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羊深建义元年八月 北魏 · 元子攸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二
羊侃作逆,雾起瑕丘,拥集不逞,扇扰疆场,倾宗之祸,乃自贻,累世之节,一朝毁匆,羊深血诚奉国,秉操罔贰,闻弟猖勃,自劾请罪。
此之丹款,实戢于怀。
叔向复位,《春秋》称美,深之慷慨,气同古人。
忠烈远彰,赤心已著。
可令还朝,面受委敕(《魏书·羊深传》尔朱荣杀害朝士第七弟为太太守,外托萧衍彭城书,斩使人,并书表闻。庄帝乃下诏。)
尔朱荣大丞相永安元年九月辛巳 北魏 · 元子攸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二
功格天地,锡命之位必崇;
道济生民,褒赏之名宜大。
是以有莘赞亳,不次之号爰归;
渭叟翼周,殊世之班载集。
况导源积石,袭构昆山,门踵英猷,弼成鸿业,抗高天之摧柱,振厚地之绝维,德冠五侯,勋高九伯者哉!
太原王荣,代蕃宠,世载忠烈,入匡颓运,出剿元凶,使积年之雾倏焉涤荡,数载之尘一朝清谧。
燕恒既泰,赵魏还苏,比绩况功,古今莫二,若不式稽旧典,增是礼数,将何以昭德报功,远明国范?
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增邑一万户,通前三万,馀官悉如故(《魏书·尔朱荣传》。案《北史·邢邵传》:「永安初,累迁中书侍郎,所作诏文体宏丽。」则永安诏乃邢作,然亦有温子升高道穆作者,无从分别。今仍录为孝庄文。)
汝南王魏文 南梁 · 任孝恭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七
夫大盗移国,终继枭剪之诛;
凶狡凭陵,必致歼夷之戮。
所以董卓称乱,徒藉群雄之手;
王莽偷安,卒成光武之业。
故市耀脐灯,府传饮器。
我有魏今临一境,卜世相承,保乂黔黎,事逾年祀。
尔朱荣胡貊遗种,边塞是居,奸宄妄才,凶愚丑类,茹备餐腥,本非人品,依随水草,取类马牛,而包藏祸图,窃怀反噬。
遂长驱种落,用袭我周南,率彼猷豪;
侵陵我河县,所以流离播越,亟淹星纪,仰慕园陵,俯伤黎庶。
遂得式仰唐朝,宣奉舜阙。
大皇帝功逾五帝,道迈三王,负扆当轩,平章百姓,垂拱而治,协和万邦。
今遣同州刺史范遵等,董率前锋,扬旌致讨,先取滑台,鼓行金谷,关东英俊,河北雄才。
痛桑梓沦芜,室家颠殒;
饮气吞声,志申雠怨。
士各怀归,民思父母。
表里符契,神灵响集。
王者之师,有征无战。
锋刃所裁,幸勿罹梁(《艺文类聚》五十八)
蠕蠕阿那瑰孝昌三年四月 北魏 · 元诩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一
北镇群狄,为逆不息,蠕蠕主为国立忠,助加诛讨,言念诚心,无忘寝食。
今知停在朔垂,与尔朱荣邻接,其严勒部曲,勿相暴掠。
又近得蠕蠕主启,更欲为国东讨。
蠕蠕主世居北漠,不宜炎夏,今可且停,听待后敕(《魏书·蠕蠕传》)
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六
君讳道生,字某朔州武川人也。
本系阴山,出自国族。
降及于魏,在秦作刘。
父少兴,武川镇将。
山河抗拒,关塞被边,早擅威声,咸多雄烈。
君子读书马上,清谈剑端,独运六奇,专精三略。
虽复身居末将,而勇冠旌门;
位在支军,而谋参幕府
魏正光五年,任统军,隶天柱尔朱荣北海王
永安三年,随太师贺拔且入关。
寻转别将,滑源卷甲,关城束马,并皆克捷,君有力焉。
永熙三年,补都督
太祖文皇帝奄有关河,令行天下,以君干略,委之爪牙。
名洽中涓,功参上造。
临河曲,前登白马之津;
寇发蒲城,先战黄沙之苑。
临晋横船,既禽赵将;
马陵削树,复下齐兵。
班瑞司勋,披图疏爵,授骠骑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雩县开国公
食邑五百,赵俨之为骠骑,止驾单车;
张堪之拜光禄,长乘白马。
以斯连类,朝野荣之。
大统九年,更姓侯莫陈氏。
大将军拓跋远经始阳,二水长斗,三川无市,擐甲构疾,死于辕门。
春秋五十一。
持节都督朔州刺史
君在武川文皇帝同乡里。
霸功既立,王业克成,不忘舍讲,犹论偿博。
今嗣德惟新,功臣追远。
东都马鸣,不无见日之叹;
北陵车过,终忆平生之言。
有诏更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宜、敷、绛三州诸军事,敷州刺史谥某公,礼也。
夫人拓跋氏,安邑郡夫人
庭有钟鼓,家承箴诫,教容教德,言告言归,天和五年六月薨,即以其年十月同葬于京兆某县洪源乡。
武子成寝,请西阶而合葬;
平阳下嫁,即庐山而共坟。
铭曰:
凝阴远寂,广漠平寒。
沙穷瀚海,地尽皋兰。
塞鸿秋去,胡夏乾。
风土壮气,山河凛然。
师旅上谷,威雄武川
君则继踵,代不乏贤。
匣有忠剑,庭流孝泉。
魏室多故,余风未殄。
天保让德,当途废典。
上将指纵,中涓力展。
洛城夜捷,河梁朝剪。
铁剑金龟,荣追玉铉。
身骨汉祚,门承魏绪。
并擅华宗,俱称当路。
伉俪云匹,年龄并故。
赵瑟秦声,同为丘墓。
小陵石椁,洪源乡墓。
刍灵两引,池柳双前。
队路仍合,松城即连。
霜随柳白,月逐坟圆。
几代,陵谷何年(《文苑英华》九百四十七)
为周文帝传檄方镇 北周 · 申徽
 出处:全后周文卷六
盖闻阴阳递用,盛衰相袭,苟当百六,无间三五。
皇家创历,陶铸苍生,保安四海,仁育万物。
运距孝昌,屯珍屡起,陇、冀骚动,燕、河狼顾。
虽灵命重启,荡定有期,而乘衅之徒,因生羽翼。
贼臣高欢,器识庸下,出自舆皂,罕闻礼义,直以一介鹰犬,效力戎行,腼冒恩私,遂阶荣宠。
不能竭诚尽节,专挟奸回,乃劝尔朱荣行兹篡逆。
及荣以专政伏诛,世隆以凶党外叛,欢苦相敦勉,令取京师
又劝吐万儿复为弑虐,暂立建明,以令天下,假推普泰,欲窃威权,并归废斥,俱见酷害。
于是称兵河北,假讨尔朱,亟通表奏,云取谗贼。
既行废黜,遂将篡弑。
以人望未改,恐鼎镬交及,乃求宗室,权允人心。
天方与魏,必将有主,翊戴圣明,诚非欢力,而欢阻兵安忍,自以为功。
广布腹心,跨州连郡,端揆禁闼,莫非亲党。
皆行贪虐,穴契窳生人。
而旧将名臣,正人直士,横生疮痏,动挂网罗。
武卫将军伊琳,清贞刚毅,禁旅攸属;
直阁将军鲜于康仁,忠亮骁杰,爪牙斯在;
欢收而戮之,曾无闻奏。
司空高乾,是其党与,每相影响,谋危社稷。
但以奸志未从,恐先泄漏,乃密白朝廷,使杀高乾,方哭对其弟,称天子横戮。
孙腾、任祥,欢之心膂,并使入居枢近,伺国间隙,知欢逆谋将发,相继逃归,欢益加抚待,亦无陈白
然欢入洛之始,本有奸谋。
令亲人蔡携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
关西大都督、清水公贺拔岳,勋德隆重,兴亡攸寄,欢好乱乐祸,深相忌毒,乃与侯莫陈悦阴图陷害。
幕府以受律专征,即便讨戮。
欢知逆状已露,稍怀旅拒,遂遣蔡携拒代,令窦泰佐之。
又遣侯景等云向白马,辅世珍等径趣石济,高隆之、及娄招等屯据壶关韩轨之徒拥众蒲坂
于是上书天子,数论得失,訾毁乘舆,威侮朝廷。
藉此微庸,冀兹大宝。
溪壑可盈,祸心不测。
或言径赴荆楚,开疆于外;
或言分诣伊洛,取彼谗人;
或言欲来入关,与幕府决战。
今圣明御运,天下清夷,百僚师师,四隩来暨。
人尽忠良,谁为君侧?
