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奉符知县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七
子游为武城宰,孔子曰:「子得人焉尔乎」?
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
至哉,子羽之慎!
贤哉,子游之容!
由今言之,为慎易,为容难。
慎以远嫌,容以避谤。
嫌远谤不至,安身之道也,是为易。
夫犁是国之田,食是国之谷,为是国之民,征赋教命,皆出是国,是国之君,则不觐不谒,在礼近于傲与慢,容之为难。
介为奉符民,前奉符大夫马君永伯,下车逾月,先就见介于徂徕草庐中。
介惧得傲与慢之罪,不敢蹈子羽之节,因一谢马大夫于县
马曰:「吾治君邑,吾闻君贤,且与君为天圣八年同门生。
民之病、政之疵,君以告予。
病予疵予,是君以若病与疵遗我也」。
自兹屡牵介过县,然介不能守子羽之节。
岂不知足及公门,而嫌与谤辄随之?
凡四五招,勉强一往焉。
且以谓政虽出大夫,而及于吾民;
病虽在于民,茍有养民之心者,皆病政之疵、民之病,不敢不告。
虽然,未及于私焉。
山阳道德之老孙明复先生,世不我用,退居草茅,阖扉著书,不接人事。
马大夫尊之以师弟子礼,求传其道焉。
太平镇进士姜睶,倜傥有奇节,马大夫重之,时引在坐,与讲论古今治乱得失。
马大夫陷于笼网,苛致其罪,怒马者以为介三人尝与马公事,具以恶名加焉。
噫!
不能行子羽之节,时以足践公门,宜乎以为嫌也,宜乎被恶名也。
《诗》曰:「心茍无瑕,胡恤乎人言」?
虽然,不可不慎也。
执事临县,介固欲遂蹈子羽之节,不唯惧得傲与慢之罪,且诗人桑梓之敬,不可委也。
一拜执事于县之庭,得礼而退,然后愿守子羽之节终焉。
执事容之。
颍州蔡侍郎1038年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四、《圣宋文选》卷一六 创作地点:四川省乐山市
侍郎阁下:夫物生而性不齐,裁正物性者,天吏也;
人生而材不备,长育人材者,君宰也。
裁正而后物性遂,故曲者、直者、酸者、辛者、仆者、立者,皆得其和,《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是也。
长育而后人材美,故刚者、柔者、暴者、舒者、急者,各得其中,《洪范》曰「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是也。
和谓之至道,中谓之大德。
中和,而天下之理得矣。
如介者,正所谓不合其中,而不得其和者也。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之将生,必先几动焉。
几者,动之微也,事之未兆也。
当其几动之时,喜也、怒也、哀也、乐也,皆可观也。
是喜、怒、哀、乐合于中也,则就之;
是喜、怒、哀、乐不合于中也,则去之。
有不善,知之于未兆之前而绝之,故发而皆中节也。
《易》曰:「吉之先见」。
不言凶而言吉者,其能知善不善于几微之时。
善则行之,不善则改之,凶何由而至也?
介见天下之有未得其治,则愤闷发于内,而言语形于外。
已暴著于外,犹不知协于中邪,秸于事邪,欲其吉之先见,发而皆中节,其可得乎?
故凶、悔、吝常随之。
冬集至阙下,有人密道阁下之语于介者,箴规训诫,丁宁切至,如听箕子「皇极」之义,若闻孔思《中庸》之篇,释然大觉前日之非。
噫!
天以刚方直烈之性授于介,不纳介于中。
夫刚方直烈,不以中辅之,暴残戕折,日可待矣!
