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太师曾孙真人歌。奉寿竹溪宗丈 清 · 权万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二
太师曾孙有真人,度世经今八百春。
嘉靖年中方丈庵,南宫进士遭怒嗔。
留待人间不笑人,代毛洗髓形屡嬗。
往在宁陵辛卯岁,来降小白之东堧。
阅历明王四五朝,复见中元甲子年。
中元甲子开一会,圣上亲临耆老筵。
为赐真人二品阶,真人曾拜副护军。
恰似尧时广成子,超然截当生死门。
上三皇时为法师,下三皇时为真君。
十月庚申宴弧辰,三彭不敢窥天阍。
绯衣紫带映春樽,九十四岁元气存。
广成子长不老,尧亦不老齐三元。
箕子来陈五皇极,寿考康宁又好德。
四方八路平如砥,王道荡荡无反侧。
真人西向拜稽首,华祝多男寿而富。
太平圣代皆神仙,何须恨失南宫斗。
郑进士(恒)挽 清 · 姜再恒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二
五十川水何萦纡,萦纡屈曲注东溟。
东溟老人疏兰翁,于焉卜筑问几龄。
窗前莳花复种竹,云作藩篱山作屏。
晴沙一曲平晶晶,白𩿨飞下振玉翎。
主人支颐听松风,一䨥童子供皓苓。
闲中日月深复深,鹤骨戍削鬓发青。
归来忽梦广成子,碧桃花开春冥冥。
尘寰一去等蝉蜕,碧城迢迢尻轮轻。
西峰真人砀水仙,跨鹤乘鲤笑相迎。
独有海上旧游客,洒涕汉阳东都亭。
李副使梦阳 清 · 严遂成
出处:明史杂咏卷四
堕怀梦日胞衣紫,世间乃有崆峒子。
侈陈时政五千言,奏辩皇后斥张氏。
大市街遇寿宁侯,乘醉挥鞭落其齿。
志清君侧幸不死,黑缧又锁江(万实。)御史。
不知以雄而守雌,冠带闲住何所辞。
樊台丛台数猎较,汳雒少年往从之。
汉后无文唐无诗,激论亦如为郎时。
齐吴代兴江楚继,百年坛坫主北地。
可惜阳春书院记,反形已具吴王濞。
西涯衣钵委而去,对山弦索申申詈。
有甥亦酷似其舅,茂州判谪何无忌。
大刚则折鈲缺砺,陵轹何人当盛气。
入庙恸哭以诗祭,龙逢比干不我弃。
按:北地虽非西涯门人,然如王九思以仿西涯体中选,其馀诸子,多有亲承指授者,皆夺于北地之焰,改辕背之,犹之北地背之也。子衡、孟独牴排尤力,吴楚继起,祧西涯,祢北地,惓惓依皈弗替〔者〕,石文隐、罗文肃、邵文庄数公耳。至于对山救我之语一出,冥然忘之,沜东、鄠杜间搊弹以老,中岂得已。狱急时,仲默论救,乞杨文襄为解,后至相讥諆,以矛刺盾,师友之间有馀议焉。宁藩久蓄叛谋,徵仲子畏率辞免,北地身在江西,岂无所见,而以文字受污,固知生平刚激已甚,事半属矫诬,迨暮气旋生,遇其甥曹嘉谪判茂州,同下涂穷之泪,虽悔何追,和盘托出矣。
古风 其一 清 · 南有容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䨓渊集卷之二
昔者无怀世,洪荒寄至理。
动息随元化,于于麋鹿视。
一自炎帝衰,挥戈乱天纪。
箕文谏而死,杀戮兹为始。
一体乃相贼,斯民实鼎沸。
所以广成子,揽车早见几。
再题静室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三
谁云斯室静,来便惹吟思。
纵目千里际,拈须七步时。
清风满襟袖,太古与追随。
蓦遇广成子,笄头庶可期。
松壑间楼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
枝峰蔓壑不可数,峙有长松千岁古。
择向为楼适其间,天风飒沓为鼓舞。
照人碧静成苍颜,白鹤下立阶墀前。
广成子乎洪厓仙,举手与我相周旋。
忽盻秋雨滋山田,自笑毕竟无仙缘。
山荪亭杂咏十首 其三 清 · 刘大观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七
图南在往古,初是广成子。
冢中人是谁,先生固未死。