而欢威福自己,生是乱阶,缉构南箕指鹿为马,包藏凶逆,伺我神器。
是而可忍,孰不可容!
幕府折冲宇宙,亲当受脤,锐师百万,彀骑千群,裹粮坐甲,惟敌是俟,义之所在,糜躯匪吝。
况频有诏书,颁告天下,称欢逆乱,征兵致伐。
今便分命将师,应机进讨。
或趣其要害,或袭其窟宅,电绕蛇击,雾合星罗,而欢违负天地,毒被人鬼,乘此埽荡,易同俯拾。
欢若渡河,稍逼宗庙,则分命诸将,直取并州幕府躬自东辕,电赴伊洛;
若固其巢穴,未敢发动,亦命群帅,百道俱前,轘裂贼臣,以谢天下。
其州镇郡县,率土人黎,或州乡冠晚,或勋庸世济,并宜舍逆归顺,立效军门。
封赏之科,已有别格,凡百君子,可不勉欤(《周书·文帝纪上》,《北史·文帝纪上》,又见《文苑英华》六百四十五)
北齐兴亡论 南北朝末隋初 · 卢思道
 出处:全隋文卷十六
或问主人曰:「往者人失御,六合
河朔关右,剪为二国。
永熙西道,天平北巡。
两朝先主,分陕而霸。
龙战虎争,多历岁祀。
既而水运值竭,天禄永终。
齐室比迹于唐虞,周人踵武于汉魏
齐有五帝,周易四王。
并才逾二纪,相继而灭。
若其元首膺期,股肱命世。
立极补天之业,铭常镂鼎之功。
至于暴君南面,孽臣作辅。
民怨神怒,国殄祀绝。
易世之由,虽传之耆旧,载于史策,通人雅旨,其详可得闻乎」?
主人应之曰:「吾少仕朝,晚归周室。
因而学业,历兹永久。
雅好博古,虽欲拟议。
近世治乱,粤可略陈。
魏正光,牝鸡司旦
尔朱荣乘衅内奰,滔天泯,馀烬跋扈,挺祸王城,海内生民,若崩厥角。
齐高祖神武皇帝,天纵英明之略,神挺雄武之才,龙摅豹变,投袂而起。
四明昆弟,大会韩陵。
蚩尤风雨之兵,若新都犀象之陈。
彼曲我直,天实赞之。
日未移晷,大歼丑族。
然后拔立宗枝,入纂皇统。
群后成务,天下晏如。
但芒刺成灾,震逼为梗。
居郑流彘,去而不入。
迁鼎旧邺,国命维新。
朝章国宪,灿然毕举。
渭南失律,似乌林之丧师;
洛北先鸣,同官渡之凯入。
虽天命有归,而尽于北面,方之魏武,具体而微。
文襄嗣业,始逾弱冠。
瑰环杰之气,足称负荷。
宾礼时秀,驱驾群雄。
内外肃清,朝无秕政。
侯景背恩弃义,狼顾汝颍,萧衍失信幸灾,蚁聚彭汴。
于是谋臣运策,猛士推锋。
涡阳之役,凶渠匹马南逝;
寒山之战,吴卒只轮不返。
王思政入据长安,淹历岁时,神旗暂临,如风埽箨。
三秦勍敌,闭关自守,五湖之长,革音请命。
魏孝静以天历有在,鼎祚将遗,大礼备物,率由旧典,允恭克让,推而弗居。
祸生非虑,匕首窃发。
尔其弗凶剪暴,刚断英峙。
天崩地拆,堂构阙如。
嗣子幼冲,未堪多难。
文宣虽云外弟,少乏令名,人望所归,便见推奉。
于时政有彝伦,朝多俊乂
爪牙皆韩、白之伍,心腹尽良、平之俦。
外静方隅,内康庶绩。
主之不才,四海弗之觉也。
洎乎受终文祖,燎天改物。
兵强地广,国富刑清。
发号施令,必师古始。
信赏必罚,如有四时。
年谷屡登,灾害不作。
敌人窜迹,郊境无虞。
天保受命,迄于五祀。
黄初泰始,不能远尚。
爰及中年,诞纵昏德。
以万乘之贵,为长夜之饮。
散发视朝,肉袒听政。
手行刳剔,躬运矛鋋。
宠狎佞谀,亲爱凡鄙。
出入市廛,游走衢路。
太保高隆之,佐命元功,庙廊上宰
仆射高德政,龙潜宾友,帷幄重臣;
卫尉卿杜弼,硕学伟才,拔萃出类;
光禄大夫元景,风流儒雅,师范搢绅;
或赤族见诛,或丹颈为戮。
并直言窃叹,毙于谗□。
自馀名士良臣,非罪遭命。
淫刑以逞,不可殚言。
刘曹以还,逮于僭伪,受命称帝,未有若斯之惨者也。
赖有尚书令弘农杨遵彦魏太傅津之子也,含章秀出,希世伟人。
风鉴俊朗,体局贞固。
学无不纵,才靡不通。
裴、乐谢其清吉,应、刘愧其藻丽。
温良恭俭,让恕惠和
高行异才,近古无二。
有齐建国,便预经纶。
军国政事,一人而已。
诘旦坐朝,咨请填凑。
千端万绪,令议如流。
剖断部领,选举人物。
满室盈庭,永无凝滞。
虚襟泛爱,礼贤好事。
闻人之善,若己有之。
智调有馀,尤善当世。
谮言屡入,时寄无改。
每乘舆四巡,恒守京邑
凡有善政,皆遵彦之为。
是以主昏于上,国治于下。
朝野贵贱,至于今称之。
俄而文宣不豫,弊于趋孽。
储君继体,才历数旬。
近习预权,小人并进。
杨公虑有危机,引身移疾。
幼主若丧股肱,因相敦勉。
乾明之始,难起戚藩。
变成倏忽,殒于殿省
《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悴』。
君子是以知齐祚之不昌也。
孝昭地乃密亲,位居元辅
有姬公之戚,无复子之心。
亦由王弱时艰,虑深家国。
当阳正位,事出权道。
身长八尺,腰带十围。
沈深谨厚,实有君人之望。
时甲卒强盛,财力殷阜。
乃眷西顾,恒有吞噬之心。
兼以天保之后,惩其淫纵,不迩声色,不事晏游,孝于太后,笃于昆季,慎惜名器,爱养黎元,后庭嫔嫱,皆是藩邸之旧,数不盈十,竟无私宠。
特解吏事,尤好礼容。
但政苛碎,暗于听受。
降年不永,期岁而崩。
大渐维几,黜其元子
武成母弟之亲,入主宗祐。
而少禀凶德,不孝不仁。
龙攒在殡,泪不承脸。
太后之丧,亦不哀哭。
才及公除,便衣缝裘。
纵侈荒淫,不知纪极。
甘酒耆音,夜以继昼。
和士开者,素有和氏之庶孽,其面目亦似胡人,轻薄凡猥,为衣冠所弃。
武成在田之日,引为参将
闻好弹胡琵琵,亦解歌舞,一面之后,便大相爱悦,恒在卧内,同食共寝。
淫秽之事,无所不为。
天保之世,文宣知其如此,顿鞭二百,徒配长城。
后遇赦得还。
武成右丞相,久别得还,恩盼愈厚。
信宿之间,赏赐巨万。
及践大位,亲顾弥隆。
爰自黄门,渐至端右,尽娱侍,略不休停。
就令暂出,便追骑相寻。
士开作威作福,略无顾惮。
