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昌言下(此下篇名并缺) 其十二 东汉 · 仲长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天下士有三欲: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一俗;
交游趋富贵之门,二俗;
畏服不接于贵尊,三俗;
天下之士有三可贱:慕名而不知实,一可贱;
不敢正是非于富贵,二可贱;
向盛背衰,三可贱(《意林》)
其十三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天下学士有三奸焉;
实不知,详不言,一也;
窃他人之记,以成己说,二也;
受无名者,移知者,三也(《意林》)
其十四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知言而不能行谓之疾。
此疾虽有天医,莫能治也。
同于我者,何必可爱?
异于我者,何必可憎?
智足以立难成之事,能足以图□□□□,附者不党,疏者不遗(《意林》)
其十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妇人有朝哭良人,暮适他士,涉历百庭,颜色不愧。
今公侯之宫,卿士之家,侍妾数十,昼则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则以房室输其血气(《意林》)
其十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人之性,有山峙渊停者,患在不通;
严刚贬绝者,患在伤士;
广大阔荡者,患在无检;
和顺恭慎者,患在少断;
端悫清洁者,患在拘狭;
辩通有辞者,患在多言;
安舒沈重者,患在后时;
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意林》)
其十七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疏濯胸臆,澡雪腹心,使之芬香皓洁、白不可污也(《意林》)
其十八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道德仁义,天性也。
织之以成其物,练(当作「炼」)之以致其情,莹之以发其光(《文选·广绝交论》注,《意林》,《御览》四百三。)
其十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人之事亲也,不去乎父母之侧,不倦乎劳辱之事,唯父母之所言也,唯父母之所欲也,于其体之不安则不能寝,于其餐之不饱则不能食,孜孜为此,以没其身,恶有为此人父母而憎之者也。
人之事君也,言无小大,无所愆也,事无劳逸,无所避也,其见识知也则不恃恩宠而加敬,其见遗忘也则不怀怨恨而加勤,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孜孜为此,以没其身,恶有为此人君长而憎之者也。
人之交士也,仁爱笃恕,谦逊敬让,忠诚发乎内,信效著乎外,流言无所受,爱憎无所偏,幽暗(本作「闲」,《意林》作「暗」,知是「暗」字。)则攻己之所短(本作「攻人之短」,从《御览》四百六改补「所」字从「意林」补。下句仿此。),会同(本作「会友」从《意林》、《御览》改。)则述人之所长,有负我者,我又加厚焉,有疑我者,我又加信焉,患(《意林》无「患」字。)难必相恤,利必相及(「恤利必相」四字,从《意林》补。),行潜德而不有,立潜功而不名,孜孜为此,以没其身,恶有与此人交而憎之者也。
故事亲而不为亲所知,是孝未至者也。
事君而不为君所知,是忠未至者也。
与人交而不为人所知,是信义未至者也。
父母怨咎人不以正,已审其不然,可违而不报也。
父母欲与人以官位爵禄,而才实不可,可违而不从也。
父母欲为奢泰侈靡,以适心快意,可违而不许也。
父母不好学问,疾子孙之为之(《意林》作「学之」。),可违而学也。
父母不好善士,恶子孙交(《意林》作「友」之,可违而友《意林》作「交」。也。)士友有患故待己而济,父母不欲其行,可违而往也。
故不可违而违,非孝也。
可违而不违,亦非孝也。
好不违非孝也。
好违,亦非孝也。
其得义而已也(《群书治要》。)
其二十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高祖诛秦、项,而陟天子之位,光武讨纂臣,而复已亡之汉,皆受命之圣主也。
萧、曹、丙、魏、平、勃、霍光之等,夷诸吕,尊大宗,废昌邑而立孝宣,经纬国家,镇安社稷,一代之名臣也。
二主数子之所以震威四海,布德生民,建功立业,流名百世者,唯人事之尽耳,无天道之学焉。
然则王天下、作大臣者,不待于知天道矣。
所贵乎用天之道者,则指星辰以授民事,顺四时而兴功业,其大略也。
吉凶之祥,又何取焉?
故知天道而无人略(当作「事」。)者,是巫医卜祝之伍,下愚不齿之民也。
信天道而背人略者,是昏乱迷惑之主,覆国亡家之臣也。
问者曰:「治天下者,壹之乎人事,抑亦有取诸天道也?
曰:「所取于天道者,谓四时之宜也。
所壹于人事者,谓治乱之实也」《周礼》之冯相保章,其无所用邪」?
曰:「大备于天人之道耳。
是非治天下之本也。
是非理非民之要也」。
曰:「然则本与要,奚所存邪」?