今阁下驱介归之于中,是天以刚方直烈付于介,阁下纳之令德也;
天欲暴残戕折于介,而阁下赐之更生也。
阁下仁育陶宰,为至厚矣。
今西走蜀四千里,不敢以跋涉为劳,以平生未得一登阁下之门为恨。
引首南望,不胜拳拳之心。
不宣。
介再拜。
张安石1041年2月21日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
岁庚辰十一月五日,奉符大夫马君永伯下吏,奉符民如赤子之失慈父母。
十一月五日二月十一日,凡百有六日,延颈引首,南望大夫之来,若在大暑思涤清风,若坐赤炭思濯寒波。
二十一日大夫被免,民以千数,环立大哭,若以久馁方食而夺其辅,大寒始衣而劫其纩。
哭已,咸曰:「吾大夫奉身俭,行己廉,守法平,操心公,养民舒闲,约吏急速。
大夫来,吾曹安于里闾,晏眠饱食,老息壮作,不夺吾种殖之时,不害吾生养之道。
经岁,村巷矱不惊,犬不吠,盗贼不入,吏胥不至。
州县之政,赋税为急。
邻县督责烦数,敲扑之声相闻,里胥累累,系于道路,流血满令厅阶,犹出期不克办。
大夫但敛手坐席上,时召老叟至其前,与之相约。
所谓里胥者,皆放于田亩,严禁戒,不得与民相见。
不遣一吏走,不施一杖笞,常先期赋登数。
治吾邑者,育吾曹,可谓勤且至矣,可谓义且恩矣。
吾曹在下观吾大夫,无丝发辜天负民,无分寸枉道欺心,而无罪免去,兹非吾大夫之不幸也,吾曹之不幸也」。
于是相与环立,又哭且恸。
既而,又闻大夫无资不能行,尽货易其帷集之属乃能行。
虽能行,闻其寓之西任城,无环堵之室,无一亩之田。
大夫及夫人、若女、若儿、若姨监皂隶十数口,衣不续而炊不继,朝诉饥而暮啼寒。
大夫至此,吾曹德大夫甚深,忍坐视之?
乃群走队趋,就徂徕下绕石介泣告之曰:「吾曹尝闻昔田横能养士,当之难,五百人死之。
大夫之忧,幸未至,吾曹亦未当从五百人者以死。
然吾大夫朝夕有饥寒之虑,吾曹民尔,无智力为营其衣食。
君在吾乡,号为有智力者,君宜念吾曹区区之心,图救吾大夫之穷」。
闻之,大羞愧,且恻然悼之。
悼者,悼马大夫之窘;
愧者,愧此民之义。
虽悼且愧,而方连遭大忧,在困踬憔悴中,旦暮自虞就死,何得锱铢势力解马大夫之忧,慰此民之勤勤?
大夫之忧深矣,此民之勤勤至矣,皆义不可已。
安石读周、孔之书,知周、孔之道,富仁义之文,有仁义之心,岂不有意乎?
介白。
王枢密景祐元年八月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伏闻驿骑走西洛,召相公入为枢密使,社稷幸甚!
皇上聪明神圣,英威武睿,即位十有三年,不好游畋,不近声色,恭俭之德,闻于天下。
去年四月一日之后,皗任贤俊,黜退癚慝,发号施令,风行雷动,可谓尸居而龙兴,水默而神竦。
惟几也,成天下之务;
惟深也,通天下之志。
惟神不怒而威,不疾而速矣。
睿智类乎唐太宗,资才高于汉武帝
是时四夷侧耳震骇,海内耸日鼓舞,人人自以为逢尧舜,家家自以为登太平。
正月以来,闻既废郭皇后,宠幸尚美人,宫庭传言,道路流布,或说圣人好近女色,渐有失德。
七月八月来,所闻又甚,或言倡优日戏上前,妇人朋淫宫内,饮酒无时节,钟鼓连昼夜。
近有人说:圣体因是尝有不豫。
《春秋传》曰:「是为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斯不得不为虑也。
太祖、太宗、真宗三圣人以天下相传授,至于陛下,陛下当复传于子、传于孙,以至于亿万世也。
今圣嗣未立,圣德或亏,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湎淫内荒,万一成蛊惑之疾,社稷何所属乎?
天下安所归乎?
今见变异,人心忧危,白气霄,凶灾荐岁,此天地神灵所以示劝戒,警悟于陛下也。
见灾而惧,或可变祸为福,若犹不悛,灾益深而祸益长也,为国家者,可不为深虑?
相公昔作元台,今冠枢府,中外更践,华夏具瞻。
社稷安,系于相公
社稷危,亦系于相公
相公久去近侍,方自外来,圣眷至深,君心所属。
当此之时,即宜以此为谏。
谏止则已,谏不止,则相公请辞枢密之任,庶几有以开悟圣聪,感动上心也。
若执管仲不害霸之言,以嗜睯间事不可极争,则遂启成乱阶,恐无及矣!
伏惟相公留意焉,勿谓狂夫之言不足采听,斯乃国家计也。
相公或罪其狂讦,赐之诛戮,固所甘心。
既疏贱在外,不得极陈一言,受斧钺于天子之前,以狂讦得罪于相府,亦其死所也。
按:《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一五。又见《宋史全文续资治通炮》卷七,《续资治通炮》卷三九,陈校本附录佚文。
苏颂庆历三年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
内相为名臣,子容为贤子,天下属望,所系非轻,岂可以辞位为廉?
