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犀斜墓祭文(八)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永乐大典》卷一四○五四
先生留月,念彼拜经,其徒太半,往时未生。
兹焉曲堆,丹井子弟,感叹前篇,须臾人世。
寒风落叶,与来扫松,庶使知之,见闻所从。
畤也早孤,幸如有种,惭非杜邺,亡益张竦
先生庐墓,来者从学,墙屋虽颓,昔焉如昨。
今岁还往,尚遗几人,有偕到此,相视沾巾。
迂论三 其二 李广程不识为将1127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李广、程不识之为将,如陈遵、张竦之为人。
李广行无部曲行陈,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幕府省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自便。
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
而士亦佚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虏亦不得犯」。
是时汉边郡,程、李俱为名将,然程不识之治军,兵家之常道也。
张竦博学通达,以廉俭自守,而陈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
曰:「足下讽诵经书,若身自约,不敢蹉跌;
而我放意自恣,浮湛俗间,官爵功名,不减于子,而差独乐,顾不优邪」?
曰:「人各有性,长短自裁。
子欲为我亦不能,吾而效子亦败矣。
虽然,学我者易持,效子者难将」。
是时、竦俱以列侯为郡守,名重一时。
之行己,士君子之常道也。
马援交趾,以书诫其兄子曰:「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之。
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吾于程、李之为将,陈、张之为人,亦云。
答人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六、《山谷全书·续集》卷六
重蒙委曲诲谕,感佩不忘。
人志行不同,正如程、李之为将,张竦、陈遵之处世尔。
张竦曰:「人各有性,长短自裁,子欲为我亦不能,吾而效子亦败矣。
虽然,学我者易持,效子者难将,吾常道也」。
亦知百虑而后行者寡矣,然推心不疑,性已成敝,未易琢磨也。
扬雄别传上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七、《嵩山文集》卷一九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周幽王封宣王子尚父于扬,号曰扬侯
其后并于晋河东扬侯子孙,遂以扬为氏。
本晋之扬,自其五世祖季徙诸蜀。
少而简易清净,好古学,从同郡严君平游,顾尚好辞赋,宗司马相如,尝叹曰:「长卿赋不从人间来,其神所至耶」!
相如枚乘孽子皋齐名,皋思敏疾,相如颇淹迟。
有以二人问者,曰:「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
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大册,用相如」。
然帝于辞赋自俊捷,亦苦相如之艰。
尝谓相如曰:「以吾之速易子之迟可乎」?
相如曰:「于臣则可,未知陛下何如耳」。
相如亦自谓有所短,而之论乃如此。
尝作《县邸铭》、《玉佴颂》、《阶闼铭》、《成都城四隅铭》,人有杨庄者为郎,诵之于成帝成帝好之,以为似相如遂以此得见,待诏承明之庭,时永始四年也,年四十矣。
帝方以正月郊祠甘泉,诏赋甚遽。
苍猝应诏,其赋极瑰玮,尽讽戒之义。
三月帝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以祀后土。
又作《河东》,以帝好广宫室,又作《子虚赋》以讽戒。
帝多玩书,善赋颂,出入游猎,必从。
十二月,帝纵胡人羽猎,因作《羽猎赋》。
待诏岁馀,给事黄门为郎,后一岁帝又命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诗三章,帝得之喜甚。
当时之语曰:「玩子云之篇章,乐于居千石之官」。
西羌尝有警,帝思将帅之臣,追美赵充国,诏未央宫充国图画为颂。
绥和元年秋,帝大誇胡人多禽兽,复幸长杨,纵胡客大校猎,复作《长杨赋》上之,因以讽帝。
为郎时,自奏少不得学而好沈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晚直事,得肆心广意,以自克就。
有诏可不夺奉,令尚书赐笔墨钱六万,得观书于石渠
京师班嗣右曹中郎将游之子,显名当世。
游尝赐秘书之副,而为人好贤,从游,由是内外之书无不观矣。
然非圣不好也,时人称雄曰西道孔子
有张子俟者,问沛郡桓谭曰:「扬子云西道孔子,乃贫如此」。
曰:「子云亦东道孔子也。
仲尼岂独为鲁孔子而不能为齐楚圣人耶」?
