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东宁百咏 其五十六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鱼水君臣重托孤,三分龙卧起雄图。
艰难手创偏安局,直把东都作帝都。
作者注:「陈永华,字复甫福建同安人。弱冠补弟子员,闻父殉国难,即弃儒生业,究心天下事。时成功开府思明,延揽天下士兵部侍郎王忠孝荐之,与语竟日,大喜曰:『复甫,今之卧龙也。』授参军,待以宾礼。永历十二年(1658),成功北征,命辅世子留思明,语经曰:『陈先生当世名士,吾以佐汝,汝其师事之。』克台,授咨议参军,经立,军国大事,悉以委焉。永华为政儒雅,钜细必躬,成功立法严,永华济之以宽,由是东都大治。及卒,台人莫不痛哭,驰吊于家。谥『文正』,赠资政大夫正治上卿。」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其五十七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大将南征壁垒新,目中今日已无秦。
会须痛饮黄龙酒,讵料妖星照(编者按:「渭」,《东宁百咏》误作「湄」,据《台湾诗钞》改。)
作者注:「永历二年(1648),成功起兵南澳,中提督甘辉以兵从。六年(1652),攻海澄,遂取长泰,与清将王进遇于北溪,败之。总督陈锦来援,复败之。十年(1656),黄梧海澄降清,辉闻乱进攻,不胜,旋奉成功破安,逼福州,转略温台等郡,浙东大震。十一年(1657),帝在滇南,封辉崇明伯,成功大举伐南京,从破江阴瓜州芜湖,遂乱扬子,趋镇江。于是辉曰:『瓜镇为南北咽喉,但坐镇此,断瓜州,则山东之师不下;据北固,则两浙之路不通。南都可不劳而定矣。』不听。率师登舟,径取南京南京守将梁化凤约期请降,纳之,辉谏曰:『以臣观之,则尚未也。夫兵贵先声,彼众我寡,及其熸且未定,则势可拔,若彼集禦固,缓难图也,君必悔之。』又不从。已而郑师败绩,仓皇争舟而渡,辉殿,且走且战,却至江,骑能属者三十馀人。马踬被获,死焉。十月,成功归思明,建忠臣庙,以辉为首,亲为哭祭而哀之。」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其五十八
七言绝句 押江韵
仓皇万马正临江,慷慨甘为子姓降。
胜败莫论兴与废,古来国士本无双。
作者注:「刘国轩,福建汀州人。状貌魁伟,初为漳州城门把总永历八年(1654),成功伐漳州,国轩开门降,参军澄世奇之,为语成功,擢护卫后镇。十五年(1661),从克台湾。二十八年(1674),败耿精忠之将王进于涂岭,追至兴化而还。越年入潮州平南王尚可喜率兵十馀万众尽锐来攻,与战于鲎母山下,斩首二万,捕虏七千,由是威名大著。三十一年(1677),清军攻兴化,右虎卫何祐败绩,漳、泉俱陷,国轩亦弃惠州而归。三十二年(1678),晋正总督,表赐尚方剑,专征伐,诸将咸受命焉。二月,伐漳州,下玉洲三叉河、福河下浒等堡,分兵取石码,数战皆捷。闰三月,与黄芳世、穆黑林战于湾腰树,败之。胡克率援兵至,战于镇北,又败之,姚公子、李阿哥、段应举来战,又败之。八月,清军大举援泉,楼船中镇萧琛与遇,未战而溃,国轩亦全师归东宁。三十五年(1681)正月,经薨,子克塽嗣,武平侯十月,清以万正色陆路提督施琅水师提督伐台,师次澎湖,方战,有风从西北来,舟为急流冲散,士皆股栗,大惊,祷天,须臾雷发,立转南飙,军乃复振。国轩方据案调遣,痛哭而起曰:『天也。』乘单舸,从吼门入东宁,遂奉克塽以降。后授天津总兵。」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其五十九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靖海舟师破百蛮,功成陈币泪潸潸。
入吴本为封侯计,一剑恩仇亦等閒。
