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论新礼表 南朝宋 · 傅隆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七
臣以下愚,不涉师训,孤陋闾阎,面墙靡识,谬蒙询逮,愧惧流汗。
原夫礼者三千之本,人伦之至道。
故用之家国,君臣以之尊,父子以之亲。
用之婚冠,少长以之仁爱,夫妻以之义顺。
用之乡人,友朋以之三益,宾主以之敬让。
所谓极乎天,播乎地,穷高远,测深厚,莫尚于礼也。
其乐之五声,《易》之八象,《诗》之《风》《雅》,《书》之《典》《诰》,《春秋》之微婉劝惩,无不本乎礼而后立也。
其源远,其流广,其体大,其义精,非夫睿哲大贤,孰能明乎此哉。
况遭暴秦焚亡,百不存一。
汉兴,始征召故老,搜集残文,其体例纰缪,首尾脱落,难可详论。
高堂生颇识旧义,诸儒各为章句之说,既明不独达,所见不同,或师资相传,共枝别干。
故闻人、二戴,俱事后苍,俄巳分异,卢植郑玄,偕学马融,人各名家。
又后之学者,未逮曩时,而问难星繁,充斥兼两,摛文列锦,焕烂可观,然而五服之本或差,哀敬之制舛杂,国典未一于四海,家法参驳于缙绅,诚宜考详远虑,以定皇代之盛礼者也。
伏惟陛下钦明玄圣,同规唐虞,畴咨四岳,兴言《三礼》,而伯夷未登,微臣窃位,所以大惧负乘,形神交恶者,无忘夙夜矣。
而复猥充博采之数,与闻爰发之求,实无以仰酬圣旨万分之一。
不敢废嘿,谨率管穴所见五十二事上呈。
蚩鄙茫浪,伏用竦赧(《宋书·傅隆传》,元嘉十四年太祖以新撰《礼论》付使下意,上表。)
舞佾议 南朝宋 · 傅隆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七
未详此人数所由。
杜预注《左传》佾舞云:「诸侯六六三十六人。
常以为非也。
夫舞者所以节八音者也,八音克谐,然后成乐,故乐必以八人为列,自天子至士,降杀以两,两者,减其二列尔」。
以为一列又灭二人,至士止馀四人,岂复成乐。
服虔注《左传》云:「天子八八」。
诸侯六八。
大夫四八,士二八,其义甚允。
诸王不复舞佾,其总章舞伎,即古之女乐也。
殿庭八八,诸王则应六八,理例坦然。
又《春秋》郑伯纳晋悼公女乐二八,晋以一八赐魏绛,此乐以八人为列之证也。
若如议者,惟天子八,则郑应纳晋二六,晋应赐一六也。
自天子至士,其文物典章,尊卑差级,莫不以两。
未有诸侯既降二列,又一列辄减二人,近降太半,非唯八音不具,于两义亦乖,杜氏之谬可见矣。
国典事大,宜令详正(《宋书·乐志》一,元嘉十三年太常傅隆以为云云,又见《通典》一百四十七,作传崇,避唐讳也。)
南台不开门启 南朝宋 · 王昙首
 出处:全宋文卷十八
既无墨敕,又阙幡棨,虽称上旨,不异单刺
元嘉二年,虽有再开门例,此乃前事之违。
今之守旧,未为非礼。
但既据旧使,应有疑却本未,曾无此状,犹宜厥咎。
其不请白虎幡银字棨,致门不时开,由尚书相承之失,亦合纠正(《宋书·王昙首传》,元嘉四年,车驾出北堂,尝使三更竟开广莫门。南台云,应须白虎幡银字棨,不肯开门。尚书左丞羊玄保奏免御史中丞傅隆以下,昙首继启。)
奏劾陆澄 南朝宋至南齐 · 褚渊
 出处:全齐文卷十四
宋世左丞苟伯子弹彭城张道欣等,坐界劫累发不禽,免道欣等官;
中丞王淮不纠,亦免官。
左丞羊玄保豫州刺史管义之谯梁群盗,免义之官;
中丞傅隆不纠,亦免官。
