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小池应诏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忝班下列。胥宇上京
欣托巢之有庇。体墐户之全生。
爰凿小池。依于胜地。
引八川之馀滴。通三泾之洋泌
慕鉴止而端形。乃游智而清志。
尔其潺湲绕砌。潋滟萦除。
高阳而不足。比蹄涔而有馀。
游莹剑之微鸟。跃露鼎之纤鱼。
乃若椅井傍通。桃蹊俯映。
仰天津兮共澹。洁秋景兮俱净。
倒列宿以疑珠。含望舒而似镜。
睹江使之潜处。玩波臣之沈泳。
于是翻光瓮牖。漾影蓬门。
溜激石兮长啸。凫鼓浪兮相喧。
凝露而全弱。因风而半翻。
足以澡莹心神。澄清耳目。
昆明而取况。喻春兰与秋菊。
不羡宝于河宗。岂希光于旸谷。
瑶池之高宴。固幽远而空传。
此坳堂之信远。遂腾誉而闻天。
临渭之睿藻。连横汾之曩篇。
何微生之一日。大赉于千年。
欹器赋应诏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闻人灵贵损。天道忌盈。
朱火中而炎景谢。金波满而哉魄生。
察递来于四序。揆迭运于三精。
浅智昧于成象。通识详于未萌。
务循虚而守约。处崇高而慎倾。
爰制宥卮。勖兹居位。
藏丹楹之峻宇。偶清庙之彝器。
礼虚舟之瀁空。鉴扑满之延祟
彼游鳞之盘乐。咸见亡于芳饵。
此贪夫之死权。诚覂驾于名利。
唯达人兮服道。执温恭兮静志。
泰山以思危。骋高衢而不踬。
在大明之元览。犹垂旒以蔽聪。
履克让之贞吉。尚养正以希蒙。
矧偫材之小器。忘戒溢而亏冲。
悟负乘之必蹶。敬循崖而饬躬。
由是鸣谦君子。卑以自牧。
如彼景山。犹藏疾于林麓。
譬诸巨海。亦素王于百谷。
庶辞满而常正。固怀空而靡覆。
若乃求中轨范。流庆资源
峰润由于韬王。叶茂本于根深。
草卷葹而不死。木交让以俱存。
飞英而敛笑。绚采而无言。
燕迎秋兮遁迹。莺移春兮息喧。
皆顺序而行止。得妙物之元门。
道雅合于斯器。故保精而养魂。
掖庭山赋应诏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览先哲之英华。
游旧典之场圃。
善逾远而斯应。
德既昭而必溥。
见汉屏于睢阳
验周藩于有鲁。
商邱而作镇。
规楚室而兴宇。
亦何代其无人。
谅吾王之迈古。
于是命世作弼。
含章挺英。
允文允武。
惟诚惟明。
听甘棠之暇隙。
想丛桂之幽情。
瞰浮云而志远。
莹寒井而神清。
乃命仆夫。
整驾山隅。
腾鸣笳于通谷
拥飞盖于高衢。
逍遥仁智之境。
放旷道德之区。
造中天而式宴。
陵倒景而为娱。
星悬珠网。
日对金铺。
云承绮栋。
霓萦绣栌。
既而近瞩玲珑。
远眺溟濛。
隔翠微而半显。
历丹穴而才通。
等玉京之仙化。
侔银阙之神功。
于时百卉敷荣。
六合清朗。
霞淡水而川媚
风飘林而涧响。
耸绝壁之千寻。
挂悬流之万丈。
蔽日月而孤峙。
吐云霓而秀上。
循折坂而邅回。
蹑危峤而来往。
凿离晖于石镜
挹瑞露于云掌。
尔其花药芬披。
蹊径参差。
舒英冒渚。
擢干临崖。
乍莽苍而横植。
茸而倒垂。
扇晨飙而袅袅。
含宿雾而猗猗。
荫町疃之毛偫。
哢间关之羽族。
或相贺于甍栋。
或竞驰于原陆。
驹食藿而驯场。
莺含出谷
德泽加于飞走。
荣光周于草木。
日云暮。
时稍阑。
畅神襟而体物。
纪盛迹以濡翰。
发词林之华藻。
泻笔海之波澜。
命小臣而并作。
赋大雅而承欢。
辞曰。
芳园兮郁郁。
高岫兮峨峨。
君王兮游豫。
轩盖兮经过。
花同林兮异彩。
鸟各啭兮相和。
野兽鸣兮应钟石。
山英开兮间绮罗。