作者注:「施琅福建晋江人。少从戎,为郑芝龙部将。及成功起兵安平,与弟显从之。年少号知兵,恃才而傲。有标兵某得罪,逃于成功,擒治之。成功怒,逮其家,杀其父及显。夜走,匿荒谷中三日。佃兵某知其才,饭之,乃逃之所部苏茂家。捕者至,假一舟、一剑、一竖子,夜渡五通,入安平。久之,降清,授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1662),擢水师提督。四年(1665)挂靖海将军印,疏请伐台。二十二年(1683),大治舟师。六月十四日,发铜山,会于八罩屿,遂克澎湖。乃刑牲奉币,告于成功之庙曰:『自同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赖天子之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灭国之罪,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也。但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于赐姓,剪为仇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义私恩,如是则已。』言毕泪下,台人为之嗟叹不置。」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其六十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使君来暮起讴思,旧种甘棠发几枝。
朱邑桐乡称报最,弦歌今已遍生祠。
作者注:「陈瑸字文焕广东海康人。以进士古田县康熙四十一年(1702)台湾,清操刻苦,勤政爱民,岁祲发仓以赈,穷黎感其德。明年,入为刑部主事,迁郎中四十九年(1710),由四川提学任台厦道,士民闻其再至,争趋海澨迎之。至则作育人材,汲汲以兴化易俗为务,始建文庙,设十六斋以教诸生五十三年(1714),擢湖南巡抚,入觐,上目之曰:『此苦行老僧也。』调福建巡抚,台人为塑像于文昌阁,诞日张灯鼓乐以祝。及卒,哭之哀。入祀名宦祠。」此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其六十一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蛮儿结屋小于箱,林黑山青乱犬羊。
此日重经他里雾,新诗七字吊孙郎。
作者注:「首句孙元衡〈过他里雾诗}也。元衡桐城人字湘南。工吟咏,官台湾同知,所著《赤嵌集》,王渔洋谓:『可作台湾图经、风土志。』」
其六十二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橐笔曾轻万里行,堂堂经济出诸生
纪游稗海流传日,合与东征并擅名。
作者注:「郁永和浙江仁和诸生也。性好游,遍历闽中山水。康熙中,闽省火药局灾,大吏闻淡水有磺可制,欲派吏,无敢至者,和毅然请行。至则遍迹诸番社,大集番酋告以制磺事,约一筐,易布七尺,番喜,各运磺至,命工煮之,半年蒇事。归著《稗海纪游》、《番境补遗》、《海上纪略》等书。」
其六十三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短衣匹马去骎骎,盾鼻书成动禁林。
蹭蹬一官如传舍,老来著作岂初心。
作者注:「蓝鼎元号鹿洲福建漳浦人。少孤家贫,刻苦读书。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之役,族兄廷珍南澳镇总兵,奉命出师,鼎元遂参戎幕,多所筹画,著《东征集》三卷。雍正三年(1725),分修《大清一统志》成,授广东普宁县,有惠政,忤上吏褫职。闽督鄂尔准谂其才,延入幕,为申被诬始末,召见,命署广州府,未几卒。」
其六十四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太宗纵囚庐陵讥,朱山为治其庶几。
无端六月忽飞雪,万民卧辙泪沾衣。
作者注:「朱山浙江归安人乾隆二十年(1755)彰化县,下车视狱,毕问狱吏曰:『彼累累者得毋巨盗乎?』对曰:『小窃尔。』曰:『小窃何足系?』悉召于庭而纵之,各予十金,使治生,曰:『吾与汝约,再犯无赦。』邑人化之。巡道某视彰,索巨贿,不可,某怒劾之,被逮之日,邑人数万争揭竿逐委员,势汹汹不可解,山止之,诸百姓曰:『然则请护公往鞫脱,有不测,愿同死。』福建将军谂其冤,为请赦,复原官。」
其六十五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弹丸喋血抗雄州,百战诸罗废垒秋。
