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四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五、《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昨被恩除,屡腾免牍,俞音尚閟,倍切兢惶。
载惟西清地峻,学士班穹,此󲦤绅之士所望而不可得者。
臣以何能,躐叨殊渥,矧敢守不移之愚,效如为之逊,实由共二之非材,是用再三而有请。
乃眷全淮壤地数千里,遮护风寒,酬接事会,非一智力、一手足之所能办。
向者主东,之杰主西,玠则任淮面之责,并力应援,犹惧弗及。
今乃合是三者付之庸人,竭精神以应,则精神为易穷,殚事力以助,则事力为有限,支吾两载,侥倖已多。
此臣所以夙夜凛凛,寝食俱废。
一身颠危,何足深计,而长顾却虑,则实有重于身者。
欲望圣慈仪图时望,分阃西堧,使臣专任于东偏,或能全璧,然后祗承于新命,庶免铄金。
恳恳由衷,拳拳陈力。
五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五、《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迂疏边吏,祗服宸恩,方当荣惧之中,未安辞受之谊。
适值敌寇侵薄寿城,连月于兹,三军在戍,愚衷未敢荐布,君命于是久淹。
兹藉威灵,幸全封守。
退念长淮之重寄,实非小己之能胜。
畴昔数年,元分两阃,自叨承而共二,已控避之再三。
非敢辞难,正恐误事。
近者一番之调度,观夫对垒之应酬,自庐以往,柝声相闻,循淮而下,鞭长不及。
每有闻于军旅,几反后于庙堂。
而况司存事力,不能什一于往时,微臣材略,宁及二三之宿望?
当南北必争之未已,岂东西遥制之可为?
不乘此以改图,是置之于必败。
用妄累渎,荐沥寸忱。
欲望睿慈轸念区区所陈,非出具文,实关大计,命有司检照两次申请,收回新渥,免兼西阃。
臣敢不殚竭驽力,图报鸿私!
辞免权兵部尚书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五、《可斋杂藁》卷一六
自天锡命,无地措躬。
窃以宸扆亲除,恩隆一札,戎曹晋长,班重六卿,所以旌臣子之有功,昭朝家之异数。
臣本无远略,缪领中权。
比寿城浚筑之方新,而丑类攻围之孔棘,指授仰凭于睿算,肤公遂奏于王师。
因人成事,幸逭旷瘝,贪天为功,敢叨宠擢!
顾却敌赖爪牙之力,独何能居喉舌之官?
三军未及遍沾,一赏岂容不当!
而况甫拜凝严之职,荐当优渥之恩,冒昧祗承,颠隮愈速。
用循墙而有请,祈反汗以无嫌。
伏望睿慈收回成命,俾臣茍安愚分,免玷师言,誓竭犬马之忠,图报鸿庞之造。
再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五、《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窃谓寿春告捷,尽出庙谟,司夏晋班,尤高橐从。
顾何奇绩,被此殊恩。
载惟重围未解之时,群议交疑之际,胜负兵家之难必,安危国势之所关,岌若缀旒,讵希全璧。
兹幸逃于司败,复何敢于贪功?
臣近尝吁请再三,免令共二,所冀少轻于山负,未能上格于渊聪。
今乃一叨宠荣,尽忘辞避,秋防不远,旰食载兴,恐庆赐之未几,将谴尤之不免。
况获兔饲鼠,所以待奔走之事,而取鱼兼熊,其可无属餍之心?
荐控由衷,必期得请。
伏望睿慈收回成渥,俾臣且仍旧职,勉竭报图,庶于异时,获宽旷责,实拜隆天垕地之赐。
三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五、《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一介边臣,叠承天宠,所宜亟拜,谁敢屡辞!
实缘责任之重,在臣方虑于后图;
恩数之隆,非臣所可以上称。
眷是凝旒之亲擢,俾之曳履以升班。
兹实峻乎朝廷之羽仪,其可假诸疆埸之奔走!
