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蠹化880年5月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之蠹。大如小指。
首负特角。身蹙蹙然。
类蝤蛴而青。翳叶仰啮。
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人或枨触之。辄奋角而怒。
气色桀骜。一旦视之。
凝然弗食弗动。明日复往。
则蜕为蝴蝶矣。力力拘拘。
其翎未舒。襜黑韝苍。
分朱间黄。腹填而椭。
緌纤且长。如醉方寤。
羸枝不扬。又明日往。
则倚薄风露。攀缘草树。
耸空翅轻。瞥然而去。
或隐蕙隙。或留篁端。
翩旋轩虚。飏曳纷拂。
甚可爱也。须臾。
蝥网而胶之。引丝环缠。
牢若桎梏。人虽甚怜。
不可解而纵矣。噫。
秀其外。类有文也。
嘿其中。类有德也。
不朋而游。类洁也。
无嗜而食。类廉也。
向使前不知为之蠹。后不见触蝥之网。
人谓之钧天帝居而来。今复还矣。
天下大橘也。名位大羽化也。
封略大篁也。苟灭德忘公。
崇浮饰傲。荣其外而枯其内。
害其本而窒其源。得不为大蝥网而胶之乎。
观吾之蠹化者。可以惕惕。
寒泉子秦惠王879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寒泉子秦惠王曰。客有自赵来。
以约从连横事说大王者为谁。惠王曰。
东周苏秦也。寒泉子曰。
书十上王弗听。有之乎。
曰然。其道如何。
王耶霸耶。曰黜其霸以隮王乎。
曰不然。则何上书之烦而用之疏乎。
惠王曰。醯鸡不能混雷霆。
婴儿不能抗乌获者。响与力悬殊故也。
苏子诚辨矣。安能以三寸舌谋山东诸侯。
使西面朝秦者乎。寡人非不知不破一领甲不折一只矢之为利也。
顾犹捕风耳。诸侯不可一。
非一朝也。齐桓晋文之霸也。
始若胶附。终若冰拆。
连鸡俱不能止于栖而巳哉。寡人塞耳。
义弗闻也。寒泉子曰。
不然。夫齐荆三晋之人。
病于兵久矣。方城之金。
十九为兵。一为镈铫。
董泽之蒲。十九为干。
一为箕棬。父子兄弟之血。
前后溅野草。齐魂为燕氛。
赵骨化魏土。悽痛之声。
入金石。出弦匏。
闻之者悄戚酸屑。泣不自禁。
一旦有人谓曰。朝与秦连横。
暮得帖帖安卧。秦亦厌战。
虽鼓牙颊未能吞诸侯。秦休而强。
吾亦奋而勇矣。设有辨口。
安能反覆乎。大王不用秦。
诏一武士尺铁断其颈。无令车轮辗关下土。
使关东诸侯闻其言。合从散横东向以背秦。
大王出则夺气。入则包羞
及其殆也。披土地以奉雠国。
独不念秦仲之业艰难乎。春秋祀事。
何面目见宗庙。惠王卒弗用。
寒泉子耕于鄙。赵即封苏季子武安君
六国果拒秦。秦闭关十五年。
冶家子言879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武王既伐殷。悬首。
有泣于白旗之下者。有司责之。
其人曰。吾冶家孙也。
数十年间。载易其镕范矣。
今又将易之。不知其所业。
故泣。吾祖始铸田器。
岁东作必大售。殷赋重。
秉耒耜者一垡不敢起。吾父易之为工器。
属宫室台榭侈。其售益倍。
民凋力穷。土木中辍。
吾易之为兵器。会诸侯伐殷。
师旅战阵兴。其售又倍前也。
今周用钺斩独夫。四海将奉文理。
吾之业必坏。吾亡无日矣。
武王闻之惧。于是包干戈。
劝农事冶家子复祖之旧。
奔蜂对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晋悼公见奔蜂属土于墉。负桑虫而寘之。
若有言者。不胜其疑也。
即召师旷以诘其事。对曰。
奔蜂无子。负虫而祝之。
祝之不怠。故其形随之而化也。
公骇其说。因从而理之曰。
伊蜂也。欲虫肖巳之速。
是故祝之诚。夫诚之感物。
虽千品万形之殊。未有不从而应之者也。
诚之不达。感之不应。
虽体质外均。而其心化为他类矣。
吾愿以人事明之。在昔尧欲天下之治。
祝舜以禅之。舜恐天下未治。
祝禹以禅之。传之诚。
故三姓之天下。化为一家之治也。
是则非不能化其子。盖将传其祝于至公也。
