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卜颂 其十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戎夏交猝(《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卜之,曰:「胜而不吉,遇兆。云云,」公不听,遂伐骊戎,克之,得骊姬以归。)
其十一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专之渝,攘公之羭。
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左传》僖四年: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云云,必不可。」弗听。)
其十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左传》襄十年。「郑皇耳帅师侵卫,孙文子卜追之,献兆于定姜氏问繇,曰云云」)
其十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君子得鼋,小人遗冠(《御览》六百八十四,八百三十二,九百三十二引《古文琐语》:范献子卜猎,其繇曰云云。献子猎无所得,遗得其豹冠。)
其十四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于商(《左传》哀九年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史龟曰:「是谓云云。」)
其十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
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阖门塞窦,乃自后逾(《左传》哀十七年,卫侯梦浑良夫叫天无辜,卫侯贞卜,其繇曰。)
其十六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史记。文帝纪》:「陈平等遣人迎代王,代王卜之,兆得大横,占曰。」)
夏书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昏墨贼杀(《左传》昭十四年夏引「《夏书》云云,皋陶之刑也。」注:「逸书。」)
夏训 其一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有穷后羿(《左传》襄四年引《夏训》有之,」注:「《夏训》,夏书。」)
其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锄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
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
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
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已相。
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
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靡奔有鬲氏。
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同上)
训语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
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告。
卜请其漦而藏之,吉,乃布币焉,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藏之,传郊之。
及殷周,莫之发也(《郑语》史伯引《训语》有之。注:「《训语》,周书。」)
秩官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涂,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禀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大小莫不怀爱。
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
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
王巡守,则君亲监之(《周语》中,单襄公引周之《秩官》。注:「《秩官》,周常官篇名。」)
西方之书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怀与安,实疚大事(《晋语》四,注:「西方谓周。」)
大度之书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战而必胜,胜而不死,得地而国不败,为此四者,若何?
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者,计数得也;
战而必胜者,法度审也;
胜而不死者,教器备利而敌不敢校也。
得地而国不败者,因其民也(《管子。兵法》)
郑书 其一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左传》襄三十年,子产引「《郑书》有之。」注:「郑国史书。」)
其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恶直丑正,实蕃有徒(《左传》昭二十八年,司马叔游引「《郑书》有之。」注:「郑书,古书名也。」)
太府之宪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国虽大赦,降臣亡子,不得与焉(《战国策。魏》四;安陵君言:「先君手受《太府之宪》,《宪》之上篇曰。」注:「以城降人及亡人之子。」)
礼志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将有请于人,必先有入焉。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
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
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晋语》四)
前志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左传》文六年)
其一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襄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