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令 贺李育九联捷武闱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质韵
豪气淩云堪必。
耳生风、鼻端火出。
更看挥动霜毫,誇获隽、双雕如一。
归来昼锦谁能匹。
忆长安、马蹄倍疾。
须知文府风流,诗酒队、欢情还溢。
蓦山溪 题钱圣月天童步趋图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词韵第五部
天童行径,偏袒心何快。
滋味只些须,看万水千山自在。
丹青金碧,空旷任烟云,忘晏坐,漫经行,照面堪参拜。
钱郎圣月,一段琉璃债。
岂是学邯郸,做拾得、寒山相爱。
蒲团瓦钵,勘破旧衣巾,盆内影,指头禅,总把光华赛。
千秋岁引 为毛驰黄伯母孙太君八十寿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词韵第十八部
汧渭家声,冰霜妇节。
宝树芳兰代携挈。
升平几朝春过眼,沧桑数点烟交睫。
道心闲,香阁静,仙厨洁。
萼绿双成霞彩列。
玉醴金浆绮筵设。
况值梅花更清绝。
当年未忘钗燕挂,兹辰又报宜春帖。
谢家元,庞氏媪,同欢悦(十二月廿六是日立春)。
沁园春 题王丹麓生照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词韵第五部
我见斯图,俨似王郎,风流美才。
但萧然兀坐,胸中锦绣,穆如清致。
笔底风雷。
白日频驰,青春长驻,岂在茹芝餐术哉。
名场里,任龙蹲虎踞,燕嚷莺猜。
交游时集高斋,看宛在、伊人壁上该。
要擎尊对饮,酡颜略异,折花同惜,好语私怀。
霞举堂深,花王福久,顾影临池墨阵排。
天生就,把兰亭遗韵,一卷收来。
迎春乐 题邵于王生照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追思当日陈同甫。
自题作、文中虎。
争如邵子风流伍。
宛一点、明珠吐。
身伴著、琴书无数。
还更有、金尊玉尘。
试看名场飙起,震动麒麟鼓。
醉太平 为昆山徐坦斋先生寿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词韵第四部
春花鹿车。春风板舆。
家传中秘图书。看名高石渠。
青霞绕庐。青芝满佘。
百年弧帨如初。羡韶华正舒。
一剪梅 赠曹秋岳先生备兵山右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虞韵
三晋云山似画图。情重西湖。
梦绕京都。春风细柳景堪娱。
虎豹喑呜。莺燕歌呼。
千里金城大雅扶。文采欧苏。
韬略孙吴。蒲萄美酒拥貂狐。
异政花敷。高谊霞铺。
青衫湿 感旧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麻韵
金陵往日同游处,看遍曲中花。
捲帘穿户,端相题品,第一沙家。
岁华屡换,江山如梦,多少咨嗟。
板桥明月,秦淮画舫,一半尘沙(以上《雁楼集》诗馀)。
竹枝 其一 蜀中竹枝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词韵第三部
蜀山高高天际齐,蜀江清清浣妾衣。
高唐驿中寻梦去,鬼门关上唤魂归。
其二 蜀中竹枝
押阳韵
卐字栏干曲曲房,寻花无胜去寻香。
少年惯向驰马埒,何如夜入温柔乡。
竹枝 其一 西湖竹枝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歌韵
好风吹来动湖波,湖上女儿举棹歌。
苏小镜奁尘不掩,苏公花柳半消磨。
其二 西湖竹枝
押尤韵
红楼过去又青楼,夜夜春光不耐秋。
宝镫新装紫骝马,明朝相约大堤头。
其三 西湖竹枝
押庚韵
曲院荷花香气清,扁舟惯逐荷花行。
莫惊沙上并头鹭,也自怜香睡到明。
其四 西湖竹枝
押鱼韵
南屏一带柳烟疏,家住西湖十载馀。
爱向雷峰看夕照,画船撑过藕花居。
其五 西湖竹枝
押阳韵
新月眉儿新样妆,西冷桥畔踏春阳。
青鬟笑指前头去,箫鼓声中拜岳王。
其六 西湖竹枝
押萧韵
度得昆腔合凤箫,香喉啭处逐风飘。
只愁地僻无人听,移向苏堤第一桥。
竹枝 其一 秦淮竹枝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词韵第十一部
桃叶堤头连水准,轻衫簇簇踏堤行。
侬家心事流不去,呜咽秦筝指上鸣。
其二 秦淮竹枝
押麻韵
湖水青青浸柳花,三山门外莫愁家。
而今谁更愁如我,独抱茵于数乱鸦(茵于,笛名。)。
柳枝 其一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先韵
一撚杨枝浅水边,眼波微动即生烟。
金衣公子多撩乱,惊起弱魂愁晏眠。
其二
押麻韵
遥指章台是妾家,李花队里惜杨花。
儿家夫婿耽佳句,惯学东风御柳斜(以上《《徐卓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