按:《丞相魏公谭训》卷六,四部丛刊三编本。又见陈校本附录佚文。
益州张密学1038年8月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二○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右,介启:介自八月十日二十三日两到府城,共住九日,五次伏谒旌下,赐食华亭寺
每请见,皆特优礼待,九日费公膳十一。
及来赴官守,而复远借舟楫,盛送饔饩,精米嘉面,醇酒肥肉,率皆丰馀。
尽室九口,在舟四夕,日以餍饱,犹不尽三之一。
噫!
饮食虽礼之末,礼非饮食不将。
《记》曰:「礼始诸饮食」。
《易》曰:「物不可不养,故受之以需。
需者,饮食之道也」。
又曰:「颐,养正则吉」。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然则饮食岂其细欤?
故膰肉不至而孔子行,醴酒不置而申公去,古人岂专于饮食哉?
所以为礼也。
恭惟知府密学,望高中外,德服西南,出以甸定四方,入将陶宰万物。
上养君后必以道,道者何?
忠信之谓也。
不以道,则徒资口腹之欲,与饲众人何异哉?
下养士类必以礼,礼者何?
仁义之谓也。
不以礼,则徒取豢肥之意,与畜犬豕何异哉?
介所以拜赐以来,为荣且喜,非荣一鲐酒之旨,非喜一桉肉之味,盖知府密学养不肖以礼也。
府从事尝以介小诗尘于几阁,密学俯为属和。
虽不获赐本,而亲奉玉音。
是何蒉桴土鼓之疏,辄邀《咸池》大章之作,斯又希世之幸而非常之荣也。
以州县贱小吏见国大臣,以属郡下执事大尹,自当畏汗恐视,趋走阶下,望尘而来,拜尘而去。
何得集如矩步,以宾客礼进退,从容近坐,款密奉对,声什唱和,饮食絗絗,来有劳,去有送,处具室庐,行具舟楫,若僚友者焉!
迥出素望,皆逾常夷,为荣且喜,不亦宜哉!
密学既以礼养士,愿服劳厥官,夙夜勉勉,使卒无旷败,以报万一。
此则小人以力养上之效也,敢勤而不怠。
近瞻府城,邀阻旌戟,卑情无任恋恩德、激切依归之至。
益州转运明学士1038年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二○
去年赴任嘉州,未期日,母氏讣至。
入蜀之计已匮,往蜀之计未就,而出蜀之计又迫。
凶丧之家,稚锤十馀口,寄于五千里外,其未坠于渊谷者,如一寸发维之矣。
学士赐之大德,不惟振其将死之命,又从而衣食之,使有馀温馀饱焉。
当日之冻者,今燠而壮;
当日之匍匐而行者,今跃而走;
当日之孩乳而生者,今坐而食。
堂有亲,且康宁,以逸以乐;
庭有子孙,飗然熙熙。
石氏闺门之内,晏安如也,学士之德也。
呜呼!
夫施之为也,有悯其人饿穷而为之者,有取其人道德而为之者。
悯其人饿穷而为之者,犹人见一鱼鮛卵胎、犬彘鸟鼠,不忍其无罪而就死地,恻焉而悯之也,施之细也。
取其人道德而为之者,非不忍其无故就死地,恻焉而悯之也。
盖以其人之有智勇焉,生之也可使之立功;
以其人之有学术焉,生之也可使之施教化;
以其人之有忠信焉,生之也可使之辅君子;
以其人之有仁义焉,生之也可使之养烝民。
斯以为施也,施之大也。
施之细也,君子不求其报;
施之大也,君子将求其报。
不求其报者,君子之私也;
将求其报者,君子之公也。
私者,私于一物也;
公者,公于天下也。
鱼鮛卵胎、犬彘鸟鼠之得生焉,不过鱼鮛卵胎、犬彘鸟鼠之报,故君子不求焉。
智勇学术、忠信仁义之得生焉,必有智勇学术、忠信仁义之报,故君子求焉。
不求焉,所以私于物也;
求焉,所以公于天下也。
立功德,施教化,辅君子,养烝民,斯非天下之公欤?