王公子亦问子云曰:「汉兴以来未有斯人」。
虽甚贫,而轻财恶利,无所事于世,作《逐贫赋》以自见曰:「扬子遁世,离俗独处。
左邻崇山,右接旷野。
邻垣乞儿,终贫且窭。
礼薄义弊,相与群聚。
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
好为庸卒,刑戮是加。
匪惟幼稚,嬉戏土沙。
居非近邻,接屋连家。
恩轻毛羽,义薄轻罗。
进不由德,退不受呵。
久为滞客,其意若何。
人皆文绣,余褐不完。
人皆稻粱,我独藜餐。
贫无宝玩,何以接欢?
宗室之宴,为乐不槃。
徒行负赁,出处易衣。
身服百役,手足胼胝。
或耘或耔,沾体露肌。
朋友道绝,进官凌迟。
厥咎安在,职汝之为。
舍汝远窜,昆崙之颠。
尔复我随,翰飞戾天。
舍尔登山,岩穴隐藏。
尔复我随,陟彼高冈。
舍尔入海,汎彼柏舟。
尔复我随,载沉载浮。
我行尔动,我静尔休。
岂无他人,从我何求?
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贫曰:『唯唯。
主人见逐,多言益嗤。
心有所怀,愿得尽辞。
昔我乃祖,崇其明德。
克佐帝尧,誓为典则。
土阶茅茨,匪彫匪饰。
爰及季世,纵其昏惑。
饕餮之群,贪富苟得。
鄙我先人,乃傲乃骄。
瑶台琼室,华屋崇高
流酒为池,积肉为崤。
是用鹄逝,不践其朝。
三省吾身,谓予无愆。
处君之家,福禄如山。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堪寒堪暑,少而习焉。
寒暑不忒,等寿神仙。
桀蹠不顾,贪类不干。
人皆重蔽,子独露居。
人皆怵惕,子独无虞』。
言辞既罄,色厉目张。
摄齐而兴,降阶下堂。
『誓将去汝,适彼首阳
孤竹之子,与我连行』。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
请不贰过,闻义则服。
长与尔居,终无厌极。
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人皆媚之以贵富,独安于郎署,而大覃思浑天。
或者信盖天之学,诋浑天。
乃发八难难盖天以通浑天,云:「日东行,循黄道,昼夜中规,牵牛距北极南百一十度,东井距北极南七十度,并百八十度。
周三径一,二十八宿,周天当五百四十度,今三百六十度,何也?
秋分之日正出在卯,入在酉,而昼漏五十刻。
即天盖转,夜当倍昼。
今夜亦五十刻,何也?
日入而星见,日出而星不见,即斗下见日六月,不见日六月,北斗亦当见六月,不见六月
今夜常见,何也?
以盖图视天河,起斗而东入狼狐间,曲如轮。
今视天河直如绳,何也?
周天二十八宿,以盖图视天星,见者当少,不见者当多。
今见不见等,何出入无冬夏,而两宿十四星常见,不以日长短故见有多少,何也?
天至高,地至卑。
日托天而旋,可谓至高。
纵人目可夺,水与景不可夺。
今从高山上,以水望日日出水下,影上行,何也?
视物,近则大,远则小。
今日与北斗近我而小,远我而大,何也?
视盖橑与车辐间,近杠毂密,益远益疏。
今北斗为天杠毂,二十八宿为天橑辐,以星度天,南方次地星间当数倍,今交密,何也」?
时独桓谭学,尝同奏事,待报坐西廊庑下,以寒暴背。
曰:「盖天以天如推磨石转,而日西行者,其光景当照此廊下稍而东耳,不当拔出去。
拔出去是应浑天法,浑为天之真形于是可知」。
按浑天,著书曰《太玄》,曰:「玄也者,兼天地人之道而天名之」。
或曰:「述而不作,《玄》何以作」?
曰:「其事则述,其书则作」。
或曰:「《玄》何为」?
曰:「为仁义」。
或曰:「孰不为仁,孰不为义」?
