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奉次屠都宪贺篁墩学士领教翰林兼柬西涯学士二首 其一 明 · 倪岳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巍巍圣德仰如天,学士承恩重养贤。
虎榜旧名金作字,凤楼新制玉为椽。
道根伊洛从今盛,教本苏湖自古传。
二妙正当天下选,最宜霄汉领群仙。
灵显庵肄业 明 · 南孝温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秋江先生文集卷之三
不识治心是道根,镂冰工巧谩攻文。
何功更得鸢鱼妙,十载光阴浪负君。
崔介之观察湖南 其二 明 · 洪彦弼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默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早年多病学仙癯,止酒辞荤看药图。
心上一珠无得丧,眼前群品几荣枯。
葆真馀力为诗句,结习天花伴老夫。
政似香山白居士道根深锁远尘途。
水调歌头 己卯初度 明 · 陈霆
 押东韵
著书鹖冠子,倚仗鹿门翁。
十年正堪一笑,梦觉大槐宫
早是年开五秩,便待人生百岁,双脸再难红。
试问输铜臭,何似作诗穷。

道根深,俗缘浅,世情空。
仙山久扃,花院名位夙相通。
安事舞衫歌扇,自喜薰炉茗碗,况味野僧同。
天独与为寿,秋满菊花丛。
启昭严昕 其一 明 · 林亿龄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石川先生诗集卷之六
世缘终浅道根深,自复前身支遁
黄纸题名非我愿,青山浪迹是吾心。
本来多病形如沈,馀事吟诗句似阴。
莫怪老夫慵报答,为惭燕石厕南金。
题丹灶 明 · 无名仙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仙翁元不死,遗迹俨然存。
伏虎看丹灶,灵虬护洞门。
人间恶风日,物外好乾坤。
便欲辞尘网,来兹养道根
敬美弟二十四首 其十八 明 · 王世贞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一病经年百感侵,到头方验道根深。
银台化佛空劳至,不解无生忍处寻。
法住之胜。有感再赋 明 · 高敬命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霁峰集卷之四
洞天深转九遥遥,落日微钟云外飘。
穿树鸟迷红锦障,步虚人度水晶桥。
名山未访道根浅,韵释相看尘想消。
飞锡渺然羁宦在,瘴江秋思鬓萧萧壬午秋。三槎古苔。书于瑞山郡斋。)
余之游枫岳也。懒不作诗。登览既毕。乃摭所闻所见。成三千言。非敢为诗。只录所经历者耳。言或俚野。韵或再押。观者勿嗤甲寅 明 · 李珥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拾遗卷之一
混沌未判时,不得分两仪。
阴阳互动静,孰能执其机。
化物不见迹,妙理奇乎奇。
乾坤既开辟,上下分于斯。
中间万物形,一切难可名。
水为天地血,土成天地肉。
白骨所积处,自成山崒嵂。
特钟清淑气,名之以皆骨。
佳名播四海,咸愿生吾国(谚传中华人有言曰。愿生高丽国。亲见金刚山云云。)
崆峒与不周,比此皆奴仆。
吾闻于志怪,天形皆是石。
所以女娲氏,鍊石补其缺。
玆山坠于天,不是下界物。