学士之施于介,非悯其饿穷而为之也,取其道德而为之也。
学士不求报于介也,是以鱼鮛卵胎、犬彘鸟鼠待介也;
求报于介也,介则将以智勇学术、忠信仁义以报于学士也。
区区之心,尽在此矣。
蜀虽国家之疆土,其风气不得中国之正,伏惟学士履此严凝,顺颐养以持固大中之福。
不任瞻恋拳拳之心。
兖州李相公1039年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二○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
介顿首百拜资政相公阁下:孟冬渐寒,伏惟台候万福。
五月中过府中,得获参觐,伏蒙相公恩遇如常,介不胜感铭之至。
恭以相公之德,兖州之人衣食之矣。
衣食之厚且足,无如介者。
景德之乙巳岁,介生之年,相公状元,由大匠通判于兖。
逮今三十五年,相公凡四来,其殖衣食于兖州也,富且饶矣。
相公初殖之,介则衣食之,介今生三十五年,衣食相公三十五年矣。
先介一年生者,衣食多于介一年,后介一年生者,衣食少于介一年,何癋有先四十年、五十年生者,后三十年、四十年生者,是兖州之人衣食相公无如介厚且足者也。
介于兖州之人衣食相公最厚,兖州于天下衣食相公又厚。
相公兖州四矣,陶宰天下再矣,故衣食之有厚薄焉。
旦暮相公三正台席,推兖州衣食以及天下,天下衣食相公其亦如兖州之人矣。
夫衣食乎天下,福德爵禄宁有穷时乎?
伏惟相公倍加慎重。
兖州通判孟虞部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二○
孟子曰:「天下有达尊三:爵一,德一,齿一。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执事于介,言乎爵则贵,言乎齿则长,言乎德则优。
斯三者,皆宜拜也。
《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执事所治事,则介父母之邦,此又一宜拜也。
《礼》曰:「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言敬父同志如事父。
执事与介先君同年登科,又宜拜也。
介于执事,宜拜之礼有五,而执事听政逾一时矣,介收五代,以礼改葬,自经始至卒事二百一十日,不敢一日怠忽,故未及一候门墙。
今幸会车骑过于里中,敢俯伏马前,叙孟子、诗人、礼家之说,以修勤拜。
南京夏尚书1034年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留守尚书光奉制书,徙居畿近,伏惟庆慰。
伏以天子之居则谓之京,而东京西京,宋为南京,其名尊矣。
王者之兴必有其地,而尧自唐,虞舜自妫禭,禹自有,汤自景亳,周自岐山,刘自汉中,李自晋原,国家自归德,其世长矣。
洪惟太祖开国,授于太宗太宗灵承,传之先朝,朝克光,付与皇帝。
相继四圣,垂乎百年,德厚流长,本固叶茂,重熙累盛,以至于亿万世而蜪隆蜪昌,莫不由乎肇迹之有,始封之弥大。
壮是王气,建为大都,保矨东郊,居守留钥,常命懿德国老迩臣。
若今丞相仆射王公,参政吏部礼部蔡公,皆自此迁入为柄辅。
中书堂执政者五,而三出南京之尹。
伏惟留守尚书,始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举,次以《大禹》、《益稷》、《鲇陶》之谟出纳诰命,次以伊尹、伊陟、甘盘、巫咸之美弼谐机衡,名书太常,瞕在王府。
今既承三公而来,亦当蹑三公之去。
自兹京邑,地望益高,不独为宋之荣观,可以使天下之耸动也。
介顷由学官登于幕府,天与其幸,会公之来,喜抃交并,精爽飞越
官守有限,不能奔走麾下,与公挽辔推毂,一日而至,慰邦人蜡望之心。
瞻望旌旄,不胜踊跃之至。
〔附录〕贺门下韩侍郎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
伏审显膺申诏,进陟东台
名实并隆,士民并庆。
恭以某官禀天间气,为国宗工。
性源淳厚,而澄之愈清;
器量洋汪,而挠之不浊。
贯古问学,该今典常。
道不虚明,遇千载明良之会;
人惟求旧,助万几兢业之勤。
式是四方之瞻,允为百辟之宪。
皗居黄闼,对扬赤墀。
秩已亚于貂蝉,班益崇于鸳鹭。
即正机衡之任,优登鼎鼐之司。
漕计外縻,宾阶前阻。
心同贺燕,方观大厦之成;
志效跃金,正倚洪炉之造。
载惟欢忭,实倍等夷。
〔附录〕贺余侍御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二
疏恩北阙,峻陟南床
国有正人,益洗心而粹擢;
民欣素望,咸近颈以观瞻。
伏惟欢庆。
窃以耳目之官,纪纲是任。
豸冠振职,烈若风霜之严;
乌台驰声,迅如鹰隼之击。
矧兹要职,素号台端
岂惟使人避公雅之骢,又且弹奏落皊甫之胆。
肆求任,见属贤明。
恭惟某官浩气冲刚,懿文外蔚。
学通古始,读三坟五典之遗书;
识究渊源,擅万户千门之博物。
践扬滋久,誉处弥休。
上心尝器其能,士论孰出其右?