恩宠势望,熏灼朝野。
恣性贪淫,人伦少例。
心如溪壑,行均犬豕。
甲第当衢,侔拟公室。
富商大贾,朝夕盈门。
朝士无赖者,亦竞相谄媚。
或送婢妾,或进子女。
筐篚苞苴,烟聚波属
士开葬母,倾朝追送。
谄谀尤甚者,至悲不自胜。
浇薄邪佞,爱逾弟兄。
名贤素士,略不交言。
其所荐延,奏无不遂。
荣枯进退,定于俄顷。
于时下陵上替,奔竞成习。
士无贵贱,风节顿尽。
赵彦深阿谀顺旨,俯首怀禄。
元文遥器能先见,不敢措言。
此外群官,靡衣偷食。
齐室大坏,其原始于此矣。
河清之末,长彗为灾。
太史奏言,须有禳救。
武成便自称太上,传位后主。
胡长粲以从舅之亲,冯子琮姨夫之戚,俱受寄托,并当枢要。
或性识庸近,或意怀险薄,皆不学无术,智能浅短。
天统末年武成即世,和士开一相处内,自拟伊、周。
太尉录尚书事、赵郡王睿,明德茂亲,聪爽俊悟,藩王之内,时望隆得,以士开凶丑,宜加屏黜,入践青蒲,谠言规谏。
少主聪察不类成、昭,母后才明异于马、邓。
士开礼于疏行,长粲为其谋主,遂使密戚贤王,绞缢以戮。
虽遐迩胥怨,愚智同愤。
而依托城社,未如之何?
数载之间,肆其秽行,与冯子琮夫妇,鬻狱卖官。
三家府藏,贿货山积。
凶愚子弟,并处高资。
更相货易,择而后授。
司徒琅邪王俨,年甫十四,兼领宪司,愤其所为,切齿忿咤,执送南台,异其身首。
子琮以构扇两端,一时依法。
二凶俱剿,朝野晏清。
京师市里,舞蹈成群。
梁董之庆,不足斯比。
琅邪心实去恶,迹乃陵上,不容于时,俄而赐尽。
自兹已后,政道弥昏。
高阿那以牧圉之勤,重其佞媚;
韩长鸾以韝绁之能,其趋走。
又有女奴陆氏,出自掖庭,凶智狡算,举世无匹,以保母之恩,特见尊宠,六宫谓之世师,人主以为内相,舞弄王法,掩塞天听。
庆赏威刑,出于婢口。
顽嚚弟侄,布于列位。
帝戚皇支,不能及也。
陆子骆提婆者,出于皂隶,本是𫖇工,愚暗庸短,仅辩菽麦。
与韩高之徒,共持国柄。
宣淫肆暴,甚于和氏。
穷极富贵,转日回天
愚薄之伦,折枝舐痔。
轻者进货赂,甚者绪婚姻。
朝廷混然,无复廉耻。
清贞守道,更被嗤怪。
汉世张、赵,不能喻其万一,晋朝贾、郭,未足比其锱铢。
斛律明月属镂之锡,冤动天地。
崔季舒、龙逄之戮,痛切幽明。
如以内参年少阉官之属,亲狎宠私,盈满宫禁。
干预政事,剽掠生民。
黔首呼嗟,以日为岁。
其反道违常,速亡趋灭。
事非一绪,不可胜陈。
后主自生宫闱,长于尼媪
不接端士,不见正人。
朝夕咨诹,罕闻调护之客。
便烦左右,莫匪刀锯之馀。
飞鹰走狗,荡其心虑。
丽色淫声,乱其耳目。
论功德者,羲轩无以尚;
述钦明者,称尧舜不能逾。
才智之士,弃而不任。
假有名级,备员而已。
宪章纲纪,荡然无馀。
鱼烂土崩,以俟勍寇。
周武大捷平阳,乘虚除入。
将有降心,士无斗志。
前世耿贾之雄,俯眉顿颡;
先朝貔虎之锐,敛气重足。
晋阳如拾芥,攻邺宫犹振槁。
万里百城,交臂屈膝。
南极江淮,北尽砂塞,西界函谷,东至沧溟,府帑粟帛之饶,兵革士民之众,齐之所畜,尽为周有。
不亦哀哉(《文苑英华》七百五十一)
隋故太原王夫人墓志铭(此墓铭撰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六○七年)清宣统三年六月出土于城东二十六里鹿步司属石牌乡山麓。) 隋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夫人王氏,其先太原晋阳人也。曾祖岘公持节南海,遂家焉。祖潜夫,世承家训,忠孝立身。父元德,居州牧时,奉公克勤,才闻八座。夫人即公之第五女也。既笄之后,适于同邑陈氏。自结秦晋之好,无亏妇道之仪。事姑惟勤,事夫以敬,逾廿载而睦如也。夫人厚德,闾里喧传。山□天夺其寿,魂魄上升,体掩重泉,千秋饮恨。以大业三年五月二日□于南海扬仁坊之私第,春秋四十有八。育子一人,曰延裕。夙承慈训,□□令名,泣血哀号,行路伤悲。即以其月二十八日,窆于南海治扶胥□□□。恐陵谷变迁,刻兹贞石。铭曰:
屹然孤坟,南阜之墩。
殒我慈母,苍天不仁。
涧水夜流,松烟昼昏。
□□涟洏,暮暮晨晨。
按:□□□年五月二十八日记。清梁鼎芬卢维庆民国二十年刊《番禺县续志》卷三三《金石志一》
录关子明事 唐 · 王福畤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一
关朗
字子明
河东解人也。
有经济大器。
妙极占算。
浮沈乡里。
不求宦达。
太和末
五代穆公晋阳尚书
为公府记室
穆公与谈易。
各相叹服。
穆公谓曰。
足下奇才也。
不可使天子不识。
入言于孝文帝
帝曰。
张彝郭祚尝言之。
朕以卜算小道。
不之见尔。
穆公曰。
此人道微言深。
殆非彝能尽识也。
诏见之。
帝问老易。
寄发明元宗
实陈王道。
讽帝慈俭为本。
饰之以刑政礼乐。
帝嘉叹。
穆公曰。
先生知人矣。
昨见子明。
管乐之器。
岂占算而已。
穆公再拜对曰。
伊尹负鼎成汤
今子明假占算以谒陛下。
臣主感遇。
自有所因。
后宜任之。
帝曰。
且与卿就成筮论。
既而频日引见。
际暮而出。
会帝有乌丸之役。
敕子明随穆公出镇并州
军国大议。
驰驿而闻。
穆公易筮。
往往如神。
先是穆公之在江左也。
不平袁粲之死。
耻食齐
故萧氏受禅。
穆公北奔。
齐建元元年魏太和三年也。
穆公春秋五十二矣。
奏事曰。
大安四载
微臣始生。
宋大明二年也。
既北游河东
人莫之知。
卢阳乌深奇之曰。
王佐才也。
太和八年
徵为秘书郎
给事黄门侍郎
以谓孝文有康世之意。
经制不立。
从容閒宴。
多所奏议。
帝虚心纳之。
迁都洛邑