荆台之入梦。
舞洛汭之凌波。
悬清晖于日月。
同眉寿于山河。
秋赋应诏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闻五土异宜。四气分序。
考宿麦于生类。起严秋于溽暑。
扇渐秀于梅风。润岐苗于谷雨
于时阳翘总畅。阴吕潜生。
当隆曦之首节。韫秋令之初萌。
杂芸黄于绿野。参肃杀于朱明。
始自天而下降。终因地而斯成。
畴中气爽。垄际风清。
引神飙于绮殿。指明月于纨扇。
砌积玉兮疑冰。庭飞花兮似霰。
微阳于修景。溽寒露于方甸。
栋刻兮含英。井雕莲兮发绚。
云标峰而势诡。气登商而节变。
若乃叶幄垂秀。条帷汎光。
莺传枝而袅娜。蜂散蕊而芬芳。
对银绦而偶穟。并金缕而分芒。
如炎炎之铄石。若懔懔之怀霜。
资高明以纳豫。顺中和以自芳。
非甘泉而涤景。异寒气而浮凉。
冰纨宝笥。屏珍簟于披香。
命载笔于蓬渚。赞天文于柏梁。
幸千龄兮此遇。奉万寿兮称觞。
曲赦并州管内诏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门下。上苍育物。
大德基于施生。前哲至仁。
大造源于去杀。是以矜慎庶狱。
得其情而泣辜。兼济含灵。
穷其巢而解网。朕怀此道。
逾切古人。彼苍垂鉴。
使膺司牧。爰自幼齿。
乃属时屯。五岳为封豕之墟。
四海被长鲸之毒。茫茫区夏。
并悬命于焚原。蠢蠢穷黎。
咸转骨于冰谷。是用仁心内发。
龚讨外申。吟啸风云。
揭日月而清大祲。簸跳山河。
补乾坤以正封域。救其垂饵之厄。
惠其寿考之安。煦以阳和。
同被发生之贶。溽以膏润。
申兹凯泽之锡。粤自斯壤。
首建鸿名。资此义徒。
遂登大宝。夫小物不忘。
禀灵周于兆庶。惟朕怀旧。
植性同其五情。语地虽异中阳
论心不殊代邸。今兹黄发。
已留连于广宴。在彼赭衣。
宜沾恩于宥罪。可曲赦并州管内。
贞观二十年正月十六日申时以前。大辟罪已下。
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皆赦除之。
其犯十恶。故杀人。
劫贼伤人。谋杀人已伤。
官人枉法受财。监治主守自盗所监治。
并常赦不免者。不在赦例。
其有挟藏军器。亡命山泽。
百日不首。复罪如初。
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举贤良诏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门下。高明之天。
资星辰以丽象。博厚之地。
藉川岳而成形。况于帝王
体元立极。临驭万物。
字养生民者乎。所以致治之君。
远谗佞。近忠良。
屈已以伸人。故能成其治。
为乱之主。亲不肖。
疏贤臣。虐下以恣情。
用能成其乱。明君遵彼而兴国
暗主行此而亡身。是以朽壤毁于莲峰。
巨蠹伤于翠叶。莲峰坠涧。
竟无反岭之期。翠叶随风。
终无归林之望。故知亡者难以复生。
败者不可重全。所以御朽临冰。
铭心自戒。宵兴旰食。
侧席思贤。庶欲博访丘园。
搜采英俊。弼我王道。
臻于太平。可令天下诸州。
明扬侧陋。所部之内。
不限吏民。其有服道栖仁。
澄心砺操。出片言而标物范。
备百行以综人师。质高视于琳琅。
人不间于曾闵。洁志丘园。
扬名里闬。或甄明政术。
晓达公方。禀木铎于孔门。
受金科于郑相。奇谟开发。
明略可以佐时。识鉴清通。
伟才堪于干国。或含章杰出。
命世挺生。丽藻遒文。
驰楚泽而方驾。钩深睹奥。
梁苑以先鸣。业擅专门。
词高载笔。或辩调春囿。
谈莹秋天。发研机于一言。
起飞电于三寸。盖期奔箭。
未遂扬廷。并宜推择。
咸同举荐。以礼将送。
