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师郑吏部先世子潇老人遗墨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乾嘉奖经术,师儒辄踵起。
文章出朴学,操翰见根柢。
当代孙先生,名与北江比。
兹幅嘬一脔,芳馨澈表里。
工书亦绝伦,秀骨含隽旨。
尤契与人札,直辞将名理。
后生执荡志,灵药伐其癠。
乃知典型在,一世式浮靡。
苗裔得师,密勿绳隆矩。
用意诵清芬,益卜光诗史。
师郑诗史阁图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东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阮亭标一宗,自许正变归牢笼。
君今继起掌甄录,叔季已异歌元丰。
声与政通古有训,不废谣谚徵瞽矇。
钜海荡荡万沤发,挂网几骇珊瑚红。
儒生抱艺目不瞑,昭苏沈魄知无穷。
百灵下上昵铅椠,谁怜埋首尘土中。
血气尊亲暨声教,天覆讵遗草木虫。
辰韩日南徐福岛,同文应和调商宫。
千年作者亦间出,坛坫屏斥宁谓公。
因悟春秋别内外,素王犹不删秦风。
况习音容互觇国,义取万物皆为铜。
傥广前轨补未备,愿殿篇什综始终。
腊月十八日雪感赋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残腊亘晴色,融暖如芳春。
稍稍蚊蚋出,溪岸生微尘。
一宵风满屋,骑月玄云屯。
破晓雪作团,鳞甲迎缤纷。
蹲鸦啼觜缩,过雁犹能群。
坐念地维裂,笳鼓殷南征。
伐叛昆明池,又成鹬蚌争。
江关疲牵挽,万里连嚬呻。
掷骨娱左纛,举鼎殉天刑。
尔曹材文武,议礼从谈兵。
雪中涕泗尺,告哀生不辰(是日为先妣忌辰。)
人日放晴出游未果枯坐成句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开岁昏八表,淫霖迄未止。
佳辰延霁光,天宇重昭洗。
春气袭微微,聊欲跃两髀。
四顾复安之,兴隔一溪水。
颓然抱书坐,忧端剧丛矢。
谁何劫大运,羲和瞠莫纪。
狼狈读秘文,惝恍失前史。
嘘蜃结楼台,麟楦氛雾里。
槐安犹呼国,逐逐不如蚁。
泪尽逢人日,志怪齐谐比。
取酒佐閒谣,城头鼓声死。
仁先觉先兄弟由沪过访次日同伯沆觚庵往登扫叶楼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懒拙偶蛰虬,画肚久未出。
循廊纪游踪,宛觉周八极。
同车好兄弟,歘并海鸿入。
小别意已多,所语惊突兀。
快犊引跛鳖,缅彼栖真窟。
梅边赘吟人,罢酒挟俱发。
缥缈二水上,楼观仍百尺
远色江帆微,新晴庙树直。
鸦点不可数,冉冉云空没。
满听长风回,中杂万方泣。
乱象如剥蕉,剖判有此日。
覆天载地间,祇留相噬骨。
何处骑白龙,圣仙亦恍惚。
睨诵垩壁题,佛死完吾说(楼壁有寄禅上人文旧句。)
春晴携家泛舟泰淮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融景恋佳携,门前一艇子。
飘摇簪裾影,语笑满溪水。
落涨纡篙楫,飞光错金紫。
穿桥就欹岸,韬园差可喜。
绛梅三两株,自照风日里。
入馆列方物,约略溷欧美。
兹地倡工商,壮图耀南纪。
世改宝残遗,犹诧辽东豕
返舟新月上,幽钟初到耳。
十里歌吹歇,昏灯漏帘底。
劫馀处处迷,秃柳迎如鬼。
群稚兴亦阑,傥悟盈虚理。
数钱买春宵,姑饱鲟鱼尾。
正月既望太平门视次申墓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薄云笼日鸦雏舞,出郭萧萧献村坞。
左束湖水羹流匙,右腾岩石天倚杵。
小车伊轧大堤上,逢迎东风狂如虎。
步寻塍陌蹈枯槎,涧曲依然一抔土
频年已绝椎埋群,草绿花红会娱汝。
眼前横议起世难,故里横戈蜀江阻。
更怜魂魄望边城,负笈孤儿同负弩(次申子方依其从兄,就学黑龙江。)
