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加赠豫章王嶷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臣闻《春秋》所以称王母弟者,以尊其所重故也。
是以礼秩殊品,爵命崇异,在汉则梁王备出警入跸之仪,在晋则齐王具殊服九命之赠。
江左以来,尊亲是阙,故致衮章之典,废而不传,实由人缺其位,非礼亏省。
齐王故事,与今不殊,缔构王业,功迹不异。
凡有变革随时之宜者,政缘恩情有轻重,德义有厚薄,若事筹前规,礼无异则。
且梁、齐阙令终之美,犹飨褒赠之
况故大司马仁和著于天性,孝悌终于立身,节义表于勤王,宽猛彰于御物,奉上无艰劬之貌,接下无毁伤之容,淡矣止于清贞无喜愠之色,悠然栖于静默,绝驰竞之声。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终之者,理实为难,在于今行,无废斯德。
东平乐于小善,河间悦于诗书,勋绩无闻,艰危不涉,尚致卓尔不群,英声万代;
况今协赞皇基,经纶霸始,功业高显,清誉逾彰,富贵隆重,廉洁弥峻,等古形今,孰类兹美。
臣愚忖度,未有斯例。
凡庶族同气,爱睦尚少,岂有仰睹陛下垂友于之性若此者乎?
共起布衣,俱登天贵,生平游处,何事不同,分甘均味,何珍不等,未尝睹貌而天心不欢,见形而圣仪不悦。
爰及临危舍命,亲瞻喘息,万分之际,没在圣目,号哭动乎天地,感恸惊乎鬼神,乃至撤膳移寝,坐泣迁旦,神仪损耗,隔宿改容,奉瞻圣颜,谁不悲悚,历古所未闻,记籍所不载。
既有若斯之大德,而典服之赠不彰,如其脱致亏忘,追改为烦,不令千载之下,物有遗恨。
其德不具美者,尚嘉隆之命;
况事光先烈者,宁可缺兹盛典。
臣恐有识之人,容致其议。
且庶族近代桓温、庾亮之类,亦降殊命,伏度天心,已当有在(《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张融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此乃是长史美事,恐朝廷有常典,不得如长史所怀(《南齐书·张融传》。竟陵张欣时为诸暨,坐罪当死。竟陵王子良,乞代欣时死,子良答。)
顾宪之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非君无以闻此德音(《梁书·顾宪之传》。竟陵王宣城、临成、定陵三县界立屯,封山泽数百里,禁民樵采,宪之固陈不可,王答。)
安陆侯缅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窃承下风,数十年来,姑苏未有此政(《南史》四十一,又《南齐书·安陆王传》。吴郡太守大著风绩,竟陵王子良书。)
王僧虔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辱告,并五纸,举体精隽灵奥,执玩反覆,不能释手,虽太傅之婉媚玩好,领军之静逖答绪,方之蔑如也。
杜度杀字甚安,而笔体微瘦,崔瑗笔势甚快,而结字小疏,君处二者之间,亦犹仲尼方于季孟也。
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伯喈非流纨体素,不妄下笔,若子邑之纸,妍妙辉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伯英之笔,穷神尽善,妙物远矣,邈不可追。
令思挫于弱毫,数屈于陋墨,言之使人于邑,若三珍尚存,四宝斯觌,何但尺素信札,动见模式,将一字径丈,方寸千言也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此,误与王僧虔论书混为一篇,张怀瓘《书断》引「子邑之纸」至「邈不可追」八句作竟陵王僧虔书,今据编入竟陵王集中。)
孔中丞稚圭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览君书,具一二,每患浮言之妨正道,激烈之伤纯和,亦已久矣。
孟子有云,君王无好智,君王无好勇,勇智之过,生乎患祸,所遵正当仁义为本。
今因修释训,始见斯行之所发,誓念履行,欲卑高同其美,且取解脱之喻,不得不小夫存其大,至于形外之间,自不足及言,真俗之教,其致一耳。
取之者未达,故横起异同君云积业栖信,便是言行相舛,岂有奉亲一毁一敬,而云大孝,未之前闻。
夫仁人之行,非是残害加其美,廉洁之操,不藉贪窃成其德。
如此则三归五戒,岂得一念而可舍;
十善八正,宁瞥想之可遗。
未见轻其本而能重其末,所谓本既倾矣,而后枝叶从之。
今云二途虽异,何得相顺,此言故是见其浅近之谈耳。
君非不睹经律所辨,何为偏志一方,埋没通路
夫士未尝离俗施训,即世之教,可以知之。
若云斯法,空成诡妄,更增疑惑,应当毁灭。
就即因而言,闺门孝悌者,连乡接党,竟有几人,今可得以无其多,絓诸训诰经史箴诫,悉可焚之不。
君今迟疑于内教,亦复与此何殊哉?