而况赏功懋典,宜加捍敌之人。
果执锐以被坚,尝捐躯而犯难,有劳若是,无愧受之。
臣仅碌碌以因人,无赫赫之可纪,幸而逭责,何敢言功!
兹晋列于六卿,乃独先于诸将,冒焉祗被,见谓侥踰。
匪惟中朝观听之未孚,抑亦平生梦寐之不及。
鼷鼠饮河,傥令遽满;
蚊虻负岳,立致弗胜。
用载沥于由衷,以终祈于从欲。
伏望圣慈俯怜真实之悃,非出矫伪之辞,亟命有司,收回成渥,俾臣安心职业,毕力边防。
茍免累于明时,其宠荣之未晚。
四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五、《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累渎渊聪,分宜诛谴,自天申命,曲示宠荣,恩重如山,感深至泣。
臣本不敢荐有陈控,实缘臣之才力至懦而不武,臣之分量至小而易盈,三年守边,百短呈露,每惟责任弗胜者是惧,岂敢以官职躐进而为心?
乃者寿城围困,事势岌岌,危如缀旒。
臣于是时,恨不捐身徇国,不与此虏俱生,尝露章笺天,为民请命,有曰愿削微臣之禄算,以保孤城之危亡。
一念对越,耿耿不昧。
今者全城却敌,虽赖庙谟之折冲,将士之用命,抑皆皇天保祐宗社无疆之休。
臣果何劳绩,玷此异数!
傥或偃然受之,则前日之言是欺天矣。
而况援寿之役,当流金烁石之时,劳师动众,介胄生虮虱,冒万死,出一生,仅克有济。
臣乃贪之以为己力,人谓斯何!
目前秋声已高,夏端方大,茍辞受之弗称,恐俯仰之有惭,事会之来,幸不可再。
此臣之所以不避鈇钺,缕缕其续也。
欲望圣慈收回成命,俟冬防竣事,予之祠廪,俾释兵柄,实佩始终保全之恩,结草衔环,誓图报称!
五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五、《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妄一庸缪,叠被宠荣,再四控辞,宜婴诛谴。
渊聪虽加于涵宥,恩纶未赐于收回。
爰念悃忱,屡形奏疏,盖是么微之迹,初无显赫之功,始图克保于危城,何敢过希于好爵?
非特皇天后土实闻斯语,亦欲三军百将共知此心。
傥遂祗承,是为欺伪。
用越循墙之礼,终祈反汗之音。
伏望圣慈俯鉴愚恳,免跻班于武部,俾安分于边藩,誓竭孤忠,仰酬大德!
两淮制使乞祠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五、《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本以书生,不习兵事,猥蒙拔擢,俾玷蕃宣。
自受任以来,惟误国是惧。
所以淳祐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十二月初一日尝连具祠请,至淳祐三年十二月初三日、当月十六日又尝连具祠请申闻,乞免兼西阃,则自淳祐二年七月十三日淳祐四年五月十九日,或因除授,或自控陈,凡八具奏申。
实缘臣自揣庸缪,莫副驱驰,俱出本心,非是避事。
天高听邈,竟閟俞音,黾勉于兹,又复踰岁。
昨者寇披猖于丰、寿,哨盘泊于淮、湖,小失应酬,大关利害,旷瘝苟免,侥倖已多。
近自入冬寇退,即拟再伸引辞之请。
适新大政,恭奉宸奎,勉竭其愚,未敢遽渎。
所愿恪共于职业,以图趋赴于事功。
其如睿眷之委寄虽隆,人情之玩弛已甚,微臣固坚必葺之志,敌势宁免叵测之忧?
矧连两道,而事力亦浸难支,傥不吁陈,将致败阙。
欲望陛下曲垂睿鉴,俯念愚衷,爰饬有司,检照屡请,特与祠禄,俾释蚊虻之负,实被山岳之恩。
它时未赐弃捐,縻躯粉骨,誓图报称!