具状奏闻。限以今冬。
并与考使同赴。庶拟焚林之举。
咸矫翼于岩廊。尺木之阶。
方振鳞于游雾。翘心俊乂
称朕意焉。主者施行。
劝封禅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某等言。臣缅寻三古。
纵观百王。裁玉牒之灵文。
酌金绳之雅诰。稽诸列辟。
用考当今。徵天意于禨祥。
昭昭乎溢目。察人心于谣咏。
洋洋乎盈耳。参三才之奥赜。
验百神之感通。谅可出震登封
申明圣政。乘春告禅。
仰答元功。而睿旨谦冲。
固违佥愿。徇兹小让。
淹斯大典。臣等愚思。
窃所未喻。臣某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崇高不极。至哉乾象之尊。
博厚无涯。大矣坤灵之德。
若乃代两仪以亭育。体覆焘之无私。
法四序以平分。运阴阳而不测者。
非圣人孰能与于此乎。是以天道运昌。
灵命系于元后。帝图昭格。
禋礼归于昊穹。鸿名列乎三大。
广运由乎一体。齐明合德。
抑斯之谓欤。粤自生民。
肇兴司牧。朱襄皓英之日。
黄轩葛天之世。莫不雷鼗振响。
节万舞于云门。大路脂轮。
籍千稿于嬴里。使夫空桑孤竹
钧天而合奏。十碑再累。
齐厚地以相终。斯道既行。
常为称首。奉天之务。
义极于兹。伏惟皇帝陛下陶冶生灵。
雕锼品汇。立四维于草昧。
再造寰区。射九日之流金。
郁兴精耀。德沦垓表。
功凝帝先。于是户牖三光。
提封六合。不言而化。
炎燧之菁华。无为可则。
之文轨。故已道光紫极。
庆溢乾元。岂与夫七十二君可齐年而语矣。
是以圆精朗鉴。眷钦明之同德
方祇效祉。祚至仁之比义。
驰薰风而驿膏露。灵心急于置邮。
骤泽马而骛山车。神物切于推毂。
上帝之情已见。天人之际乃交。
推之不居。畴克与让。
臣等中谢。臣又闻之。
太岳临云。登其峰而小天下。
岱宗零雨。不崇朝而弥海内。
信天地之关键。为人祇之会同。
虽复稽社分区。云亭允峙。
阴崖俯禅。犹或多途。
阳峤乾封。必归斯境。
自九皇而发迹。历万代而无差。
曩者帝道浸微。淳风不竞。
。绵百世而寂寥。
升中告成。历千祀而湮坠。
使太山靡纪。梁甫旷巡。
复盛礼于休明。企来苏于肆觐。
大夫之树。倾柔荑以望尘。
仙人之闾。耸危峰而伫贶。
中外禔福。幽明会徵。
敬候翠华之旗。纪号青阳之日。
实望夙恭储祉。仰副元符。
召圆冠。徵博带。
缉无怀之逸宪。采夷吾之旧文。
式道扬銮。错事介邱之表。
飞英腾茂。展采日观之前。
阐绝代之丕业。尽天子之能事。
荣贶融于往初。尊号洽乎区有
则怀生之类。冠带之伦。
甘夕死于朝闻。倾朝野而相贺。
接万龄于旦暮。亦何乐以如之。
臣等预在普天。咸蒙大造。
叫帝阍而引领。伫神仪之改容。
昧死干陈。期于获命。
不任悃款之至。谨诣阙奉表以闻。
洪州庆云见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某等言。臣闻灵心不测。
叶至道以升闻。上帝无声。
候休明而降祉。同夫影响。
在感斯通。相彼天心。
实交其际。伏惟皇帝陛下垂光御极。
体睿凝图。始自忧勤。
宁偫飞于海外。赐之仁寿。
拯涂地于寰中。总绝代之英声。
实无为之美政。三秦咸泰。
六府斯歌。首冠往初。
功无取譬。德泽共二仪潜运。
清明与七曜齐光。是以迩无不安。
远无不届。雕题镂齿之类。
款郊甸以相趋。毡裘板屋之酋。
入提封而请吏。上腾下漏。
天平地成。嘉气内充。
卿云以之舒彩。盛德外发。
非烟由其散色。窃见守洪州长史张惟善等称。
六月二十六日于城内见庆云。自旦及申。
然后方散。谨按瑞应图曰。