蛣蟨化蚊歌 清 · 王昙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一
蚊之螫人最毒者,其一种为倒跂虫所化,利觜长距,蛣蟨之后身也。余居水乡,草堂中最多是虫。每一霪雨,瓮缶戢戢,顷刻之间,穿帱入帐。昔欧阳公作《憎蚊诗》,道其阴噬之虐,殆无遗渗。今之为此歌者,又述其变之神、化之速有甚于憎之者矣。
蜻蛚号孙蚁号祖,螉蠮祝子螟呼父。
虾蟆下水活郎生,鷏鸟为禽是蚊母。
从来阴阳生物具九趣,历自风轮振今古。
胎卵湿化类有四,色想非非并为五。
或言蚊从化生不食圣人国,或言巴山旦暮行人趣亭午。
或言信安沧景马牛道上多泥涂,穴肉傅盐渡衡浦。
或言南中溪涧蛆生黑色作而螫,或言塞阴血草藏草化而蛊。
或言岭南蚊树夏日实作枇杷熟,群化薨飞若为树。
吾吴湖波千顷会,水域葭薍菰蒋苇。
莽莽霪潦五月盆盈缶积井灶底,蛣蟨为蚊细于黍。
初成壮士独特孑孓左右臂,诘曲浮沉肖其诂。
瞬时惊影散去有若脱落丁子尾,后后前前散其部。
继若郑侨池上将生不死圉圉鱼,十十三三倍其数。
古云䖵虫风动八日始变化,竟不崇朝喙而羽。
冲檐度梠越闺闼,声作尸尸撼庭宇。
兰堂日夜翾翾偪枕席,幕火帏镫伺门户。
漂山众煦势若合,不慕醯酸慕雷聚。
潜噆暗咂齾不让,黄帝广成子师旷离朱未闻睹。
譬如毛遂锥,刺入苏秦股。
譬如荆轲匕,掷锸秦庭柱。
譬如晋阳铜箭铁镞矢,诸葛雄军万人弩。
譬如蠕蠕阿那黑漆露丝槊,铎刃蛮刀化为雨。
譬如田单画牛束火触戮五千众,抛石撞车到肠肚。
譬如阴平邓艾凿山攀木鱼贯七百里,人马衔枚偃旗鼓。
樱桃红腹岂是白鹄血,真比牛湩与马乳。
昔尔未羽翼,戢戢泥沙腐。
蹄涔辙迹间,鱼虾不吞吐。
何为忽翻飞,即作荓蜂舞。
焉知造化心,有意恣君怒。
吁嗟乎,蝘蜒旋杯鯈曶龙,猕猴掷掌须臾虎。
日入行 清 · 陆文铭
昆仑山摧若木枯,虞渊泛滥沉金乌。
羲和沉缅不肯醒,后羿奋臂斗雕弧。
八龙骨朽呼不起,石马嘶烟寒月里。
玉桃溃裂饱青鸾,方朔偷儿今日死。
茫茫元气千古浮,劫灰飞尺天地愁。
回头长叫广成子,黄帝何为土一抔(全学昌谷。)?
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 其四 清末 · 魏源
押阳韵 出处:古微堂诗集
东风吹草青,西风吹草黄。
惟有客子心,不随草短长。
束发慕仙真,倒景凌扶桑。
幸遇广成子,牖我先天方。
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
日暮临广漠,天风振枯桑。
前途怅淼淼,后辙悲茫茫。
惊沙如海涛,欲济川无梁。
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
雨后 清 · 姚燮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三
西风一夜雨,平楚忽苍然。
新涨急群势,孤雕盘远天。
余情与洒落,云物旷澄鲜。
会约广成子,乘龙群玉巅。
登干山绝顶俯眺二百八十峰浩然作歌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五
三台无根五岳小,天姥儿孙头白早。
神仙亦是萧寥驹,随代随时作尘扫。
我能到此宁非仙,俯首四顾无人间。
人间却在白云下,自吾别后当千年。
白云在下天在上,云面青岚日摩荡。
西奔万牛南驱羊,北迤惊𧉮东走浪。
青光尽处变𧹬采,不是山岚是沧海。
海烟卷入山岚中,倾刻沧桑百回改。
仰首不见鹏鸟飞,云隙过鹰如虫微。
日轮悬臂玉槃大,足跟愁雨方霏霏。
愁雨秋声日春色,梧落桃开一云隔。
孤心已了万劫殊,寸掌全收八埏窄。
白云渐低山渐高,掌影反覆心根牢。
乱山但似乱坟积,云气都为水气飘。
我方有住究何住,陵阳容成不相遇。
茫茫大千蟭螟身,再死重生一回步。
吁嗟乎,死生岂为吾身哀,亦非以此哀后来。
块然顽石今未开,焉知中有金银台?
