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雪窦寺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春寺苍茫春鸟鸣,竹舆袅袅上天行。
路藏幽窦千年雪,云借深山半日晴。
乍入鼓钟真梦寐,相看麋鹿是平生。
茶铛诗卷随身转,未信招提宿未成。
南冈为朱克谐佥宪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不数前朝五柳庄,物情风思在南冈。
乳莺啼过红梨熟,雄雉肥时碧笋长。
双桨渡江分野色,两峰当户转晴光。
苍生望眼今何似,未许东山不下堂。
徐隐君宜晚卷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邜酒才醒酉酒浓,出门小雨洗秋容。
未收残果红栖叶,欲落斜阳紫满峰。
行客有家投远聚,归禽无序逐昏钟。
人情景物都宜晚,坐把长竿拂卧龙。
送刘子吉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相逢一度面犹生,忽漫诗篇写送行。
立马江山正缭绕,入云鸿雁不分明。
沙城近到乡音习,布袜轻来海气晴。
人道君身是神物,他时风雨看峥嵘。
次韵朝用公署漫兴 其一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泠泠孤磬出烟微,半面西风淡落晖。
人逐树长成偶影,鸟随云去作高飞。
流年宦学徵诗稿,滋味山耕忆布衣。
世事巫咸何必问,吾年今已过知非。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五斗功名亦不微,好怀长自绰阳晖。
酒觥老去才知满,笔势春来只欲飞。
夕潦未乾还及履,阴苔不扫或成衣。
偶然诗景居然就,始信西昆凿者非。
其三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寻常莫觉此生微,花外云光柳外晖。
世事十年班马逐,好怀一片白鹇飞。
酒当醉处呼山茗,凉未生时结草衣。
气味从来有相似,诗穷不信孟郊非。
其四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忽觉潮声到枕微,谁家洴澼打晴晖。
空雷不雨龙渊伏,乍暑新虫蝠暝飞。
诗句健时心仗手,游期远处杖牵衣。
与君唱答何当了,犹起更端问是非。
不入城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不入城而又入城,半生心迹未分明。
乍逢麋鹿相招去,今觉山林有路行。
越绝漫须悲往事,吴歌且自学新声。
雪蕉霜柳垂垂在,寒对衰翁亦有情。
西湖游题毋侍御卷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画船双桨古今同,湖曲垂杨半渚宫。
烟逐帝魂流水上,鸟依僧梦白云中。
山花欲接游人语,溪獠新歌太守功。
忽漫风光容易失,不胜春望小楼红。
送何举子汝和还江西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一回相见一回好,高论峥嵘不倦听。
晓惜流光临宝镜,夜摊文字对华星。
蘼芜野送王孙绿,凫鸭秋排河汉青。
我老城居閒隐几,待君春信耳惊霆。
新霁和周仲鸣韵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马踏江光动淼微,雨收江上未深蹄。
人知旧路山藏郭,鸟悦新晴树满溪。
渔浦细帆横翠苇,野氓高壁圬青泥。
谢家句法惊神鬼,老我相逢下首低。
趋杭夜泊湖口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诗骨峥嵘肯独眠,不禁湖雨乱喧船。
山低水影疑无地,海远鸡声若在天。
残夜断云迎缺月,昔年荒径入新烟。
探囊手测金深浅,不彀扬州买鹤钱。
东归会稽道中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稽山东出鸟门斜,春晚烟晴感物华。
十里长亭栖短树,满天晴日落黄沙。
蚕生野屋鸣桑叶,水送渔舟入麦花。
引手来朝指归路,小江高柳是吾家。
游天界寺次韵冯子际王叙之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焚香交杂涧花馨,世界天开一户庭。
客欲入山消息大,鹤闻堕石梦魂惊。
溪流曾点僧头白,山影横侵佛面青。
风日来朝晴更好,雨中先见两三星。
閒居言志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老著芒鞋犹健行,閒从物外起经营。
土喧蚓唱连三月,春睡鸡啼过五更。
迎日捲帘收宿雾,趁雷寻笋掘山坑。
昨非今是心方定,也学庞公不入城。
冬夜书左氏壁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儿孙长大眼中来,岁晏天深觅数杯。
半夜寒温灰里火,百年灾异雪中雷。
事如有种生难了,钱已无神去不回。
相见官梅颜亦厚,东风又作一番开。
新正漫兴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满壁晨光不可眠,地炉新燎柏枝烟。
案头新纸更陈检,门外寒江是旧年。
止酒有诗还自解,送穷无鬼只虚传。
襟期安得二三子,拟约齐山泛酒船。
钱塘雨夕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岁寒风郭鬓华新,暝结虚檐客舍贫。
千里有家难入眼,百年惟影不离身。
炉藏宿火吹犹活,雨闇遥钟听未真。
越鸟莫啼泥滑滑,来朝江上有归人。
石假山漫兴 其一 明 · 张琦(君玉)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七
瓦雀檐头啁哳鸣,小山幽意静边生。
风泉闇激无全暑,云日相欺得半晴。
石学枯禅参壁坐,蚁缘新蔓过溪行。
百年踪迹收来此,犹恐人间有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