再乞祠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伏读训辞,感深涕泣。
窃念臣身为疆吏,世受国恩,深惟尽愚分之驱驰,岂敢计孤踪之利害?
属香火之祈方上,而风尘之警倏闻。
此为何时,而乃避事!
实缘职任所关者至重,事势不可以复为。
物议肆讥,人情观望,意气尽铄,衰病交侵,不去是无羞恶之心,傥留实有嫌疑之迹。
虽池鱼水蟹,未必相及,而杯蛇石虎,宁得不忧!
少失事机,立误军国。
况部曲已视之而如客,道途每指是以为朋。
以本无能之人,当至难处之地,尚令强勉,必费保全。
今虽戎马方张,羽书正急,固但知于竭力,然后敢于陈情。
欲望睿慈矜怜愚悃,以臣此奏下之有司,早定帅谋,速从请去,寇才出境,臣即归田。
未至溘先,讵忘糜报!
三乞祠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昨再具奏陈,乞从祠请。
续准三月四日尚书省劄子,三省同奉御笔:「朕方倚卿以宽顾忧,何嫌何疑!
临敌求去,列城将士视卿以为勇怯。
宜奖率三军,戮力一心,全境却敌。
如其有功,朕不靳赏。
卿宜勉旃,以副简注」。
臣祗承帝训,兢惕愚衷。
窃惟兵事倥偬之时,信非臣子辞避之日,圣恩如此,其忍负之!
闻命以来,但知朝夕竭力,勉厉将士,剿殄丑类,保固郊圻,以庶几上宽宵旰之虑。
今幸皇灵远鬯,边捷踵闻,贼尽比遁,诸城俱已无警。
臣切思前请,深念后图。
有如两淮藩篱重寄,顷年自与强敌应接,事机少失,祸败立见。
必得文武威望,为敌人所严惮,中外所孚信之人,付之兵柄,始克胜任。
如臣么微一介,侥倖三年,致寇纳侮,每廑天顾,臣之罪多矣。
中间补苴罅漏,经理要冲,随事力之宜,为备具之计,虽殚愚虑,实奉庙谟。
兹两道之封守粗全,而一番之应酬幸毕,吁天陈力,此惟其时。
矧如议论之方腾,已觉嫌疑之难掩,皆不逃于圣鉴,正何待于臣言。
目今伍符尺籍不陷失于前,廪粟缗钱皆增益于旧,本亦别无规避。
但臣初年莅事未久,值敌大入,通州素无城壁,素无甲兵,朝廷命之移治,收拾不尽,致令贼马冲突,民遭杀卤。
是时合坐失守之罪,尝陈自劾。
不谓过蒙圣宥,迨今未息人言。
傥不及此祈哀君父,乞身田里,事难逆睹,祸虑不测。
兼臣方寸一动,遇事瑟缩,触景狐疑,忧虑所熏,衰病滋甚,人情事势,委是难留。
用敢不避万死,荐布迫切。
伏望陛下深察边阃利害之机,少全微臣进退之谊,特畀祠禄,以保孤踪。
使得尚为全人,它时别听繁使,衔环结草,誓报隆恩!
乞给假寻医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不避天威,辄伸危悃。
臣本无能解,误玷干方。
近以踪迹难留,事势当去,已具见于丐祠之三牍,不敢重述。
缘臣自蚤年遍历襄、江、淮幕府,驱驰险阻,冲冒风寒,连年当此重寄,备殚劳苦,百忧熏心,久得怔忡麻痹之疾。
比因思虑过度,證候益深。
数日以来,半体不仁,筋脉拘挛,心神惊悸,握笔书判,不能强成。
疾势如此,甚费医疗,岂堪尚任兵柄?