所以归心胜法者,本不以礼敬标其心,兢仰祗崇者,不以在我故忘物。
今之殷勤克己者,政为君辈之徒耳。
欲今相与去憍矜,除慢傲,节情欲,制贪求,修礼让,习谦恭,奉仁义,敦孝弟,课之以博施,广之以泛爱,赏之以英贤,拔之以俊异,复何惭于鬼神乎?
孜孜策励,良在于斯,虽未有奉遵,亦意不忘之。
今未有夜光之投,而按剑已起,欲相望于道德,宁不多愧,当繇未见此情,故常信斯心耳。
在怀则不然,每苦其不及。
司徒之府,本五教是劝,方共敦斯美行,以率无欲,使□诡谄佞,望门而自殄,浮伪荡逸,践庭而变迹,等彼息心之馆,齐此无欲之台,不亦善乎!
一则以仰顺宸极普天之慈,二则敬奉储皇垂爱之善。
宵旦而警惕者,正患此心无遂耳。
悠悠之语,好自多端。
其云愿善,政言未知伤化之重,傥令诡事以忠孝,佞悦以仁义,虚设以礼让,假枉以方直,乃至一日克己,天下归仁,况能旬则有馀,所望过矣。
本自开心所纳,正苦此矫不多,如其此烦未广,故鄙薄深慨,君正应规谏其乖,开发未达。
云何言伤孝本,语损义基,于邑有怀,非所望也。
若此事可弃,则欣闻馀善。
又云,未必劝人持戒,当令善繇下发,必如此而弘教者,放勋须四凶革而启圣,虞舜商均贤而德明,如斯而遂美,其可望乎?
君之此意,则应广有所折,便当诘以土阶之俭,嘉离宫之丽,贬禹以之陋,崇阿房之贵,耻汲黯之正容,荣祝蛇之媚色,其馀节义贞信谦恭之德,皆当改途而反面,复何行之可修也。
凡闻于言,必察其行,睹于行必求于理,若理不乖而行不越者,请无造于异端,真殊途同归,未必孱然一贯。
顷亦多有与君此意同者,今寄言此纸,情不专一者,厝心于疑妄,国君普宣示之。
略言其怀,无见仿佛,翰迹易烦,中不尽意,比见君,别更委悉也。
夫人心之不同,犹若其貌,岂其容一而等其智乎?