庆云者。太平之应。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山林。
则景云出。又曰。
天子孝。则庆云见。
金枝玉叶。若临轩帝之营。
萧索氤氲。复入唐臣之咏。
自非工侔造化。道格上苍。
含六幽。恩流四海。
安能致兹神感。式彰灵贶。
元黄间起。朱紫相辉。
千载合符。如斯之盛也。
虽复骈枝合颖。匹此为轻。
绛雪元霜。曾何足喻。
凡诸率土。预在肖形。
沐浴皇风。用伸凫藻。
况以臣等谬忝衣簪。旦夕岩廊。
亲闻锡瑞。相呼抃跃。
实百常情。不胜悦豫之至。
杭州等龙见并庆云朱草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某言。臣闻休气降祥。
与圣人而合契。明灵之贶。
候昌辰而咸通。自五帝寂寥。
九皇悠缅。神龙逃夏中之世。
一去莫追。景灵歇伊帝之朝。
千龄不嗣。逮乎兹日。
翔骤来仪。天道去人。
何其交际。伏惟皇帝陛下化隆乾栋
施厚大炉。驭三光以照临。
总万宇而光宅。虽复荒陬之远。
亿兆之多。一物不安。
则宵衣载惕。四夷有罪。
则纳隍兴叹。日者东师作梗。
类农皇之夙沙。交河阻兵。
等轩后之獯猃。元戎所鞫。
大汉申涌醴之奇。齐斧裁加。
昌海效静波之庆。既而西师献捷。
东岱希封。日告祯禨。
岁登灵稼。表里禔福。
彰外平而内成。幽显合符。
叶天意于人事。伏见杭州刺史潘求仁表称。
钱唐县界见青龙一。又江州刺史左难当称。
寻阳县界见青龙二。又得汝州沂州状称。
所部各有庆云见。又延州刺史席辨称。
临贞县界有朱草生。臣等以管窥天之意。
若曰青者方色。宜顺动以东巡。
龙者帝闲。可騑骖于大辂。
非烟五色。杂云旗于翠华。
朱草三英。代灵芽于芳籍。
岂非以兹幽旨。警悟皇情。
促升中以奉高与。臣等自庆一生。
预逢千载。虽复仲尼将圣。
恨出图之未期。夷吾大贤。
嗟比翼之难致。偫臣庸昧。
窃譬古人。幸遇休明。
胜之多矣。披祥溢目。
观秘惊心。庇大厦以相欢。
施生而罔谢。无任凫藻之至。
隰州等龙见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某等言。
臣闻徇齐御极。
元扈表其麟凤。
文思则天
黄河贶其龙马。
是知利充于物。
乾坤应而合符。
行出于身。
明灵感而幽赞。
伏惟皇帝陛下道登邃古。
功济怀生。
发轸升陑。
垦灾除害。
坐玉帐。
振金鼓。
运天机。
掩区县。
然后散服林塞。
偃伯灵台。
羁左衽以长缨。
同文轨于遐裔。
礼高年以执酒酳□通孝敬于神明。
犹且昧旦丕显。
凝旒庶政。
临草缨而罪已。
削金牒以胜残。
化洽风移。
礼循乐备。
是以百灵效职。
四海夷波。
物不疵厉。
人无啙窳。
烟云动色。
星辰叶契。
仪双觡之骏奔。
奠飞甘之清醴。
黄金掞彩。
紫玉摛英。
粤自骊陆之前。
其事无得而闻。
羲轩之降。
书契可略而详焉。
未有茂实鸿名。
若斯光大。
休徵美瑞
如此感通。
伏见隰州刺史表里(疑)异度表称。
某日月青龙见隰州城北。
大四五围。
长八九丈。
谨按瑞应图云。
青龙水之精。
乘雨而下。
不处深泉。
王者有仁则出。
窃惟升云腾雾。
孔氏论而不知。
淩江负舟。
大禹对而犹惧。
岂如丹文绿错。
骤简皇情。
或跃日飞。
极游明世。
蒸哉懿已。
绝名□考历观图。
将何取譬。
臣等抚躬私抃。
鼓腹相欢。
忽以微生。
同沾大赉。
逢物睹之昌运。
览天祚之祯符。
开辟以来。
未闻斯遇。
千龄一会。
犹谓比肩。
何幸之深。
亲承旦暮。
燕雀相庆。
实百常情。
不胜悦豫之至。
常州龙见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某言。
臣闻圣人作而万物睹。
