之有也。
孔奋扶风人也。
少以孝行著名州里,供养至谨,在官唯母极甘美,妻息菜食,历位以清。
夫人情莫不欲厚其亲,然亦有分焉,奢则难继,能致俭以全养者鲜矣。
黄香江夏人也。
九岁失母,思慕骨立,事父竭力以致养,冬无被裤,而尽滋味。
暑则扇床枕,寒则以身温席。
汉和帝嘉之,特加异赐,历位恭勤,宠禄荣亲,可谓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者也。
赞曰:显允群士,行殊名钧。
咸能夙夜,以义荣亲。
率彼城邑,用化厥民。
忠以悟主,其孝乃纯(本集)
庶人孝传赞江革 廉范 汝郁 殷陶)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江革,齐人也。
汉章帝时避贼,负母而逃。
贼贤之,不害而告其生路,竭力佣债,以致甘暧。
和颜悦色,以尽欢心。
欲亲之安,自挽车以行。
乡人归之,号曰江巨孝,位至五官中郎将
天子嘉焉,宠遇甚厚。
告归,诏书褒美,就家礼其终身,以显异行。
廉范京兆人也。
少孤,十五,入蜀迎父丧,遇石船覆,执骸(一作“抱棺”。)而没,船人救之,仅免于死,遂以丧归。
及仕郡,拯太守于危难,送故尽节。
章帝时郡守,百姓歌咏之。
夫孝者人之本,教之所由生也。
是以范之临危也勇,宰民也惠,能以义显也。
汝郁陈郡人也。
五岁,母病不食,亦不食,母怜之强食,郁能察色知病,辄复不食,族人号曰异童。
年十五,著于乡里。
父母终,思慕委毁,推财与兄弟,隐于草泽,君子以为难,况童龀孝于自然,可谓天性也。
殷陶,汝南人也。
年十二,以孝称,遭父忧,率情合礼,有长蛇带其门,举家奔走,陶以丧柩在焉,独居庐不动。
亲戚扶持晓谕,莫能移之,益盛,由是显名,屡辞辟命。
夫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陶孝于其亲,而智勇并彰乎弱龄,斯又难矣。
赞曰:事亲尽欢,其难在色。
彼养以禄,我养以力。
养在(一作“存”。)爱敬,荣不假饰。
嗟尔众庶,鉴兹前式(本集)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
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马(案:《晋书·孟陋传》袁宏孟处士铭》作“司空”,《世说·贤媛篇》注作“司徒”,此作“司马”,必有一误。),祖父揖,元康中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
冲默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
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
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
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
下郡还,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以尘尾掩口而笑。
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
君既辞出外,自除吏便步归家。
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旬有馀日,更版为劝学从事
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太傅河南褚褒,简穆有器识,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正旦大会,州府人士率多时彦,君在坐次甚远。
褒问:“江州孟嘉者,其人何在”?
云“在坐,卿但自觅”。
褒历观,遂指君谓曰:“将无是邪”?
欣然而笑,喜褒之得君,奇君为褒之所得,乃益器焉。
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征西大将军谯国温参军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
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
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廷尉太原孙盛(案:《晋书·孙盛传》未言为廷尉。)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
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坐叹之。
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诏使人扶入。
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孟嘉,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
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
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
还至,转从事中郎,俄迁长史,在朝聩然,仗正顺而已。
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温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御卿”。
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
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听妓,丝不如不如肉”。
答曰:“渐近自然”。
中散大夫桂阳罗含赋之曰:“孟生善酣,不愆其意”。
光禄大夫南阳刘耽,昔与君同在温府。
渊明从父太常夔尝问:“君若在,当已作公否”?
答云:“此本是三司人。
为时所重如此。
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
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
谨案采行事,撰为此传,惧或乖谬,有亏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战战兢兢,若履深薄云尔。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
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
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
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
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本集)
先生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间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本集,又昭明太子陶渊明传》,《晋书·陶潜传》,《宋书·陶潜传》。)
祭程氏妹文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呜呼哀哉!