臣又敢以晋国事直启王心。冀王之速悟。
日者曲沃桓叔恤民务德。有国之人被其祝。
无几而化之。虽晨风郁林
鱼龙趋潭。不是过也。
逮乎献公。纳士蔿之谗。
逐偫公子。伐丽戎而嬖其女。
使太子东山之师。厖凉玦离。
显以义绝。谗言卒行。
新城之酷。二公子继踵而奔亡。
当是时。惧献公之毒。
不啻虎狼之磨牙也。此则父化为虎狼矣。
既而使兵伐蒲。又加兵于屈。
视其子之居。不啻寇戎之所聚也。
此则子化为寇戎矣。文公在外十九年。
贤士五人之为辅。公蚤夜而祝之。
故异体化为一身也。及夫齐桓妻以宗女
楚成待以诸侯。送之于秦。
卒以得立。此则化于他国。
不能化于父子。闻诸献公
未尝诚而祝之也。是知善祝而他类化者。
奔蜂也。不祝而巳子离者。
献公也。君子谓公之智不如蜂。
蜂犹能蕃其类。今君先有晋国
宜乎上保宗庙之基。下近百代之资。
择而可化而化之。无俾奔蜂逞术于君王。
悼公曰。小问而大获。
孤之幸也。孤其念焉。
乃立其子彪为太子。而使田苏为傅。
招野龙对879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昔豢龙氏求龙之嗜欲。
幸而中焉。
得二龙而饮食之。
龙之于人固异类。
以其若巳之性也。
故席其宫沼。
百川四溟之不足游。
甘其饮食。
洪流大鲸之不足味。
施施然。
扰扰然。
其爱弗去。
一旦值野龙。
奋然而招之曰。
尔奚为者。
茫洋乎天地之间。
寒而蛰。
阳而升。
能无劳乎。
诚能从吾居而晏安乎。
野龙矫首而笑之曰。
若何龊龊乎如是耶。
赋吾之形。
冠角而被鳞。
赋吾之德。
泉潜而天飞。
赋吾之灵。
嘘云而乘风。
赋吾之职。
抑骄而泽枯。
观乎无极之外。
息乎大荒之墟。
穷端倪而尽变化。
其乐不至耶。
今尔苟容于蹄涔之间。
惟泥沙之是拘。
惟蛭螾之与徒。
牵乎嗜好以希饮食之馀。
是同吾之形。
异吾之乐者也。
狎于人。
啖其利者扼其喉。
胾其肉。
可以立待。
吾方哀而援之以手。
又何诱吾纳之陷阱耶。
尔不免矣。
野龙行未几。
果为夏后氏之醢。
耒耜经879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耒耜者。古圣人之作也。自乃粒以来至于今。生民赖之。有天下国家者。去此无有也。饱食安坐。曾不求命称之义。非扬子所谓如禽兽者耶。余在田野间。一日呼耕氓。就而数其目。恍若登农黄之庭。受播种之法。淳风泠泠。耸竖毛发。然后知圣人之旨趣。朴乎其深哉。孔子谓吾不如老农。信也。因书为耒耜经。以备遗忘。且无愧于食。
经曰。耒耜农书之言也。
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
犁镵。曰犁璧。
斲木而为之者。曰犁底。
曰压镵。曰策额。
曰犁箭。曰犁辕。
曰犁梢。曰犁评。
曰犁建。曰犁槃。
木与金凡十有一事。耕之土曰垡。
垡犹块也。起其垡者镵也。
覆其垡者璧也。草之生。
必布于垡。不覆之。
则无以绝其本根。故镵卧而居下。
璧偃而居上。镵表上利。
璧形下圆。负镵者曰底。
底初实于镵中。工谓之鳖肉。
底之次曰压镵。背有二孔。
系于压镵之两旁。镵之次曰策额。
言其可以捍其璧也。皆貤然相戴。
自策额达于犁底。纵而贯之曰箭。
前如桯而樛者曰辕。后如柄而乔者曰梢。
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
刻为级。前高而后卑。
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浅。
以其上下类激射。故曰箭。
以其浅深类可否。故曰评。
评之上。曲而衡之者曰建。
建犍也。所以柅其辕与评。
无是。则二物跃而出。
箭不能止。横于辕之前末曰槃。
言可转也。左右系。
以樫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
中在手所执以耕者也。辕取车之胸。
梢取舟之尾。止乎此乎。
镵长一尺四寸。广六寸。
广长皆尺。微椭。
底长四尺。广四寸。