神灵滋而百宝用。
是以飞龙御天。
五云胜彩。
潜龙涵池。
四海夷波。
轩帝由其受图。
太昊以之为纪。
莫不游泳宫沼。
騑服舆銮。
玉牍丹文。
会昌而契合。
金绳绿错。
候休明而降祥。
伏惟皇帝陛下道极上苍。
功成下武。
重光焕箓。
体睿凝图。
至德充于两仪。
大孝刑于四表。
网地张天之谓武。
制礼裁乐之谓文。
惟几惟深。
运神枢而不测。
无为无事。
致宝历于平分。
故能网络九重。
琢磨三代。
溥天之下。
用至道而不知。
怀生之伦。
大造而无谢。
于是湛恩洋溢。
休气氤氲。
上格天。
下漏泉。
不私其照。
日月为之扬彩。
不爱其道。
鳞介所以腾文。
神物有徵。
于斯不忒。
伏见常州别驾终文英表称。
所部晋陵县信都叔卿等七人。
六月十三日于县城南云雨之际。
见有青龙。
长数十丈。
大八九围。
久之乃没。
谨按熊氏瑞应图曰。
有仁圣君子在外不肖斥退则见。
惟皇作极。
感而遂通。
惟德动天。
无远不应。
是使四灵嘉瑞。
叶千祀之登期。
五色荣光。
高万古之灵贶。
方且以兹嘉祉。
造类云亭
颂其徽猷。
归功清庙。
岂与夫鱼生露鼎。
蔡上荷心。
竹苇凝珠。
晨昏合璧。
校其优劣。
何可同年而语哉。
臣等运偶明时。
预闻灵庆。
不任凫藻之至。
富平县龙见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某等言。臣等历选前辟。
皇王之道详焉。遐观曩载。
致治之方备矣。窃闻垂衣垂裳之世。
追獯鬻而匪宁。乘舟乘橇之期。
即析支而仅叙。尧民有窜。
徒谓可封。汤祷无徵。
非能具美。道光史册。
幽赞祯符。各擅鸿名。
俱为称首。况以括地成象。
中天作镜。代元功而造物。
叶神化以开祥。取譬前修。
岂同年而语矣。伏惟皇帝陛下受初或跃。
啸命风云。廓彼重昏。
裁成法晷。张维立极。
不盈少选之间。迈五登三。
度越千龄之表。施生灵于动植。
日用者不知。混覆焘于华戎。
航深者忘远。巍巍乎。
赫赫乎。书契已来。
未闻之也。犹且留神昧旦。
克念终朝。去岁以膏泽迟时。
撤八珍而罪已。今春以濯枝未降。
辍万骑于甘泉。徇物为心。
忧勤至矣。于是天先致感。
亩积馀粮。圣敬日跻。
虚心效祉。近得富平县独孤仁宗奏云。
十二月一日白龙见。又得沂州刺史李道迁状云。
去年二月内景云出。又臣闻之。
天飞水游。洞阴阳而不测。
云行雨施。混神妙而无端。
龙之谓灵。义彰于此。
至乃千年韩(疑)庆。四和克瑞。
名叶尧歌。色符轩纪。
卿云所贶。复在于斯。
陛下挺睿哲之资。纳明灵之祐。
是以冲天宛宛。贯六位以呈祥。
秘景纷纷。乱五章而发彩。
故能远安迩肃。理定功成。
动而弗违。告禅展礼。
禋祀报功。使夫同和之乐。
钧天而并奏。无体之礼。
对上苍而比隆。超出万古之前。
独立九皇之上。道格区宇。
何其盛欤。臣等属会昌辰。
曲成惠日。倏闻嘉瑞。
再伫升中。庆赖之深。
实兼欢忭。不任凫藻之至。
百官贺朔旦冬至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闻乾坤资始。
上元开历象之端。
日月还流。
朔旦正璇衡之本。
事韫有形之表。
理遂无物之先。
故能运彼神枢。
材成庶类。
丽兹黄道。
孕育偫生。
惟圣则天
允执在躬之历。
惟皇作极。
必叶履端之契。
所以书称敬授。
易曰明时。
克正隆平。
无非此道。
伏惟皇帝陛下声凝秘箓。
功宏造化。
纵如神之宏览。
体不言于四海。
发就日之光华。
同无私于七曜。
阶蓂循晷。
阿凤吟辰。
元精究开辟之初。
握先穷名数之始。
裁炎凉于玉管。
节雨露于金浑。
道格彼苍。
仁沾无外。
八纮受朔。
尽入封疆。