鉴有待之参差,足见情灵之乖舛矣。
一得其志者,非言谈之所尽;
一背其途者,岂游说之所翻。
见君虽复言面委尽,而不及此处者,良由彼我之见既异,幸可各保其方差,无须空构是非,横起谤议耳。
栖心入信者,前良不无此志。
今以效善之为乐,故挫憍陵以待物。
君若以德越往贤,圣逾前脩,智超群类,位极人贵者,自可逍遥世表,以道化物,高其怀无求自足,而退于前良,恐未能悬绝,空秉两涂,独异胜法。
若悠悠相期,本不及言,意在不薄,为复示斯怀耳。
比面别一二,近聊有此释滞两卷,想于外已当见之。
今送相示,若已览者付反,幸无劳形目。
脱未睹者,为可一历意,本不期他翻,正是自释疑滞耳。
君见之必当抚掌也(并《弘明集》十一)
孔中丞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君此书甚佳,宜广示诸未逵者(《弘明集》十一)
南郡太守刘景蕤书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冬去因君与刘居士书,今春得其返价,辞趣翩翩,足有才藻,实子云之笔札,元瑜书记
伸复咨嗟,弥用钦想,此子含真抱璞,比调云霞,背俗居幽,寓欢林溆
养志南荆,可与卞宝争价,韬光梵服,固同隋照共明。
虽颜段之栖迟偃仰,扬郑之寂寞恬淡,取之若人,信可同日而语矣。
且道性天悠,禅心自谧,敦悦九部,研味三乘。
在家菩萨,行之而不难,白衣居士,即之而匪易。
逝将烛昏霾于慧炬,拯沦溺于法桥,扇灵崿之留风,镜贞林之绝影。
仆栖尚既同,情契弥至,而悠悠京苑,间以江山。
假复神通远迩,冥交晓曙,畴得写析深襟,辨明幽旨,迹生灭之中谈,究真俗之谛义,故重有别书,招来畿邑,居问道之次,具为敦请。
兰山桂水,既足逍遥,儒侣玄宗,复多朋往。
非以一爵相加,岂其旌蒲为分,直暗投诚素,庶必能玄了。
脱悠尔来仪,想时加资遣也(《释藏》轻四、《广弘明集》十九。案:《广弘明集》十九有萧子良荆州隐士刘虬书,其篇末云,王元长之词也。今编入王融集。)
沙门法猷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远法师一代名德,志节清高,潜山树美,四海餐风。
弟子暗昧,谬蒙师范,方欲仰禀仁化,用洗烦虑,不谓此疾,奄然异世,悲痛之心,特不可忍。
上即既业行圆通,旷劫希有,弟子意不欲遗形影迹,杂处众僧墓中,得别卜馀地,是所愿也。
方应树刹表奇,刻石铭德矣(《高僧传》八)
宾僚七要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既烟而接汉,缘岭而负筠。
哀过鸿于月晓,悲夜猿于霜旻。
乃鹤驾之非远,信羽车之可邻。
鸿池广象,太液染华。
势含五水,气疏九河。
既百寻而照底,亦千丈而分沙
故乘流以神王,或鼓地而目多,岂能从我,泛此安波(《艺文类聚》五十七)
行宅时序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余禀性端疏,属爱闲外。
往岁羁役浙东,备历江山之美。
名都胜境,极尽登临。
山原石道,步步新情。
回池绝涧,往往旧识。
以吟以咏,聊用述心。
登山望雷居士精舍同沈右卫刘先生墓下诗序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沛国刘子圭,学优未仕,迹迩心遐,履信体仁,古之遗德。
潜舟迅景,灭赏沦辉,言念芳猷,式怀嗟述。
属舍弟随郡,有示来篇。
弥绩久要之情,益深宿草之叹。
升望西山,率尔为答,虽因事雷山,实申悲刘子云尔。
《净住子》序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遗教经云,波罗提木义是汝大师,若住于世,无异我也。
又云,波罗提木义住,则我法住,波罗提木义灭,则我法灭。
是故众僧于望海再说禁戒,谓之布萨。
外国云布萨,此云净住,亦名长养亦名增进
所谓净住,身口意身吉意,如戒而住,故曰净住。
子者绍继为义以沙门净身口七支不起诸恶,长养增进菩提善根,如是修习,成佛无差,则能绍续三世佛种,是佛之子,故云《净住子(《广弘明集》二十七上。案:《净住子》有专行本,张溥刻《竟陵王集》全载之。凡三十一章,今不具录。每章有王融颂。今编入王融集中。案:《广弘明集》一本无此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