评底过压镵二尺。策减压镵四寸。
广狭与底同。箭高三尺。
评尺有三寸。槃增评尺七焉。
建惟称绝。辕修九尺。
梢得其半。辕至梢中间掩四尺。
犁之终始丈有二。耕而后有爬。
渠疏之义也。散垡去芟者焉。
爬而后有礰礋焉。有碌碡焉。
自爬至礰礋皆有齿。碌碡觚棱而已。
咸以木为之。坚而重者良。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耒耜经终焉。
李贺小传后879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玉溪生李贺字长吉
常时旦日出游。从小奚奴。
駏驴。背一古破锦囊
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暮归足成其文。余为儿时。
溧阳。闻白头书佐言。
孟东野贞元中以前秀才家贫受溧阳溧阳昔为平陵县
南五里有投金濑。濑南八里许。
道东有故平陵城。周千馀步。
基趾坡陁。裁高三四尺。
而草木势甚盛。率多大栎。
合数十抱。丛筱蒙翳
如坞如洞。地洼下积水沮洳。
深处可活鱼鳖辈。大抵幽邃岑寂。
气候古澹可喜。除里民樵罩外无入者。
东野得之忘归。或比日。
或间日。乘驴领小吏
经蓦投金渚一往。至则荫大栎。
隐嵓筱。坐于积水之傍。
苦吟到日西而还。尔后衮衮去。
曹务多弛废。令季操卞急
不佳东野之为。立白上府。
请以假尉代东野。分其俸以给之。
东野竟以穷去。吾闻淫畋渔者谓之暴天物
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擿刻削露其情状乎。
使自萌卵至于槁死。不能隐伏。
天能不致罚耶。长吉夭。
东野穷。玉溪生官不挂朝籍而死。
正坐是哉。正坐是哉。
野庙碑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碑者悲也。
古者悬而窆。
用木。
后人书之。
以表其功德。
因留之不忍去。
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汉以降。
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
而又易之以石。
失其称矣。
余之碑野庙也。
非有功德政事可纪。
直悲夫氓竭其力。
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巳矣。
瓯粤间好事鬼。
山椒水滨多淫祀。
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
则曰将军
有温而愿哲而少者。
则曰某郎。
有媪而尊严者。
则曰姥。
有妇而容艳者。
则曰姑。
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室。
峻之以陛级。
左右老木。
攒植森拱
茑萝翳于上。
枭鹗室其间。
车马徒隶。
丛杂怪状。
农作之氓怖之。
走畏恐后。
大者椎牛。
次者击豕。
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
牲酒之奠。
缺于家可也。
缺于神不可也。
一日懈怠。
祸亦随作。
耋孺畜牧。
慄慄然疾病死丧。
氓不曰适丁其时耶。
而自惑其生。
悉归之于神。
虽然。
若以古言之则戾。
以今言之。
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何者。
岂不以生能禦大灾捍大患。
其死也则血食于生人。
无名之土木。
不当与禦灾捍患者为比。
是戾于古也明矣。
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
温愿而少者有之。
阶级
堂筵
耳弦匏。
口梁肉。
载车马。
拥徒隶者。
皆是也。
解民之悬。
清民之𥈎。
未尝贮于胸中。
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