就之如踏雪,望之如森玉。
方知造物手,向此尽其力。
闻名尚有慕,况在不远域。
余生爱山水,不曾閒我足。
夙昔梦见之,天涯移枕席。
今朝浩然来,千里同咫尺。
初从行脚僧,过尽千山秃。
渐渐入佳境,浑忘行径永。
欲见真面目,须登断发岭(未至山三十里有岭。名曰断发。登眺则望月山之全体。突兀撑天。森然可敬也。)
一万二千峰,极目皆清净。
浮岚散长风,突兀撑青空。
远望已可喜,何况游山中。
欣然曳青藜,山路更无穷。
溪分两派流,出谷何悠悠洞口二溪分流。一则毗卢峰水为别派。一则万二千峰水合流而去也。)
危桥几酸股,苔石频就休。
最初入长安,洞口云乍收。
琳宫值火后,新起梵钟楼(山之洞门寺长安。数年前失火。有僧重创。起钟楼。)
居僧散樵径,伐木山更幽。
天王立门侧,怒眼令人愕长安岵。皆有天王像。)
庭前何所有,数丛红芍药
禅床展两足,困疲留一宿。
明朝向何许,路转千万曲。
金藏与银藏,高占苍厓旁金藏银藏二庵。在长安寺东。)
所见渐奇秀,出入行涧冈
高峰立我前,七宝为其妆(有一峰在二庵之东。奇岩怪石。如璎珞之垂。山僧称七宝庄严。)
忽近岾寺,松桧郁成行。
飞楼跨涧水,映夺青山光(有楼当门跨涧。名曰山映。)
门前平地阔,沙草逢春绿。
入门骇汗出,神将相对立。
青狮与白象,呀口瞋双目(门中立神像与狮像。面目皆狞恶。可咳。)
撞钟千指迎,绕袖香烟轻。
庭中耸高塔,风铎声琮琤。
翚飞三昧宫,结构何其雄。
堂中古佛像,尘埃暗金容。
远自天竺来,驾海随黄龙。
尼岩与憩房,一一留其踪。
真赝不可辨,事与齐谐同(寺之记事。载天竺人铸佛像五十三躯。泛之于海。有黄龙负之。到于此山。高城人闻而寻之。见路旁有小人迹。乃入山中。有尼踞石。指其像处。乃构岾寺以安焉。后人以尼所踞石为尼岩。以见迹处为憩房云。)
明寂(庵)在其西,兴圣(庵)在其东。
寻幽不暂閒,兴入烟霞浓。
寂寥斗云庵,云碓水自舂(斗云庵在岵之北)
临溪渡石矼,活水声淙淙。
成佛倚高峰,沧溟在东窗(成佛庵在斗云庵之东北。与佛顶台相连。俯见东海。)
峨峨佛顶台,孤绝更无双。
我来看朝曦,满目红云披。
水天两无际,火气惊冯夷。
举头白巅面,十二天绅垂(白巅面有十二瀑布。在佛顶台可望见。)
回寻旧时路,到处皆可怡。
上下二见性,临路危甍飞(自佛顶台还。西行则上见性,下见性二庵。皆在斗云庵之北。)
石窟名竺修,潇洒涧之湄(在下见性之西。临水背岩。清致可爱。)
灵台(庵)灵隐,云雾生阶墀(二庵在竺修窟之西南)
崎岖劳涉险,两脚难自持。
桥摧卧古槎,路断攀树枝。
流湍乱我耳,溅沫洒人衣。
幽深九渊洞,草合人迹微(九渊洞在灵隐庵之西。幽深清绝。)
徘徊普贤庵,仰见峰峦危。
寄傲真见(庵),欲去仍留迟(二庵皆在洞中)
冒雨入香炉,人静关柴扉香炉庵在九渊洞之南)
天阴与夜气,满山同霏霏。
内院半日留,禅榻学忘机(内院在香炉之西北。渐入深境。)
更寻弥勒峰,爱山如渴饥。
峰头石如佛,得名良在玆(弥勒峰在内院之西。峰上有石。形如弥勒焉。)
萧条南草庵,居僧有仙姿(庵在峰之南最为深邃)
见我荐山羞,香蔬疗我饥(洞中极多山菜)
此洞深几许,山僧亦不知。
是非声不至,何须劳洗耳。
暮共白猿吟,朝随苍鹤起。
还登万景台,四方皆洞视(还向洞口。乃登此台。在南庵之东北。灵隐之西北。)
有窟名养真,过清难久止(在万景台西北)
人寰隔霄壤,宜居避世士。
他时期再来,出洞头屡回(此洞岩石。白于他处。)
僧言内山好,外山同舆儓。
外山已如此,况彼内山哉。
急须入仙境,以涤尘中病(以山之东南为外山西北为内山。内山尤为奇秀。岩石益白。)
行行树阴中,晚风吹不定(自灵隐庵北行。可达内山。)