九译承风。
远遵文轨。
昆虫涵于凯泽。
草木汎于荣光。
由是上感天而下漏泉。
不爱道而效其宝。
肇一元于甲子。
致希世之贞符。
挟五始于长至
播光前之茂礼。
伏见宣义郎李淳风表称。
窃见古历分日。
起于子半。
勘得今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而故太史令傅仁均
欲苟异张曹元法。
减馀稍多。
子初为朔。
遂差三刻。
用乖天正
然自初及半。
日月全未相离。
算与太初。
事皆符合
奉敕付有司及经术者详加考定。
以议奏闻。
于是鸿生硕儒。
咸稽茂典。
研精覃思。
俱考旧文。
国子祭酒孔颖达十有一人。
尚书八座参议得失。
咸以为仁均定朔。
事有微差。
淳风推校。
理尤精密。
谨按汉书云。
古者黄帝
合而不死。
应劭云。
历合天心。
而得仙也。
又按益部耆旧传云。
洛下闳颛顼法。
更作太初历。
自云后八百岁。
此历差一日。
有圣人出定之。
斯乃差日滥觞。
久著之于冥兆。
圣出之验。
叶当今之有徵。
俯会八百之期。
远叶九仙之道。
臣等缅惟邃古。
历考前王。
若乃萌气黄钟。
兆根元牝。
阐其幽而藏其用。
窥其奥而开其文。
列圣存而不论。
故无得而称也。
自图书爰始。
三统腾镳。
皇王以来。
六家分轸。
帝轩垂宪。
大挠汨其洪源。
伯禹嗣兴。
小正穷其至赜。
羲叔于唐历。
箕子于周年。
以或元乙司分。
翠虬定箭。
登清台而索隐。
揆圭表以知微。
事绪多途。
无闻感应。
犹且各称书契。
并擅鸿名。
改年号以应元符。
日观而为称首。
岂与夫两仪同德
五纬齐明。
景延南正。
星躔北陆。
联珠候朔。
的皪清汉之间。
合璧规天。
徘徊紫霄之上。
校先代之优劣。
岂同年而语哉。
庶当玉辂徐轮。
金泥秘检。
涂山之下。
会百神而合符。
介邱之侧。
朝万玉而光辉。
天人交际。
不亦休欤。
臣等生属寿昌
累逢祉福。
至于今庆。
旷古无俦。
何幸如之。
亲承旦暮。
不任欣跃之至。
谢敕书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某言。
奉今月十一日敕。
伏开瑶检。
凿窍而睹虹霓。
载荷丝言。
似假翼而腾云汉。
臣以愚劣。
本乏词情。
比加衰耄。
更增才尽。
年踰郭北。
滞守周南
引领天庭。
望丹霄而结恋。
驰魂魏阙。
惧黄落而长违。
忽预闻韶。
方深击壤之慰。
词均郑璞
匪无辽豕之惭。
精卫衔刍。
岂究灵鳌之境。
秋萤继日。
安测阳羽之升。
天泽滂濡。
恩光曲照。
剪拂锡其容彩。
吹嘘饰其羽毛。
雕朽为妍。
窃比铿金之响。
涸鳞沾润。
纵游陆海之深。
不胜抃跃之至。
谨附右崇卫副率贺拔俨奉表陈谢以闻。
谨言。
工部尚书段纶请致仕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纶言。臣质轻散木。
运忝连姻。滥叨右戚之荣。
曲荷睦亲之礼。攀鳞切汉。
顾毛羽而多惭。雕朽成姿。
抚簪缨而自失。在梁之诮。
甲子徒深。大造之恩。
涓尘靡报。常怀战灼。
夙夜无忘。况以蒲柳易衰。
犬马将暮。沈疴岁积。
惛耄日侵。虽复年未杖乡
而疾乖陈力。愒阴理务。
沈迷簿领之书。伏枕当官。
敢斁彝伦之序。久尸宠禄。
事等旷官。内省愆尤。
何颜在职。冒乞骸骨。
退就庐田。庶得休闲。
微加摄饵。则皇天有施生之惠。
庸臣免偷安之责。倘蒙恩许。
负岳为轻。但顿惫在躬。
方违旦夕。仰轻槛而增恋。
霄极以长怀。伏纸陈诚。
心灵战越。不任悲怆之至。
请收叙废黜官僚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闻先王慎罚。
