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送李审却赴广州 唐 · 任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六
吁嗟乎。苍梧之片云。
或随风而东。或随风而西。
片云既如是。孤客亦如是。
昨日李生言归湘东。今日李生将赴南海
昨日今日。岂有二李生乎。
亦犹前日苏秦。与今日苏秦不殊耳。
所以然者何耶。盖乘流则进。
见机而作。明有志于四方
非凝滞于一途。其中或有不得已之事。
亦不怪有也。昔孔某尝为东西南北之人。
张仪亦为燕赵齐楚之客。其已乎。
沧波远天。混和暮色。
孤舟一去。曷日而旋归哉。
标和尚南岳便赴上都 唐 · 任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六
南岳有大比邱。
其名曰道标
性聪惠㯋悟。
通于禅门。
精于律仪。
善于说法。
该于儒术。
是以禅师伯之。
律师仰之。
法师宗之。
儒流服之。
自登戒坛
凡四十馀夏。
致弟子弥漫于江岭閒。
不下万二千人。
不然。
安得前后连率。
新旧岳牧。
莫不向风稽首焉。
属我中司陇西公方崇东流之法。
化南越之俗。
是以惠然杖锡。
而公待之礼敬甚厚。
陇西公曰。
维摩经不云乎。
法无往来。
常不住故。
金刚经不云乎。
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每念双林树下。
将归乎湘东郡
又忆王舍城中。
当诣于汉北阙
公难违其意。
怅然久之。
乃命幕中乐安任华为之序。
序云。
彼上人者。
甚为稀有。
方以般若为舟。
而浮于洞庭
以大乘为车。
而游于京师
皇帝深信释氏。
必将延入内殿。
问以秘藏。
岂唯将相得归依之地。
王侯发回向之心而已乎。
(疑)曰。
如吾言焉。
送虔上人归会稽觐省便游天台山 唐 · 任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六
图书所载名山。
天台者鲜矣。
老莱游于斯。
应真游于斯。
虔上人亦游于斯。
老莱崇于孝者也。
应真崇于道者也。
二公之美。
上人兼而有焉。
上人缁侣之澄肇。
词场之
读尽贝叶。
能了于空。
净如莲花
不著于水。
不然。
安得众君子礼敬若是焉。
言归膝下。
则孝名为戒。
将游物外。
而朗咏长川。
岂徒荫长松以隐身。
承瀑布以洗足。
是将采掇灵药。
搜访仙经。
归献北堂。
永同西母也。
镜湖秋月。
当见色空。
稽山片云。
能引诗兴。
剡溪白鸟。
知尔无机。
云门疏钟。
讶君来暮。
岂不谓然耶。
今朝赠别桂林花。
洞庭白烟湿袈裟。
上人与君各在天一涯。
魏七秀才广州 唐 · 任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六
此邦词客往来。
亦云多矣。
其有论诗则为诗人。
对酒则为酒徒。
秀才元稹者。
不可多得。
况尔兄殿中侍御史万成吾友。
将为远别。
岂同他人。
江亭暮天。
勿辞一醉。
醉后解缆。
则月照沧海。
猿啼碧山。
其奈尔何。
夏夜对雨饯李玕擢第还郑州 唐 · 任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六
今年东都秀才登第者。
凡十数人。
陇西李玕为之称首。
宗伯方以拔淹滞悯勤旧为务。
而玕则年甫二十馀。
岂张公意耶。
其如考旧文则上等。
试文策又上等。
欲以年少弃。
可乎不可也。
朝廷由是翕然。
谓张公之用心也。
周选才也。
当不胶柱于一途耳。
夏五月
李玕将归于郑。
我中司李公。
惜明晨东郊之别。
成此夜西园之会。
桐叶滴其疏雨。
竹枝鸣其夕风。
夜酒既醉。
俾我小为之序。
随求即得大自在陁罗尼神咒经序 唐 · 任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六
我本师说教。
务存饶益。
会因启圣。
方有激扬。
则大梵怀悯念之心。
如来演神妙之句。
使无愿不满。
有求则随。
故此经标之。
为其品题矣。
夫大自在者天之王。
陁罗尼者咒之目。
盖以凭神咒威力。
天王自在
且咒有八首。
八难也。
经惟一轴。
明一乘也。
若听受讲诵。
若书写带持。
即是金刚之身。
便作如来之眼。
是知烦恼大海。
本从妄想中生。
业障高山。
亦因觉悟而破。
则颈边璎珞。
衣中宝珠。
未足比其珍矣。
懿夫能摧他敌。
不假韩信登坛
能致甘雨。
乃同傅说之作相。
此则有功于国矣。
至若火坑成水。
刀刃为尘。
毒龙生慈。
夜义作礼。
此则有功于人矣。
及乎泥黎自苦。
阿旁惊怪。
人便生于天上。
塔犹在于城南。
此则有功于鬼矣。
非我有九十九亿那由他诸佛同心同德。
安乐天人。
曷致于此矣。
粤有雅和尚者。
诞生中土。
如从西域而来。
不读外书。
东流之法。
丙午岁
访余于景西岩之兰若。
从容曰。
此咒有不可思议之力。
竟无序述。
谓之何哉。
华答曰。
然和尚
谨闻命矣。
将欲无垢之咒可验。
净居之言足徵。
岂独施于者。
亦将悟彼疑者。
若可信而不信。
不应疑而疑。
则三途之中。
不出入此辈。
略述少言耳。
亦乃勉旃诸仁。
西方变画赞 唐 · 任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六
离一切相。修诸善法。
夫如是。乃得菩萨心。
心所感者为应。夫如是。
乃膺多福。道无上者归极。
感罔极者报亲。在心佛在相。
唯心与相。唇齿相依。
二事同源。百行宗孝。
蒋氏兄弟。惟孝也哉。
殿中侍御史蒋鍊。鍊弟前右拾遗镇。
镇弟前无锡镝。镝弟前千牛锋。
锋弟前协律郎锜等。泣血三年。
哀过乎礼。愿西方上圣。
永福先人。故尚书左丞太常卿汝南侯大祥敬画妙法莲华变一铺。
惟此经开佛知见。授声闻记。
如来秘藏。菩萨上缘。
始发乎鍊也伯仲之心。见乎法如来大士之相。
终成乎太常无馀之度。孝矣哉。
太常盛德公才。师训天下。
朝廷遂谦冲之德。后生兴禄士之叹。
邦国殄瘁。元元安仰。
华太常故吏也。侍御以华情之拳拳。
见示经变。泣对灵相。
祗感遗仁侍御女弟润州长史京兆王宙妻。
次前信州刺史高阳齐䎖妻。季前拾遗东海徐閟妻。
哀礼兼极。此道也古所难。
况衰俗乎。敬为赞曰。
大孝尊亲。其次用劳。
其次用力。蒋氏之子。
三者备极。诚哉孝德。
匮竭精素。哀空上慈。
乃缋灵相。光仪既备。
景福随之。并无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