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来敏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八
将军来敏上官显言:「新人有何功德,而夺我荣资与之邪?
诸人共憎我,何故如是」?
年老狂悖,生此怨言。
成都初定,议者以为来敏乱群(《宋书·王微传》微与江湛书引此,作「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
先帝以新定之际,故遂含容,无所礼用
刘子初选以为太子家令,先帝不悦,而不忍拒也。
后主即位(案:「后主」字不应出亮口,当是后人误改。),吾暗于知人,遂复擢为将军祭酒,违议者之审见,背先帝所疏外,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
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蜀志·来敏传》注引《亮集》)
江湛 南朝宋 · 王微
 出处:全宋文卷十九
弟心病乱度,非但蹇躄而已,此处朝野所共知。
驺骑扣荜门,闾里咸以为祥怪,君多识前世之载藉,天值何其易,倾弟受海内骇笑,不过如燕石秃鹙邪?
未知君何以自解于良史邪?
今虽王道鸿鬯,或有激朗于天表,必欲潜渊探宝,倾海求珠,自可卜肆巫祠之间,马栈牛口之下,赏剧孟于博徒,拔卜式于刍牧。
亦有西戎孤臣,东都贱士,上穷范驰之御,下尽诡遇之能,兼鳞杂袭者,必不乏于世矣。
且庐于承明,署乎金马,皆明察之官,又贤于管库之末。
何为劫勒通家疾病人,尘秽难甚之选,将以靖国,不亦益嚣乎。
书》云:「任官惟贤才」,而君擢士先疹废,芃芃棫朴,似不如此。
且弟旷违兄姊,迄将十载,姊时归来,终不任舆曳入阁;
兄守金城,永不堪扶抱就路,若不惫疾,非性僻而何。
比君曰表里无假,长目飞耳也。
常谓生遭太公,将即华士之戮,幸遇管叔,必蒙僻儒之养。
光武冯衍才浮其实,故弃而不齿。
诸葛孔明云:「来敏乱郡,过于孔文举」。
况无古人之才概,敢干周汉之常刑。
彼二三英贤,足为晓治与否?
恐君逢此时,或亦不免高阁,乃复假名不知己者,岂欲自比卫赐邪?
君欲高敩山公,而以仲容见处,徒以捶提礼乐,本不参选,鄙夫瞻彼,固不任下走,未知新沓何如州陵耳。
而作不师古,坐乱官政,诬饰蚯蚓,冀招神龙,如复托以真素者,又不宜居华留名,有害风俗。
君亦不至期人如此。
若交以为人,举未以己劳,则商贩之事,又连所不忍闻也。
岂谓不肖易擢,贪者可诱。
凡此数者,君必居一焉。
虽假天口于齐骈,藉鬼说于周季,公孙碎毛发之文,庄生纵漭瀁之极,终不能举其契,为之辞矣。
子将明魂,必灵哈于蒿里,汝颖馀彦,将拂衣而不朝。
浮华一开,风俗或从此而爽。
鬼谷以揣情为最难,何君忖度之轻谬?
今有此书,非敢叨拟中散,诚不能顾影负心,纯盗虚声,所以绵络累纸,本不营尚书虎爪板也。
成童便往来居舍,晨省复经周旋,加有诸甥,亦何得顿绝庆吊。
然生平之意,自于此都尽。
君平公:「生我名者杀我身」。
天爵且犹灭名,安用吏部郎哉!
