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便安也 穿 地名 與旋同 乾坤 硏究 沿 濺濺,水疾流貌 俗船字 軿 平平,辨治也 曲也 與圓同 篿 先零,西羌也 扁舟 單于 與眠通,又弓名、菜名 猶全也 骿 [更多288]


  • 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𠀤音椽。 (先韻)
  • 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
  • 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
  • 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
  • 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株戀切,專去聲。 (霰韻)
  • 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
  • 又《說文》遽也,驛遞曰傳。《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驛傳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賤而給役使,故自稱如此。又古者以車駕馬,乗詣京師,謂之傳車。後又置驛騎,用單馬乗之,若今之遞馬。凡四馬高足爲置傳,四馬中足爲馳傳,四馬下足爲乗傳,一馬二馬爲軺傳。漢律,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乗傳參封之。參,三也。有期會絫封兩端,端各兩封,凡四封。乗置馳傳五封之,兩端各二,中央一軺,傳兩馬再封之,一馬一封,以馬駕軺車而乗傳,曰一封軺傳。
  • 又關傳。《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前漢·文帝紀》《註》張晏曰: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師古曰: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後漢·陳蕃傳》投傳而去。《註》符也。丁戀切。《釋名》傳,轉也。轉移所在,執以爲信也。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柱戀切,音瑑。
  • 訓也。賢人之書曰傳。又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諸史列傳是也。《釋名》傳,傳也。以傳示後人也。
  • 又續也。《孟子》傳食於諸侯。
  • 又叶重倫切,音陳。 (眞韻)
  • 前漢·敘傳》帝庸親親,厥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不傳。
  • 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知戀、直戀三切,《廣韻》分析極細,《正韻》因之。然歷考經史註疏,驛傳之傳,平、去二音可以互讀,至傳道、傳聞、傳授之傳,乃一定之平聲,紀載之傳,一定之去聲。此音之分動靜,不可易者也。《正字通》專闢動靜字音之說,每於此等處,爲渾同之說以亂之,此斷斷不可从者。又按《廣韻》二仙,傳,直攣切,音椽,又持戀,丁戀二切。三十三線,傳,直戀切,卽持戀切。知戀切,卽丁戀切。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
  • 考證:〔《左傳·莊九年》傳乗而歸。註傳乗,乗他小車。〕
  • 謹照原文省小字。〔《註》傳,直專反。〕
  •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度枕几不傳。〕
  • 謹照原文簟度改簟席。〔《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註》張晏曰,信也,〕
  • 謹按張晏曰云云乃漢書註,非周禮註。註字上增前漢文帝紀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