进用王肃
穆公之潜策也。
又荐关子明。
帝亦敬服。
穆公曰。
嘉谋长策。
勿虑不行。
朕南征还日。
当共论道。
以究治体。
穆公欣然相贺曰。
千载一时也。
俄帝崩。
穆公归洛。
踰年而薨。
遂不仕。
同州府君师之。
受春秋及易。
共隐临汾山。
景明四年
同州府君服阕援琴。
切切然有忧时之思。
子明闻之曰。
何声之悲乎。
府君曰。
彦诚悲先君与先生有志不就也。
子明曰。
乐则行之。
忧则违之。
府君曰。
彦闻治乱损益。
各以数至。
苟推其运。
百世可知。
先生以筮一为决之。
何如。
子明曰。
占算幽微。
多则有惑。
请命蓍卦。
以百年为断。
府君曰。
诺。
于是揲蓍布卦。
遇夬之革。
而叹曰。
当今大运。
不过一再传尔。
从今甲申二十四岁戊申大乱。
而祸始宫掖。
有蕃臣秉政。
世伏其强。
若用之以道。
则桓文之举也。
如其不道。
臣主俱屠地。
府君曰。
其人安出。
曰。
参代之墟。
有异气焉。
若出。
其在并之郊乎。
府君曰。
此人不振。
苍生何属。
子曰。
当有二雄举而中原分。
府君曰。
各能成乎。
曰。
我隙彼动。
能无成乎。
若无贤人扶之。
恐不能成。
府君曰。
请刻其岁。
曰。
始于甲寅
卒于庚子
天之数也。
府君曰。
何国先●。
曰。
不载德而用诈权。
则旧者先亡也。
府君曰。
其后如何。
曰。
辛丑之岁。
有恭俭之主。
起布衣而并六合。
府君曰。
其东南乎。
曰。
必在西北。
平大乱者。
未可以文治。
必须武定。
且西北用武之国也。
东南之俗。
其毙也剽。
西北之俗。
其兴也勃。
又况东南。
中国之旧主也。
中国之废久矣。
天之所废。
谁能兴之。
府君曰。
东南之岁可刻乎。
曰。
东南运历。
不出三百。
大圣大贤。
不可卒遇。
能终其运。
所幸多矣。
辛丑明王当兴。
定天下者。
不出九载。
已酉江东其危乎。
府君曰。
明王既兴。
其道若何。
曰。
设有始有卒。
五帝三皇之化复矣。
若非其道。
则终骄冗。
而晚节末路。
桀纣之主出焉。
先王之道。
坠地久矣。
苛化虐政。
其穷必酷。
故曰大军之后。
必有凶年。
大乱之后。
必有凶主。
理当然也。
府君曰。
先王之道竟亡乎。
曰。
何谓亡也。
夫明王久旷。
必有达者生焉。
行其典礼。
此三才五常之所系也。
孔子曰。
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
故王道不能亡也。
府君曰。
请推其数。
曰。
乾坤之策。
阴阳之数。
推而行之。
不过三百六十六。
引而伸之。
不过三百八十四。
天之道也。
噫。
闻之。
先圣与卦象相契。
自魏已降。
天下无真主。
黄初元年庚子
至今八十四年。
更八十二年丙午。
百六十六年矣。
达者当生。
更十八年甲子。
其与王者合乎。
用之则王道振。
不用洙泗之教修矣。
府君曰。
其人安出。
曰。
其唐晋之郊乎。
昔殷后不王。
仲尼生周。
周后不王。
则斯人生晋。
夫生于周者。
周公之馀烈也。
生于晋者。
陶唐之遗风也。
天地冥契。
其数自然。
府君曰。
厥后何如。
曰。
甲申至甲子。
正百年矣。
过此未或知也。
府君曰。
先生说卦。
皆持二端。
曰。
何谓也。
府君曰。
先生每及兴亡之际。
必曰用之以道。
辅之以贤。
未可量也。
是非二端乎。
曰。
夫象生有定数。
吉凶有前期。
变而能通。
故治乱有可易之理。
是以君子之于易。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问之而后行。
考之而后举。
欲令天下顺时而进。
知难而退。
此占算所以见重于先王也。
故曰危者使平。
易者使倾。
善人少。
恶人多。
暗主众。
明君寡。
尧舜继禅。
历代不逢。
伊周复辟。
近古亦绝。
非运之不可变也。
化之不可行也。
道悠世促。
求才实难。
或有臣而无君。
或有君而无臣。
故全之者鲜矣。
仲尼曰。
如有用我者。
吾其为东周乎。
此有臣而无君也。
章帝曰。
尧作大章。
一夔足矣。
此有君而无臣也。
是以文武之业。
遂沦于仲尼
礼乐之美。
不行于章帝
治乱之渐。
必有厥由。
而兴废之成。
终罕所遇。
易曰。
功业见乎变。
此之谓也。
何谓无二端。
府君曰。
周公定鼎于郏鄏。
卜世三十。
卜年八百。
岂亦二端乎。
曰。
圣人辅相天地。
准绳阴阳。
恢皇纲。
立人极。
脩策迥驭。
长罗远羁。
昭治乱于未然。
算成败于无兆。
固有不易之数。
不定之期。
假使庸主守之。
贼臣犯之。
终不促已成之期于未衰之运。
故曰周德虽衰。
天命未改。
圣人知明王贤相。
不可必遇。
圣谋睿策。
有时而弊。
故考之典礼。
稽之龟策。
即人事以申天命。
悬历数以示将来。
或有已盛而更衰。
或有过算而不及。
是故圣人之法。
所可贵也。
向使明王继及。
良佐踵武。
则当亿万斯年。
与天无极。
岂止三十世八百年而巳哉。
过算馀年者。
非先王之功。
即桓文之力也。
天意人事。
岂徒然哉。
府君曰。
龟策不出圣谋乎。
曰。
圣谋定将来之基。
龟策告未来之事。
递相表里。
安有异同。
府君曰。
大哉人谋。
曰。
人谋所以安天下也。
夫天下大器也。
置之安地则安。
置之危地则危。
是以路平安车。
狂夫审乎难覆。
乘奔驭朽。
童子知其必危。
岂有周礼既行。
历数不延乎八百。
秦法既立。
宗祧能踰乎二世
噫。
天命人事。
其同归乎。
府君曰。
先生所刻治乱兴废。
果何道也。
曰。
文质递用。
势运相乘。
稽损益以验其时。
百代无隐。
考龟策而研其虑。
千载可知。
未之思欤。
夫何远之有。
府君蹶然惊起。
因书策而藏之。
退而学易。
盖王氏易道。
宗于焉。