曰:「王者官人无私,唯贤是亲。
勤恤政事,屡省功臣,赏锡期于功劳,刑罚归乎罪恶。
政平民安,各得其所,则天地将自从我而正矣,休祥将自应我而集矣,恶物将自舍我而亡矣。
求其不然,乃不可得也。
王者所官者,非亲属则宠幸也。
所爱者,非美色则巧佞也。
以同异为善恶,以喜怒为赏罚,取乎丽女,怠乎万机,黎民冤枉(脱一字。)类残贼。
虽五方之兆不失四时之礼,断狱之政不违冬日之期,著龟积于庙门之中,牺牲群于鹿碑之,冯相坐台上而不下,祝史伏坛旁而不去,犹无益于败亡也。
从此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不其然与?
故审我已善,而不复恃乎天道,上也。
疑我未善,引天道以自济者,其次也。
不求诸己,而求诸天者,下愚之主也。
令夫王者,诚忠心于自省,专思虑于治道,自省无愆,治道不谬,则彼嘉物之生,休祥之来,是我汲井而水出,爨灶而火燃者耳,何足以为贺者邪?
故欢于报应,喜于珍祥,是劣者之私情,未可谓大上之公德也(《群书治要》)」。
其二十一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英辞雨集,妙句云来(《意林》,《北堂书钞》一百《叹赏类》作「英才若雨,妙句如云」。《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注作「英辞雨」下。)
其二十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当有「恶」字。)相攻,命之自然也。
惬快以志,人情之所欲也(《意林》)
其二十三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𠻳舌下泉咽之,名曰胎食。
道者生六翮于臂,长毛羽于腹,飞无阶之苍天,度无穷之世俗(《意林》)
其二十四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北方寒而其人寿,南方暑而其人夭此寒暑之方,验于人者也。
钧之蚕也,寒而饿之则引日多;
温而饱之则引日少。
此寒温饿饱之为修短,验于物者也(《意林》,《御览》八百二十五。)
其二十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行气可以不饥不病,吾始者未之信也,至于为之者尽乃然矣。
养性之方,若此至约,而吾未之能也。
岂心驰于世务,思锐于人事哉!
他人之不能者,又必与吾同此疾也。
昔有明师,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学之,不捷而师死。
燕君怒其使者,将加诛焉。
谏者曰:「夫所忧者莫过乎死,所重者莫急乎生。
彼自丧其生,亦安能令吾君不死也?
君乃不诛,其谏辞则此为良说矣,然亦非至当之论。
使彼有不死之方,若吾所闻行气之法,则彼说师之死者,未必不知道也,直不能弃世事而为之。
故虽知之而无益耳。
非无不死之法者也(《抱朴子·内篇·至理)
其二十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河南密县有卜成者,学道经久,乃与家人辞去,其始步稍高,遂入云中不复见。
此所谓举形轻飞,白日升天,仙之上者也(《抱朴子内篇·至理》)
其二十七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蓟子训,不知何郡人,东公舍,自云今日当死。
陈公与之一著单衣,入室寝,日中果死(《御览》六百九十一。)
其二十八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魏王所集方士名:上党王真陇西封君达、甘陵甘始、鲁女生、谯国华佗元化、东郭延年、唐霅、冷寿乐、河南卜式、张貂、蓟子训汝南费长房、鲜奴辜、魏国军吏河南圣卿阳城郤俭字孟节庐江左慈字元放
右十六人,魏文帝东阿王、仲长统所说(《博物志》五。)
《典论》谕又云:「王仲统云(当作「东阿王仲长统云」。)甘始、左元放、东郭延年、行容成御妇人法,并为丞相所录,间行其术,亦得其验。
降就道士刘景受云母九子元方,年三百岁,莫知所在。
武帝恒御此药,亦云有验。
刘德淮南王狱,得《枕中鸿宝秘书》,及子向咸共奇之,信白之道可,谓神仙之道可致,卒亦无验乃以怀惧罪也(「博物志」五。案此二条出《典论》,又与子建相乱,非皆《昌言》原文,故附戴焉。自𠻳舌下泉」以下,当同在一篇。)」。
其二十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汤,契后。
,益后。
益即皋陶子也(《意林》。案:此以上依本传、《治要》、《意林、写出,不紊仲长子原次已下各书引见,于原次无考,依各书先后录之。)
其三十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币,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
舟车足以代步涉之难,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
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
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
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
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
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
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
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
弹《南风》之雅操,发清霜之妙曲。
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
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
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
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本传,「统常以为凡游帝王者,俗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论之曰「云云。据《文选·闲居赋》注引《昌言》曰:「沟池自周竹木自环。」今此有「沟池环币,竹木周布」二语,知即三十四篇之一,疑在《自叙篇》,或当以「卜居」名篇胡维新《两京遗篇》题为《乐志论》,而出之《昌言》外,非也。)
其三十一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
青春生焉,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簠簋,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齐民要术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