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中 其六 南梁 · 钟嵘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魏尚书何晏、晋冯翊守孙楚、晋著作王赞、晋王司徒掾张翰,晋中书令潘尼诗。平叔鸿雁之篇,风规见矣。子荆零雨之外,正长朔风之后。虽有累札,良亦无闻。季膺黄华之唱,正叔缘繁之良,虽不具美,而文彩高丽,并得虬龙片甲,凤凰一毛。事同驳圣,宜居中品。
其七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魏侍中应璩诗,祖袭魏文。善为古语,指事殷勤,雅意深笃,得诗人激刺之旨。至于「济济今日所」华靡可讽味焉。
其八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晋清河守陆云、晋侍中石崇、晋襄城太守曹摅、晋朗陵公何劭,清河之方平原,殆如陈思之匹白马。于其哲昆,故称二陆。季伦颜远,并有英篇。笃而论之,朗陵为最。
其九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晋太尉刘琨、晋中郎刘湛诗,其源出于王粲,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辞。中郎仰之,微不逮者矣。
其十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晋弘农太守郭璞诗,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翰林》以为诗首,但《游仙》之作,辞多慷慨,乖远玄宗。而云「柰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栖榛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其十一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晋吏部郎袁宏诗,彦伯《咏史》,虽文体未遒,而鲜明紧健,去凡俗远矣。
其十二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晋处士郭泰机、晋常侍顾恺之、宋谢世基、宋参军顾迈、宋参军戴凯诗,泰机寒女之制,孤怨宜恨。长康能以二韵答四首之美。世基横海,顾迈鸿飞。戴凯人实贫赢,而才章富健。观此五子,文虽不多,气调警拔,吾许其进,则鲍照江淹,未足逮止。越居中品,佥曰宜哉。宋徵士陶潜诗,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其十三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诗,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则蹈于困踬矣。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
其十四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混宋太尉袁淑、宋徵君子微、宋征虏将军王僧达诗,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课其实录,则豫章仆射,宜分庭抗礼。徵君太尉,可托乘后车。征虏卓卓,殆欲度骅骝前。
其十五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宋法曹参军谢惠连诗,小谢才思富捷,恨其兰玉夙凋,长辔未骋,秋怀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
其十六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宋参军鲍照诗,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諔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故言险俗者,多以附照。
其十七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齐吏部谢脁诗,其源出于谢混,微伤细密,颇在不伦。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叔源失步,明远变色。善自发诗端,而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至为后进士子之所嗟慕。脁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
其十八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齐光禄江淹诗,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摹拟,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其十九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梁卫将军范云梁中书郎丘迟诗,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迥雪。丘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故当浅于江淹,而秀于任昉。
其二十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梁太常任昉诗,彦升少年为诗不工,故世称沈诗任笔,昉深恨之。晚节爱好既笃,文亦遒变,若铨事理,拓体渊雅,得国士之风,故擢居中品,但昉既博物,动辄用事,所以诗不得奇。少年士子,效其如此,弊矣。
其二十一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梁左光禄沈约诗,观休文众制,五言最优。详其文体,察其馀论,固知宪章鲍明远也。所以不闲于经纶,而长于清怨。永明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之。约于时谢脁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约称独步。虽文不至其工丽,亦一时之选也。见重闾里,诵咏成音。嵘谓约所著既多,今剪除淫杂,收其精要,允为中品之第矣。故当词密于范,意浅于江也。
诗品下 其一 南梁 · 钟嵘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便,四声之论。或为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备管弦,亦何取于声律邪?齐有王元长者,尝谓余云:「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惟颜宪子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惟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常欲进《知音谕》,未就」。王元长创其首,谢脁沈约扬其波。三贤或贵公子孙,幼有文辨,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凌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陈思赠弟,仲宣《七哀》,公干思友,阮籍《咏怀》,子卿《双凫》,叔夜《双鸾》,茂先寒夕,平叔衣单,安仁倦暑,景阳苦雨,灵运《邺中》,士衡《拟古》,越石感乱,景纯咏仙,王微风月,谢客山泉,叔源离宴,鲍照戍边,太冲《咏史》,颜延入洛,陶公咏贫之制,惠连《捣衣》之作,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其二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汉令史班固、汉孝廉郦炎、汉上计赵壹诗,孟坚才流,而老于掌故。观其《咏史》,有感叹之词。文胜托咏灵芝,怀寄不浅。元叔散愤兰蕙,指斥囊钱。苦言切句,良亦勤矣。斯人也,而有斯困,悲夫。
其三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魏武帝、魏明帝,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睿不如丕,亦称三祖。
其四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魏白马王彪、魏文学徐干,白马与陈思答赠,伟长与公干往复,虽曰「以莛扣钟」,亦能闲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