务在恤刑
往哲宽仁。
义在宥过。
圣人之道。
莫尚乎兹。
窃见废宫官僚。
五品以上。
除名弃斥。
颇历温寒。
但庶人畴昔之年。
身处不疑之地。
包藏悖逆。
阴结宰臣
所预奸谋。
多连宗戚。
祸生虑表
非可防萌。
宫内官僚。
迥无关预。
今乃投鼠及器。
孰谓无冤。
焚山燬玉。
稍同迁怒。
伏惟陛下至德钦明。
哀矜庶类。
圣情冥感。
昭格上苍。
是天监孔明。
重申灵命。
神襟喜悆。
恩加率土。
爰诏宽鞫。
覃被普天。
惟此数人。
未沾洪造。
伏寻先典。
例有可原。
昔吴国陪臣
爰丝不坐于刘濞
昌邑中尉
王吉免缘于海昏
譬诸栾布
乃策名于彭越
比乎田叔
亦委质于张敖
主以凶逆陷其诛夷。
臣以贤良彼收擢。
历观往代。
此类尤多。
近者有隋。
又遵斯义。
杨勇之废。
罪止加于佞人。
李纲之徒。
旨不预于刑网。
古今裁其折衷。
史籍称为美谈。
而今张元素令孤德棻赵宏智裴宣机萧钧等。
并砥节砺操。
有雅望于当朝。
经明行修。
令名于天下。
或以直言而遭箠朴。
或以忤意而见猜嫌。
一槩雷同。
并罹天宪。
恐于王道。
伤在未宏。
臣早预藩寮。
深蒙录旧。
趋驰左右。
二十馀年。
伏见丝言。
每求舆诵。
所怀狂狷。
轻敢以闻。
请定释奠主祭奏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按礼记文王世子。凡学官春释奠于其先师。
郑元注云。官谓诗书礼乐之官也。
彼谓四时之学。将习其道。
儒官释奠。各于其师。
既非国学行礼。所以不及先圣。
至于春秋二时合乐之日。则天视学
命有司典秩。即总祭先圣先师焉。
秦汉释奠。无文可检。
至于魏武。则使太常行事。
自晋宋以降。时有亲行。
学官主祭。全无典实。
且名称国学。乐用轩悬。
樽俎威仪。盖皆官备。
在于臣下。理不合专。
况凡在小神。犹皆遣使行礼。
释奠既准中祀。据理必须禀命。
今请国学释奠。令国子祭酒为初献。
祝辞称皇帝谨遣。仍令司业为亚献。
国子博士为终献。其州学刺史为初献。
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
县学县令为初献。县丞为亚献。
博士既无品秩。请主簿及尉通为终献。
若有阙。并以次差摄。
州县释奠。既请遣刺史县令亲为献主祭。
望准祭社同给明衣。修附礼为永式。
封禅用玉牒奏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谨按司马彪续汉书。建武三十二年封太山
求元封故事所施用者。有司奏用玉牒书。
藏方石中。厚五寸。
长尺三寸。广五寸。
有玉检。厚二寸。
长短阔狭。一如玉牒。
又按说文云。简。
牒也。则知牒是简之别名。
且牒是片。故其字从片。
封禅牒虽用玉。其制宜与同。
广厚五寸。何名简牒。
又按孝经钩命决云。六经册长尺四寸。
孝经册长尺二寸。遍检古之简牒。
无尺三寸之制。臣等参详典故。
务取折衷。其玉牒请同玉简册。
长尺二寸。广寸二分。
厚三分。以金绳连编。
固简之数。随文多少。
盛之玉匮。封牒石内。
则合古文。于事为允。
御史王师旦弹莒国公唐俭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二
臣闻古人莅职。
不膳池鱼。
前良罢官。
尚留家犊。
拔园葵而自洁。
垂往哲之通规。
吴水而齐清。
标曩代之遗则。
若乃营求不巳。
贪猥无厌。
徇私利而黩官方。
挟朝权而侮天宪。
有一于此。
必寘明科。
风闻唐俭往任尚书之日。
付托前盐州刺史张臣合遣录事参军张正表元大节等。
专令检校牧放私羊。