曰:「勿杂而已矣」。
于《玄》用思甚苦,尝梦吐白凤集《玄》上,久之而灭。
或曰无为自苦,故难传。
当时儒士刘歆、张竦辈虽与善,独于《玄》弗好也。
知时人所好在彼不在此,乃作《太玄赋》曰:「观大《易》之损益兮,览老子之倚伏。
省忧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域。
皦皦著乎日月兮,何圣人之暗烛。
岂愒宠以冒灾兮,将吮脐之不及。
若飘风不终朝兮,骤雨不终日。
雷隆隐而辄息兮,火犹炽而速灭。
且夫物有盛衰兮,况人事之所极。
奚贪婪于富贵兮,迄丧躬以危族。
丰盈祸所栖兮,名誉怨之所集。
薰以芳而致烧兮,膏合肥而见焫。
翠羽美而殃身兮,蚌含珠而擘裂。
圣作典以济时兮,驱蒸民而入甲。
张仁义以为网兮,怀忠贞以矫俗。
指尊选以誇世兮,疾身没而名灭。
岂若师由聃兮,执玄静于中谷。
纳傿、禄于江淮兮,揖松、乔于华岳
升昆崙以散发兮,踞弱水以濯足。
朝发轫于流沙兮,夕翱翔乎碣石。
忽万里而一顿兮,过列仙以讫宿。
役青要以承戈兮,舞冯夷以作乐。
听素女之清声兮,观宓妃之妙曲。
茹芝英以禦饥兮,饮玉醴以解渴。
排阊阖以窥天庭兮,骑骍騩以踟蹰。
载羡门与俪游兮,永周览于八极。
乱曰:甘饵含毒,难数尝兮。
麟而可羁,近犬羊兮。
鸾凤高翔,戾青云兮。
不挂罔罗,固足珍兮。
斯错位极,离大戮兮。
屈子慕清,葬鱼腹兮。
伯姬曜名,炙厥身兮。
孤竹二子,饿首山兮。
断迹属娄,何足云兮。
譬斯数子,智若渊兮。
我异于是,执太玄兮。
荡然肆志,不拘挛兮」。
钜鹿侯芭授《玄》于,为《玄》章句。
桓谭亦好之,然不若好赋之甚也。
尝问曰:「何以能赋」?
曰:「能读千赋则善」。
初,成帝嗜酒,作《酒箴》以讽帝,曰:「观瓶之居,居井之眉。
处高临深,动常近危。
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
一旦惠碍,为瓽所轠。
身提黄泉,骨肉为泥。
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鸱夷滑稽,复如大壶。
尽日盛酒,人复借酤。
常为国器,托于属车。
出入两宫,经营公家。
繇是言之,酒何过乎」?
杜陵陈遵,放纵于酒,见赋大喜,谓所友张竦曰:「吾与尔犹是矣」。
故其因人问赋可以讽乎?
曰:「讽则已,讽而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
又有问少而好赋者,曰:「童子彫虫篆刻,壮夫不为也」。
盖其晚年立言明教,绝意于赋,不复为矣。
因时人问答,著《法言》十三篇,明帝之道,而广大幽微备矣。
建平四年单于上书愿朝。
五年,哀帝时被疾。
或言匈奴从上游来厌人,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
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
诸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勿许。
单于使辞去未发,上书谏帝,以为「六经之治,贵于未乱;
兵家之胜,贵于未战。
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
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奈何距以来厌之辞,疏以无日之期,消往昔之恩,开将来之隙!
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家不安也。
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
书奏,天子感寤,召还匈奴使者,更报书而许之。
帛五十疋,黄金五十斤。
雄视朝廷纲纪紊乱,知言之不行而不言。
然独见机会之决,弗得弗言也。
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说字于庭中。
取其有用者作《训纂篇》,以续《苍颉篇》,又易《苍颉》字之重复者,凡八十九章。
善书。
西京时,以书称者盖寡,前有司马相如、张敞、严延年,后则史游、孔光、刘向、雄及陈遵
久为郎,校书麟阁,见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常提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异语。
归即以铅摘次于椠,积二十有七岁,而书成,名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方言》者,盖《尔雅》之流也。
茂陵郭威好读书,以谓《尔雅》周公所制,而有「张仲孝友」等语,疑之,以问曰:「《记》有孔子鲁哀公学《尔雅》,《尔雅》之来远矣。
自古学者皆云周公作,当有所据。
其后孔子弟子之俦又有所记,以解释六艺,故有『张仲孝友』等语」。
张竦 宋 · 刘跂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张侯生意秖如瓶,出入艰难亦自成。
却纵鸱夷差独乐,此中何物不堪盛。
张竦转官制 宋 · 刘安上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六五、《刘给谏集》卷二
夫为郡太守而能几察奸萌,使不得作,可谓才矣。
尔守淮安,降羌搆谋,阴图窜逸,以智俘获,卒服其辜,朕何爱一官,不以为汝赏哉!
肆颁宠命,往其钦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