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栖贤寺舍利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古寺来寻劫外花,忽惊灵塔气蒸霞。
悲心更有非非想,毁尽玄黄觅一沙。
其二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泡影能为天地根,眉尖微粒欲何言(舍利倾盘中,可用眉毫引起。)
暂凭圆满光明相,为破天边四海昏
携小从晚步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飞光楼观磊嵬高,处处烟横跨涧桥。
只向担头看落日,樵归鱼贯出山腰。
慈航寺是去岁梁节庵黄仲方易由甫及予同宿处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曾记松枝映日红,绳床负壁隔天风。
痴儿祇解归藏易,看向头皮捉一虫(时由甫以殷易解老。)
其二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黄生娇逸梁髯惫,各以鼾声助瀑声。
梦醒蚊雷挥汗处,依稀今有佛灯明。
清明感赋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惊心节物起扶筇,荦确曾无马鬣封。
违我西山淹一酹,松风吹泪倚龙钟。
黄龙寺倚树摄影图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钟动灵山鹊语腾,虬龙骧首破云层。
兵戈四海无归处,来作娑罗树下僧。
王武园乞题时贤书画集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风气驱雷自阖开,一时角出九州才。
赏奇念乱为收拾,留与胡僧辨劫灰
其二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勤求墨妙孙莘老,不薄今人社少陵
漫指米家虹贯月,光芒分作圣湖灯。
又题陆丹林时贤书画集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扫除圣法等秕糠,坐视传薪国粹亡。
剩有痴儿角馀技,对凝神血作光芒。
徐悲鸿画师来游牯岭相与登鹞鹰觜下瞰洲渚作莲花形叹为奇景戏赠一诗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秘泄瀛寰亦一奇,龙钟为显古须眉。
来师造化寻穷壑,散落天花写与谁。
赋赠梅畹华(代拟)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君携瀛海潮音返,我挟匡庐黛色来。
邂逅清溪好时节,蟹螯初大初开。
案:录自凡木《蓬屋说诗》(《读书》一九九四年十月)。凡木言:「昔年梅畹华从美洲载誉归国,上海开欢迎会,名士咸集,散原老人即席赋此诗。」知此诗当作于一九三○年
为溥心畬题画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灵均骚怨沉终古,独惜芳菲托索毫。
漫向荆关说能事,解师造化一相遭。
案:录自蒋天枢《师门往事杂录》(见《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诗后复有数语云:「心畬王孙属题所作画,缀句应教。甲戌初秋陈三立。」甲戌一九三四年
故园(代拟)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桑条珑接比邻,社酒家炊丐路人。
风俗尚如他日否,凭谁细问故园春。
案:录自《陈寅恪家世》(花城出版社二○○一年),云此为陈三立手书立轴,现存于江西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
望落日有感(海上故人由甫农髯先后逝,倦知方抱危病。)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落照衔须对黯然,红飞海色到尊前。
招魂问疾无双翼,留与荒山诉暮蝉。
题秉三摹石涛山水图(代拟)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甲兵十万据胸中,未预铭钟画阁功。
闲寄秃毫吐奇气,墨痕犹欲湿鸿蒙。
其二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郎君儒雅亦谈兵,手泽摩挲念老成。
莫忘图中幽胜处,天留大石待题名。
案:录自林熙熊希龄娶毛彦文的故事》,收入《熊希龄——从国务总理到爱国慈善家》(岳麓书社一九九六年)。
山居即事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缘砌秋花日脚蒸,松根怪石瞰崚嶒。
夜寒山影加帷幕,不放孤蟾照曲肱。
遣闷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吾生无乐处山中,披诵骚辞托迹同。
群盗更传掠薇蕨,独摩老眼立秋风。
松树林观溪水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底溪音抑复扬,跳珠咽石浴青苍。
杖还如接山阳笛,乱眼残山正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