其后宣武正始元年
岁次甲申
孝文永安元年二十四岁戊申
而胡后作乱。
尔朱荣并州
君臣相残。
继踵屠地。
及周齐分霸。
卒并于西。
始于甲寅
终于庚子
皆如其言。
明年辛丑岁。
隋高祖受禅。
果以恭俭定天下。
开皇元年
安康献公老于家。
铜川府君曰。
关生殆圣矣。
其言未来。
若合符契。
开皇四年
铜川夫人经山梁巨石而有娠。
既而生文中子
丙午之期者二载尔。
献公筮之曰。
此子当之矣。
开皇六年丙午
文中子知书矣。
厥声载路。
九年己酉
东平
高祖之政始怠。
仁寿四年甲子
文中子谒见高祖
而道不行。
大业之政。
甚于桀纣
于是文中子曰。
不可以有为矣。
遂居汾阳
续诗书。
论礼乐。
江都失守。
文中子寝疾。
叹曰。
天将启尧舜之运。
而吾不遇焉。
呜乎。
关先生所言皆验也。
齐高祖 初唐 · 朱敬则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
张让段圭
浊乱天下。
汉召董卓
将显其诛。
竟有小平之奔。
曹氏因之。
乃创霸业。
郑俨徐纥
点辱皇猷。
魏收尔朱荣
欲洗濯宫掖。
遂至河阴之祸。
齐人藉此。
用承明命。
故曰乱者理之源。
机者命之兆。
不可失也。
神武崖岸高竦。
器宇深沈。
望之俨然。
风尘自远。
听之逾厉。
雷霆或闻。
至乃足践列星。
声振原地。
赤色映团焦之外。
青□立旅宿之门。
汉高由之自负。
徒属以之增畏。
此所谓历数在躬。
推之不可去也。
于时魏德已衰。
偫胡得志。
孝庄殒于虏手。
节闵系于凶徒。
义士痛心。
壮夫沥血。
结党求同盟之会。
仗剑想勤王之师者。
往往而聚焉。
所以因天下之心。
览英雄之议。
普泰元年六月
建旗于信都
以讨尔朱兆为名。
当时赵魏之豪。
有高虔邕高敖曹封隆之李元诚卢文伟崔祖螭等尽其死力。
盖代之杰。
尉景段荣彭乐窦泰娄昭薛孤延等共其奔走。
然后数乱常之罪。
显安忍之辜。
发义帝之丧。
三军缟素。
承傕汜之逼。
万里同心。
莫不精勇感人神。
雄略出天地。
檄词未草。
声已驰于贼庭。
王诛欲加。
命乃悬于鬼箓。
但犬羊四合。
觜距千偫。
大战韩陵。
然始得志。
既而龙骧虎步
高下在心。
幕府以临外藩。
分腹心而统京邑
虽生我者父母。
立我者高王。
既怀震逼之威。
易为芒刺之说。
周郑交恶。
衍殖构氛。
赵鞅畏谗。
遂起晋阳之甲。
襄王失据。
乃有居泛之悲。
虽表数相仍。
公怒未怠。
紫宸不可久旷。
丹穴难以更熏。
遂应飞来之谣。
乃议迁都之便。
关西河北
剪为寇雠。
天平永熙
便成敌国。
于是疆埸大骇。
钲鼓相闻。
邙山之师。
杖马捶而自免。
沙苑之役。
跨驼驼以遁归。
胜负相参。
波澜不定。
丰功厚利。
各有可观者焉。
昔魏祖西征。
中道不豫。
晋景南伐。
兵乃殂。
此并业未半而意穷。
功垂成而促。
是以留连末命。
委曲临终。
不可尽也。
高祖其辞魏帝之表。
可谓其言也哀。
顾太子之言。
可谓其事也尽。
方诸前代。
各一时也。
若乃推诚与人。
怀旧不舍。
择子如之虱。
尉景之肱。
高昂于肝胆。
侯景于半体。
明达也。
牵马麦田。
不饮社酒。
此严断也。
放李穆之归。
使其富贵。
感虎兕之对。
以劝事君。
此宏量也。
故能废立虽多。
不失臣节。
兵锋屡折。
人望犹存。
即与夫嬖贾充荀彧
不同时也。
南诏碑歌 清 · 刘大绅
 押词韵第三部
开元宰相魏公逝,金鉴千秋瓦砾视。
天宝宰相杨国忠,不恤唐家帝业坠。
御史太守皆重官,何况堂堂节度使
辨明贿入权门中,未夕龙光已立致。
南边云下为荒陬,此辈安能万里寄。
诛求法令交相加,如以饥狐饿虎喂。
狼子在野心难驯,不德何鹿不走避。
知古(李。)既绝姚隽朝,王煜亦贪蒙舍利。
国小众分听指挥,以一并五制不易。
可怜宗女归南蛮,龟兹乐部远颁赐。
敬义(黎。)未还虔陀张,上位贪淫太纵恣。
饮鸩难酬君王恩,辱国空贻将帅愧。
当年若省杨罗颠,何至中官(贾奇俊。)逞魑魅。
鲜于仲通何人哉,甫薄白崖敌已备。
军将俭魏(段。)虓虎如,天运(王。)空作点苍次。
西洱河边金鼓衰,八万唐兵剩有二。
胡颜遁去生见人,请看吐蕃正得意。
南国大诏兄弟邦,金印煌煌号东帝
冠带珂贝驼马牛,倚祥乐进捧册至。
凤子大将有告身,赞普钟且改元志。
遂令李宓何履光,再将十道重兵弃。
军忌深入犹不知,一遁一沈并可詈。
竟筑京观龙尾关,二十余万国殇胔。
是时君王方色荒,沈香亭畔艳妻醉。
宰相掩败仍叙功,在朝文武半谐媚。
南蛮拍手笑不休,德化丰碑蹲赑屃。
其心自望唐使来,其言深荷吐蕃庇。
官寮宠幸都寻常,尽载碑阴发长喟。
降人郑回甘撰文,流寓御史乃作字。
是为天宝十有三,明载天子幸蜀地。
我闻稗史言战时,阁逻凤妃术怪异。
阁陂和尚凤其昆,一朝千里忘险陂。
煌煌天朝十万兵,维彼妖人歼其类。
固知此语荒唐多,干羽两阶有往事。
白衣山人亦吾师,招抚吐蕃断右臂。
蜀中镇抚兼得人,铎槊郁刃纳天吏。
头盘跳脱金银光,乐部歌姬老犹侍。
足明向背当日心,忧国有人定殒泪。
惜哉一叛四十年,封岳祀渎已僣儗。
太和门外望残碑,欲揽天威径前辔。
天子须圣宰相贤,其次以谋或以智。
前有李泌韦皋高骈继之快人意。
不见贞观细奴逻刺史锦袍早在笥。
宗室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右羽林军大将军使持节沂州诸军事沂州刺史充本州防禦使御史大夫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七百户食实封陆佰户赠定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博陵郡公墓志铭元丰二年五月 北宋 · 蔡确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
