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特转一资1043年7月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一三(第三册第二六二九页) 创作地点:陕西省咸阳市彬县
臣等窃见陕西河东沿边州军城寨主兵武臣并都监巡检、寨主、监押等,自来与诸处武臣班行一例,五年磨勘
既劳逸不均,又迁转无别。
是致各图优稳,不就边任,以此将佐而下常患乏人。
况战守之地,责其死节,苟循常规,将何以劝?
臣等欲乞朝廷别立条制,应陜西、河东沿边州军满三周年者,并与特转一资,不隔磨勘
所贵边上例各得人,为经久之备。
奏乞重定战功赏格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等窃见用兵以来,战阵行赏,逐处起请,所见各异。
或谓须要首级,或谓当录阵前得力之人。
至于使臣军员并不许手下人所获分数亦与士卒一般校功,是以人无适从,最害边事。
臣等欲乞朝廷将元定赏格并诸处起请条贯,重行定夺,颁下诸路,所贵军中知信,第赏无差。
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编录缘边部署司条贯宣敕事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等窃闻朝廷已议差官删定《天圣编敕》。
所有诸路沿边部署司前后承受宣敕、条贯不少,当用兵之际,再合参详,兼虑诸处多有漏落。
臣等欲乞朝廷指挥诸路沿边部署司,令具录前后宣敕条贯,候到亦令相度编录,如一司一务编敕之例,颁下逐处,各令遵守。
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差新转京官人充沿边知县事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等窃见陕西河东河北沿边次边州军,当用兵备寇之际,逐县令长尤要得人。
自来除合差京朝官外,其馀并从铨司拟注,别无选择之法。
臣等欲乞特降指挥,今后陕西河东河北沿边次边州军,三千户已上县员阙,并差奏举磨勘新转京官人充填,与当西川差遣
所贵边远之地,人受其赐,亦使才俊之流,谙练边事,他日选用不乏人。
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免关中支移二税却乞于次边入中斛㪷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一
臣窃见陕西数年以来,科率百端,民力大困。
州县督责,不能存济
兵间最为民患者,是支移税赋,转般斛㪷。
延州保安军,山坡险恶,一路食物草料常时踊贵,人户往彼输纳,比别路所贵三倍,比本处州县送纳所费五倍。
害民若此,实非久计。
臣等欲乞朝廷指挥都转运司体量关辅今来灾旱,民力困乏。
如边储有备,其二税与免支移,并边上入中斛㪷,大段价高出却京师见钱银绢,万数浩瀚,亦令相度,权于次边州军入中,所贵减得官中贵价。
既次边有备,则每遇事宜稍慢,可以退那军马于次边就食粮草。
既稍苏民瘵,又不误军期。
如此守边,庶为得策。
奏乞许陕西路经略司回易钱帛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四
臣等窃以西陲用兵以来,沿边所费钱帛,万数浩瀚,官司屈乏,未能充用。
鄜延等四路帅臣,虽有管本路粮草之名,然转运司终是本职,故不敢专行计置。
若不委之经度,即边计常是不足。
臣等欲乞特降指挥,下鄜延环庆泾原秦凤路经略使司,应本路州军所管钱帛,并许选差除廉干使臣公人等任便回易。
其收到利钱,明入省帐收附。
所有勾当人等,如能大段回易得利息,委本司具数保明闻奏,特与相度酬赏。
所贵有助军费,少纾民力。
奏策试方略等人各与缘边差遣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等窃见河北陕西河东自来策试方略,并南省特奏名受恩泽人,或未该放选,及不理选限者,虽程试之下,偶不及等,或晓习边事,经历艰苦,或乡曲有誉,年未衰退,若只假以虚名,实恐多有遗滞
况沿边次边小处判司簿尉,并镇寨中务场,常是阙官。
或于近里差官往彼勾当,到本处却阙官员,甚有废事。
臣等欲乞特降指挥下河北陕西河东转运司,应本路策试方略南省特奏名人得杂出身、试衔、斋郎等,未该放选,及长司马、司士文学助教等并不理选限者,如愿入边远,即相度年未衰老,有心力行止勾当得事之人,具保明申奏,与注陕西沿边次边小处判司簿尉
内监榷新置酒税等场务者,只与驿券,更不支本官料钱。
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减武臣充提刑及令枢密院三班选人进呈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七
西北二方,交困中原,骁盛如此,国家禦捍,实在三边。
不惟战将乏人,其知州知军驻泊都监大寨寨主,常要有心力人勾当,方可主兵马,安缉蕃部,严治城寨,体探事机。
今来诸路提点刑狱多占却心力使臣,或边上仓卒要人,终是怯惧,不堪任使。
欲乞特降圣旨,诸路提点刑狱,除川、广、福建路依旧差文臣武职相兼外,其馀路分只令文资勾当,却留武职,拣选少壮有精神者,并与三路边上差遣,令惯习边事
或年甲虽高,素有心力,未至衰老者,亦可充边上知州军、驻泊都监勾当,颇济事务。
如无精神心力,则是不材之人,岂堪为按察之官,澄清部下?