所判文书。
自云检示约束剪毛之货易。
州僚判署。
潜立公文。
市司勘估。
一同官案。
并有放羊人康莫贺咄所署文牒。
共称牧长。
依问巡察使杨谟。
状与所声秩同。
谨按前兵部尚书光禄大夫莒国公唐俭
门资斗食。
器劣瓶筲。
在势为优。
唯闻酒德。
席宾常满。
无匪博徒。
以逐兔之微庸。
属凤翔之兴运。
功未参于执帛
赏巳茂于桓圭。
效无补于经纶。
位乃隆于常伯
由是越自泥滓。
超骧云汉。
甲第高门。
而并列。
朱轮翠盖。
共吴邓以齐驱。
宠出勋前。
化家开国。
任超才表。
挥翼在梁。
沥胆隳肝。
未答谬官之刺。
驿魂飞魄。
岂谢匪服之荣。
反复乘此恩波。
肆其溪壑之性。
凭兹惠渥。
纵其奸慝之心。
敢以私产。
于州
刍豢交易。
并立案于曹司
牧圉家童。
咸假署于名级。
情包僭拟。
家有擅除。
以此论愆。
深惊视听。
稽诸往册。
国有常科。
盐州刺史张臣合。
昔在部符。
宠膺繁露。
趋其势位。
擅役官僚。
资给贪夫。
成其败类。
顺行私令。
汨乱天纲。
请皆付法。
以清攸斁。
无任嫉恶之至。
谨奉白以闻。
请立皇太子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二
臣闻元储以贵。
立嫡之义尤彰。
罔敢同名。
正本之文逾显。
所以内崇宗庙。
外重郊社。
取鉴前王。
行之自久。
陛下宪章千古。
含育万邦。
爰立圣慈。
母仪天下。
继而皇后生子。
合处少阳。
出自涂山
是谓吾君之允。
夙娴胎教。
宜展问竖之心。
乃复为孽夺宗。
降居藩邸。
纵然养德。
犹韬甲馆之符。
未纂承华。
尚阻商山之道。
是使前星匿彩。
瑶岳韬峰。
臣以愚诚。
窃所未喻。
且今之守器。
素非皇嫡。
永徽爰始。
国本未生。
权引彗星。
越升明两。
近者元妃载诞。
正允降神。
重光有融。
爝晖宜息。
安可以滥兹皇统。
叨据温文。
国有诤臣。
孰逃其责。
谨按春秋左氏传云。
隐公元年春
不书即位。
摄也。
宋武公生仲子。
有文在其手。
曰为鲁夫人。
故仲子归于我。
桓公
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自营菟裘
逊而归老。
孔子褒其让嫡。
旌于比事之书。
又东观汉史云
光武皇帝子彊居长。
建武之初
皇太子
皇后阴氏有子曰庄。
繇是不自宁。
固求逊位。
帝乃从之。
东海王
竟以庄为太子
是为孝明皇帝
窃惟息姑克让。
可以思齐。
刘彊守藩。
宜遵往轨。
追踪太伯
不亦休乎。
踵武延陵
固当安矣。
宁可反植枝干。
久易位于天庭。
倒袭裳衣。
使违方于震位。
蠢尔黎庶。
云谁系心。
垂裕后昆。
将何播美。
又且父子之际。
人所难言。
事或批鳞。
必婴严宪
臣窃为身计。
苟且随流。
尸禄偷荣。
故知无咎。
伏自思忖。
眄先朝。
引于陋巷之中。
申以后车之礼。
云台画象
十有八人。
三纪于兹。
唯臣仅在。
趋事陛下。
绵历二坊。
叨处调护之流。
滥齿正人之伍。
荫璇华于望苑
雕朽木以为容。
推銮毂于天衢。
偶鸡树而徒老。
常思勉力。
少报洪恩。
既属天步康宁。
效沈族而无所。
太阶平晏
须焚宗而靡由。
今兹冢嗣执圭。
下枝当璧。
孟侯沦屈。
大典未申。
臣既分职文昌。
典司嘉礼。
位陪宗伯
弗敢旷官。
效命之
宜在兹日。
所以思不出位。
轻叫帝阍。
冒严威。
干斧钺。
忘忌讳。
竭精诚。
天或弗违。
从其至理。
朝闻夕殒。
忭若登仙。
如塞谠言。
谴其刍瞽。
煎膏染鼎。
亦所甘心。
仍望奉见。
指陈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