其举可陋,其事不经,非独缙绅者不道,仆妾皆将笑之。
忽忽不乐,自知寿不得长,且使千载知弟不诈谖耳(《宋书·王微传》,吏部尚书江湛吏部郎,微与书,又略见《艺文类聚》四十八。)
即位下书 南朝宋 · 刘劭
 出处:全宋文卷十二
徐湛之江湛弑逆无状,吾勒兵入殿,已无所及,号惋崩衄,肝心破裂。
今罪人斯得,元凶克殄,卜世灵祚,永享无穷,思与亿兆,覃兹更始,可大赦天下,改元嘉三十年太初元年,文武并赐位二等,诸科一依丁卯(《宋书·元凶劭传》,《魏书·刘义隆传》。)
徐湛之等诏 南朝宋 · 刘骏
 出处:全宋文卷五
徐湛之江湛王僧绰,门户荼酷,遗孤流寓,言念既往,感痛兼深,可令归居本宅,厚加恤赐(《宋书·徐湛之传》。)
江学不宜继逊启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十一
礼无后小宗之文,近世缘情,皆由父祖之命,未有既孤之后,出继宗族也。
虽复臣子一揆,而义非天属。
江忠简胤嗣所寄,唯学一人,傍无眷属。
学宜还本。
若不欲江逊绝后,可以学小儿继逊为孙(《南齐书·江学传》。初,宋明帝敕学出继从叔逊,为从祖淳后,于是仆射王俭启。)
宋故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临沣侯刘使君墓志 南北朝 · 金石刻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
曾祖,宋孝皇帝
祖讳道邻(案:《宋书》作「怜」,疑转写之误。)
字道邻侍中长沙景玉妃,高平平阳檀氏,字宪子谥曰景定,妃父畅道渊永宁,祖貔稚罴琅邪太守,合葬琅邪临沂莫府山。
父讳义融,字义融,领军车骑桂阳恭侯
夫人琅邪临沂王氏,字韶风
父简长仁东阳太守
祖穆伯远临海太守
合葬丹徒练雩山,所生母氏,宜城人,葬练壁雩山。
兄觊茂道散骑常侍桂阳孝侯
夫人庐江灊何氏宪英,父愉之彦和通直常侍,祖叔度金紫光禄大夫,合葬练壁雩山。
第三弟彪蔚,秘书郎,葬江□□□夫人河南阳翟褚氏成班,父方回太傅功曹
叔度雍州刺史
第四弟实轨,太子舍人
夫人琅邪临沂王淑婉。
父津景渊,中书郎,祖虞休仲,左卫将军
□□江乘白山
第五弟季(案:《宋书》作「爽」。)通,海陵太守,葬练壁雩山。
夫人陈郡阳夏袁氏妙□。
父淑阳源太尉忠宪公,祖豹士蔚丹阳尹。
第一姊徽,灊陈郡长平殷臧宪郎。
元素南康太守,祖旷思泰,□军功曹,重嫡琅邪临沂王闵之希损,镇西主簿
父昉之休道,都官尚书
敬弘左光禄仪同
第二姊茂华,嫡庐江何求子有
书郎
父镇长弘,宜都太守,祖尚之彦德司空简穆公
第三姊茂姬,嫡平昌安丘孟诩元亮中军参军,离父灵休太尉长史
祖昶彦远丹阳尹。
第四姊茂姜,嫡兰陵萧惠徽,中书郎
父思话,征西将军仪同三司,祖源之君流,前将军
第五妹茂容,嫡兰陵萧赡叔文,父斌伯茜,青冀二州刺史
祖摹之仲绪丹阳尹。
重嫡济阳圉蔡康之景仁通直郎
父熙元明,散骑侍郎
祖廓子度太常卿
第六妹茂嫄,嫡济阳考城江逊孝言。
父湛徽渊左光禄仪同忠简公祖夷茂远前将军湘州刺史,重嫡琅邪临沂王法兴,骠骑参军
父翼之季弼广州刺史,祖桢之公干侍中
夫人济阳考城江氏景婼。
父淳徽源,太子洗马
夷茂远前将军湘州刺史
第一男晃长晖,出后兄,绍封桂阳侯,第二男旻渊高,拜临沣侯世子,第三男皓渊华,第五男曰童渊邃,出后第四弟实,第五男□渊泮,第六男晏渊平。
第一女丽昭,第二女丽明,第三女小字僧归,亡,葬□□。