我还白下问孑遗,华屋山邱那忍睹。
泛棹携筇游侣谁,日夕哀吟煎肺腑。
地下傥闻世上语,但非薄汤武。
雪夜伯沆晓暾觚庵过饮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风力碎春光,荡作飞空雪。
鹅雁不敢前,秃枝垂欲折。
笳声满山城,嘶驴助呜咽。
夕灯耿我庐,遣情觞具设。
笑看披氅过,眩寻昏巷辙。
数子兰气,馥坐散忧结。
孰云居乱邦,息机自媚悦。
脯蔬荐乡味,阔世尊饕餮。
残醉仰书空,微茫吐寒月。
赠学佛人欧阳镜芙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宜黄欧阳镜芙学佛于杨仁山居士之门有年矣,焚修精进,无异枯僧。居士既蜕化,而经论刊布未竟,镜芙乃走关陇,就同参蒯生,获资归,完居士之悲愿遗画焉。一日相过话故旧,写示留陇上诸诗,喜其奇宕,赋饷一篇。
莘莘学佛子,久栖不二门
授记古德前,悲泪洗垢昏。
十载却荤酌,孤探天地根。
宿业堆物象,吐作虚空尘。
导师倏埋照,经帙倚刊存。
焉得金布地,终烦火传薪。
绝续一大事,挺起扶法轮。
掉头走关陇,云月随崩奔。
履穿虎豹窟,衣破荆棘痕。
荒漠黄沙飞,手拂杨枝春。
边城跻净域,蔼蔼道侣亲。
咄嗟满囊箧,压驮归装新。
至今雨花庐,再见宗风振。
长案聚指爪,版纵横陈。
日疲校雠役,薰炷吹儒巾。
过我话无始,高篇复璘彬。
文字出剑戟,恐剸迷途魂。
对子怪且叹,试技疑眩人。
万缘自推转,万蠕自吟呻。
生天亦安之,守死哜其真。
访周处读书台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十六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吹尘东风颠,巷穷截峻郭。
矶步留幽构,望眼江潮落。
生烟划塍圃,面山投乌鹊。
向往旷代上,雄姿伏一壑。
借问读何书,哂但观大略。
不如注虫鱼,见豢天禄阁
缩手蛟虎前,彼固尸高学。
趣出阿世儒,微感弄冥漠。
二月初八日平明下关江行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哿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投影洪涛前,灯楼迟归舸。
喧呼逼宵枕,翻魂起蹇跛。
微明辨旌竿,霎隐奔流柁。
蚁缘落蜂房,悬喘初贴妥。
云曙蒋帝山,歌隔吴娘坐。
睡魔饮江气,荑柳迎婀娜。
迤逦原隰开,岚彩纷纷堕。
雁声一何劳,南天脱烽火。
醉中鼓鼙路,独谣欲遗我。
晨起望循江诸山旋抵九江易舟渡湖泊姑塘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满窗弄影山,变灭安可拟。
遥树挂微晴,苍苍界烟水。
引颈马当黑,挥眼小孤诡。
际天明云岚,匡庐秀南纪。
延辉献城堞,攒岸人如蚁。
就跳犯湖舟,摇兀玄雾裹。
五峰吐石气,鸥情澹千里。
余怀哽旧历,沈累恍移指(谓故友李芗垣、夏舒堪溺没处。)
蛟鱼或骑出,冷向涛澜语。
泊依岩市灯,风阔角声起。
湖尽维舟吴城望湖亭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尤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空飙刷层波,响梦趋轻舟。
为客无根蒂,自恣冥冥游。
撼床万铁骑,恐血长黄虬。
披衣残湖光,苍屿数点浮。
帆楫聚微雨,出云堤上楼。
往者结散士,临渔分茗瓯。
习战听鼓角,閒评毅勇侯。
历世贱一匡,未改疮雁投。
骨羸怯扶眺,歌接春江愁。
吴城取江路指南昌凡百八十里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持余眇眇身,来禦风如虎。
脱湖蛟吻舟,灯独围寒雨。
鸣索杀馀势,晨色遵江渚。
浅波黄未澄,平芜绿初补。
鸦出接篷翻,鱼卧看网举。