因此便可退入闲慢差使,庶免取笑四方。
仍乞委枢密院,除选拣上项提点刑狱使臣外,更常切于武臣中选人,及令三班院亦常选人,逐月一度,具选到人姓名闻奏引见,与沿边次边差遣
所贵边上多得有精神心力之人,既久于其事,则渐增胆勇,缓急可用。
此乃养育将材,禦备戎寇之要也。
至于川、广、荆湖近蛮之处,亦乞重选知州军、都巡检等,以镇抚边界,存活生民。
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1043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四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臣窃见去年以来,自京差拨禁军往陕西边上屯戍,内有诸处乡军,顾到经贩之人,并向南诸处厢军拣上添填,逐指挥内有小弱怯懦之人,道路指笑。
及到边上,不堪披带教阅,虚破禁军诸般请受支赐。
今来又差发兵士五千人往秦州添屯,并续有诸军发往边上替换。
欲乞指挥下殿前马步军司,应在京及畿内诸军今来并向去合起发往边上兵士,并须逐指挥依次勾来本司,子细拣选下小弱不堪披带之人,更不令发往边上。
其拣下小弱人数内,元系在京诸司库务并外路厢军,如却愿归本处旧指挥者,并令送还。
内有身材比旧等样小三两指,却少壮得力者,即不得拣下。
所有年老病患之人,即等第与剩员安排。
其逐指挥人员,年老疾患不得力者,亦便拣选,别与安排。
却于本指挥向下人员十将内拣选得功并武艺高强人,升一两资,权管勾当,候转员日,依本资施行。
如本指挥人员十将内无可选拣,即于以次指挥内选拣,令权管补填勾当
所贵在路便有干了军员部辖各得齐整,不至依前作过。
其所差兵士,本营在外州军府者,即委逐处长吏都监监押,依此拣选起发。
仍乞指挥路部署司,将去年秋后差到屯驻驻泊并今后差到兵士,并依此拣选施行讫,逐旋开坐闻奏。
按:所定武艺高强,须以弓弩别定才力及射骑格式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1043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七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臣等窃见用兵之处,诸军内若有指挥使员寮得力,则不唯训练齐整,兼临阵之时,各能将领其下,士卒方肯用命。
若人员不甚得力,则向下兵士例各骄惰,不受指纵,多致退败。
显是军气强弱,系于将校
今来边上诸军人员甚有年老病患,全不得力之人,兼更有见阙人数不少,若不早行选择,则恐将来依前误事。
臣等欲乞朝廷,于都知押班及近上内臣内,选差谙历边事者三员,内二员往陕西路,一员往河东路,计会逐处经略部署司,勾集管下屯驻、驻泊、就粮诸军人员同共拣选。
如内有年高、脚手沉重,并疾患尪弱、不堪披带,及愚戆、全无精神、不堪部辖者,并开坐申奏。
内屯驻驻泊人员,一面发遣赴阙,别与安排。
所有就粮指挥人员,即更于逐人名下各令指射愿管厢军去处闻奏,仍勒在本营听候朝旨。
候拣选毕,即据指挥见阙人数,便于诸军十将以上拣选曾有功劳者,并武艺高强得力之人,升一两资,给帖权管。
候将来转员,却依本资叙迁。
所贵将校得人,士卒增气。
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于散直等处拣有武勇心力人1043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四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臣窃知散直下班殿侍内,甚有经历、吃得辛苦之人,可以边上使唤。