山禽不知名,自呼三两声。
小溪通略彴,攲侧不可行。
解衣弄清泚,形影聊相戏。
一身在岩上,一身在水里。
尔今不是我,我今还是尔。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此。
好在水中人,到处无缁磷。
禅庵妙吉祥,面户清无尘(内山最初所见庵也)
其旁有文殊(庵),地秘人难臻。
登登到佛地(庵),几经山嶙峋(在妙吉祥西)
小庵在岩下,厥号为罽宾(窟名在佛地庵西)
万树卫金殿,名是摩诃衍(在佛地西。此庵据山正中。其主峰乃毗卢峰。)
雄峰峙其后,峻岭当其面。
环回天所成,绝胜前所见。
佳气葱葱,心惊颜为变(山势环回。有若天成。)
吁嗟最灵地,千载空虚弃。
庸僧污云霞,感叹知奈何。
山中所历庵,多少难为科。
欲详不可得,我试言其略(山中诸庵。多至百馀。不可毕举。姑记大概耳。)
妙峰与狮子,近在摩诃(二庵在摩诃衍之西)
万回与白云,船庵与迦叶。
妙德与能仁,圆通与真佛。
修善与奇奇,开心与天德
天津与安心,顿道与神林
利严与五贤,安养与青莲。
云岾与松萝,次第如星罗(已上皆庵名。万回在摩诃衍北。白云在万回北。船庵在白云西北。妙德在能仁西。能仁在圆通北。圆通在真佛南。真佛在船庵西南。修善,奇奇在船庵东南。开心,天德在圆通西天津,安心在开心北。顿道在表训东南。神林在表训西。利严,五贤在顿道东北。安养青莲等在长安东。皆取其协韵。故无次序而举之。)
或倚最高峰,手可扪银河。
或枕急流瀑,静中喧聒聒。
或在岩石下,低头仅出入。
或对紫翠峰,暮色来排闼。
或占大岩上,线路才容迹。
或隐幽邃处,永与尘劳隔。
虽无外客来,小语山已答。
或秘树木中,浓阴遮日色。
或据断崖头,满庭皆怪石。
奇形与异状,记之终难悉。
眼看口难言,漏万才挂一。
我爱表训寺,郁郁依林麓(在开心南)
僧閒画殿空,日午楼阴直。
我爱正阳寺,俯临千丈壑(在表训上)
褰衣步庭除,四顾山如积。
我爱须弥台,叠石成崔嵬(在真佛西北)
清绝似仙区,不必求蓬莱
我爱望高台,四面收黄埃(在长安北表训南
欲知高几何,笙箫天上来。
凌云纵快活,执锁诚危哉(上望高台时。路穷处则垂铁锁。攀之以上焉。)
我爱十王洞,山势皆盘回(在长安东北。最深邃。人所不到处。有古塔。)
古塔不记年,兀立悬崖边。
我爱万瀑洞,飞流泻青汞(在表训东。狮庵之西。纯是岩石所成。)
一岩连数里,滑净难所(一作徙)倚。
逶迤至洞口,满洞皆流水。
坎处陷为渊,下有火龙眠(渊名)
倾处激为湍,鸣雷振空山。
平处湛不流,如镜鉴吾颜。
清风左右至,炎热变为寒。
披襟坐树下,始知身世间。
我爱宝德窟,铜柱盈千尺(在洞中。飞阁跨空。三面依岩。一面以铜柱撑之。近百尺。最为奇绝。)
飞阁在虚空,天造非人力。
未至望如画,既登汗如沐。
禅僧万缘虚,纸袋储松叶
若欲栖此地,应须学绝粒。
去矣不可留,我将巡山游。
有石类狮子,屹立乎峰头(在狮子庵前)
有庵似筑城,不知谁所营(在狮子庵侧)
世无方朔俦,怪事问无由。
内山留十日,游寻略已周。
东行到上院,路旁层峦远(从此向白巅面。上院在路边。)
寂灭(庵)上开心(庵),横云时未捲(二庵最高。在寂灭则可见东海。)
开窗何所见,444-=赤海平如练。
山人指白巅,人閒兜率天(以白巅为兜幸。盖清胜故。)
诸庵列翠微,钟鼓声相连。
有洞名声闻,水石何纷纭。
可望不可寻,青鹤为弟昆(寂灭庵下有洞。名声闻。俯见岩奇水清。而无路可入。如智异山青鹤洞焉。)
钵渊对绝壁,天工所磨削。
一条喷长虹,其底澄潭碧。
山僧无一事,转下聊为乐。
