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天台县学记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赤城集》卷七
天台为山,瑰富壮丽。
昔人于此冥搜远寄,追王乔应真于疑似恍惚之间,而不知赤城所据,灵溪所濯,其下必有俊伟不群之士,可与风舞雩而休杏坛者,顾所以引而致之之道未至尔。
与其仿佛于所闻,孰若合沓乎所见;
与其遗世而不返,孰若逢时而一鸣。
吾友赞皇李君之为是邑也,圣神在位,登崇俊良,加惠远迩,富而教之。
成均首善,郡邑承命,于是奋然度材鸠工起废一新之,而其民不知。
经始于丙寅之冬,落成于丁卯之夏
中祀先圣,旁集诸生
成人小子,肩摩袂属,弦歌讲诵,洋洋盈耳。
所谓俊伟不群之士,既出而为之师,且与其长论所谓达才而善俗者。
岁贡于礼部者五人,齿于乡饮者数百人,文质彬彬,有邹鲁之风焉。
呜呼!
使天下之为邑者皆如李君,吾知泮水之有人;
使泮水之为师儒者亦复如是,吾知成均之多士。
抑尝闻之,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孔子盖辙环天下,而七十子之徒不皆生于鲁而老于鲁也。
古有分土无分民,比闾族党非一方之民,则庠序学校非一乡之士。
周家德行道艺之举,盖取天下之善士,岂求于一乡一国而已也耶?
成均古制也,郡邑之学必占籍乃得肄业,非古也。
乡使是邑无所谓俊伟不群者,则如之何?
学者不可一日无师,模不模,范不范,扬子云非之。
故愚既为李君书其事,又举是说以告来者。
李君名亦字原仲
观其所立,可知其人矣。
魏元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九、《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七四
裘父所云欲于《论语》作数说,此语可疑。
寻常读书,只为胸中偶有所见,不能默契,故不得已而形之于口;
恐其遗忘,故不得已而笔之于书,初不觉其成说也。
若读书而先有立说之心,则此一念已外驰矣,若何而有味耶?
老兄所论昭烈知有权而不知有正,愚意则以谓先主见几不明,经权俱失。
刘琮迎降之际,不能取荆州,乌在其知权耶?
至于狼狈失据,乃不得已而出于盗窃之计,善用权者正不如此。
若声罪致讨,以义取之,乃是用权之善。
盖权不离正,正自有权,二者初非二物也。
子房用智之过,有微近谲处。
其小者如蹑足之类,其大则挟汉以为韩而终身不以语人也。
武侯即名义俱正,无所隐匿。
其为汉复雠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有补于天下后世,非子房比也。
盖为武侯之所为则难,而子房投间乘隙,得为即为,故其就之为易耳。
顷见李先生亦孔明不若子房之从容,而子房不若武侯之正大也。
不审尊意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