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周祗”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刘裕书谏伐蜀 东晋 · 周祗
 出处:全晋文
自义旗之建,所征无不必克,此可谓天人交助,信顺之徵也。
今大难已夷,君臣俱泰。
顷五谷转丰,民无饥苦,劫盗之患,亦为弭息,此诚渐足无事,宜大宁治本,蜀贼宜平,六合宜一,非为不尔也。
古人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今往伐,万有馀里,溯流天险,动经时岁。
若此军直指成都,径禽谯氏者,复是将帅奋威,一快之举耳。
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计得彼利,与今行军之费,不足相补也。
而今往艰险,雨雪方降,驱三州三吴之人,投之三巴三蜀之土,其中疾病死亡,岂可称计。
此一疑也。
贼必不守穷城,将决力战。
今我往劳困,彼来甚逸,若忽使师行不利,人情波骇,大势挫衄,此二疑也。
且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况今溯险万里,所在无储。
若连兵不解,运漕不继,虽之将,何以成功。
此三疑也。
今云可征者皆云:“彼亲离众叛”。
愚谓不然。
彼以一匹夫,而能致今日之事,若众力离散,亦何以至此。
官所遣兵,皆乌合受募之人,亦必无千人一心,有前无退矣。
为治者固先定其内而理其外,先安其近而怀其远。
自顷狂狡不息,诛戮相继,未可谓人和也。
天险如彼,未可谓地利也。
毛修之家雠不雪,不应以得死为恨,刘敬宣蒙生存之恩,亦宜性命仰报,今将军欲驱二死之甘心,而忘国家之重计,愚情窃所未安。
阙门之外,非所宜豫,苟有其心,不觉披尽(《宋书·刘敬宣传》,义熙三年高祖表遣敬宣率众五千伐蜀,国子博士周祗书谏,不从。)
梁鸿 东晋 · 周祗
 出处:全晋文
晋隆安四年十一月陈郡周颖文以蕴藻行潦祠于梁先生之墓。
夫子迈志箕颍,尘垢雕俗。
骨秀风霜,性淳寡欲。
娶待偕隐之俪,文绝陪臣之录。
遂负策周鲁之郊,逆旅吴会之阿。
可谓高奇绝伦,孤生莫和者也。
后学抚牍,得人在文。
忽以知命,而展其坟。
芒芒积草,有馥馀芬,昔先生延陵而想季,经海隅而感连。
苟践迹而趣合,亦断金于当年(《艺文类聚》三十八,《御览》五百二十六。)
孙承旨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永乐大典》卷一○一一五
右某启:伏承宠司宪府,归冠禁林。
荣躅虽纡,公言增仰。
恭以某官躬殆庶之彦,舍含厚之和。
内储人文,外绚王度
比缘国赖司直,是故选有难才。
屈敦博之大儒,肃抨弹于列辟。
纯诚谡谡,露劲节于岁寒;
列誉棱棱,满危言于天下。
聊避佥锡,遽愿回翔。
知所以裁,虽为吾党之幸;
实相以济,终副上帝之心。
姑待刚辰,庸跻右弼
某久违颖文,方属鞬櫜,侧听恩言,但驰欣素。
募兵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八、《范香溪文集》卷一四
古者兵法起于井田,故有寓兵,无募兵。
后世兵农两分,则兵不足而募,亦其宜也。
汉高祖与楚相距五岁,数失军已众,而萧何常从关中遣士卒补其处,至发老弱未傅者悉诣荥阳
耿弇光武曰:「吏士死亡者多,愿居上谷,益发精兵以集大计」。
因与吴汉北收幽州十部兵,从光武击破铜马等。
高、光定天下,皆益兵以成功,今方克复土宇,用兵伊始,宜广召募,以备戎行之阙。
则其说有二:一曰义勇之士,二曰死事之孤。
且家鹤膝,户犀渠,江东之习俗也。
项羽所以雄诸侯,孙权所以破曹公,皆东吴兵。
至于戈船下濑,蹈轮鼓水,角长技于波涛中,又莫如吴人
加以闽地山险,俗皆趫捷伉健,白挺长铩,操以奋呼,焰锐莫当。
又楚人剽轻,先登陷阵,出入若飞,募而教之,皆为胜兵。
往岁狂虏乘间犯浙右,所过为乡社掩格,俘斩甚众,此以见江东之士胆勇有馀,使当虏人,往往得利。
臣愿明诏江淮闽浙,募敢勇士愿效忠者,无拘数额,发诣行朝,各以路分,聚为一军,勿黥面,勿刺手,第随州郡,类结火伍,日加训练。
此义勇之士也。
汉取从军死事之子孙,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
灌夫欲报父仇,披甲持戟,驰入吴军,身中大创十馀,斗志弥厉。
盖人有复雠之心,虽万死不顾,因而用之,必能有功。
臣愿明诏诸道,募欲杀贼报仇者,所在州县厚恤其家,与之资粮,遣诣行朝,亦聚为一军,勿黥面,勿刺手。
其人平居抱愤,欲释憾于贼而力不能,一来应募,必誓捐躯,自无逋亡,但当教以坐作进退,使习熟金鼓。
此死事之孤也。
或曰:「昔吴周祗欲于鄱阳召募,陆逊鄱阳郡民易动难安,召之恐致贼寇,固陈取之,而吴遽等果乱。
今欲召募,得无有吴遽之变乎」?
