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梁上泉万龙生蒲健夫三君子为拙著《云气轩吟稿》赐序跋,赋此致谢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端合渝州寄此身,良朋聚久即亲人。
前缘已定三生石,今世重逢百丈尘。
千古文章低首拜,两江风景入眸新。
殷勤多谢诸君子,敝帚当时只自珍。
岁暮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身世沉浮只自珍,街灯独照夜归人。
楼头目尽家千里,帘外云开月半轮。
总是宵深难入梦,每逢岁暮易销魂。
于无聊处徘徊久,听唱神州又一春。
库区吟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家园回首化为鱼,过眼茫茫尽废墟。
已见城头生蔓草,转愁江上出泥淤。
忍倾万户伤心泪,来写一人高峡图。
日暮风吹波不起,沉沉死水是平湖。
深宵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风雨年年渐白头,端为生计老渝州
云横远岫双江暮,叶落空庭八月秋。
仍向萤屏歌盛世,已无心绪写新愁。
算来惟有窗前月,照我深宵独倚楼。
新春东遨兄无题诗原韵(三首选一)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先王袖里剑光寒,不让神州一寸安。
域内赤潮摧庙阙,碑前碧血溅花环。
焚书自信过秦帝,炼铁何辞兀蜀山。
又是江南风景好,子规啼血唤春还。
呼和浩特街头夜饮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边城史迹自堪誇,犹有残墙半委沙。
孤月苍茫生塞外,一鞭寂寞指天涯。
明妃泪落西江冷,商女歌残北斗斜。
夜市烤羊灯影黯,且凭杯酒说胡笳。
主人邀饮巴音浩日娲酒楼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五部
残阳渺渺映楼台,塞上华筵对客开。
仙乐鸣金敲玉作,美人起舞捧觞来。
难逢纵目穷千里,能不销魂醉一回。
胡马度山今已矣,凭窗独自动吟怀。
辉腾锡勒草原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阴山北去路途长,绿野漫漫接大荒。
蒙女献茶歌婉转,胡儿纵马气飞扬。
朔风入帐天将暮,篝火淩空夜未央
最是琴声催舞起,敖包一曲久低昂。
与龙生健夫伟明启宇青城山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天师古洞雨生烟,日暮蝉声似管弦。
过眼雾飘三界外,穿林路出万山巅。
云开绿野皆成画,人到青城即是仙。
长剑降魔遗迹在,茫然回首已千年。
尘海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尘海奔波渐白头,天教词客老渝州
日星每伴来回路,风雨长催上下楼。
揽镜易生迟暮感,著书难为稻粱谋
惟思知己频相见,秀句同吟可解愁。
盛暑苦热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遥望晴空走火云,渝州七月正高温。
江头昨夜洪峰涨,城内终朝热浪喧。
最怕驱车过闹市,却思临水卧荒村。
朋侪偶有旗亭约,赤日炎炎懒出门。
杂感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迩来泾渭欠分明,天下滔滔共浊清。
曾为放言生险象,恐因禁酒减豪情。
红羊劫后江山瘦,黑幕张时社稷轻。
宝马香车光照夜,岁寒谁唱路难行?
与中镇诸诗友游五台山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二部
隐隐钟声出粉墙,五台暮色正苍苍。
坐看夜月生千岭,好趁秋风醉一觞。
握手同为中镇客,论诗欲发少年狂。
梦回庭院清如许,树影迷离上短窗。
阳城陈廷敬诗学研究会上作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路近阳城气转雄,太行遥对翰林宫。
一天风露秋光里,满眼楼台夕照中。
此地已随青史在,其人允与大贤同。
桥西便是南书院,烟柳池塘认旧踪。
前韵阳城陈廷敬诗学研究会上作)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致君亦豪雄,一代英华映帝宫。
勋业早登台阁上,诗怀只在性情中。
渔阳神韵终相异,子美悲吟略不同。
犹有太行山顶月,清晖夜夜照遗踪阳城陈廷敬为清初名相,佐辅康熙帝五十年,任《明史》《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等总裁官,有诗二千余首传世。)
新疆世广兄原韵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灯火阑珊寂寞身,几番风雨误良辰。
三更鼓角惊残梦,一卷诗书忆故人。
漫索枯肠酬叠韵,惟凭义胆證前因。
秋光万里容吾醉,霜满江天月色新。
再和前韵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枝清冷足栖身,犹自中宵望北辰。
廿载甘为填海石,九州难觅补天人。
梦飞塞外寻知己,社结山西认夙因。
燕去鸿来频唱和,吟笺日日意翻新。
家父仙逝,呜呼痛哉,歌以哭之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寒风凄切冷门楹,霜气沉沉万感并。
到死别时惟有泪,最悲伤处已无声。
忍看转瞬人天隔,愿乞来生父子情。
五十年间多少事,不堪肠断到三更。
注:家父以九十高龄于乙酉十月七日2005年11月8日)仙逝,弥留之际余俯身相拥痛哭久之。
奉读北京金水兄赐诗倒韵和之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井梧霜冷晓风清,万里长空走雁声。
欲把浅斟销壮岁,已将低唱换浮名。
管弦连夜翻新曲,楼宇摩天压旧城。
廿载市朝都改尽,惟馀门外大江横。
乙酉上元与海内诗友同和王荆公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元宵韵事古今同,四海传诗唱国风。
世路艰难棋局里,人情冷暖酒杯中。
偶因裁句成词客,哪得偷閒学钓翁。
见说庙堂多硕鼠,何时天下始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