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高太常馈画竹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天地何依物亦浮,谁从真假讨源流。
似闻根在湘江岸,忽见枝分使者舟。
人去枕边犹有色,春归宇内不知愁。
纷纷今古成三绝,尽向公门避地头。
忽承陈内翰高太常珍贶。以诗为谢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飘飘天地此身浮,何幸如今接胜流。
驴迹久惭如踏磨,龙门虽峻尚登舟。
一檐䌽额光含润,半壁苍林色带愁。
珍重在人宁在物,时时展玩感心头。
甲申年。陪明使金大仆湜,张舍人诚。游汉江。次金韵 其一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锦缆徐牵十幅风,花明两岸映波红。
手分凤节从天北,身泛龙舟在海东。
点缀白云山活尽,烘溶晴日水成空。
百壶更与登高阁,矫首蓬莱望帝宫。
其二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皇皇万里使华风,咫尺违颜对日红。
九闼宠光颁自北,一区文物属吾东。
山从雉岳围千嶂,水合骊江漾大空。
置酒徘徊临极浦,日斜楼影倒螭宫。
舟到杨花次张舍人韵 其二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万顷琉璃一叶船,登瀛使节出神仙。
楼高影接云间月,波净人临水底天。
渡口白鸥沙际集,陇头黄犊雨中眠。
酒阑却忆当年事,万古朝宗尽禹川。
送日本崇悦上人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万法元因旷劫功,一身宁惹众缘笼。
祗园听鹿谭真谛,火泽降龙證大空。
故国别云同海鹤,远天归楫伴秋鸿。
幸为道友心无累,若是情交恨莫穷。
次子固骊江亭韵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闻说新亭俯碧流,一区风景自高孤。
三秋稼熟饶粳稻,十亩塘深种柳蒲。
饮罢酒楼山似戟,读残书榻月如弧。
挂冠倘作东篱叟,试问君归许我无。
清心楼次韵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环拱王畿问几官,一方佳气属骊山。
天临太里风云合,鳌负仙都岛屿闲。
太守选贤留美政,诸公钟秀总崇班。
自惭率尔编厖律,尾续韩山上壁间。
次河东府院君韵。赠正因寺雪峻长老 其一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桥陵宫殿翠微边,创起精庐又屹前。
释子念禅真谛妙,嗣王禋享御香传。
青山不俗堪终日,白发怜臣已暮年。
怊怅鼎湖云巳远,圣恩时与道人诠。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年来寻水又寻山,只被峨洋兴未阑。
渐伏酒魔犹饮断,未调诗祟尚吟寒。
祗园已久多生契,末路何嫌自号漫。
却策蹇驴游宝地,往来行露莫教漙。
其三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深愧吾师不我愚,一年长踏寝园途。
春深御柳千条嫩,昼永僧窗一事无。
细绎龙藏时业白,闲披羲易更研朱。
定非磊落非儒事,应被高人一吷吁。
书渔阳馆壁(戊寅年朝京时作)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谁教治乱倚无常,祇在君心一圣狂。
丛兰孽胡惊鼓角,大唐天子罢霓裳。
断桥尚认前朝事,颓垒犹存故国疆。
四十二年霄旰业,可怜奇祸惹于杨。
松山浦(朝京时作)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莫道严凝是腊天,迩来风日更婵娟。
野田无雪卧枯草,官道有埃团绿烟。
马稳不知行役倦,铺深端觉起居便。
远天落日斜辉射,坏壁温温写客篇。
次韵送江原监司朴相公(健)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岭分南北与西东,公去还应节制通。
一绶黄金兼将相,十行丹诏为农桑。
山遥海阔团团月,沙白花红个个松。
陪驾巡游十年迹,一区形胜梦空濛。
题朴中枢山水短屏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五岳须分一幅中,问从何处出形容。
山如覆鼎镇珠殿,寺若香林辉梵宫。
洞壑岂伊遥梦想,画图聊复展心融。
相公也是求仁切,触境无非近取功。
送庆尚监司朴相公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当宁温温欲抚瘝,玉音亲奉对天颜。
云开北极辞丹陛,海阔南溟俯碧涧。
买犊出耕知几户,解龟归去问谁官。
春行处处多升黜,一曰贪婪二曰奸。
题学生金兰契游伴水图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世上纷纷轻薄儿,翻云覆雨总堪嗤。
青衿此日同游乐,白发他年久要期。
金石不磨元有质,芝兰恒郁谢无时。
分明写作芳图看,恐使磷缁或敢移。
钓鱼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老年却忆少年才,闲把渔竿坐石苔。
不欲搅波波已动,无将随影影先陪。
牵钩最忌纤鳞集,避饵谁令臣鲤回。
空佩贯茎无一尾,岸头人未八旬来。
宁国寺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涧水潺湲泻路隅,行人指点是僧区。
披蓁客到欲秋暮,面壁禅趺斜日晡。
翠石半天高可仰,大江连海远堪盱。
三生事杳无人识,佛殿重营尚记无。
空上人受陆行法主诗因题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不出清凉四十年,如来禅也祖师禅。
峰峦崷崒高僧窟,花雨缤纷圣者天。
居客喜因过客听,微言尚可一言传。
执经弟子如环堵,餐馀论禀各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