岚岭列葱茜,炊屋错三五。
行歌骑牛儿,春气湿村坞。
桂石一片魂,又落城头鼓。
渡江入西山晚抵墓所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江暄移轻舸,逐若游鯈队。
风漪俯纷纶,霞郭仰层累。
安橹缘缺堤,响箯孤翮逝。
苍山环百里,自然满灵吹。
长坡槎蘖新,狭谷药香细。
炊烟划村落,田水叱牯㹀。
茗亭所识童,为指飞空翠。
藏鸦唤归人,坟土万松气。
时祀作寒食,及候太早计。
魂危往还路,观兵烽尘蔽。
玄黄一战区,坐睹靡宁岁。
诅诈劫寤歌,走险肯择地。
狂酲蚀道心,祈傍石根瘗。
临我父母兮,天云泄微涕。
漠漠荆蔓深,冥冥峦壑睡。
摩碣豺声前,犹赦老能至。
冷水坑谒罗氏外姑墓作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隔雨奔柴车,泥辙声逶迤。
陂践陇陌,灌莽留幽姿。
土膏擢秀苗,紫丁浮葳蕤。
沾衣冷山气,自秀春烟肥。
新阡插岩腹,攀跻为歔欷。
维母失其女,移眷责两儿。
蓄德虑患多,出语悽肝脾。
十年系海峤,归老愿已违。
乱作喑病床,一瞑诀斯须。
依倚负母怀,及此窥埋骴。
阴风回群峦,啼乌守枯枝。
杯酹滴草根,樵牧知为谁。
中秋后二日絜漪园观桂花有作留示沈友卿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尤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惮暑伏穷巷,抱书日咿嚘。
云静天宇凉,爱此平分秋。
驰轮写寐梦,万屋安所投。
北城絜漪园,丛桂故修修。
穿径漏微馨,藟缀花未稠。
楼廊浸深碧,曳入蝉响幽。
荒残引杯场,苔气吹我愁。
吟人锁厅去,偷赏谓何求。
满期重过,傥哂攒眉不。
留句发閒情,有国如赘疣。
丙辰九月二十四日车赴杭州访仁先恪士夜抵南湖新宅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微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汶汶且没世,日闭窥园扉。
微闻四海沸,抱颈迎杀机。
毙莽悟王命,又仰刺天飞。
孤竹歌何哀,易暴莫知非。
文书铸顽钝,圣法疲绁机。
亲朋谂结舌,诱餐湖肥。
跛者不忘起,谁谓千里违。
星点映征箧,车尘飏依稀。
一舸斗象罔,崇山莽相围。
穿堤影篱壁,犬吠灯火煇。
握手处士庐,学道供歔欷。
醉颜数灵窟,天风看振衣。
法相寺古樟同仁先恪士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压梦湖上山,晨望理筇策。
步寻飞鹭旁,家儿跳俱出(谓仁先家二稚子从游。)
径转矮树重,穿影霏烟隙。
佛场据岩腹,入憩静楼壁。
垂阴合景光,茗坐寒翠滴。
侧睨老樟怪,挺干作劲敌。
雄龙角嶷嶷,何年坼霹雳。
飞将两猿臂,射胡有馀力。
疑灌菩萨泉,漫比精忠柏。
天留表灵山,依汝如古德。
钟声风叶翻,不坏斜阳色。
冯蒿庵老人后余二日至湖上遂偕游虎跑泉仁先领群从亦追赴啜茗佛殿石壁下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尤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老人独徇余,踵接骋奇游。
两箯照霜髯,竹树风吹秋。
坠叶苍山脚,满听鸣禽幽。
止眺过溪亭,千岁隔俊流。
丛岭泻云液,澄泓对悠悠。
岩扃别有世,绀宇笼长楸。
健步来蜡屐,影杂岚彩浮。
平生济胜具,始觉老可羞。
试泉依石壁,列坐薰茗瓯。
如丝泄藓气,绵络亘古愁。
砭骨噤且嚏,鬼瞰失国俦。
起寻济颠,灵爽飒一楼。
尊者睇过客,盈前舞髑髅。
画沙示垢净,初向心地求(时值扶鸾于楼头。)
迷途竟孰觉,亲魄飘樵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