则发悍吏。
肆淫刑。
驱之以就事。
较神之祸福。
孰为轻重哉。
平居无事。
指为贤良。
一旦有天下之忧。
当报国之日。
恇挠脆怯
颠踬窜踣。
乞为囚虏之不暇。
此乃缨弁言语之土木耳
又何责其真土木耶。
故曰以今言之。
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既而为诗。
以乱其末。
土木其形。
窃吾民之酒牲。
固无以名。
土木其智。
窃吾君之禄位。
宜如何可议。
禄位颀颀。
酒牲甚微。
神之飨也。
孰云其非。
视吾之碑。
知斯文之可悲。
管城侯传880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毛元锐字文锋。宣城人(缺)
于东墅而生昴宿一名旄头
遂姓毛氏。世居兔园
少昊时。因少暴农之稼。
鹴鸠氏所擒。诛之以为乾豆。
其族有窜于江南者。居于宣城溧阳山中。
宗族豪甚。元锐之世。
二代祖聿。因秦始皇时大将军蒙恬南征吴楚。
疑其有三窟之计。恃狡而不从。
使前锋围而尽执其族。择其首领酋健者縻缚之。
献于麾下。大将军问聿之能。
曰善编录简册。自有文字巳来。
注记略无遗漏。大将军奇之。
因命为掾。掌管记
及凯旋。闻于上。
为筑城而居其族。遂以文翰著名。
其子士载汉时太史公修史
有劲直之称。天子因览前代史。
嘉其述美恶不隐。文简而事备。
左右史。以积劳累功封管城侯
子孙世修厥职。能业其官。
累代袭爵不绝。皆与名贤硕德如张伯英卫伯玉索幼安钟元常韦仲将王逸少王子猷并为执友。
历宋齐以来。朝廷益以为重。
锐之曾大父如椽。与王珣为神契之交。
大父如华。与江文通纪少瑜有䌽毫镂管之惠。
皆文章之会友也。锐为人㯋悟俊利。
其方也如凿。其圆也如规。
其得用也称志。则默默而作。
随心应手。有如风雨之声者。
有如鸾鹤回翔之势。龙蛇奔走之状者。
能为文多记。不倦濡染。
光祖德也。起家校书郎直馆
中书令。袭爵管城侯。
圣朝庶政修(缺)易元光同被诏常侍御案。遂与石虚中楮知白为相须之友。
帝以六合晏安。志在坟典。
因诏元锐专典修撰。元锐久蒙委用。
心力以殚。至于疲极。
书札粗疏。惧不称旨。
遂恳上疏告老。上览之嘉叹曰。
所谓达士。知止足矣。
优诏可之曰。壮则驱驰。
老则休息。载书方册。
有德可观。卿仰止前哲。
宜加厚礼。可工部尚书致仕就国。
光优贤之道也。仍以其子嗣职焉。
史臣曰。管城毛氏之先。
昴宿之精。取笔头之名以为氏。
以与姬姓毛伯郑之后毛氏不同族也。其子孙则盛于毛伯之后。
其器用则遍及日月所烛之地也。自天子至于庶士。
无不重之者。朝廷及天下公府曹署。
随其大小。皆处右职。
功德显著。宗族蕃昌云。
甫里先生880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甫里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
人见其耕于甫里。故云。
先生性野逸无羁检。好读古圣人书。
探六籍。识大义。
就中乐春秋。抉擿微旨。
见有文中子王仲淹所为书。云三传作而春秋散。
深以为然。贞元中
韩晋公尝著春秋通例。刻之于石。
竟以是学为巳任。而颠倒漫漶。
翳塞无一通者。殆将百年。
人不敢指斥疵颣。先生恐疑误后学。
乃著书摭而辨之。先生平居以文章自怡。
虽幽忧疾痛中。落然无旬日生计。
未尝暂辍。点窜涂抹者。
纸札相压。投于箱箧中。
历年不能净。写一本。
或为好事者取去。后于他人家见。
亦不复谓巳作矣。少攻歌诗。
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
不一其体裁。始则淩轹波涛。
穿穴险固。囚锁怪异。
破碎阵敌。卒造平淡而后巳。
好洁。几格窗户砚席。
剪然无尘埃。得一书详熟。
然后寘于方册。值本即校。
不以再三为限。朱黄二毫。
未尝一日去于手。所藏虽少。
咸精实正定。可传借人。
书有编简断坏者缉之。文字缪误者刊之。
乐闻人为学。讲评通论不倦。