投身急如梭,颠倒眩莫测(钵渊寺在寂灭之东。有瀑甚高。岩石极滑。僧俗来玩者。皆解衣上岩。随瀑转下以为戏。虽颠倒而下。终无所伤。)
回登九井峰,桂树森可折(在寂灭北。甚高峻。有桂树。)
扶桑手可挹,夜半看日出。
欲见九龙渊,僧言路险恶。
若遇骤雨来,死生在顷刻(九龙渊在毗卢峰之东。最为奇丽。但路险石滑。遇雨则定死无疑。故余惧不往。)
不如上高峰,以蹑飞仙踪。
斯言定信乎,决意登毗卢。
松根络石角,手攀足可踏(毗卢峰此山之绝顶)
有僧导我前,戒我勿俯瞩。
临危若俯瞩,目眩神必惑。
若欲见山形,莫上最高岳
若登最高岳,所见皆恍惚(极高则所见不明)
此言为我师,勉旃无怠忽。
一经昼与宵,始及山之腰。
困卧盘石上,廓落迷俯仰。
心定始抬首,众峰皆我向。
高低与远近,一概皆削粉。
百里不盈尺,钜细皆无隐。
忽然蒸白雾,澒洞失远觏。
初依一谷生,渐蔽群山走。
遂使山苍苍,翻作海茫茫。
浩浩同一气,漠漠难为量。
吾闻太极前,万化不开张。
山灵意何如,示我物之初。
无风渐飘散,半卷还半舒。
始露数点秀,孤如天上岫。
浓青画脩眉,浴海褰鹏噣。
俄惊(一作顷)疾风起,驶若骅骝骤。
须臾无点滓,眼力皆通透。
或尖若剑锋,或圆若笾豆。
或长若走蛇,或短若卧兽。
或如万乘尊,朝会开天门
衣冠俨侍立,车马如云屯。
或如释迦佛,领众依灵鹫。
蛮君与鬼伯,竞进头戢戢。
或如吴与孙,击鼓陈三军。
铁马振刀鎗,壮士争追奔。
或如狮子王,威压百兽群。
或如行两龙,奋鬣喷阴云。
或如靠岩虎,顾眄当路蹲。
或若文书积,邺侯三万轴
或若建浮图,萧梁九层塔
或若累累冢,令威寻故国。
或向如揖让,或背如抱毒。
或疏若相避,或密若相狎。
或如窈窕女,深闺守贞淑。
或如读书儒,低头披简牍。
或如徒,贾勇气咆勃。
或如坐禅僧,藜床穿两膝。
或若搏兔鹰,或若抱儿鹿。
或翔若惊凫,或峙若立鹄。
或偃然肆志,或靡然自屈。
或散而不合,或连而不绝。
万象各异态,贪玩忘移足。
不可废半道,我欲穷其高。
绕身是何物,时有行云孤。
行云不及处,肃肃刚风号。
飞鸢与栖鹘,莫能追我翱。
直到无上顶,朗咏聊游遨。
林端拂朝日,石头碍夜月。
俯听蚁动声,山腰起霹雳。
山川围四面,模糊不可辨。
大者类丘垤,小者视不见。
纵有离娄目,安能辨城郭。
浩然发长啸,声入清都厥。
仙侣定骇愕,玉皇应惊诘。
天宫纵不远,其奈道根浅。
吾闻上界仙,官府未得閒。
何如方外人,不在仙凡间。
心虚万事一,气大六合窄。
昆崙脱手毬,大海涂足油。
胸中有山水,不必于此留。
一览便知足,造物不我尤。
僧言此山景,四时皆清胜。
炎凉异世间,阴气犹盛。
浮花岂吐蕊,只有寒梅莹。
山门四五月,始有寻春兴。
层崖千万丈,蹢躅红相映。
大地入红炉,衲僧犹苦冷。
扑缘不侵人,苍蝇绝形影。
秋风来苦早,落叶填石径。
峰峦瘦生棱,素月增耿耿。
松林閒枫树,红碧纷无数。
水落露危岩,激激波声怒。
冬寒水官骄,积雪高天柱。
烟生知有寺,门碍难开户。
譬如别世界,白银为国土。
翠桧列几行,须发垂沧浪
君胡不见此,反思归故乡(所记四时景。皆山中实事。)
此山有羽人,驭风凌空行。
绿发飘若烟,岩窦藏其形。
千年食松脂,蝉蜕得长生。
见人不接言,颜秀方瞳清。
君胡不见此,似无物外情(山中有人。只食松叶。岁久身轻。空中往来。绿毛遍体。山僧樵菜。时有得见者云。)
此山有异兽,非虎非豺狼。
雄形大如山,怒眸若镜光。
有时磨大木,翠毛挂百尺。
足迹广如轮,谅非凡兽匹。
君胡不见此,避去如畏怯(山中有兽。如诗中所记云。)
此山有仙鹤,大如垂天翼
翱翔白云上,暮还栖翠壁。
有时舞雌雄,双影峰前落。
高人尚不亲,况求对以臆。