又念臣平时自知分量,常惧满盈。
去春敌围寿城,兵势危急,臣露香吁天,愿尽削禄算,以保孤城。
臣之此言,天地鬼神闻之。
寇退,朝廷宠以文昌之秩,是以五疏控免,不敢祗受。
继而迫于上命,且以大化更新之始,圣谕勉厉,强颜复留。
今日之疾,意者福过灾生,天降厥咎。
臣若不辞荣避宠,则殒身误国,死不足以赎罪。
臣既不能任事,两道应接,不可一日旷官。
除已将淮东制参兼淮东运、淮西制置使司牌印职事牒赴添差制参兼淮东运判张竽时暂管干扬州牌印职事牒赴扬州通判田文虎时暂管干,所有三司扬州财赋,亦截自此月十五日攒结帐状,牒发付各官交管外,臣今乞朝廷收回权兵部尚书告命,仍令臣照缘边主兵官具奏寻医条令,给假一月,归田寻医。
伏望睿慈宣谕大臣,特从臣请,俾得暂释重负,安养病躯,少延残息,不胜感戴隆天厚地之造!
乞罢黜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近以疾患,祈照缘边主兵官具奏寻医条令给假医治。
今月二十六日准尚书省劄子,四月十九日,三省同奉圣旨不允,令学士院降诏。
臣耸闻威命,倍切战兢。
伏念臣冒膺两道之司,跨涉四年之久,屡招寇侮,莫掩人言。
比灾疢之交侵,缘忧思之太过,初非患失,亦岂辞难,宁忍负于主知,乃甘为于朋附?
盖臣先时多虑,临事寡谋,彻未雨,所可惊心,同舟遇风,不宜掣肘。
惧弗孚于中外,将上误于国家,此其致疾之繇,爰有予宁之请。
所祈靡遂,厥證益增,气体若是索然,精神为之愦甚,养痾未去,任责奚胜!
伏望陛下曲怜危迫之私,终赐保全之造,以臣有违朝命,特从罢黜,亟谋阃帅,以保封疆,不胜宗社之幸!
辞免除焕章阁学士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自天锡命,无地措躬。
臣窃以边阃罔功,荐引祈退,清厢列职,忽玷误除。
佩睿眷之特隆,抚愚衷而增惧。
伏念臣忧心熏灼,病体支离,比五疏之陈情,冀九重之从欲。
宜黜而陟,非惟失公朝惩劝之宜;
求去得迁,亦岂安臣子进退之谊?
况当席藁俟罪之际,犹在裹药养疴之中,傥重寄之尚堪,奚美名之有待!
观瞻正此共属,心迹何以自明?
其或承休,不几要宠!
伏望睿慈下有司检会臣今月二十六日奏陈事理,收回新命,仍免旧官,庶不累于殊知,获少休于残息。
生全罔极,衔戴何穷!
辞免除刑部尚书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自天锡命,无地措躬。
常伯之真除,乃公朝之异数,必以待禁闼纳言之彦,非可为边阃赏功之官。
况臣本乏微劳,仅逃旷责,屡丐闲而未遂,蒙进律之已多。
摄长戎曹,宠荣既极;
跻班宪部,分量愈盈。
适以重小人负乘之羞,岂能称大刑兵甲之用?
偃然而受,闻者谓何!
将福过以灾生,惧恩隆而报寡,徒贻颠陨,上负简知。
伏望睿慈收回成涣,庶安愚分,以穆师言。
再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误被真除,已惭叨窃;
钦承温诏,愈重凌兢。
洪惟九重柬眷之至隆,顾念一介干方之何补?
比祈闲散,正惧满盈。
丁宁上旨之谕留,黾勉边防之因任,幸逃百谪,敢望再迁!
虽进退之际,宸衷之激劝寓焉;
而辞受之间,愚臣之趑趄益甚。
傥遽膺于宠渥,终未穆于佥言。
伏望睿慈俯怜忱悃,亟从寝免,曲赐保全,誓竭孤忠,仰酬洪造!
三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命出于再,君上之殊知;
渎至于三,人臣之大戾。
况真除于宪部,将假宠于阃垣,简注若兹,祗承敢后!