为江学攴让尚公主 南梁 · 虞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五
伏承诏旨,当以临汝公主降嫔,荣出望表,恩加典外。
顾审庵蔽,伏用忧惶。
臣寒门《卒页》族,人凡质陋,闾阎有对,本隔天姻。
如臣素流,室贫业寡,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钗布裙,足得成礼。
每不自解,无偶迄兹,媒访莫寻,素族弗问。
自惟门庆,属降公主,天恩所覃,庸及丑末
怀忧抱惕,虑不获免,征命所当,果膺兹举。
虽门泰宗荣,于臣非幸,仰缘圣贷,冒陈愚实。
自晋氏以来,配尚王姬者(《初学记》作「尚公主者。」)
虽累经美胄,亟有名才,至如王敦慑气,桓温敛威,真长佯愚以求免,子敬灸足以违诏(《初学记》「作真长佯愚以固辞。子敬奔走以求免。」)王偃仲都之质,而裸露(南史《初学记》作「雪」。)于北阶,何瑀龙工之姿,而投躯于深井,谢庄殆自同于蒙叟殷冲几不免于强锄
非无才意,而势屈于崇贵,事隔于闻览,吞悲茹气,无所逃诉。
制勒甚于仆隶,防闲过于婢妾。
往来出入,人理之常,当宾待客,朋从之义。
而扫辙息驾,无窥门之期,废筵抽席,绝接对之理。
非唯交友离异,乃亦兄弟疏阔。
第令受酒肉之赐,制以动静;
监子钱帛之私,节其言笑。
姆阁争媚,相劝以严;
妮媪竞前,相谄以急。
第令必凡庸下才,监子皆葭萌愚竖,议举止则未闲是非,听言语则谬于虚实。
姆阁敢恃耆旧,唯赞妒忌,尼媪自倡多知,务检口舌。
其间又有应答问讯,卜筮师母,乃至残馀饮食。
诘辩与谁,衣被故敝,必责头领
又出入之宜,繁省难衷,或进不获前,或入不听出。
不入则嫌于欲疏,求出则疑有别意,召必以三晡(《初学记》作「三更」。)为期,遣必以日出为限,夕不见晚魄,朝不识曙星。
至于夜步月而弄琴,昼拱袂披卷,一生之内,与此长乖。
又声影裁闻,则少婢奔迸;
裾袂向席,则老丑丛来。
左右整刷,以疑宠见嫌,宾客未冠,以少容致斥。
礼则有列媵,象则有贯鱼,本无嫚嫡之嫌,岂有轻妇之诮。
况今义绝傍私,虔恭正匹,而每事必言无仪适,设辞辄言轻易我。
又窃闻诸主集聚,唯论夫族。
缓不足为急者法,急则可为缓者师,更相扇诱,本其恒意,不可贷借,固实常辞。
或言野败去,或言人笑我,虽家曰私理,有甚王宪,发口所言,恒同科律。
王藻虽复强很,颇经学涉,戏笑之事,遂为冤魂。
褚暧忧愤,用致夭绝,伤理害义,难以具闻。
夫螽斯之德,实致克昌,事妒之行,有妨繁衍。
是以尚主之门,往往绝嗣,驸马之身,通离衅咎
以臣凡弱,何以克堪。
必将毁族沦门,岂伊身眚。
前后婴此,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迩,事融天朝,故吞咽理,无敢论诉。
臣幸属圣明,矜照由道,弘物以典,处亲以公,臣之鄙怀,可得自尽
如臣门分,世殊荣,足守前基,便预提拂,清官显宦,或由才升,一叨婚戚,咸成恩假
是以仰冒非宜,披露丹实(《艺文类聚》作「款」,《初学记》作「质」。)
非唯止陈一己,规全身愿;
实乃广申诸门忧患之切。
伏愿天慈照察,特赐蠲停,使燕雀微群,得保丛蔚,蠢物含生,自己弥笃。
恩诏难降(《初学记》作「恩制顿降」。)
披请不申,便当刊肤剪发,投山窜海(《初学记》末有「云云」二字,《宋书·孝武文穆王皇后传》,宋世诸主莫不严妒,太宗每疾之,左光禄大夫江湛孙学攴当尚世祖女,上乃使人为《学攴》作表让昏,以此表篇示诸主。又见《南史》二十三王藻传,《艺文类聚》十六,又《初学记》十三以为虞通之作。)