万里长城甘坏汝,伤心忍唱白扶鸠。
作者注:「乾隆五十一年(1786)冬彰化林爽文起事,南北响应,围诸罗累月,总兵柴大纪素得民心,誓死守,食尽掘树根,煮豆粕以啖,诏命大纪捍民出城,大纪奏言:『诸罗府城北障,诸罗失,则府城亦危,且半载以来深濠固垒,守禦甚固,一朝弃去,克复为难,唯有竭力固守,以待援师。』高宗览奏,垂泪诏曰:『大纪当粮尽势竭之时,唯以国事为重,虽古名将何以加焉?』其封为义勇伯,世袭罔替。及福康安渡台,破爽文大纪出迎,自以参赞伯爵,不执鞑橐之礼,福康安衔之,至是劾其奏报不实,诏曰:『大纪困守孤城,时逾半载,非得兵民死力,岂能不陷?若谓诡谲取巧,则当时何不遵旨出城?其言粮尽力竭,原所以速援师,若不危急其词,岂不益缓救兵?』大纪屡蒙褒奖,或稍涉自满,于福康安礼节不谨,致为所憎,遂直揭其短,殊失大臣休容之度。又福康安诸罗后,凡有攻剿,皆不派大纪蔡攀龙,而于拥兵不救之恒瑞,非唯不劾,且屡叙其战功,曲为庇护。会侍郎德成浙江归,高宗福康安大纪事询之,德成大纪在任贪黩,兵私回内地贸易,及事起仓卒,不早扑灭,以致猖獗。又逮问提督任承恩,供亦同,乃命福康安及闽浙总督李侍尧查奏。五十三年(1788)春正月,诏曰:『柴大纪前此守困孤城,不肯退兵,奏至时,朕披阅坠泪,即在廷诸臣,凡有人心者莫不叹其义勇,用人者当录其大功,而宥其小过,岂能据福康安虚词一劾,遽治以无名之罪,前询李侍尧之旨,至今尚未复奏,殆亦难于措词乎?』寻李侍尧奏至,略如福康安指,福康安又奏至,请解京正法。七月大纪逮至,命军机大臣会同大学士九卿覆讯,大纪再三称冤,及庭讯,始引咎仍微诉其枉,诏曰:『福康安等拟大纪斩决,朕念其守城微劳,原欲从宽,末减改为监候,乃展转狡辩取死,岂可复从宽典?其即依所拟正法。』于是大纪论斩,时论冤之,全台兵民,下逮妇孺,莫不为流泪。」
其六十六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汉朝策士重专经,异兆科名汁青。
平地一雷荒忽破,文章鸾掖启东溟。
作者注:「乾隆四年(1739)巡视台湾御史诺穆布等奏请会试之期,台郡士子照乡试例,于福省中额内,编台字号取中一名,部议台郡士子来京,十名以上再行奏闻,恭请钦定。二十二年(1757)丁丑蔡以台榜,诸罗县附生王克捷中式贡士第○名,是为全台甲科之始。」
其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桐城旧治通州继,干济文章擅美誉。
君看去思官道石,遗黎尚自说姚徐。
作者注:「姚莹字石甫桐城人,嘉、道间诗人也。以进士出宰福建,嗣任台湾县,署噶玛兰厅通判为初辟之地,多方规画,兴利除弊,民便之。寻丁艰,为知府方传穟幕客,服阕,擢台湾兵备道台湾士习,敦古而文风未盛,整剔海东书院规约,与诸生考核名实,由是士气丕振。著有《东溟文集》、《东槎纪略》等书,皆刊行。去而徐宗干继其任,宗干字树人南通州人。为治循名核实,而振兴文教,尤汲汲以育才为务。咸丰三年(1853)凤山林恭之役,陷县治、攻府城宗干与绅民竭力守禦,命知县郑元杰以兵平之。后仕至福建巡抚,卒谥『清惠』,所著《治台必告录》,人多称之。」
其六十八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五裤曾歌太守廉,异材循绩一身兼。
柳州谁继河东起,又见州人誉二髯。
作者注:「林平侯号石潭,籍龙溪。随父渡台,居新庄,由同知分发广西浔州通判、摄来宾县、补桂林同知、署柳州府,与高廷瑶并称『粤西贤守』,时号『二髯』。嘉庆十九年(1814)大学士蒋攸铦督粤,有短平侯者谮之于蒋,比谒指陈利弊,悉中肯要,蒋尤奇之,寻引疾归。」
其六十九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楼船横海拥专征,绝岛洪涛拜表行。
郡国中兴新创业,巍巍铜柱勒金城。
作者注:「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之役,日兵驻南鄙,朝命沈公葆桢钦差大臣,督办军务五月,至台南筹防备、讨军实,会和议成,诏命经理善后,于是奏请福建巡抚移驻台湾,增置郡县,改营制、筑炮台、架电报、振商务、卫行旅,凡诸要政,次第施行,东西之路既通,而台湾乃日臻富庶矣。余己未(1919)南游,登王城,其上横书『亿载金城』,尚是公之遗笔也。」