但臣退未能遂陈力就列之请,进无以效折冲禦侮之长,事会无穷,材智已竭。
若使勉而就职,犹惧弗终,傥令冒尔叨荣,是益其疾,趣之销印,端在转钧。
伏望圣慈特垂睿听,收回成命,全护孤踪,永衔海岳之恩,誓竭涓埃之报!
辞免知静江府广西经略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照对恭准二月空日尚书省劄子、二月六日三省同奉圣旨,李某且与叙复元官职与宫观
并准三月空日尚书省劄子、三月十九日三省同奉圣旨,李某依旧焕章阁学士、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宋慈直焕章阁、知广州主管广东经略安抚司公事。
臣闻命自天,措躬无地。
所有复官职与观察指挥除已于今月二十二日望阙遥谢祗受讫,乃若新除恩命,则伏念臣一介疏庸,百无能解,向蒙推择,尝任蕃宣,无补事功,居多罪戾。
兹连岁获休于闲散,赖上恩曲赐于保全,冷灰敢望更然!
铅刀岂堪再割!
忽颁紫綍,俾复青毡。
予以祠官,已为过分;
畀之帅阃,实愧非宜。
大惧颠隮,有辜抆拭。
伏望睿慈收回成命,庶安耕凿,嗣效縻捐。
再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恭诵训辞,感深肺腑。
窃惟不以一眚弃者,圣主使过之隆恩;
犹以再命辞者,愚臣量能之微分。
敢殚危悃,特垂睿听。
桂林虽介于南邦,自戎谍间通于西土,每闻忧边之论,谓当托里之防。
茍非谙山川道理之宜,畴克任屏翰藩垣之寄?
如臣者至庸弗颖,已试罔功。
虽粗守于忠忱,本绝无于智略。
聿怀往咎,甚负殊知。
意此生草木之与俱,岂敢望天日之再见!
不图抆拭,未忍弃捐。
复秩予祠,宠渥之已隆;
起家作牧,梦想之不及。
矧惟兹郡,旧有先茔,以私心固愿于速驱,顾绵力不堪于重负。
傥一出而曾微报国之益,纵百谪而已累知人之明,不力控陈,大惧颠陨。
伏望曲回乾断,寝免涣恩,俾无进退蹢躅之忧,实拜终始涵洪之造!
三辞免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猥从谴籍,骤被恩除,君命有严,祗承惟谨,自不当上再三之渎。
第以臣连年衰病,壮志凋零,往时更历,大概废忘。
自揣精力如此,岂堪再备驱驰!
况今右广,为国后户,承平百年之相习,遐荒万里之难窥,罅漏不密,关系甚重。
必威望之素著,庶牧御之克胜。
臣仅知曲谨小廉,初无长算远识,虽食芹恤纬,不忘报上之念,恐慢藏负乘,或贻致寇之虞。
冒昧策蹇一行,固不敢惮,国事所在,将误推择。
用是不避繁缕,荐伸恳辞。
伏望圣慈特垂睿听,收回成命,且令臣退奉祠禄,少安愚分。
它时未填沟壑,嗣效涓埃!
辞免徽猷阁学士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六、《可斋杂藁》卷一六
臣闻命涣颁,抚躬震灼。
重念臣一介庸陋,世受国恩,东西惟君所命,不敢辞难。
除已于当日望阙遥谢,祗受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恩命外,但臣昔虽屡官襄汉,时异事殊,顷者五年淮堧,心劳效邈。
自投闲散,绝望驱驰。
比蒙起废,以典藩方。
勉扶衰而度岭,仅阅十月,无补一毫,不图柬在于上知,乃畀仍膺于边寄。
正恐粉骨糜躯之无所,今当鞠躬尽力以何言!
惟以臣荐更灾患之馀,颇觉宠荣之过,侪名二阃,晋职两阶,在圣恩虽示于优隆,于愚分实虞于超躐。
辄忘婴渎,用敢控陈。
伏望圣慈,俯鉴真悃,收回徽猷阁学士恩命,俾臣服西班之旧职,往南纪以来宣,候延见于军民,容条陈于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