左丞羊玄保又弹兖州刺史郑从之滥上布及加课租绵,免从之官;
中丞傅隆不纠,免官。
左丞陆展弹建康令丘珍孙、丹阳尹孔山士劫发不禽,免珍孙、山士官
中丞何勖不纠,亦免官。
左丞刘矇弹青州刺史刘道隆失火烧府库,免道隆官;
中丞萧惠开不纠,免惠开官,左丞徐爰右卫将军薛安都属疾不直,免安都官;
中丞张永结免。
謏闻肤见,贻挠后昆,上掩皇明,下笼朝识,请以见事免所居官(《南齐书·陆澄传》)
黄籍革弊表 南齐 · 虞玩之
 出处:全齐文卷十八
宋元嘉二十七年,八条取人,孝建元年书籍,众巧之所始也。
元嘉中,故光禄大夫傅隆,年出七十,犹手自书籍,躬加隐校
何必有石建之慎,高柔之勤,盖以世属休明,服道脩身故耳。
今陛下日盱忘食,未明求衣,诏逮幽愚,谨陈妄说。
古之共治天下,唯良二千石,今欲求治取正,其在勤明令长。
凡受籍,县不加检合,但封送州,州检得实,方却归县。
吏贪其赂,民肆其奸,奸弥深而却弥多,赂愈厚而答愈缓。
泰始三年元徽四年扬州等九郡四号黄籍,共却七万一千馀户。
于今十一年矣,而所正者犹未四万。
神州奥区,尚或如此,江、湘诸部,倍不可念。
愚谓宜以元嘉二十七年籍为正。
民惰法既久,今建元元年书籍,宜更立明科,一听首悔,迷而不反,依制必戮。
使官长审自检校,必令明洗。
然后上州,永以为正。
若有虚昧,州县同咎。
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而板籍顿阙,弊亦有以。
自孝以来,入勋者众,其中操干戈卫社稷者,三分殆无一焉。
勋簿所领,而诈注辞籍,浮游世要,非官长所拘录,复为不少,寻苏峻平后,庾亮温峤求勋簿,而不与,以为陶侃所上,多非实录。
寻物之怀私,无世不有,宋末落纽,此巧尤多。
又将位既众,举恤为禄,实润甚微,而人领数万,如此二条,天下合役之身,已据其太半矣。
又有改注籍状,诈入仕流,昔为人役者,今反役人。
又生不长发,便谓为道,填街溢卷,是处皆然。
或抱子并居,竟不编户,迁徙去来,公违土断。
属役无满,流亡不归。
宁丧终身,疾病长卧。
法令必行,自然竞反。
又四镇戍将,有名寡实,随才部曲,无辨勇儒,署位借给,巫媪比肩,弥山满海,皆是私役。
行货求位,其途甚易,募役卑剧,何为投补?
坊吏之所以尽,百里之所以单也。
今但使募制明信,满复有期,民无径路,则坊可立表而盈矣。
为治不患无制,患在不行,不患不行,患在不久(《南齐书·虞玩之传》,又见《通典》三。)
八佾说110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四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宋书·乐志》:宋文帝元嘉十三年,给彭城王义康伎,相承给三十六人。
太常傅隆以为《左传》诸侯用六,杜预以为三十六人,非是。
舞以节八音,故必以八人为列。
自天子至士,降杀以两,两,减其二列。
若如预言,至士止有四人,岂复成乐。
服虔注《左传》与同。
又《春秋》:晋悼公纳郑女乐八,晋以一八赐魏绛,此乐以八人为列之證也。
予案,《说文》:佾从人,从䏌声。
䏌,音许讫切,䏌,肉八声,其解云:振也。
八无缘为䏌之声,疑古字从八从肉。
袁枚 清 · 陶怡云
对联 出处:楹联丛话
方朔少时,二十万言书尽读;
傅隆老去,八千余纸手亲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