其七十
七言绝句 押佳韵
高牙大纛下苍崖,上策真能众议排。
回首扶桑吊孤岛,中兴将略起临淮
作者注:「光绪十年(1884)越南之役,法人攻我台湾,诏任刘铭传督办全台军务大臣夏五月,至台北趣筹战守,已而法舰攻基隆,帅四提督拒之,法军大败,阵斩中队长三人,获联队旗二,八月,法军复攻基隆铭传督战,炮弹萃至,殪数人。左右请退,叱曰:『人自寻弹,弹何能寻人?』众闻之气奋,士气大振,法军又败,去牒报,法舰别攻沪尾,铭传虑有失,则台北不守,趣命撤军,各提督力谏不听,或议之,曰:『是恶知吾之深意也。』其后法舰三攻沪尾,皆受创去,会和议成,诏以铭传驻台办善后,铭传条陈数事皆施行,由是兵民大治,百废俱举,详具〈本传}。」
其七十一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轮台诏下拓穷边,马邑龙堆凯奏还。
自是汉家勤远略,翁孙一疏许屯田。
作者注:「初,船政大臣沈葆桢奉命视师台湾,奏请开山,经营新邑,事未行。而刘铭传继任巡抚,尤亟亟于理番,设抚垦局以治其事,奏以在籍太仆寺正卿维源帮办大臣,自募壮勇,驻大嵙崁。分全台为三路,设番市司事,专理贸易。振兴、脑,充其经费。由是拓地日广,租税骤增,全台富庶之业基于此矣。」
其七十二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江东子弟旧知名,年少终童誓请缨。
凄绝瑞香亭下路,将星黯淡阵云横。
作者注:「林文察字密卿彰化阿罩雾人。父定邦,以义侠闻于时,为土豪所杀,文察年十九,闻耗大哭,指天誓曰:『不报仇,非人也。』迹豪所在,猝击之,力擒至父墓,剖心以祭,赴县自首,副将曾玉明以为勇士,出诸狱,命募将随征。咸丰十一年(1861),奉檄援浙,复江山,已而汀州连城相继陷,奉调回闽克之。又平沙县之乱,同治元年(1862),解衢州之围,克遂昌,遂攻松阳,五战皆捷。二年(1863),署福建提督,戴潮起事大墩,南北震动,诏命渡台平之。文察所部『湾勇』,皆乡里子弟,朴素坚武,死生相处,故能以少击众。是时延平告急,左宗棠奏调内渡,率台勇五百,不足战,请济师,嗣漳州陷,檄统全军移驻万松关,太平军悉锐来攻,督所部奋斗,遂阵殁。」
其七十三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莱园亭榭擅清幽,燕子新翻鞠部头
见说安仁归洛涘,板舆佳日足优游。
作者注:「林文钦字允卿彰化阿罩雾庄人。父奠国、兄文凤以义侠著名里中。戴潮春之役,勇首林日成拥众三万馀来攻,奠国率丁壮七十六人,与文凤分拒之,越二日,族人以援,至开壁出搏战,日成大败,踉跄走,庄赖以安。文钦少独好学,光绪十九年(1893),举于乡,官兵部郎中,嗣请归养,筑『莱园』于雾峰之麓,亭台花木,境极幽邃。家蓄伶人一部,春秋佳日,奉觞演剧,所以娱亲者无弗致,乡里称贞士焉。」
其七十四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书生戎马是奇儿,誓死曾当十万师。
更有琴馀诗一卷,本来名将半能诗。
作者注:「林占梅字雪村淡水竹堑人同治元年(1862),戴潮之役,淡水同知秋曰觐被戕,城中无主,议通款,占梅独排众议,出家资数十万金,备饷糈,率众至城隍庙,刑牲设誓,民心始定。五月,以蔡宇率勇四百,复大甲,自督精锐二千,扼山脚庄,拔茄投,攻大肚,进驻溪南,会官军复彰化城,事平,奉旨召见,以病辞,遂不出。占梅工诗,精音乐,军兴,文移批答多出其手,暇则弹琴赋诗,若无事然。著《琴馀草》八卷,未刊,徐宗干为之序。」
其七十五
七言绝句 押肴韵
閒曹冷系一官匏,归老亲营太古巢。
迂谷声名动闽海,尚书风义缔新交。
作者注:「陈维英字迂谷淡水人咸丰初元(1851),举孝廉方正九年(1859),复举于乡,任闽县教谕。县有节孝祠,久圮,维英捐俸重修之,尚书廖鸿荃方请告亲,往造谒,既见,长揖欲跪,维英顾盼不知所措,尚书曰:『公新建节孝祠,惠及闾里,吾当为亲谢。』盖尚书母亦新祀祠中也。秩满归,掌仰山、学海两书院,晚年筑室于剑潭之畔,名曰『太古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