焉知上古广成子,至今姣好犹童孩。
不如撒手返尘世,尽吾所事全吾归,形神有灭名无灰。
形神有灭名与灰,除此眼中海水覆作堂坳杯,与此二百八十一万三千馀丈之峰一一皆崩隤。
真仙人 清 · 金和
出处:然灰集
长安十年壮心死,湖海之气淡于水。
回头欲作天上人,吾师吾师广成子。
终日高卧斗室中,自言到眼云烟空。
近来六时只一饭,与谈万古皆凡庸。
语语劝人黜名利,苦口谩骂儒与吏。
千里忽到锦衣友,紫薇星官丞相后。
楼居急敞瀛州筵,狼籍冰桃与雪藕,坐旁寒士出钱自买酒。
寿菽庄主人 清末 · 许南英
押阳韵
忆吾年六十,上寿登君堂。
见君方富盛,四十称曰强。
平泉开寿宴,酒醴列笙簧。
素心数晨夕,寄疑相校量。
大笔推陈、龚,高才并施、汪。
铸侬与瘿民,沈子列侪行。
閒散聚林下,不知世沧桑。
去岁君介绍,饥驱走南洋。
九日一樽酒,携手饯河梁。
波涛千万顷,仰首天苍苍。
回思依宇下,寤寐弗能忘!
今年五月夏,君又例称觞。
惜非著翅人,御气任翱翔。
又非王子乔,俄顷到君旁。
斗诗列壁垒,试茗辨旗枪。
前朝旧文献,风雨夜联床。
独我万里外,极目战云黄。
我闻广成子,修道有仙方。
毋劳复无挠,弥寿与天长。
持此祝纯嘏,莫笑老生常!
壬辰四月上旬,海内诗家四十余人云集天柱山为诗会焉。余忝随其后,身本皖人,虽珠玉在前,初无取乎默焉尔。爰赋百二十韵,贪多勿诮,亦聊以为山水吐气耳 当代 · 汪茂荣
茫茫开辟初,造化钟间气。
大山宫小山,腾踔萃奇丽。
孰为锡嘉名,霍也副经义(天柱山原名霍山,《尔雅》:“大山宫小山,霍。”)。
荏苒邃古下,潜玉鄙儇媚(天柱山又名潜山。)。
司命专千壑,仙真集百瑞。
孤峰擎天立,六龙堪系辔。
绛阙拂云开,大千荫空翠。
悠悠不计年,光精讵长閟?
吁嗟皖肇封,象德伯其类。
治绩冠春秋,名之庶无愧(潜为古皖国封地,皖伯治皖有德政,为崇其人,乃称境内主山天柱山为皖公山。)。
卓荦百世姿,及兹行颖异。
岂独震凡尘,并可回天意。
舳舻蔽江来,厥惟汉武帝。
登礼封南岳,镇国尊神器。
(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遗式南北朝,燔柴固绳继。
祀典重三公,舆图光遐裔。
维岳间降神,锡申风云际。
羽客及缁流,肥遁祛尘累。
卓锡开梵宇,栖真张鹤第。
盛极得无衰,非关干天忌。
大隋一四海,文明渐南被。
移封向衡阳,未始非国计(隋文帝始废霍山为名山,而诏定湖南衡山为南岳,南岳称号从此南移。)。
龂龂争正统,辩口肆无谓。
契阔名不居,酝酿功既济。
挂眼百代余,人文迭映蔚。
周武尝灭佛,唯斯未陵替。
教外有别传,法门开不二(天柱山为禅宗三祖僧璨弘法地。)。
东山廓堂庑,溯源此津逮。
一花开五叶,宗风猛而厉。
众生病为病,即心孰默契?
