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齿 軍壘 几案 徵羽 使 策也 否泰 迤邐,旁行連延 諾也 累日 寢衣,名詞 藥草 木名 止也,息也 踦閭 玉色鮮也 氿 止也,又場也 伏舍 俿 岿 山足 [更多255]
車騎,名詞 鼓吹 容易 連累 惠也,與也 因為 饋遺 記也 使 覆也,及也 待也 與智同 音備,本作絥。 诿 槌也。又通置 未已也 傾也,邪也。 直視也 已也。辭也 稱錘 乳化也。 聲也 語已辭 岿 同餧 亦水索也 有庳,國名 細櫛 積也 [更多293]
婿 契約 偶也。 羿 游説 拘泥 鳥鳴也 以女妻人 視也 弓弩矢器 咽痛 足滑也 火齊 梁棟 與涕同 通作淛 音麗。義同。 [更多242]
繁体或异体字:佩珮
拼音:pèi  韵部:

〈名〉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 同本义
  • 又如:佩玖(作佩饰用的浅黑色美石);佩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佩珂(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佩衽(佩玉和衣襟)
〈动〉
  • 佩带,把徽章、符号、手枪等戴在或挂在胸前、臂上、肩上或腰间
    • 佩之金玦。——《左传·闵公二年》
    • 古代君子,必佩玉。——《礼记·玉藻》
    • 佩其象揥。——《诗·魏风·葛屦》
    •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 又如:佩章(古代官员佩带的印章);佩巾(古代女子外出时系于腰左的拭巾);佩玉(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
  • 钦佩,敬仰
    • 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携带,随身拿着
    • 农夫佩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白虎通·衣裳》
    • 杻阳之山,有兽名鹿蜀,佩之宜子孙。——《山海经·南山经》。注:“谓带其皮毛。”
  • 又如:佩仰(钦佩和信仰);佩慰(钦佩欣慰);佩德勿谖(受到的恩情,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