公讳仲伋,字希鲁鲁恭靖王讳元份之曾孙,信安简王讳允宁之孙,越州观察使会稽侯讳宗敏之子。
康定元年,初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累迁为右武卫大将军黎州刺史
上即位,除右羽林军大将军汉州团练使
公上书愿补外自效,朝廷以公近属,不许。
进领沂州防禦使
熙宁十年九月庚午,以疾卒,享年三十九,诏赠定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博陵郡
元丰二年五月戊寅,葬于河南永安县
公之夫人曰彭城县刘氏。
有九男子:士蔿、士倞,右千牛卫将军
士鄄,右监门卫率府率
士斐、士肜、士苞,右班殿直
馀蚤夭。
五女子:长适三班奉职仲礼,馀尚幼。
君少有气节,内行修饬,而喜聚方药,振人之疾。
铭曰:
博陵夙成,怀志负奇。
欲有以为,卒不克施。
刻文幽石,远矣其诒。
玉册官、将仕郎、守新州新兴县主簿臣郭翼刊(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二四○。又见《东都冢墓遗文》。)
题后原署:「宣德郎、守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兼直学士院、判司农寺、兼提举太医局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臣蔡确撰,翰林书艺御书院祗候张隆书」。
兖州曲阜孔子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尝观元化阴藏。上帝元造。虽道远不际。而运行有符。扬搉大抵。宣考神用。人统之可复。补天秩之将颓。其揆一也。昔者蚩尤恬贼。厥弟骄兵。巨力朋徒。合绪连祸。则黄帝兴圣。首出偫龙。推下济以君人。微勤略以戡乱。逮至横流方割。包山其咨。转死为鱼。鲜食不粒。则尧禹并迹。扶振隐忧。导百川。康四国。粤若殷礼缺。周德微。宋公用鄫。楚子问鼎。则夫子卓立。灿然成章。辟邦家之正门。播今昔之彝宪。此天所以不言而成化。圣所以有开而必先。其若是也。故夫子之道。消息乎两仪。夫子之德。经营乎三代。岂徒小说。盖有异闻。夫亭之者莫如天。藉之者莫如地。教之者莫如夫子。且沐其亭而不识其道。则不如勿生。其藉而不由其德。则不如勿运。故曰消息乎两仪者也。夫博之者莫如文。约之者莫如。行之者莫如夫子。且会其文而不扬其业。则不如勿传。经其而不启其致。则不如勿学。上代有以焯序。中代有以宗师。后代有以丕训。故曰经营乎三代者也。噫。唐虞之美。不必至是。赞而大者。进圣君也。夏桀之恶。不必至是。挤而毁者。激庸主也。伊尹之忠。不必至是。演而数者。勉诚节也。赵盾之逆。不必至是。抑而书者。诛贼臣也。至若论慈广孝。辅仁宠义。职此之由。于是君臣之位序。父子之道明。朋友之事兴。夫妇之伦得。虽朗日开觉。膏雨润黩。和风清扇。安足喻哉。借如九皇继统而政醇。七圣同年而道合。虽事业广运。而理济一时。未有薄游大夫。僻居下国。德敷既往。言满方来。庙食列邦。不假手于后续。君长万叶。必归心于素王。若此之盛。是以腾跨百辟。孤绝一人。曷成名可称。取兴为大者巳。我国家儒教浃宇。文思戾天。伸吏曹以追尊。建礼官而崇祀。侯褒圣于人爵。尸奠享于国庠。是用大起学流。锡类孝行。敦悦施于万国。光覆弥于允宗。三十五代孙嗣褒圣侯璲之字藏晖。洎族贤元亨等。或专门硕儒。罔坠于绪。或馀波明哲。克扬厥声。乃相与合而谋曰。夫墟墓之地。曰自哀。听颂之树。诗云勿剪。一则遇事遗爱。一则感物允怀。矧乎大圣烈风。吾祖鸿美。故国封井。旧居川岳欤。宜其悚神驰魄。膝行膜拜。陈斋祭。奠严祠。树缭垣以设防。刊丰石以为表。兖州京兆韦君元圭字□□王国周亲。人才懿德。明启风绩。休有名教。长史河南源晋宾字光国。贤操孤兴。清节相远。人以。成俗于师。司马天水狄光昭字子亮。相门克开。雅道踵武。闻义必立。从事可行。录事参军东海徐仲连功曹成阳盖寡疑仓曹太原王道淳宏农杨万石户曹博陵少连宏农杨履元兵曹太原王光范阳张博望法曹安定皇甫恮东海于光彦士曹荣阳郑璋参军博陵崔调扶风窦光训河东裴璿陇西李绍烈□□□□仪传□南阳樊利贞曲阜县雁门田思昭丞河间刘思廉主簿吴兴施文尉清河晏宏楷等。宦序通德。儒林秀士。升堂睹奥。游圣钦风。佥同演成。乃共经始。其辞曰。
元天阴骘。大明虚镜。
神不利淫。物将与正。
凡曰投艰。在此逢圣。
吞沙荐虐。轩黄厎定。
襄陵兆灾。夏禹文命
周道失序。夫子应聘。
删诗述史。盛礼张乐。
雅颂穆清。训词昭灼。
片言一字。劝善惩恶。
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六顺勃兴。四维偕作。
元功济古。至道纳来。
首出列圣。席卷偫才。
大名震耀。广学天开。
蒸尝匝宇。诵习穷垓。
帝念居室。以光寿宫。
建侯于嗣。环封厥中。
孙谋不泯。祖德斯崇。
乃刊圣烈。克广休风。
九日李十一二耆山房赋赠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白昼婆娑古树下,华堂无事招儒雅。
苏门高士过弹琴,天宝将军来画马。
此日重阳黄菊开,寂寥馀我登高台。
被发狂游人削迹,持觞高论尔怜才。
江山战后秋无色,天地穷阴消不得。
周王兵士化沙虫汉代衣冠委荆棘。
君家殉国有难兄,散尽黄金事不成。
脊令空抱苌弘,鸿雁犹吞伍尚声。
