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与曹公笺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昔汉光武戴子高抚尘之好(《艺文类聚》六)
荐和虑则笺(和模字虑则)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璩闻唐尧因群士以兴治,齐桓假众能以定业,是故八元进则太平之化成,六贤用则九合之功立。
切见同郡和模,字虑则,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
方今海内企踵,欣慕捉发之德;
山林投褐,思望旌弓之招,实英奇叙用之时,贡达进致之良秋也。
令夜光之璧,显价于和氏之肆;
千里之足,定功于伯乐之庭,庶有以宣明大道,光益时化(《艺文类聚》五十三)
荐贲伯伟笺(贲琳字伯伟)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璩闻景云浮则应龙翔,治道明则隽乂臻,是故良哉之歌兴于唐尧之世,多士之颂起于周文之朝。
窃见太子舍人贲琳,字伯伟,禀性纯和体素清□,宜授以千里之途,任以列曹之职(《艺文类聚》五十三,《御览》六百三十二)
曹昭伯字昭伯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空城寥廓,所闻者悲风,所见者鸟雀。
陈司空邑宰,所在幽闲,独坐愁思,幸赖游艺,以娱其意,以今况之,知不虚矣(《御览》九百四十七)
刘文达刘靖字文达 其一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民之术日引月辰。
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
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
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
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封符指期,无流连之吏;
鳏寡孤独,蒙廪振之实。
加之以明挝幽微,重之以秉宪不挠,有司供承王命,百里垂拱仰办,虽昔赵张三王之治,未足以方也(《魏志·刘馥传》)
其二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仆顷倦游谈之事,欲修无为之术,不能与足下齐镳骋辔,争千里之表也(《御览》三百五十八)
刘公干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鹑鴳栖翔凤之条,鼋鼍游升龙之渊,识真者所为愤结也(《文选》陆机吴王朗中时从梁陈作诗》注。)
韦仲将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夫以原宪县罄之居,而值皇天无已之雨。
室宇渐而作漏,堂馆洽而为泥,薪刍既尽,旧谷亦倾匮,屠苏发撤,机榻见谋。
进无颜子不改之志,退无扬雄晏然之情,是以怀蹙,良不可堪。
人非神仙,须仰衣食。
方今体寒心饥,忧在旦夕,而欲东希诛昌治生之物,西望陵县厨食之禄,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艺文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八,《御览》十一)
与董仲连书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谷籴惊踊,告求周邻,日获数斗,犹复无薪,可以熟之,虽孟轲困于梁宋,宣尼饥于陈蔡,无以过此。
夫挟管晏之智者,不有厮役之劳;
怀陶朱之虑者,不居贫贱之地。
出蒙诮于臧获,入见谪于嫔息,忽使己愤,不知处世之为乐也(《艺文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八)
尚书诸郎书 其一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夫秋节凉和,霖雨清间,正高会之盛时,饮宴之良日也。
而陋巷之居,无高密之宇;
壁立之室,无旬朔之资。
流潦浸于北堂,隙漏沾于衣服。
藁蒸单竭,檐石倾罄,中馈告乏,役者莫兴,饭玉炊桂,犹尚优泰。
虽欣皇天之降润,亮水车之思雨,私怀蹙额,良不可言。
想诸夫子,亦斯困也。
夫否泰潜升,盖由昏明。
二三执事龙虎之姿,遭风云之会,方将飞腾阊阖,振翼紫微运筹帷幄,显扬丰绩,岂久沈滞于下职,契阔于贫悴哉(《艺文类聚》三十五)
其二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檀氏园葵菜繁茂,薯蔗瓜芋亦离离尚萌,未知三生复何种植(《御览》九百七十四)
刘孔才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广陵之精散(《文选》嵇康《琴赋》注,又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注,又《梦溪笔谈》五)
梁州刺史刘文爽书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足下内挹叔夷之清节,外播二南之惠政,德教加于百姓,要道过于侏国之卿也(《书钞》)
与夏侯孝智书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遭值有道之世,免致贫贱之患,援鉴自照,鬓已半白,良可惧也(《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六)
洛阳杜伟忠书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羊寄虎穴,鹊托鹰巢,心怀怵惕,岂其任哉(《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
王子雍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卿校之从,有职之事。
足下著书不起草,占授数万言。
言不改定,事合古典,莫不叹息之矣(《书钞》)
与毋丘仲恭书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客馆不留宾,官曹无停事(《书钞》)
与赵叔潜书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入侍华幄出典禁闱(《文选》陆机《赠冯文熊迁斥丘诗》注)
王将军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雀鼠虽微,犹知徽烈(《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注。又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注,刘峻《广绝交论》注,并作「虽愚」。)
与庞惠恭书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频见所上利民之术,植济南,栽汉中之漆(《艺文类聚》八十八,《御览》九百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