擢司言路,独秉宪纲。
正色立朝,堂堂不挠;
嘉猷告后,炳炳如丹。
鋢直声之数闻,宜经纶之荐及。
青囊增重,黄阁非赊。
佥论攸归,斯言可必。
某夙蒙厚顾,逖企英标。
益深贺燕之诚,俄动趯螽之态。
风飙寝爽,崇仞正遥。
愿精保于冲和,用仰符于眷倚。
永言颂盳,拙俞端倪。
〔附录〕贺单侍御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二
伏审光膺宸綍,进总台纲。
达公论于九重,屡闻绳肃,亚官仪于三独,益见宠褒。
除目初传,舆情相庆。
窃以万几重大,既亲总揽于法宫;
百辟众多,必赖推弹于宪府
维时南榻,实次中司
得贤哲则自然致朝廷之尊,去癚回则孰不有简书之畏?
方清衷之图旧,宜宿望之攸皗。
恭惟侍御识蕴高明,气涵刚大。
奥学兼通于世务,嘉猷允合于帝心。
果自副端,峻登柱史
方共持于国是,岂特密于官邪?
某滥处郎闱,猥通朝籍。
敢亲持于竿牍,用赞喜于门墙。
风采动一时,已致班行之肃;
精神折千里,伫跻弼亮之崇。
〔附录〕贺胡左史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四、《宋四六选》卷一二
伏审妙选振廷,直除史掖。
司存雨露,久摄侍于清光;
渥照乾坤,果特承于新命。
蝲绅交颂,简册可传。
窃以圣人无为,南面恭己;
大君有命,左史记言。
仰模北极柱下之躔,远陋西都禁中之录。
天颜咫尺,爰卓冠于螭坳;
云步梯阶,盖例迁于凤阁
实基大任,庸俾真能。
恭惟左史舍人学造圣传,文追古作。
宰属尝俾于万务,台端更肃于百僚。
逮复鋍于朝联,宜益坚于主眷。
辨文武之昭穆,既列九卿
尧舜之都俞,遂跻二史。
凛凛佚、狐之笔,飘飘班、马之香。
姑用谨于直书,即进颛于密命。
某猥縻烦使,逖赖馀辉。
莫陪宾客之趋,曷胜寤寐之喜。
〔附录〕贺韩丞相致仕启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六
伏审挽留须众,恳请益坚。
亟辞金钥之严,将就里居之逸。
属时图旧,从欲固艰。
谕旨丁宁,还音络绎。
伏惟某官文武全器,忠嘉一诚。
端耆德以镇浮,摅壮猷而经远。
股肱励翼,绥四夷于先朝;
衮绣光华,贲群英于昭旦。
况乃堂构相绍,增大家声;
埙篪同音,迭熙帝载。
虎符犀节,出觇涵养之仁;
烟阁云台,入应功名之会。
具瞻斯在,勇退安能?
愿承眷倚之深衷,聊缓恬愉之雅意。
赤松衍,难增汉相之言;
黄发询谋,勉蹈秦公之哲。
其为悃愊,曷克罄陈!