我在山中无素业,一遇屠沽欢笑接。
道成不屑居神仙,气使翻然作游侠。
为君题诗花萼楼,羽声慷慨谁不愁。
吏部尚书南曹石幢颂序 唐 · 左光允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
归心者在乎信。
崇教者贵乎敬。
离情者在乎施。
故勇施则有慈。
能敬则知让。
敦信则晤道。
大圣之善诱也如彼。
偫生之惠明也若此。
勤而行之则近矣。
何远乎哉。
天官曹乩徵偫材。
选任庶职(阙七字)
也求而聚之。
谓之会府
铨以审其能。
曹以覈其实。
而后□□实难其任。
所以置卅人。
皆时秀干理者得之。
至于人吏殷凑。
考课繁积。
则分掌而决之矣。
濮阳挚宗太原王彦升广平宋希朝扶风马□□□□□倩天水谦光等。
意珠独照。
心镜常明。
人贵其旧。
德顺于下。
发自我。
清净之智也。
与同人。
朗彻之性也。
善起真念。
福生愿力。
相率以道。
相应以义。
将以为善之于人也劝。
石之为物也坚。
善可常住。
石可不坏(阙八字)
琢以成之。
建幢题经。
依教护法。
于交露精舍。
为七宝□□每烟炉焚香。
沃罐澡水。
果因心举。
诚以感通。
所以明空神持告天地。
有请以大威力宏誓愿。
兹乃□之像教。
导之浮生也。
众君子义以相(阙十一字)醴泉县尹公。
才学特举。
声明早著。
作颂以美之。
冷山行 金 · 赵秉文
禅房阁雨锁春阴,幽人切切鸣幽琴。
一声两声风萧森,三弄五弄天沈沈。
纷纶十指终不乱,双鸾对舞扬哀音。
初为湘灵怨,再鼓别鹤吟。
弦声按抑止复作,忽然变态穷岖嵚。
曲终从容奏恬淡,落花啼鸟青春深。
苗夫子,吾独知尔心。
胡为翻作冷山操,此意似欲为师箴。
昔年忆侍明光宫,曾以丝桐沃舜聪。
薰风一曲岩廊静,万国无为至化中。
明昌有道真重瞳,重瞳左右多夔龙。
朝廷诏起冷岩公,鼎湖龙去弓剑空。
不闻天宝相国忠,渔阳马嘶旌旂红。
圣主中兴日月功,首诛羿浞锄群凶。
张公上书见大计,臣以琴谏非琴工。
先生年来到骨穷,但愿四海无兵戎。
夜阑更请弹三乐,臣独饥寒亦不恶。
追树十八代祖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唐 · 王颜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五
始祖无名。道之出也。
曾孙有国。周之宗也。
夫国有开必先。粤若后稷播种。
蒸人乃粒。周之先也。
积仁成德。积德成圣。
以至文王周公。与天地合德。
乃继为家圣焉。周礼周易。
与日月俱悬。允著为家法焉。
开国德泽之源流。为国制度之本末。
俾百世不易。万方日用。
岂止三十代中八百年内而已。厥后子孙。
王显姓。始自四十一代祖周平王孙赤
其父泄。未立而卒。
平王崩。当嗣。
为叔父桓王林废而自立。用大夫
庄王不明。遂奔晋。
晋用为并州。自至龟八代。
代牧并州。龟生乔。
至文钊十六代。通前八代。
袭封晋阳侯。文钊生叔俊
叔俊伯明伯明生乇。
河东太守征西大将军。乇生卓。
卓字世盛。历魏晋河东太守
司空封猗氏侯
夫人河东裴氏。父仲贤。
雍州。卓翁年七十九。
薨于河东。时属刘聪石勒太原晋阳
不遂归葬。葬河东猗氏县焉。
隋并猗氏桑泉县。今司空冢墓在县东南解古城西二里。
至今子孙族焉。自古太原乡也。
亦犹润州上元县有琅琊乡。后魏定氏族。
佥以太原王为天下首姓。故古今时谚有鼎盖之名。
盖谓盖海内甲族著姓也。我卓翁葬河东
孙成族。閒生将相
太原之望。独不鼎盖河东著姓乎。
况本支奕叶。金辉玉映。
洪源长派。碧注清涟。
袭官婚者。戚属兼之。
澄而为止水。绝资荫者。
徭税不暇。漫而为众流。
军府而耳顺方免。负终身之耻。
戍积石而万里交镇。有次死之苦。
更接二京之庭。驱出九流之外。
盖魏地狭隘。迫而使之然也。
开元中左丞相张公说越认范阳封燕国公
大历初左相缙叔越认琅琊齐国公
河东王承太原望久矣。一旦为缙叔齐公没之。
而望平沈也。如燕齐两公。
皆名世大贤。社稷重器。
尚尔为也。况中智以下薄俗者乎。
又见近代太原房谱。称显姓之祖。
始自周灵王太子晋。琅琊房谱亦云太子晋后。
晋平公周太子生而异。使师旷朝周见太子
太子年方十五。太子
太子曰。吾后三年上宾于帝。
果十八而仙。得不谓元精下降。
全真上宾。则知年未十五。
已是神仙矣。岂于三年之中。
而始同凡有嗣息耶。是各为修谱者务神奇祖先。
竞称太子晋后。不其妄欤。
凡称太原王者。无非周平王孙赤之后。
前已详之明矣。桑泉房奉朝请善翁。
善之子𣅧子翁。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将军河北道大总管
见隋书。墓今有碑。
僧昙延有奇表。身长八尺。
见高僧传。蒲州桑泉人也。
或有延公赞曰。德与天全。
身居佛半。桑泉房幽州都督元圭翁。
广州都督方平翁。皆盛德光时。
左补阙智明伯。户部员外郎岳灵叔。
猗氏房右丞维叔。左相缙叔。
俱伟文耀世。或有上缙叔诗曰。
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
人谓戏言。时称定论
虞卿安西北庭节度正见叔。武德冠时。
如入仕朝廷。百舍或一。
出宧州邑。十室二三。
文武举选。仅不比屋。
有以见我卓翁积德积仁。垂不已之
流于无穷也。然因官婚。
乡族。迷失宗望。
亦往往而在。司徒昶翁诫宗人曰。
若结婚姻。如暴贵无识。
猥富不仁。慎勿为也。
又诫曰。勿三代不仕不学。
不看客失婚无谱。不葬无坟墓。
修仁。若是恶事。
三代皆沦小人也。戒之慎之。
孱孙颜。由进士官历台省
洛阳。移典杭州
大理少卿。拜御史中丞
虢州刺史。尝叹大道久隐。
