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武春秋齐国
令隧长 春秋齐国 · 孙武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一鼓皆振,二鼓操进,三鼓为战形(《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四)
算经序 春秋齐国 · 孙武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孙子曰:夫算者,天地之经纬,群生之元用,五常之本末,阴阳之父母,星辰之建号,三光之表里,五行之准平,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六艺之纲纪。
稽群伦之聚散,考二气之降升,推寒暑之迭运,步远近之殊同,观天道精微之兆基,察理从横之长短,采神祇之所在,极成败之符验,穷道德之理,究性命之情,立规矩,准方员,谨法度,约尺丈,立权衡,平重轻,剖豪氂,折黍累。
历亿载而不朽,施八极而无疆。
散之不可轻究,敛之不盈掌握。
响之者富有馀,背之者贫且窭。
心开者幼冲而即悟,意闭者皓首而难精。
夫欲学之者必务量能,揆己志在所专,如是,则焉有不成者哉(《孙子算经》聚珍本。案《隋志》《孙子算经》二卷,今本三卷,其书有「长安」「洛阳」及「佛书二十九章」等语,盖后人有增加也。朱彝尊等皆谓是孙武书,故录之。)
兵法(案《孙子兵法》十三篇见存,不录,录其佚文。) 其一 春秋齐国 · 孙武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孙子曰:凡地多陷曲曰天井(《御览》一百八十九)
其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孙子曰:故曰深草蓊秽者,所以逃遁也;
深谷险阻者,所以止御车骑也;
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
沛泽杳冥者,所以匿其形也(《通典》一百五十九。案「深草」已下皆《六韬。奇兵篇》文,孙子引申之。)
其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散地士卒顾家,不可与战,则必固守不出。
若敌攻吾小城,掠吾田野,禁吾樵采,塞吾要道,待吾空虚而急来攻,则如之何」?
曰:「敌人深入吾都,多背城邑,士卒以军为家,专志轻斗。
吾兵在国,安土怀生,以陈则不坚,以斗则不胜,富集人合众,聚谷蓄帛,保城备险,遣轻兵绝其粮道
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野无所掠,三军因馁,因而诱之,可以有功。
若欲野战,则必因势依险设伏。
无险则隐于天气,阴晦昏雾,出其不意,袭其懈怠,可以有功(《通典》一百五十九《孙子九地篇》何延锡注)」。
其四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吾至轻地,始入敌境,士卒思还,难进易退,未背险阻,三军恐惧,大将欲进,士卒欲退,上下异心,敌守其城垒,整其车骑,或当吾前,或击吾后,则如之何」?
曰:「军至轻地,士卒未专以入为务,无以战为,故无近其名城,无由其道路,设疑佯惑,示若将去。
乃选精骑,衔枚先入,掠其牛马六畜,三军见得进,乃不惧。
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人若来,击之勿疑。
若其不至,舍之而去(《通典》一百五十九,《孙子。九地篇》何氏注,又张预注)」。
其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又曰:军入敌境,敌人固垒不战,士卒思归,欲退且难,谓之轻地。
当选骁骑伏要路,我退敌追,来则击之也(《孙子。何氏注》)
其六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争地敌若先至,据要保利,简兵练卒,或出或守,以备我奇,则如之何」?
曰:「争地之法,让之者得,争之者失(此二句,何注引作「先据为利」,敌得其处,慎勿攻之,引而佯走,建旗鸣鼓,趣其所爱,曳柴扬尘,惑其耳目,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必出救。人欲我与,人弃我取,此争先之道也。)
若我先至,而敌用此术,则选吾锐卒,固守其所,轻兵追之,分伏险阻,敌人还斗,伏兵傍起,此全胜之道也(《通典》一百五十九《孙子》何氏注)」。
其七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交地吾将绝敌,使不得来,必全吾边城,修其守备,深绝通路,固其隘塞,若不先图之,彼可得而来,吾不得而往,众寡又均,则如之何」?
曰:「既我不有以往,彼可以来,吾分卒匿之,守而易怠,示其不能。
敌人且至,设伏隐庐,出其不意,可以有功也(同上)」。
其八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衢地必先,若吾道远发后,虽驰车骤马,至不能先,则如之何」?