荆公判舒州,丘壑自位置。
于时兴不浅,信有高士致。
涪翁山泽癯,结茅三祖寺。
却回俗士驾,清溪日莅止。
自许金华儿,石牛叱不起。
颊上为添毫,画手龙眠李(石牛洞在山谷寺西北,其石状如伏牛,故名。初,李伯时尝画鲁直坐石上,鲁直因自号山谷道人,并题诗石上。)。
西江承山谷,真源从此始。
仁者朱晦翁,乐山敦行谊。
生民立极功,望峰识经纬(朱熹《天柱峰》:“祗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生心皆入诗,当时固容易。
间有摩崖存,馈贫指囷米;
龙舒大文脉,沾溉不一例。
桐城重宋学,考亭实先启。
论文张义法,近接八家轨。
诗学嗣涪皤,下开同光体。
斯文树南针,海内从披靡。
皖学终轩腾,今代犹未已(现代安庆属邑仍多一流大家。以人文领域为例,桐城有哲学家方东美,美学家朱光潜;怀宁有思想家陈独秀,书法家潘伯鹰;太湖有佛学家赵朴初;岳西有诗词家刘凤梧;潜山有小说家张恨水,史学家余英时。)。
雅俗顾兼容,何尝别泾渭。
乾隆致徽班,所关非微细。
同光十三绝,髯程莫与比。
国剧喧京师,渊源自皖水。
世间儿女情,则入黄梅戏。
宛转歌一曲,海外亦陶醉。
山水吐雄奇,种种见孤诣。
我昔望远尖(昔时每于夕照中遥见天柱峰,乡人所谓“望远尖”者,盖指此也。),髫龄即翘企。
迟回廿载前,方展游山履(余于一九九二年五月始游天柱山。)。
发始马祖庵,巨石惊奇诡。
霹雳开混元,触境参妙理。
翠竹现真如,绿茶丛法喜(此处多竹林、茶树。)。
任运莫污染,悬流走宛委。
三峰压头颅(马祖三峰:天书、天蛙、降丹。),钦挹目为眯。
攀缘蹙苔壁,还效山猴技(山猴子,乃天柱山药农绰号也。)。
天梯相钩连,脱颖洞腹里。
入地孤掌平,植寮缚筐篚(山腹有茶亭一。)。
茶果俱不赀,饥渴信有以。
樵叟叙山经,那嫌语下俚。
啜茗眺山东(指东山诸峰。),不言有大美。
诸峰争出没,经天日巡礼。
俄而涨湿云,有车载奇鬼。
殷雷震耳聋,天坠欲忧杞。
织空雨如麻,骨立尘缨洗。
戛然风色净,兜罗云徙倚。
天外飞来石,雉卵差可拟。
忍负仰止心,贾勇庶可抵。
索途六月雪,滑易艰移跬。
及上振衣冈,万松排迤逦。
石泉积潺湲,一酌甘若醴。
破寂画眉音,直可砭里耳。
罡风中面寒,瑟缩战折齿。
顾视同游辈,流离渐琐尾。
势成衰而再,努力无不遂。
终拨神秘雾,入谷伊胡底(指神秘谷。)。
前洞后洞间,蛇行时张弛;
凸石圆石表,缘壁旋磨蚁。
窅然穿风隙,有时仅容己。
动辄生障碍,碰壁叵怨诽。
仰视一线天,皦然漏寸晷。
石罅松童童,岩花灿霞绮。
穿云百尺泉,堕地激如矢。
窾然洞天中,听水倚石几。
潇洒出尘想,两腋生风似。
腾身天池上,豁然赏精髓。
巉绝擎天柱,咫尺可把臂。
石笋片片动,云气层层紫。
向来千百峰,不中作仆婢。
欲往友赤松,肯弃世如屣?
别来自萦回,梦中长在彼。
不意二十载,又蹑名山趾。
风景或不殊,忝陪洵髦士。
逐队入缆车,机心役物使(新增缆车二处。)。
凌空旷无邻,摇摇七魂褫。
呼吸广莫风,托足云辔驶。
觌面何人斯,疑是广成子。
倾耳有希声,磅礴作变征。
掀簸升危巅,真救命如纸。
东道有好怀,惠然动食指(会议承办方于天池峰设茶点充饥,甚可感也。)。
果腹施施然,抚松拭目视。
一柱长峥嵘,群峰旧鼎峙。
二水界混茫(指潜水、皖水。),汩汩流清泚。
江山真无恙,人事多感喟。
日下近诡谲(近时日下颇多传闻。),何可识情伪。
家国亦立极,旨哉民为贵。
君子自任大,岂独为膴仕?
修己方治人,无耻之耻耻。
从来残民者,悉数入奸宄。
物我一体仁,胡能容贪鄙。
因结山水缘,庶几振叔季。
考盘乐在昔,陶成丈夫伟。
举君笔如椽,千钧书人字。
无负江山灵,息壤其在此!
新编系列剧《天龙八部》 其六 第十卷八首 当代 · 杨启宇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犹忆荧屏昨夜星,昙花一现便凋零。
崆峒礼罢广成子,改写妆神媚鬼经。
按:①腾云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