衣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事类赋》卷一二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若夫缟衣綦巾,聊乐我员,或以取睢涣之丽,或以象翚翟之文。
无褐而宁能卒岁,不衷而还复灾身。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纩为茧而缊为袍,袂应规而袷如矩。
中山则悟其颠倒,若敖则始于蓝缕。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襜则蔽前,幅闻在下。
周瑜于百领,南粤亦蒙于三褚。
耿恭之穿决,讶张融之粗故。
范晔致思以精微,到溉显名于率素。
袭此黼领,被兹绣裳。
我韨兮子佩,上玄兮下黄。
笑何容之焦背,惊陈暄之上堂。
楚庄既见于博袍,沈庆俄闻于急装。
尔其更始诸于,申生偏裻,衯裶戍削,纡馀委曲。
被以曳娄,乐兹安燠。
戴《礼》既明于五法,齐国亦供其三服。
至于彦回罗𧟌,边让襜褕,聊以旌礼,期之暖肤。
朱勃之方领,伟江充之曲裾。
意恻西华,价腾王导之练。
至夫法圭刀之形,列雕雁之制,刺彼维鹈,戒其在笥。
既顺序而有文,亦从容而不贰。
或被之而象天,或断之而离地。
尹、范则互为出入,侨、札则交相赠遗。
三命有衡之锡,一箧慰寒泉之思。
则有显宗之嘉郭贺,宋高之喜超宗
或挂神武之门上,或烂郭文之户中。
伏俭德于晏子,挹清节于祭彤
载寝而暗惊持玉,长裾而乍喜陵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庄子之对魏王豫让之报智伯。
亦闻美管宁之俭,叹王允之清。
荣启之县蓑,见董威之结缯。
若夫展白无文,绿黑有里,授之九月,戒其三褫。
齐国而曾闻至骭,入汉宫而未尝曳地。
子夏既困于县鹑,林既亦传于衣苇。
绂见方来,绣闻直指。
观采错于张嵊,喜烂斑于莱子
复有袁忠之诣王朗魏文之待杨彪
江湛浣之而称疾,子服言之而见囚。
至若朱博大袑,隽生盛服,齐桓恶紫,晋文矫俗。
析沦之网,频斯之玉。
宋景之于翡翠,田文之讥绮縠。
乘大车者如,祭先蚕者如鞠。
委委蛇蛇,象服是宜。
狐尾、虎文之饰,雉头、火浣之奇。
正色、间色之异,执衽、扱衽之仪。
商火、夏山之制,前方、后剉之规。
识唐帝之三浣,辨汉高之五时。
山甫而见补,遇武公而改为。
商纣投火以蒙宝,宋明憎风而用皮。
三世方知其被服,五采则见其彰施。
马援都布,仲尼逢掖。
粗疏既讶于马后,鲜明复称于王吉
或振之而因浴,或题之而见易。
王敦脱故而自如,桓冲怒新而理屈。
韬文而尚褧,亦用兵而去韨。
斯盖后圣有作而治其麻丝,变上古羽皮之质。
牛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事类赋》卷二二
夫物之大者,其状若垂天之云。
《礼》称三月在涤,《诗》云九十其犉。
歧蹄者天,穿鼻者人。
或衣绣而入太庙,或鞟鼓而正三军。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鼷鼠既忌于见伤,风马亦知其不及。
扣角宁戚之困,烧尾救田单之急。
或为军事之占,或示农耕之候。
畏彼髦头,宁为鸡口