臣谓此殆欲以一噎而废食也。
且彼一时,此一时,安可同哉?
陆逊料当时召募易动难安之民,臣亦策今日召募,可以安未动之寇也,何以言之?
江浙之人,传习妖教旧矣,而比年尤盛,绵村带落,比屋有之。
渠首者,家于穷山僻谷,夜则啸集徒众,以神怪相诳诱,迟明散去,烟消鸟没,究之则鬼迹,捕之则易以生事,根固蔓连,势已潜炽。
其人类多奸豪,拳勇横猾,不及此时因召募而收用之,以消患于未萌,臣恐吴遽未必跳梁于今,而张角孙恩决复响动于后也。
且奸豪横猾之人,居心好动,殆非莳秉耒,低首安作,为良民者。
譬之修蛇巨蝎,取以备药物,或能已疾蠲病,苟弃不用,日以滋息,则缘墉肖屋,螫人而肆其毒,必矣。
故臣愿因召募而收用之,亦已时病之细术也。
九功寺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北涧集》卷二
南齐建元末会稽刺史颖文顼施第建寺于馀姚之西,荐冥福于其子秘书正字给事中京兆尹休,秘书正字太子舍人光。
梁天监初,锡休光为额。
吴越时武肃王目眚,寺僧惠清精祷有瘳,改曰光明。
忠懿嗣兴,振坠起废者九,彷九功惟叙,作今额,俾住持。
清源人
参见雪峰,逮神爽常显,则以波罗提目义律众,自是曰明、曰交、曰真,递迭而出。
开禧初,学衡台者曰道源、文圭,访余于飞来隐居,时法堂权舆于住山妙琏,而策勋于其徒思齐。
辟支舍利塔,则馀姚杜高旧所造,重修于敬复者,久复坏矣。
大殿乃了聪与其徒勤苦诸行,再造于方腊烬馀,壮丽与堂称,司农丞李端明记与新昌虞似良书在焉。
吾闻会稽之地左鉴右浙,带明衿台,佛仙所庐,辄擅幽胜。
象耕鸟耘,未必皆有虞之田也,而农勤以孳;
浚井完廪,未必皆有虞之居也,而子孝以友。
故家遗俗,犹有存者,一水一石,尚想见王、谢钓游处。
源与圭能为余言之,源已矣,后来如源者未见也。
而说偈言:齐梁之间,竺坟孔章
梁不永祚,曰吾亡梁。
陈隋之亡,吾固在兹。
试问诸野,亡如何其。
矧二三君,踰矩越度。
不曰匡救,伊臣惟具。
好爵厚廪,吾何与焉。
危吾不持,吾童吾颠。
猗欤荣公,爱不忘子。
求福其冥,易第作寺。
钱氏有国,像设日严
冉冉缁云,渊珠出潜。
绳绳逮今,方轨联躅。
荣公愿轮,康庄转毂。
咨尔来学,是讨是论。
冀此胜幢,不骞不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