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次蓬原先生诗韵。奉别学祖上人 其一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百尺竿临万仞山,蓦然高步绝追攀。
英襟夙契三生奥,雅韵孤骞百代还。
绀苑月明谭象教,苍梧云暗忆龙颜。
我今尘网头浑雪,羞煞知还一鸟闲。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望彼白云何处山,云踪渺渺讵能攀。
九重特慰持环思,驷马谁夸衣锦还。
曾住莲宫酬睿膡,却从萱室奉怡颜。
直心自性元非外,翠竹黄花亦等闲。
其三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师是世间山上山,四方倾仰竞跻攀。
眼前梦幻悲三界,身外顽缘付入还。
儒行墨名耸人耳,出忠入孝汗吾颜。
春风相送三笑,可是浮云不自闲。
李受名字诗轴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立扬衮衮几豪能,宠命宁馨见未曾。
五百年间必有出,三千徒里少相称。
月中仙桂终非谢,海上灵椿自不朋。
须信赐名期远大,为言思义更钦承。
送崔直提学归田 其一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始终忠直恩纶,藉甚名高动缙绅。
夬夬危机知足客,纷纷要路折腰人。
无何乡里忘尘虑,存养堂(存养堂乃完山崔德之)中葆性真。
太史明朝应有奏,寿星还与少微邻。
其二
七言律诗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昂昂独鹤出群鸡,绰绰行藏命与偕。
应鹄已能依日月,絷驹终得老山溪。
纡青有客争弹指,垂白无人解乞骸。
自笑悠悠俄十载,五湖风月梦中迷。
其三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每咏何曾欲厚颜,果哉今古似君难。
一区泉石谁争所,四座琴书自适闲。
清梦几曾寻绮陌,尘踪那得访仙关。
离觞且举江之浒,回首湖南思未阑。
朴詹事仲孙巡陵 其一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高才英望冠群雄,千里亨衢步武悤。
春入湖山衔使命,云埋松树访灵宫。
花明处处开醽渌,尘暗朝朝走软红
独立离亭多少恨,未随归翼出笼中。
其二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贤劳才气孰争雄,驲骑未飞心已悤。
叱驭铁关行鸟道,放怀溟渤俯蛟宫。
欣迎已开眉绿,惜别花应湿脸红。
关北古来称绝胜,也知收尽锦囊中
赠雪峻上人 其一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由是大道杳无边,肉眼都迷后忽前。
妙契不因先觉觉,圆机先得不传传。
苏将箭拄从今夕,韩欲冠颠自昔年。
莫笑老生贪佛日,月明禅榻讨玄诠。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棱棱道骨耸秋山,爽我尘襟话夜阑。
月散珠林三界影,雨分金地十方寒。
缑山鹤去空悽楚,鼎水龙移更渺漫。
泪洒柏城秋寂寞,蛩音呜咽露初漙。
其三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不违终日语如愚,早透空门识坦途。
初导仙游今独任,高提古应无。
神交且可胶投漆,异道那嫌紫夺朱。
三教到头齐一致,醯鸡瓮盎又奚吁。
奉答尚州牧使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幼时鹣鷢事还悠,老去参商可耐忧。
堪恨割鸡临武邑,伫看骑鹤上扬州
一封鲤素能传信,万颗骊珠足慰愁。
应笑樗材衰朽甚,犹含雨露不知秋。
奉别韩留守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留洛周公继者无,韩侯受命宠光殊。
莫将禾黍悲前事,要使弦歌满旧都。
城郭鹤归人几变,风云龙起物咸苏。
三年至治昭前训,馨德天应自尔扶。
祖席折古句。奉送广川丈赴京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忠信真儒席上珍,诵诗专对更何人。
九围帝命诞之节,万国云从利用宾。
锡马应蕃承晋接,飞龙方见乾仁
观周啸咏归来日,一统王春物象新。
独足鸡(并小引)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梦见独足鸡。咏一联云宁为鸡口云云。遂足之云。
跣汝宜详视地时,下堂胡奈未完肌。
宁为鸡口心犹壮,莫作人牺计岂痴。
一足已安知足足,百为须任莫为为。
不思古来多入思,可忘居宠更思危。
奉别尹府尹全州。演雅府尹。即尹文孝公。以礼曹参议尹全州。)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早簉䲮联别盛名,特亲龙衮殊荣。
仪曹纵惜一夔去,慈壸应忙五马迎。
歌阕骊驹归兴快,酒崇鹦鹉别愁轻。
琴堂春静鲛珠落,肯遣双鱼寄老生。
次祈兵部韵。赠永濡相国(三首。) 其一 明 · 崔恒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继照重离御大明,五云迢递是仙京。
凫缘就日凌空远,骥为流虹逐电轻。
身立九霄偏宠渥,眼高四海快平生。
枪榆几羡抟风翼,翘首泬寥无恨情。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雍雍霭霭萃文明,御命孤骞觐帝京。
攻玉鬓青期莫负,断金头白分非轻。
别来流水知音少,吟去停云惹恨生。
上国光华观要纵,更抬青眼细论情。
其三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太虚亭诗集卷之一
兵部新诗刮眼明,爱他才调莫之京。
联珠编贝吟馀粲,飞鸟行云笔下轻。
入幕应裁宾礼洽,出关俄又畔愁生。
顾余不识荆州面,千里犹存一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