有无赖者。毁折糅汗。
或藏去不返。先生蹙然自咎。
先生贫而不言利。问之。
对曰。利者商也。
人既士矣。柰何乱四人之业乎。
孟轲氏之所不许。先生之居。
有池数亩。有屋三十楹。
有田畸十万步。有牛不减四十蹄。
有耕夫百馀指。而田污下。
暑雨一昼夜。则与江通。
无别巳田他田也。先生由是苦饥。
囷仓无升斗蓄积。乃躬负畚锸。
率耕夫以为具。由是岁波虽狂。
不能跳吾防溺吾稼也。或讥刺之。
先生曰。黴瘠。
大禹胝胼。彼非圣人耶。
吾一布衣耳。不勤劬
何以为妻子之天乎。且与其蚤虱名器雀鼠仓庾者何如哉。
先生嗜茶荈。置小园顾渚山下。
岁入茶租十许簿为瓯㰕之费。自为品第书一篇。
继茶经茶诀之后。南阳张又新尝为水说。
凡七等。其二曰惠山寺石泉。
其三曰虎邱寺石井。其六曰吴松江
三水先生远不百里。高僧逸人时致之。
以助其好。先生始以喜酒得疾。
血败气索者二年。而后能起。
有客至。亦洁樽置觯。
但不复引满向口耳。性不喜与俗人交。
虽诣门不得见也。不置车马。
不务庆吊。内外姻党
伏腊丧祭。未尝及时往。
或寒暑得中。体佳无事时。
则乘小舟。设蓬席。
赍一刺书茶灶笔床钓具棹船郎而巳。所诣小不会意。
径还不留。虽水禽决起山鹿骇走之不若也。
人谓之江湖散人先生乃著江湖散人传而歌咏之。
由是浑毁誉不能入利口者。亦不复致意。
先生性狷急。遇事发作
辄不含忍。寻复悔之。
屡改不能巳。先生无大过。
亦无出入人事。不传姓名。
世无有得之者。岂涪翁渔父江上丈人之流者乎。
梁鸿墓文879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梁伯鸾墓在吴西门金昌亭下几一里。余过之。作文而吊。以酒为奠。其辞曰。
先生五噫之歌。
汉天子闻而病之。
南走乎大江之波。
客皋氏之宇下。
志沉潜而靡他。
白吴粲以举臼。
夫人之勤亦多。
不怀志于将没。
适乎道而无颇。
比要离之烈魄。
冢虽夷而不磨。
嗟余后先生之千祀。
聊奉奠而来过。
俯灌地而仰语。
顾先生之谓何。
心性诞。
客他人之宇下不得。
故筑垣而自翰。
身病妻弱。
白吴氏之粲不得。
故力耕而自穫。
所以法先生之义者。
庶五噫之可作。
登高文879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金行告穷。日御初九。
桐阴雨压乎泥沙。菊气风扬乎户牖。
寒无以衣。病不得酒。
茫洋于心。噎嗢在口。
稚子拱而进曰。古往滔滔。
人生实劳。或暇或逸。
以嬉以遨。兹辰甚良。
足啸吾曹。趋山选台。
席饵樽醪。既可逭乎灾眚。
亦聊释乎郁陶。齐谐之流载此。
世所谓夫登高者也。尝有意乎。
子曰吁。稚子之知。
止于是耳。曾不探乎奥旨。
吾数亩之间。门常昼关。
学无端倪。宛若循环。
时孤笑以独愤。乐正直而非险艰。
为书摭之。与善治顽。
有行同而迹类者。尚愤疾乎声颜。
一骥在坂。百驽在闲。
传嘶振秣。侮病挤孱。
仲尼东山而小鲁。况肆远目而务周旋者哉。
阳专奥邃。假窃名器。
有土有人。前呵后骑。
佞舌咿哑。所向上下。
镗威介私。放荡侈哆
如此者又欲见耶。崇闳大居。
塈粉涂朱。脊会螭屹。
扉环兽铺。轮鲜蹄骄。
羽翼成徒。绣碧其内。
丝篁彼姝。主张何人。
庸儿贾夫。如此者又欲见耶。
缨弁外饰。悔咎中积。
简弃信行。附比凶德。
仁泽乾枯。义路填塞。
权之所憎。始厚终斥。
权之所怜。昨骂今惜。
反掌背面。天辽海隔。
如此者又欲见耶。国金铸兵。
赤子聚盗。煞人无惭。
罪人何𨅶。造化不象。
名称同暴。以隳墙垣。
不填堂奥。生灵几何。
过半减耗。残存伶俜。
输挽犒劳。羸豪偏陂。
役使颠倒。乡驱吏笞。
不舍童耄。如此者又欲见耶。
古所谓登高能赋者。赋物之姿。
惨戚在下。吾宁忍欺。
尔以灾眚可逭。郁陶可披。
我中时病。言开怒随。
我感物悴。遐瞻迩噫。
是使灾眚弥炽。郁陶愈悲。
唯尔教我。百无一宜。
我谷未实。我蔬未肥。
弗视农圃。吾将曷归。
无重我悔。吾方愦愦。
稚子不乐。惴缩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