晋武以青麻彰德,何曾以铜钩被奏。
至于伤口改卜,用犊贵诚。
或握角而不售,或割肉而复生。
刘宽之量远,羡鲁恭之政行,多郭舒之宽恕,慕朱冲之不争。
中尉则驾之者赤,桃根则献之者青。
王恺既闻于八百,苟晞亦称其千里。
虽有双筋,且无上齿。
别有得于文山,放之桃林
木则馈粮,石则便金。
设以楅衡,养之牢筴。
愚公畜牸于齐山,百里载盐于秦国
礿祭乃东邻之杀,无妄见行人之得。
袁宏见讽于羸牸,华元应嘲于有皮。
遗布既因于王烈,置刍亦见于罗威
复有职人掌刍,封人供藁,彦回靡视于坠井,卢恺不烹而哀老。
或偾于豚上,或置之树杪。
詹何既识于白蹄,葛卢亦辨其三牺。
肃慎占之而入贡,弦高用之而犒师。
别有盆子主之以建业光武骑之以起兵。
或为梦于蒋琬,或见解于庖丁
观其豫章系绢,蒲鞯挂书。
白则识李冰之绶,青则驾老子之车。
季知一搏而思过,江湛但饮而无刍。
又有蹋石成花,涂泥求雨。
或行诈而书帛,或争长而杀御。
既担矛而卫犊,亦结阵而却虎。
至若置于盆簝,老在阑牢,角不失于三色,香独称于四膏。
遇夔致问,喘月辞劳。
称精鉴者薛公,习遗书有晋祖。
既曰不能执鼠,又云难以逐兔。
牛弘之宽厚,显卢昌之仁恕。
至于千足而富,夜鸣则庮,顾宪、仲文咸决狱而人服,时苗、羊氏并居官而犊留。
又有程郑江竭,娄提谷量,望气知北夷之验,卜兆为司马之祥。
若乃嘉彼柔谨,哀其觳觫
或蹊田而见夺,或洗耳而为辱。
丙吉已劳于问喘,龚遂更惩于佩犊。
《周官》分职,牛人乃主于牵傍;
晋室诸贤,和峤亦勤于刺促。
兵权(下)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四、《水心别集》卷四、《贤良进卷》卷四、《十先生奥论注》前集卷一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五五、《右编》卷三七
言之实者无奇,无奇则难听,故天下多奇言,而言兵为尤奇。
人主慨然欲闻天下之言,则奇言得以入,而言兵者入之为最深。
奇言漫衍于天下,而天下反皆以奇为常,是以下未知兵而习为多杀人之术,上未用兵而先有轻杀人之心。
呜呼!
孰能知其为天下之大祸耶!
平居无事,常言兵计。
某众可袭,某城可攻。
某地最利,宜先取以制敌,敌有上中下计,当出于某,吾以何道应之。
其将某为良,可反间以疑之,可死士以刺之。
某兵可乱,半渡以薄之,倍道以掩之。
某处葭苇蔽亏,林麓深阻,可用伏兵。
某为奇道,可用以出敌不意。
或欲为辩士,说下其心腹大臣,或使内溃,或使来降。
或自请为将,用其术以制胜。
或乞乘传招集豪杰,不费粮糗甲兵,自以义民杀虏。
古阵法兵法凡几家,今不可循用,宜悉损益何事。
刀槊弓弩,今未精者有几,更为击伐之技,或乞试上前,或请颁其法于诸将。
或言时不可失,坐论无益,今当并进,益取敌地,以自为守,因事观变。
或言臣岁月浸晚,恨不及功名,乞一死敌。
或言古者取天下凡几,其故术犹在,今当何所用,虽始若少缓,终当有成。
其言边亭敌地,风沙苍莽,雨雪冻饥,战士哭声,器械解弛,使人忧悲恐惧。
至论仇耻愤激,瞋目按剑。
或广大其意,下城得地,所过牛酒迎劳王师,复故境土,天下一家,使人尉喜,洋洋然欲不计胜负存亡而为之。
其人或已在亲要,朝夕开说,素所狎昵,纵言不顾。
或疏远求进,尝试上心。
或山林草泽之士,请来献见。
或在外之臣,无以固结恩宠,走马面论,密疏入中。
或因缘称荐,无以为名,必挟兵说以自重。