曰:「诸侯参属,其道四通,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
所谓先者,必重币轻使,约和旁国,交亲结恩,兵虽后至,众已属矣。
简兵练卒,阻利而处,亲吾军事,实吾资粮,令吾车骑,出入瞻候。
我有众助,彼失其党,诸国犄角,震鼓齐攻,敌人惊恐,莫知所当(同上)」。
其九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吾引兵深入重地,多所逾越,粮道绝塞,设欲归还,势不可过,欲食于敌,持兵不失,则如之何」?
曰:「凡居重地,士卒轻勇,转输不通,则掠以继食,下得粟帛,皆贡于上,多者有赏,士无归意。
若欲还出,即为戒备,深沟高垒,示敌且久,敌疑通途,私除要害之道,乃令轻车,衔枚而行,尘埃气扬,以牛马为饵。
敌人若出,阴伏吾士,与之中期,内外相应,其败可知也(同上)
其十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吾入圮地,山川险阻,难从之道,行久卒劳,敌在吾前,而伏吾后,营居吾左,而守吾右,良车骁骑,要吾隘道,则如之何」?
曰:「先进轻车,去军十里,与敌相候。
接期险阻,或分而左,或分而右,大将四观,择空而取,皆会中道,胜而乃止(同上)」。
其十一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吾入围地,前有强敌,后有险难,敌绝粮道,利我走势,敌鼓噪不进,以观吾能,则如之何」?
曰:「围地之宜,必塞其阙,示无所往,则以军为家,万人同心,三军齐力,并炊数日,无见火烟,故为毁乱寡弱之形,敌人见我,备之必轻。
告厉士卒,令其奋怒,阵伏良卒,左右险阻,击鼓而出,敌人若当,疾击务突,前斗后拓,左右犄角」。
又问曰:「敌在吾围,伏而深谋,示我以利,萦我以旗,纷纷若乱,不知所之,柰何」?
曰:「千人操旌,分塞要道,轻兵进挑,陈而勿搏,交而勿去,此败谋之法(同上)」。
其十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吾师出境,军于敌人之地,敌人大至,围我数重,欲突以出,四塞不通。
欲励士激众,使之投命溃围,则如之何」?
曰:「深沟高垒,示为守备。
安静勿动,以隐吾能。
告令三军,示不得已。
杀牛燔车,以飨吾士,烧尽粮食,填夷井灶,割发捐冠,绝去生虑,将无馀谋,士有死志。
于是砥甲砺刃,并气一力,或攻两旁,震鼓疾噪,敌人亦惧,莫知所当,锐卒分行,疾攻其后,此是失道而求生,故曰困而不谋者穷,穷而不战者亡」。
吴王曰:「若吾围敌,则如之何」?
曰:「山峻谷险,难以逾越,谓之穷寇。
击之之法,伏卒隐庐,开其去道,示其去路。
求生透出,必无斗志。
因而击之,虽众必破」。
又问曰:「吾在死地,粮道已绝,敌伏吾险,进退不得,则如之何」?
曰:「燔吾蓄积,尽我馀财,激士励众,使无生虑,鼓呼而冲,进而勿顾,决命争强,死而须斗。
若敌在死地,士卒气勇,欲击之法,顺而勿抗,阴守其利,绝其粮道,恐有奇兵,隐而不睹,使吾弓弩,俱守其所(《通典》一百五十九,《孙子》何氏注又张预注。案此已上皆释九地篇义。)」。
其十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敌勇不惧,骄而无虑,兵众而强,图之柰何」?
曰:「绌而待之,以顺其意,无令省觉,以益其懈怠。
因敌迁移,潜伏候待,前行不瞻,后往不顾,中而击之,虽众可取。
攻骄之道,不可争锋(《通典》一百五十二)」。
其十四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吴王孙武曰:「敌人保据山险,擅利而处之,粮食又足,挑之则不出,乘间则侵掠,为之柰何」?
曰:「分兵守要,谨备勿懈。
潜探其情,密候其怠,以利诱之,禁其樵牧(《御览》作「禁其牧采」)久无所得,自然变改。
待离其固(《御览》作故夺其所爱,敌据险隘),我能破之也(《通典》一百五十九、《御览》三百三十一)」。
其十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孙子曰:强弱长短杂用(《通典》一百二十)
其十六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孙子曰:远则用弩,近则用兵,兵弩相解也(《通典》)
其十七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孙子曰:以步兵十人击骑一匹(《通典》)
其十八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孙子曰:人效死而士能用之,虽优游暇誉,令犹行也(《文选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