乞特降指挥殿前司,于散直下班殿侍内拣选或有心力,并具姓名闻奏,当议再行拣选。
内曾有过犯人,如武勇出伦,亦别具姓名闻奏。
本班人员不得抑遏漏落,当行勘断。
其拣到人数,别分等第。
内上等人及识文字者,差在阙人员处,权管勾当。
三周年无过犯得力者,令逐处保明奏取旨,使与转三班差遣权管,与依转员例,递迁安排。
有功劳者,特行升擢。
大段胜于年老转员之人,有误战敌。
缘西北事大,常须先选人在军中使唤,以备边事。
奏为荐胡瑗李觏学官1044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二
臣闻臣之至忠,莫先于举士;
君之盛德,莫大于求贤。
泰通之朝,岂敢隐默
臣窃见前密州观察推官胡瑗,志穷坟典,力行礼义。
见在湖州郡学教授,聚徒百馀人,不惟讲论经旨,著撰词业,而常教以孝弟,习以礼法,人人向善,闾里叹伏。
此实助陛下之声教,为一代美事。
伏望圣慈特加恩奖,升之太学,可为师法。
建昌军应茂才异等李觏,兵园之秀,实负文学,著《平土书》、《明堂图》,鸿儒硕学,见之钦爱,讲贯六经,莫不赡通,求于多士,颇出伦辈。
搜贤之日,可遗于草泽,无补风化。
伏望圣慈特令敦遣,延于庠序,仍索所著文字进呈,则见非常儒之学。
取进止。
奏边上得力材武将佐等第姓名事1042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等在边上体量得材武可用将佐人数如后:
第一等:泾原路部署狄青,有度量勇果,能识机变。
鄜延部署王信,忠勇敢战,身先士卒。
环庆路权钤辖、知环州种世衡,足机略,善抚驭,得蕃汉人情。
环庆路钤辖范全,武力过人,临战有勇。
第二等:鄜延路都监周美,谙练边情,及有武勇(其人累有功劳,欲乞特加遥郡刺史。)
保安州刘拯,有机智胆勇,性亦沉审。
秦凤路都监谢云行,勇力有机,今之骁将
延州西路巡检使宗古,弓马精强,复有胆勇(其人近闻本路有贼私事发,断遣日,乞别取圣旨。)
鄜延路都监谭嘉震,勇而有知,战守可用。
泾原路都监黄士宁,刚而有勇,可当一队。
鄜延路钤辖任守信,能训练,有机智。
泾原路都监许迁,训练严整,能得众情。
秦凤路钤辖安俊,勇而有辩,仓卒可使。
环庆路都监建侯,知书戢下,可当军阵。
鄜延路都监张宗武,精于训练,可备偏裨
数内刘拯、张建侯、张宗武,虽曾改转一资,比诸将未至优异。
臣等今同罪举保此三人,乞各转两资及移易差遣
再奏乞蒋偕转官知原州1045年4月4日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创作地点:陕西省咸阳市彬县
臣等窃见泾原路西北镇戎军并山外城寨,及东北有原州,最逼贼界。
原州管下有明珠、灭臧、康奴等蕃部,常与西贼相连作过,最为强恶。
原州一面镇静,则本路只禦得西北一路,易为兵力,所以原州须要用心官员在彼。
昨来臣某为睹朝廷降敕,差北作坊副使蒋偕泾州,遂乞与本人转一正使,改知原州,照管上项一面蕃部。
寻奉敕,就差知原州,即不蒙改转官资。
缘本人自秘书丞制置白盐使,相次该磨勘
差遣合入提点刑狱,兼是准诏敕举换右职,即与近下差遣秘书丞自乞换右职人不同。
泾州是近里节镇原州是极边小郡,比为藉其才干,非有过犯虚降却本人差遣
兼本官到任已过半年,州界蕃族,别无骚动。
伏望圣慈特与转一正使,依旧本路驻泊都监、知原州
范仲淹、臣韩琦