寒往暑来,日月寝疏。
梁尘委积,庭草荒芜,寥寥空室,哀哀遗孤。
肴觞虚奠,人逝焉如。
谁无兄弟,人亦同生。
嗟我与尔,特百常情。
慈妣早世,时尚孺婴
我年二六,尔才九龄。
爰从靡识,抚髫相成。
咨尔令妹,有德有操。
靖恭鲜言,闻善则乐。
能正能和,惟友惟孝。
行止中闺,可象可效。
我闻为善,庆自己蹈。
彼苍何偏,而不斯报。
昔在江陵,重罹天罚。
兄弟索居,乖隔楚越。
伊我与尔,百哀是切。
黯黯高云,萧萧冬月。
白云掩晨,长风悲节。
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寻念平昔,觞事未远。
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如何一往,终天不返。
寂寂高堂,何时复践。
藐藐孤女,曷依曷恃。
茕茕游魂,谁主谁祀。
柰何程妹,于此永已。
死如有知,相见蒿里。
呜呼哀哉(本集)
祭从弟敬远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岁在辛亥,月惟仲秋,旬有九日,从弟敬远,卜辰云窆,永宁右土。
感平生之游处,悲一往之不返,情恻恻以摧心,泪悯悯而盈眼。
乃以园果时醪,祖其将行,呜呼哀哉!
于铄吾弟,有操有概。
孝发幼龄,友自天爱。
少思寡欲,靡执靡介。
后己先人,临财思惠。
心遗得失,情不依世。
其色能温,其言则厉。
乐胜朋交,好是文艺。
遥遥帝乡,爰感奇心。
绝粒委务,考盘山阴
淙淙悬溜,暧暧荒林。
晨采上药,夕闲素琴。
仁者寿,窃独信之。
如何斯言,徒能见欺。
年甫过立,奄与世辞。
长归蒿里,邈无还期。
惟我与尔,匪但亲友。
父则同生,母则从母。
相及龆齿,并罹偏咎。
斯情实深,斯爱实厚。
念彼昔日,同房之欢。
无缊褐,夏渴瓢箪。
相将以道,相开以颜。
岂不多乏,忽忘饥寒。
余尝学仕,缠绵人事。
流浪无成,惧负素志。
敛策归来,尔知我意。
常愿携手,置彼众意。
每忆有秋,我将其刈。
与汝偕行,舫舟同济。
三宿水滨,乐饮川界
静月澄高,温风始逝。
抚杯而言,物久人脆。
柰何吾弟,先我离世。
事不可寻,思亦何极。
日徂月流,寒暑代息。
死生异方,存亡有域。
候晨永归,指涂载陟。
呱呱遗稚,未能正言
哀哀嫠人,礼仪孔闲。
庭树如故,斋宇廓然。
孰云敬远
何时复还,余惟人斯,昧兹近情。
蓍龟有吉,制我祖行
望旐翩翩,执笔涕盈,神其有知,昭余中诚。
呜呼哀哉(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三十五。)
自祭文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岁惟丁未,律中无射。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
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
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
箪瓢屡罄絺绤陈。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
翳翳柴门,事我宵晨。
春秋代谢,有务中园。
载耘载耔,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馀荣,心有常间。
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
惧彼无成,愒日惜时。
存为世珍,没亦见思。
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宠非已荣,涅岂吾缁。
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识运知命,畴能罔眷。
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寿涉百龄,身慕肥遁。
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逾迈,亡既异存。
外姻晨来,良友宵奔。
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
奢耻宋臣,俭笑王孙。
廓兮已灭,慨焉已遐。
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
呜呼哀哉(本集,《艺文类聚》三十八。)
八儒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夫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成百氏之源,为纲纪之儒,居环堵之室,荜门圭窦,瓮牖绳枢,并日而食,以道自居者,有道之儒,子思氏之所行也。
衣冠中动作,大让如慢,小让如伪者,子张氏之所行也。
颜氏传《诗》为道,为讽谏之儒,孟氏传《书》为道,为疏通致远之儒;
漆雕氏传《礼》为道,为恭俭庄敬之儒;
仲梁氏传《乐》为道,以和阴阳,为移风易俗之儒!
乐正氏传《春秋》为道,为属辞比事之儒;
公孙氏传《易》为道,为洁净精微之儒(本集,《圣贤群辅录》。)
三墨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尊于名,不忮于众,此宋铏、尹文之墨;
裘褐为衣,跋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者,相里勤、五侯子之墨;
俱称经而背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此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墨(本集,《圣贤群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