且其开口论议,容止不动,声音伟然,问答纵横,不可穷诘。
至于超乘负矢,意气敢决,而其上固已壮之矣。
凡此者,皆奇言也,人主慨然而乐听之,虽未必用,而其轻杀人之念已动于中矣。
凡此者,其意非真以为见于事也,以为言之不得不奇也;
非谋国也,非虑患也,中一时之欲而已者也。
然而未必用者有时而用矣。
汉武帝王恢计欲擒单于单于不可得擒,而汉首事,结祸无已,天下几亡。
宋文帝江湛徐湛之、王元谟言伐魏,一旦魏氏临江,秣陵之人荷担而立者累月,元嘉之政衰焉。
夫不顾计天下之利害,举而听一夫之奇言者,彼其初固不知其患之将至此也。
今天下之士,好为奇言,而言兵为尤奇者,十年于此矣。
好恶之相形,权利之相诱,奇言盛而实言息矣。
凡向之能为实者,今未有不转而为奇者也。
虽然,臣有忧于此,而亦窃以为贺焉。
何者?
天下之能为奇言者众也。
昔日之奇,今日之腐坏而无用者也。
朝对暮论,耳目烦矣,听闻熟矣,庶几其厌之乎!
庶几其可以实言乎!
虽然,实言不足听也。
五谷之味澹然,不与众味俱,嗜味者不能食也;
其所以食之而不敢废者,以畏其不食则饥而死,而众味不能救焉耳。
故夫有闻实言于今世,如畏不食五谷之死者,而后其言可得而听也。
何谓实言?
今世或有以为兵端可畏,易开难合,厚赂请和,可以持久,此偷安姑息之论也。
兵何尝一日而不可用也,顾其用如何耳!
故不多杀人,则兵可用;
邦本不摇,则兵可用;
不横敛,不急征,则兵可用;
将非小人,则兵可用;
天下虽不畏战而亦不好战,则兵可用;
视北方如南方,则兵可用。
功成而患不至,外斗而内不知;
虽不免于用诈而羞称其术,虽大启旧国而能不矜其事:若是者,其兵无不可用也。
夫水居者好游,崖居者好缘,此其势也。
游而不溺,虽游可也;
缘而不坠,虽缘可也。
故凡今世为用兵之奇言者,未有不犯是数患者也。
犯是数患,如游者之必溺,缘者之必坠,而曰「吾不顾而自为也」,而可乎?
孙武吴起、穰苴、孙膑,巧于用兵,今虽无之,不足虑;
伊尹、太公、管仲诸葛亮,智于谋国,今虽未有,不足忧。
其实言之不可乱者,止于如此。
江州 清 · 洪亮吉
 出处:拟两晋南北史乐府卷下
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万里长城君自毁,明年饮马长江水。
长江饮马君有知,目光裂电神骓驰。
按:魏人闻檀道济雄名,惮之,图以禳鬼。○道济被收,脱帻投地,怒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太武引兵南下,文帝石头城望之,谓江湛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宜速断 清 · 洪亮吉
 出处:拟两晋南北史乐府卷下
禁林半夜愁乌号,深宫一举双鸱枭。
鸱枭食母獍食父,假以羽翼授以刀。
斋宫门开烛未灭,举几一挥指齐裂。
湛之不断江湛迟,陛下裁弟难裁儿。
难裁儿,已杀父。
嗟嗟双鸱枭,更假一鹦鹉。
按:太子劭、始兴王浚严道育王鹦鹉巫蛊事发,帝欲废太子劭,赐死。与徐湛之江湛王僧绰谋之。僧绰曰:「事宜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帝久不决,更以谋告潘淑妃。妃,母也,以告。于是太子劭遂与弑帝,并杀潘淑妃徐湛之江湛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