浇漓时极。今于正经揭道字为志。
于子史揭道字为翼。成五十卷行于代。
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闻于朝。卓翁冢墓古有碑庙。
直下宗子。四县离居。
每年用正月七日一合来祭。干戈动来。
废至今日。时方开泰。
冀得复行。呜呼。
魏之风俗。俭不中礼。
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颜实永痛。力建丰碑。
有四义焉。一归流遁者之心。
二正迷宗者之望。三伏旌垂庆之德。
四永铭储祉之仁。铭曰。
太原一宗。晋代三公
薨时世故。葬此河东
孙谋克著。祖所钟。
显魂凛凛。遗冢崇崇(谨案蒲州府志以此碑非唐人所作云文中谓周平王孙赤其父泄未立而卒平王当嗣为叔父桓王林废之而自立及庄王不明遂奔晋求之传记事皆无有且晋于是时献公未强并州太原尚在狄地况州牧之官始自汉世安得晋于此时即用以为牧而先立此号又谓自至龟八代代牧并州自龟至文钊十六代通前八代代袭封晋阳侯语尤无稽且太原乡牒其状乃颜所上状称冀州刺史碑乃河东太守状称卓在晋为司空河东太守碑乃魏晋河东太守司空安有一人自述其先世而牴牾不合若此又谓开元中左相张说越认范阳燕国公大历初左相缙叔越认琅琊齐国公与缙自以功名官位得封初未闻越认之事且公侯之爵亦非因越认门望可邀得者其辨甚详今登载原文仍录辨语存證)
仆射 唐 · 杜佑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七
仆射秦官。
其名则微。
其职甚细。
东汉以后。
虽委任渐重。
职司会府
而非百僚师长之职也。
又按丞相亦秦官。
秦氏每偫臣上表。
皆云丞相臣某为首。
汉之宗臣。
萧何丞相
汉仪。
丞相进。
天子御座为起。
在舆为下。
有疾。
法驾至第问。
得戮二千石
申屠嘉欲斩内史晁错是也。
霍光受顾托之重。
当伊周之地。
昌邑王
上表太后
丞相臣敞为首。
大司马大将军次之。
其尊崇如此。
中间尝置左右丞相
亦尝改为相国
亦为大司徒
大抵汉之丞相
是为三公
于天下无所不统。
后汉亦以三公宰相
司徒西汉丞相也。
其后或为丞相
或为相国
或为大丞相
虽互为之名。
其实一也。
曹公司马师赵王伦王敦王导刘义宣齐高帝梁武帝尔朱荣陈武帝侯景献武隋文帝皆为之。
历代多非寻常人臣之职。
亦多为赠官。
然自秦以降。
实居百僚之长。
尚书令统领众务。
提举纲目。
仆射贰之。
诚为崇重。
且非统国政宰天下之任。
侍中中书令
如直以尊崇则太师
不然。
上公太尉始可长命百僚也。
龙朔中天宝初
尝改侍中中书令左右相
远协伊尹仲虺左右相
周公召公成王为左右之义。
斯诚允当。
或谓尚书令仆射录尚书之职。
是官之师长
按前代录尚书
霍光张安世王凤赵喜牟融邓彪张禹李固王导褚彦回齐明帝之徒。
或是三师
或是三公
或是大将军大司马兼之。
皆秉朝政。
古冢宰
百官总已。
实宰辅也。
其时别自有令仆。
仆射虽尝改为丞相
名同而职异。
品秩又未崇极。
上有三司三公尚书令
岂比前代丞相受任也。
其袭旧名无实者。
若今刺史皆云使持节
按前代使持节
得戮二千石
其王公已下封国
皆南面臣人。
分茅建社。
开府仪同三司
则礼数班秩。
皆如三公
置府辟吏。
今并岂有其实乎。
此例甚不能遍举。
安有仆射因改丞相之名。
都无丞相之实。
而为百僚之师长也。
又与丞郎绝礼。
若隔品致敬。
诸司长官
与隔品僚属。
其可绝礼乎。
斯不然矣。
谨议。
昆山县学记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九
学之制。与政损益。
政举则道举。道污则政污。
昆山吴东鄙之县。先是县有文宣王
庙堂之后有学室。中年兵馑荐臻。
堂宇大坏。方郡县多故。
未遑缮完。其后长民者或因而葺之。
以民尚未泰。故讲习之事。
设而不备。大历九年
太原王纲以大理司直县令。既而释奠于庙。
退而叹曰。夫化民成俗。
以学为本。是而不崇。
何政之为。乃谕三老主吏。
整序民。饰班事。
大启宇于庙垣之右。聚五经于其閒。
以邑人沈嗣宗躬履经学。俾为博士
于是遐迩学徒。或童或冠。
不召而至。如归韨焉。
公听治之暇。则往敷大猷以耸之。
博考明德以翼之。优而柔之。
使自求之。揭而厉之。
使自趋之。故民见德而兴行。
行于乡党。洽于四境。
父笃其子。兄勉其弟。
其不被儒服而行。莫不耻焉。
佥曰。公之设教。
矫其末不堕其本。易其俗不失其宜也。
传曰。本立而道生。
崔瑗南阳文学志。王粲荆州文学志。
皆表儒训。以著不朽。
遂继其流为县学记。俾来者知我邑经艺文教之所以兴。
是岁龙集乙卯。公为县之明年也。
惠山寺 唐 · 李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六
舅氏扶风公贞元四年秋八月
太原王武吴郡朱宿同游惠山精舍。为赋往体诗一首。
王序而题之。观其词。
颇有世外之交。出尘之想。
凝思澹虑。泛溢天格。
建安才人。不足居其右矣。
后二十年。复继于末。
则有伤时叹逝之感。宿草邻笛之悲。
会昌初武皇帝隳浮图法。
诏毁其宫而逐其徒。惠山在毁中。
时无好事者。诗亦随尘焉。
今寺既复。而诗尚遗落。
内弟审馀。寓书请于
河阳辟召。路出寺下。
因重记于轩廊南垣。我舅氏由吏部执法
器业磊落。为时巨人。
平生操尚。备在国史。
此不能举。所载者。
风韵之词。登临之兴。
俾后人挹其。清芬而已。
大中十一年五月十三日。怀孟等观察使从事试大理评事监察御史李蘧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