龚鼎臣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七、《圣宋文选》卷一七
山阳龚辅之学为古文,问文之旨。
鲁人石介对曰:「夫与天地生者,性也;
与性生者,诚也;
与诚生者,识也。
性厚则诚明矣,诚明则识粹矣,识粹则其文典以正矣。
然则,文本诸识矣。
圣人不思而得,识之至也;
贤人思之而至,识之几也。
《诗》、《易》、《书》、《礼》、《春秋》,言而为中,动而为法,不思而得也。
孟、荀、扬、文中子吏部,勉而为中,制而为法,思之而至也。
至者,至于中也,至于法也。
至于中,至于法,则至于孔子也,至于孔子而为极焉。
其不至焉者,识杂之也,甚者为杨、墨,为老、庄,为申、韩,为鬼、佛。
识杂之为害也如此。
辅之将学为文,厚乃性,明乃诚,粹乃识,确乎不可移也,严乎不可玟也,直乎不可屈也。
一焉于圣人之道,妖惑邪乱之气无隙而入焉,于斯文也,其庶几矣。
然道,知之不为难,守之为难;
守之不为难,行之为难;
行之不为难,久之为难。
夫知之、守之、行之、久之不为难,笃之为难。
知之不笃,不能守也;
守之不笃,不能行也;
行之不笃,不能久也;
久之不笃,不能终也。
守之以诚,而持之以笃,惟辅之勉矣」。
辅之且往仕于孟州,因以为离别之赠云。
祖择之1041年7月12日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六、《圣宋文选》卷一七、《古文集成》卷二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
择之济南,将归阙,自历山南走三百里,别明复先生暨予于泰山、徂徕,相与讲道德,究经术,耽云霞,玩水石,举觞赋诗,五日而后去。
以所坐乘重为明复之寿,为予书先君之铭于石以为勒。
择之以文章登甲科,天下之望甚盛。
不十年,当辅相天子,为宋大臣。
为人资材已高,又自能知尧、舜、周、孔之道。
明复与予,饥寒山谷中,何有毫发利于择之,而冒苦辛、倾肝胆予二人,岂有求邪?
明复谓无以谢择之,发圣人之蕴,明王道之极,择之拜而受之。
呜呼!
《春秋》赏罚二百四十二年,至矣!
仲尼之心,独拨衰周一世之乱反诸于正,十二经揭如日月,昭明于天。
后之圣贤,得之多者帝,得之少者王,不得者霸。
明复之报,为不轻矣。
予经学浅,不能希明复,然义不可嘿。
夫趋时,物之情也;
徇道,人之难也。
噫!
诸侯交迎,倾国封之,枉尺直寻,吾死不为,见之孟轲
寻、邑三公,舜、歆高爵,不作符命,甘投于阁,见之子云
潮州八千,几死瘴眕,归来京兆,不肯婵娟,见之吏部
嗟嗟李眅,徇主从昏;
咄咄宗元,附权邀官。
观而始节,岂为不完?
弗能有终,至今痕瘢。
择之与予,说蕴深矣。
此去近天子,得与我相磨切天下是非,亦得时见上,讲道君政得失。
天子、宰相曰是,择之曰是,天子、宰相曰非,择之曰非,择之官日进而宠日深矣;
天子、宰相曰是,择之曰非,天子、宰相曰非,择之曰是,择之前有鼎镬而后有盺钺矣。
古之君子,辞官职而遗宠禄,趋鼎镬而就盺钺,非以官职宠禄为忧,而鼎镬盺钺为乐也,道适当然也。
择之于道,安之者,非利而行之者,非畏罪而强之者也。
予所以云,姑为报之资尔。
康定二年七月十二日序。
张绩李常序1041年5月2日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六、《圣宋文选》卷一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
孔子之大道,为异端侵害,不容于世实三千年,诸公能维而持之,不能排而去之。
维之持之,道不绝矣;
不去其害,道终病矣。
韩文公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是也。
予不自揆度,乃奋独力,直斥其人而攻之。
我寡彼徒众,反攻予者日以千数,视予之肉,虎动吻而狼磨牙,赖圣君天覆地容,得免于祸。
濮人张禹功、李遵道者,其居与予不相远,耳目接于予固熟,则宜其知予之所为如是,得祸如是,辄不惮直以身冒予之祸,来山中而助予。
扬子云称轲之勇,若禹功、遵道者,其勇者欤!
太史正崔杼之罪,杀之。
其弟又书,又杀之。
南史闻之,执简以往。
太史初正之罪,知为史者,然犹未知必得诛于
若南史闻已杀二人矣,又执简以往,是真不畏死者矣。
予攻害孔子者,予知为孔子者,然未知必得罪于害孔子之徒。
若禹功、遵道已见予之所得祸如是,又来助予,是真勇者矣!
予今年三十七而发半白,然心益壮而气不衰。
禹功少予十四岁,遵道少予十五岁,其文如进六军而作鼓者,严猛齐厉,张皇奋施,可式可畏。
当与予周旋焉,达也以孔氏之道,穷也以孔氏之道。
达而万物不通乎?