按:兼在环庆州界点集,添得蕃部一万八千馀人。
奏举雷简夫充边上通判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等窃见秘书省校书郎佥书泰州观察判官厅公事雷简夫,昨蒙朝廷敦遣,起于草泽。
佐幕以来,备见通敏,求之多士,得为异才。
欲乞圣慈特加奖擢,与转一官,就差充边郡通判,庶观能效,可进荣阶。
若不如所举,臣等甘当同罪。
范仲淹、臣韩琦
奏举姚嗣宗学官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等窃见环州军事判官、监庆州粮料院姚嗣宗,策试方略,考在优等,效官边郡,不避险阻。
文笔奇峭,有古人风格,兼通经术,宜置国庠,欲乞圣慈特授一学官,候通前任成四考日,与转原官。
若不如举状,臣等甘当同罪。
范仲淹、臣韩琦
马怀德乞转閤门祗候青涧城都监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等窃见延州青涧城兵马监押、侍禁马怀德,曾为透漏蕃贼,降差监当本路。
体量得前人有武勇心力,却奏留在边上使唤。
自后掩杀蕃贼,破荡族帐,累度得功,只是转一资酬奖。
其人实堪充将佐,部领军马,禦捍边方。
种世衡曾乞纳所转官资,却与本人升擢。
伏乞圣慈特与转閤门祗候,充延州青涧城都监
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酬奖张信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二
臣等窃见环庆教押军阵、奉职张信,自殿侍在边上,累次与西贼斗敌。
前在延州赵瑜等手下作前队,杀退蕃贼,得赵瑜等银碗衣服。
后来赵瑜等并转三资,张信即未曾酬奖。
其人气豪胆勇,武力过人,为一时之猛士,在指使中少见其比。
欲乞朝廷特与改转一侍禁,送种世衡手下管押军队,分擘与禁军一两指挥,专切教习,独作一队,为奇兵使唤,必能身先士卒,以立胜功。
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差宣抚副使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奉敕差充陕西路宣抚使,续奉朝旨,体量于次边入中粮草事。
臣既蒙朝廷重寄,须体量逐处将帅勇弱,官吏能否,那移军马,并相度钱谷利害,求访民间疾苦,照管缘边蕃部,料度寇情,经画胜势,以分朝廷万一之忧。
非臣之愚,可能独干众务。
臣昨日入对,乞圣慈更选臣寮一员,与臣同往,每事议而后行,庶少差失。
伏乞早降指挥
兼臣已奏乞免罢御筵锡赉,虽添差一员,不至劳费。
再奏乞召试前所举馆职王益柔章岷苏舜钦1043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昨在枢密院日,举文行有名之士十人,堪充馆阁职事,乞取声称著闻者,先次召试。
自臣过中书后,商量谓所举人多,不可一齐召试,欲候其中更有清望官举者,即先次施行。
今所举人内,殿中丞王益柔,已有杜衍先曾举奏;
太常丞章岷,又有王尧臣、蒋镗举奏;
大理评事苏舜钦,亦有王拱辰举奏。
此三人并有清望官举荐,又见已到京及待阙未赴任。
欲乞降圣旨,便与一试。
仍乞指挥学士院各试文论二首,足以观其才识。
不令更试诗赋,恐词艺小巧,无补大猷。
况朝廷擢才之际,宁使滞淹?
不同寻常陈乞之人,更延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