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清平乐 十一月十八夜宿酒刚醒,猛南前月今夕乃黄婆送别时也,惘然得句 清末民国初 · 梁启超
别来几日,又如今时节。
一阵晓风铃语咽。
梦醒衾寒似铁。

梦中细语商量。
醒来残月横窗。
待倩嫦娥瞧去,两人那个凄凉。
蝶恋花 清末民国初 · 梁启超
 押词韵第四部
法界光明毛孔吐。
楼阁潭潭,帝网无重数。
渺渺化身何所住。
百千万劫寻来路。

蹴踏金轮披垢腻。
除却泥犁,那有庄严土。
热血一腔谁可语。
哀哀赤子无同与。
贺新郎 清末民国初 · 梁启超
 押词韵第三部
昨夜东风里。
忍回首月明故国,凄凉到此。
鹑首赐秦寻常梦,莫是钧天沈醉。
也不管、人间憔悴。
落日长烟关塞黑,望阴山铁骑纵横地。
汉帜拔,鼓声死。

物华依旧山河异。
是谁家庄严卧榻,尽伊鼾睡。
不信千年神明胄,一个更无男子。
问春水干卿何事
我自伤心人不见,访明夷别有英雄泪。
鸡声乱,剑光起。
按:壬寅
金缕曲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清末民国初 · 梁启超
 押词韵第七部
瀚海飘流燕。
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
唯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相对向斜阳凄怨。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
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
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
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
又生恐、重帘不卷。
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
休更问,恨深浅。
三姝媚 送陈大归国,用草窗送碧山还越均 清末民国初 · 梁启超
愁苗和泪绽。
况客里还逢故乡回雁。
苦忆俊游,叹春随人老,相看依黯。
数遍花风,谁信道便成秋苑。
赢得年时,偷卜佳期,带围销减。

怅望银河清浅
正指冷笙寒,梦长天远。
今夜河桥,怕晓风杨柳,做成凄婉。
傥遇冥鸿,为说我高歌青眼
更问鱼龙醒未,沧江晼晚。
鹊桥仙 阳历七月七日,东邦士女相将乞巧,忘与汉朝腊错啎也,戏赋此解 清末民国初 · 梁启超
 押遇韵
坠欢依约,佳期迢递,今古别离无数。
自从银水浅蓬莱,却赢得年年两度。

鹊桥低亚,鸾軿徐动,指点鬟风鬓雾。
只愁羲驭太无凭,便有约也将人误。
注:此二词皆颇有寄托,想一读能解之。
忆江南 其一 云楼夏日即兴(宝云楼乃须磨之一楼) 清末民国初 · 梁启超
 押词韵第八部
吾庐好,气象绝清高。
生意古今惟种树,雄心朝暮惯听潮。
何处著尘劳。
其二
 押词韵第七部
开卷罢,随意一凭阑。
浴海朝霞明万木,当窗斜日照千帆。
此际几人闲。
其三
 押支韵
长日静,不放画帘垂。
入座飞花争燕子,上阶蝴蝶戏猫儿。
忙杀为阿谁。
其四
 押盐韵
将进酒,市远味难兼。
牛湩朝朝调麦饭,鱼羹顿顿供椒盐。
不管老饕嫌。
其五
 押麻韵
重门掩,恰称野人家。
篱落乌龙眠妥贴,井阑玉虎语咿哑。
风味故园赊。
其六
 押庚韵
周旋久,鸥鹭不相惊。
忽报沙滩新雨过,起看松罅断虹明。
暝色正轻盈。
其七
 押支韵
新浴后,细著轻丝。
一树露蝉声不断,半床松子落无时。
午梦更相宜。
其八
 押尤韵
忘机惯,随处见天游。
稚子绕床驯竹马,学僮嬉水狎轻鸥。
人我两悠悠。
其九
 押麻韵
闲功课,日日没争差。
娇女自钞花外集,老妻学踏自由车。
卒业两些些。
其十
 押词韵第七部
芳草外,极目似迷漫。
渔唱有时喧远浦,海云无意失前山。
一鸟正飞还。
其十一
 押侵韵
万松里,庭院自深深。
宾客纵横争短榻,儿童错落弄鸣琴。
老子正高吟。
其十二
 押支韵
须磨浦,落日放船宜。
鸦鬓小娃充擢手思顺,皋比长者作舟师(汤荷庵)
破浪自逶迤。
其十三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凉亭畔,团坐到三更。
万壑鱼龙醒不夜,疏星河汉度无声。
双扇扑流萤。
其十四
 押灰韵
明月夜,游屐尚徘徊。
夜汐往还循岸见,秋花红白戴星开。
清兴亦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