穷而垂之于后世不明乎?
穷达之间,绰然有馀裕,其有能动心乎?
禹功藏用于神,其得天下之几欤!
遵道直道而行,其明天下之治欤!
几近《易》,治近《春秋》,二子之道,皆道也,与世不迂,其必达矣。
去举进士,予醉之以酒,复赠之以言,以释相离之怀。
辛巳夏五月二日石介序。
刘先之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八
予友先之将适魏之馆陶,请于予曰:「馆陶之政,孰为大」?
曰:馆陶魏邑也。
圣朝大儒柳仲涂,实魏人。
唐吏部下三百年,得孔子之道而粹者,惟仲涂
居魏东郊,著数万言,皆尧、舜、三王治人之道。
如京使死,其道才施其一二。
今闻柳氏之子孙尚在,且有贤者。
魏之人犹能记识仲涂之居,亦或有能读其书者;
仲涂之道,则未闻有人知之。
先之馆陶,取仲涂书为柳氏子孙及魏之人讲释,指明其义,使知仲涂之道。
仲涂之道,孔子之道也。
夫人能知孔子之道,施于天地间,无有不宜。
以之治民,以之事君,以之化天下,皆得其序。
先之能使柳氏子孙及魏之人知仲涂之道,柳氏子孙既能知之,而不肯缄藏于其家,必能传之人;
魏之人亦必能传之镇、冀、邢、赵。
自镇、冀、邢、赵而传之,将河之北皆知仲涂之道矣。
由河之北而传之,仲涂之道将盈于天地之间矣。
馆陶之政,此为大。
若夫行乎仁义,使百里之内咨而嬉,癯而肥,疮而良,匮而昌,兹县令之事也,先之固能行之矣,岂待予告。
三朝圣政录序1038年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八、《源流至论前集》卷五 创作地点:四川省乐山市
今天下太平八十年,物遂其生,人乐其业,我太祖、太宗、真宗忧勤养理之功欤!
唐自天宝迄于天皊,百五十年间,禄山、朱泚、黄巢、秦宗权相接为寇,中原扰乱,生民荼苦。
篡唐者非有拯溺拨乱之心,残暴愈甚。
连绵五代,干戈日寻,戎马生郊,战血流野。
继唐终周,天下涂炭,实二百年。
太祖武皇帝受禅之五月,诛李筠潞州
十一月,杀李重进扬州
四年,取荆渚,下湖南
六年,平蜀
又六年,收广州
又四年,定江南
太宗文皇帝亦承天位,能绍先烈,南致淮海,北降并汾,蛮夷戎狄,震慑请贡,海内自此始一矣。
则太平之业,二祖基焉。
真宗章圣皇帝,于是成二祖之基,以格于可大
隆二祖之业,以臻乎富有。
礼乐文物,焕然而章明;
教化刑政,淳然而大和。
太祖作之,太宗述之,真宗继之,太平之业就矣。
太祖之英武,太宗之圣神,真宗之文明,授受承承,以兴太平,可谓跨唐而逾汉,驾商、周而登虞、夏者也。
臣生三十四年,目不识干戈之事,耳不闻金革之声,惟是草茅之下、里闾之中,听田父农叟歌盳三圣之德,盈溢乎耳。
登仕路以来,时接蝲绅大夫语,其说三圣之政益详。
然三圣之德,三朝之政,国史载之备矣。
但臣以谓三圣致太平之要道,或虑国史纪之至繁,书之不精,圣人一日万几,不能鮂览。
唐史臣吴兢,尝为《贞观政要》,臣窃效之,作《三朝圣政录》。
且人之言圣人者,必曰尧、舜;
人之称治世者,必曰夏、商、周
臣观太祖武皇帝神武太宗文皇帝之睿圣、真宗章圣皇帝之仁孝,岂复让于尧、舜乎?
建隆开宝之平定,兴国、雍熙之乐康至道咸平之醇颊,岂复羡于夏、商、周乎?
恭惟祐钦文聪武圣神仁明孝德皇帝陛下,有太祖、太宗、真宗之资,则当法建隆开宝兴国雍熙至道咸平之政,以阜万民,以继太平,以丕于三圣之光,以树乎万世之基。
伏惟陛下聪明神圣,皆自天纵,言语动作,暗与理合,虽不师于古,不法乎今,固已高视轩、农,远超羲、昊。
茍更能斟酌祖宗垂宪,效而行之,可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伏惟圣主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