君胡不见此,胸次未免俗(山中有鸟。大于鹳。青质丹顶。有雌雄双飞。人谓之鹤。)
我闻此僧言,将还更回躅。
遂作半岁留,所闻非虚说。
僧言此山名,金刚与怾怛。
众宝所合成,中有昙无竭
我言佛书中,不见朝鲜国
又云在海中,不与此山同(僧言佛经云。海中有金刚山昙无竭圣人所住。即此山云云。此山岂在海中耶。)
我疑龙伯豪,一钓连六鳌
三山遂失所,泛海惊仙曹。
漂流到我疆,作此群山王。
又疑西河吴,桂树旁
斫桂落此地,万古无时停。
玉干化为石,高积巉青冥。
虚实竟谁分,何人作山经。
自从作天游,始觉吾生浮。
下山将出洞,山灵向我愁。
梦中来见我,自言有所求。
物生天宇閒,因人名乃休。
庐山李白,谁能咏其瀑。
兰亭逸少,谁能寿其迹。
子美洞庭东坡赤壁
咸因大手笔,令名垂不灭。
君今游我山,风景皆收拾。
胡为不吟诗,氏作缄口默。
请君挥巨杠,庶使山增色。
我言子过矣,子言非我拟。
我无锦绣肠,安能追数子。
满腔惟一拙,吐出人不喜。
子欲得琼琚,往求无价手(手。恐误。)
山灵色不悦,侧立久凝视。
咄咄指我言,恶宾无汝似。
我知不能辞,遂许撰荒鄙。
形开如酒醒,所听皆慌尔。
有约不可负,聊以记终始。
柳枝 明 · 梁大朴
 押支韵 出处:青溪集卷之二
人间腐鼠久成吓,镜中嬴得头边丝。
春心箫索日日减,无复醉眠花阴时。
风淫十载旧痾缠,开閤始放红袖姬。
金钗在手不忍分,半生信誓嗟成亏。
琴窗几年共对月,玉颜至今犹未衰。
馀生旧缘尚未磨,临别玉箸垂双颐。
恩情泛此共春尽,舞閤寂寞杨枝词。
名花飘散落谁家,只有暗香留空枝。
江州昔日歌舞地,绮席最爱青蛾眉。
如今衰病递相催,玉镜惨惔令人悲。
回头乐事堕空虚,别后怀抱馀新诗。
东华已鬻没尘马,踪迹不到杨朱岐。
香山寺下结茅社,涧松萝月交襟期。
世缘终浅道根深,风流付与春梦知。
青楼朱翠杳无所,头上葛巾随意欹。
砺山倅郑渫 明 · 李廷立
 出处:溪隐先生遗稿
伊昔湖山交臂初,竹楼肝胆潜相照。
风流亚使最善价,薄劣衙童真不肖。
忘年交道等,耐久襟怀齐
侬惭词掖短衔美,子负文场旧盟绍。
仙区咫尺面千里,人事差池成一笑。
求砂道根熟,望云参军欢意少。
无心香省傍飞舄,有意云章寄石耳
铜章几屈山水宰,递筒空传尺素鲤
天南忽报寿星凋,痛哭襄阳庞德
攀心不下大小连,泣柏何尝迷泪目。
何知末路按剑多,侧足羊肠坠坑谷
邹阳未讼上书冤,梁狱空搔诗鬓白。
长沙犹薄有道恩,贾傅伤心对飞鵩。
当时我亦困啁啾,天末悲风怆相忆。
胡星一孛玉烛昏,疆场难堪蜂蚁结。
昭阳箭声细柳笳,白日中原满膻羯。
亲颠床席君远狩,此时何心算行止。
终然忍作不孝身,反哺初情知己已。
终天怨结万死馀,苫块三年辞玉庭。
丧无戚容衰与易,服除顽命犹偷生。
齐乡衣被二天恩,地主青眼民白发。
斜阳远别乱世人,不用骊驹歌一阕。
相看脉脉不忍别,总为干戈闹邦国。
泪亦不能为之坠,言亦不能为之发。
腰间各有三尺剑,欲扫搀抢何可得。
忠臣孝子植风纪,夏康周宣志匡复。
稽山不日鍊甲楯,奉天何时颁德音。
秋霜渐近灭倭日,宝刀揔有擒倭心。
秦宫汉树绕赤日,太白武功消妖祲。
我不能从容前著坐帷幄,又不能奋厉横身当战场。
尨然宛若无事人,安用呿口说虞唐。
父母之雠不可共戴天,此贼未灭长皇皇。
履倭之血,抽倭之肠,跨海斩鲸庸非急。
城主复城主,三万里农桑,二百年社稷。
鞠躬尽瘁死后已,圣人复起吾不易。
诗还旧居 明 · 申钦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象村稿卷之五十六(和陶诗)
故乡日以远,梦魂亦不归。
江城何寂寞,谁慰楚臣
