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临江道中寄示仲毅叔和 其一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万里羁孤两楚囚,六年梦醒此来游丁未春仲毅卜珓陶然亭,并得楚囚之兆)
安危竟系江淮局,歌哭何关畎亩忧。
兄弟飘零三地泪,干戈经历两年秋。
阿城犹滞归田约,夜雨潇潇古戍楼仲毅时在武昌
其二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年偃蹇校书郎,鸣镝弯弓赴敌场。
险路更添三日雨,炎天浑似九秋凉。
乱馀身已非全物,死去魂应识故乡。
枹鼓已援形势异,一时处分恐仓皇。
奉呈江廉使忠源三首 其一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觅得疲驴试短衣,尺书屡召敢频违。
此生戎马真非分,半夜星辰尚合围。
天尽山川皆北拱,秋深鸿雁渐南飞。
壮心自触城头角,落木郊原景更非。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民望君恩日正浓,书生持节要从容。
旄头翼翼皆虓虎,扇羽飞飞起卧龙。
要识土田归禹甸,谁令戈甲满尧封。
蔽江雨檄纷驰下,早晚澄清望倚筇。
其三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自是疏狂托圣朝,敢将羽翼附云霄。
六州吴楚交兵气,八月江淮海潮
长路干戈天荡荡,十年鬓发影萧萧。
朝廷记录吾何敢,已办扬雄作解嘲。
瑞昌县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山城剩有数家居,黯黯人烟暮雨馀。
霜信渐催衡岳雁,兵烽愁及武昌鱼
经秋草木都非旧,近寇村庐半已虚。
拟欲上书先痛哭,可无颇牧备边储。
九日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岁岁兹辰泛觞,今馀泪雨洒衣裳。
蕲黄形胜馀回合,江汉波涛接混茫。
万里秋风催短发,三年转战又重阳
茱萸酒尽天涯会,回首干戈道路长。
海量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前岁曾留海公榻,园蔬厨果敞岩扉。
三年忽忽干戈满,一别茫茫信使稀。
风雨重来谈夙约,云山留待解朝衣。
萧疏鬓发君休问,新自吴蒙帐下归。
次韵周太学开锡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蹉跎三十百无成,乞取残年望治平
半世声名殷浩在,几人惭愧褚渊生。
暑馀被甲东征怨,夜半看天北斗横。
尽括脂膏供转饷,为君重唱羽林行。
感事四首 其一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汉家稗政固多端,祸起黄巾一局残。
江路经年犹燕处,钟山终古失龙蟠。
枕戈有暇筹防御,厝火何人策治安。
君看烽烟传小警,长途飞檄浩漫漫。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诏书宽大惜黎元,谁识军兴耗费烦。
经国要谙盐铁论,拜官先失政刑源。
锥刀析利徒为扰,闾里输忠未敢论。
他日庙谟诛卜式,沦才终愧汉公孙。
其三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娖娖徒令有识嗟,老儒端委足疵瑕。
三年烽火馀孤愤,万里车书尚一家。
长使斯人在帷幄,谁令奇祸暂萌芽。
神功圣德依然在,劫火昆明会有涯。
其四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斗米招邀足祸胎,衣冠涂炭有馀哀。
婴城苏峻原无策,临敌王恢亦是才。
要识奔堤缘蚁穴,岂闻下诏觅龙媒。
景阳钟动千官集,未信人贤没草莱。
江中丞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剖竹连圻总有名,结缨犹是老书生。
江淮草木无完垒,朝野衣冠有哭声。
七叶两京廑北顾,九州一柱竟南倾。
孤臣闲退今华发,日倚柴门涕泗横。
邵南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破晓寒生雨渐酣,偶逢小市亦停骖。
千畦护稻牛归栅,半港张罾蛤满篮。
尘镜晓光泉㶁㶁,鬓丝秋影毵毵。
三年踪迹浑无奈,又逐游尘入邵南
爱莲池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濂溪下水平池,惆怅伊人寄远思。
曲槛微风花似海,孤亭流水雨如丝。
新秋云物空遗宇,异代弦歌忆往时。
咫尺馀音通謦欬,从游未觉此生迟。
新化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负郭人家屋数椽,依然淳朴古山川。
尘飞箭洒三年梦,瓜熟蒲荒六月天。
往迹销沈云外树,故交沦散雨馀烟。
沱江不比资江水,回首将军下濑船。
李孝廉洽《都城杂志》后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回首人间白发生,玉台新咏剧关情。
可怜一觉繁华梦,犹忆当年薄幸名。
乱后关山怜往迹,病馀弦管失欢声。
秋风旧识芦沟水,百转千回绕帝城。
邹广文孔搢罗洪山庄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与君患难还同役,真见情怀似古人。
一棹白头游宦迹,半山黄叶著书身。
舟车榷算无闲土,鼙鼓惊喧有战尘。
欲为鱼虾留庾翼,烟蓑归钓洞庭春。
洋溪道中寄题邹孝廉《野鹅山居图》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十年闻说野鹅居,万木萧森见画图。
小驻云山如宿约,满溪粳稻接平芜。
岚光晃荡时明灭,尘事喧阗定有无。
渐恐官程侵涧路(近闻官驿改由洋溪入溆浦,幽栖何地著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