只幸道根深,久悟四十非。
先哲骨已朽,糟粕空馀遗。
时时见其真,匪此将安依。
海陆各异道,舟车难共推。
菁华庶未褪,筋力惧全衰。
复灵且尽性,微言聊发挥。
诗僧长老 其一 明 · 梁庆遇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霁湖集卷之八
莫嫌城市远山林,儒释还同现在心。
无本一生诗胆大,乐天垂老道根深。
云端法社何由结,世外高名夙所钦。
遥想闭门秋后夜,上方钟梵碧峰阴。
忆旧游白莲社 明末清初 · 郑蕴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一
万叠山中佛殿巍,少年携笈久栖迟。
仙蔬香味唇边在,清晓钟声梦里疑。
自恨道根培不厚,至今身梏解无期。
羁魂日夜空来往,洞壑云深石径微。
尹生叔平丁酉 明末清初 · 朴长远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久堂先生集卷之六
岐路徘徊鬓雪飘,微灯虫响坐残宵。
秋生陇亩犹悭雨,梦绕渔矶政落潮。
自愧道根白傅,误疑禅味似参寥
功名努力烦公等,诸尹吾东古八萧。
岁暮和子瞻子由侍立迩英次韵绝句简曹峨嵋编修四首 其四 清 · 陈廷敬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午亭文编卷十三
东坡居士香山老,出处差同晚节心。
不信千秋身寂寞,名根终比道根深。
张蒿陆有贤子三十而夭属作挽词 清初 · 查慎行
 押侵韵 出处:槐簃集下
短生寄长世,如浮亦如沈。
高人付达观,旦暮犹古今。
下士重其宝,服食延分阴。
相去九牛毛,奚翅尺与寻。
造物本无物,荣枯随所任。
奈何才不才,分量费酌斟。
才者或夭折,不才乃森森。
此枋竟谁持,报施昧善淫。
嗟嗟张氏子,质秉玉与金。
十五工文词,长老咸叹钦。
二十举乡贡,恒苦疾疢侵。
夙慧天所骘,道根种何深。
自知不永年,潇洒托清吟。
三十遽谢世,一笑遗冠簪。
敛以僧伽黎,尺乎尸陀林。
其生类知道,没岂无知音。
我作哀挽词,以慰乃父心。
出山别性贤长老癸卯 清 · 南有容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雷渊集卷之一
鉼钵依空谷,经声出祇林。
苍松禅相古,流水道根深。
尔有远公,吾惭康乐谢灵运欲入白莲社远公以心杂止之。)
只应相别处,长啸送遗音。
君子一首甲寅 清 · 南有容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雷渊集卷之二
君子贵慎独,明诚道根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惭魂。
而我乐斯训,周旋恒所敦。
虽无日新功,庶绝外诱奔。
今宵忽有梦,所梦匪思存。
披衣中夜起,嘿省梦所原。
毋乃道心微,间被恶几棼。
由无克察力,闯发如浸焚。
愿得斩邪剑,持以奉天君。
章斋敬次席上韵 清 · 金谨行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庸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山容如洗雨过馀,太极亭中梦觉初
佳节三秋今夜月,寒灯一榻古人书。
光风丈席源头会,止水方塘镜面虚。
从此渐看昭旷界,道根深处俗缘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