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客省使雄州防禦使泾原路兵马钤辖兼第十一将郭公行状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一、《汉滨集》卷一五
君讳成,字信之姓郭氏德顺军中安堡人也。
其先居仪州华亭,徙焉,曾祖而上,世系无所考。
公初应募为弓箭手,累级补都指挥使
熙宁七年,讨河州路白城叛羌有功,换西头供奉官
从征交趾泸南,转内殿承制
元丰四年,朝廷合五道兵趋灵武,公将泾原选锋八百骑。
贼扼温叶隘,王师不得进,公出奇力战,身被数创,而气愈厉。
贼溃,获级七百二十,生擒六十二人,遂至灵武
有酋驰突阵前不可耐,统制刘昌祚曰:「谁能取此者」?
公请行,伏于路傍,贼至,跃出,斩其首马上以献。
昌祚大喜。
是行,诸将皆以不利夺官,公独进阶四等,为泾原第十副将,寻迁为正。
部将盗军实,觉,公不忍穷治,杖而遣之。
副与公有隙,讼公辄杖部将,坐免。
复起为经略司准备将领第五副将,终更再留。
绍圣三年秋,夏人犯鄜延泾原出师牵制之,攻其石门峡之新堡六昼夜,拔之,公力为多。
明年三月,诏合熙河秦凤环庆泾原之师,筑平夏城,置第十一将以戍之。
渭州之西葫芦河之大川,土地平衍,袤数百里,西直石门,北当默音峡,东有减泊口、温叶隘,皆夏人出入孔道。
于是建荡羌、九羊、镇羌、通峡、灵平五寨,而平夏处其中。
元帅章楶议曰:「新边控扼贼冲,将宜得人,谁可付者」?
诸将皆曰:「非郭君不可」。
召公相见,见其魁庞福艾,且数有战功,遂奏为第十一将,驻平夏。
敌失地利,朝夕愤怨。
明年十月,乾顺与其母空国大入,谋曰:「平夏视诸垒最大,郭某最知兵。
平夏下,则诸垒悉平;
郭某得,则诸将悉降,其馀不足图也」。
遂纵兵合围,自默音峡为连株大寨,东抵葫芦河、减泊口,而连石门峡、九羊寨,南扼熙宁寨、古壕门,绵亘百馀里。
其名将六路统军威明阿密主攻城于内,西寿监军默拉都克布禦援师于外。
穴地道,烟堑激火,起楼车冲輣,以临城中,迭进番休,矢石如雨,昼夜不息。
公沛然若平时,随机应变,方略不穷。
庚辰壬辰,贼死伤不可计,国母者恚恨,剺面流血,一夕遁去。
围方急,诸路援兵大集,壁于古壕门,与贼对垒,莫敢动。
有郭祖德者,以同姓故,常兄事公。
时为统领,责诮统制诸将王恩姚雄古、种朴辈,曰:「平夏存亡,所系非轻,失平夏则新疆皆没,泾原危矣。
公等奉命拥精锐赴危急,宜以时进战,并力破贼,乃临敌巽懦,按兵不出,其如国家何?
且吾兄百口旦暮为掳,诸君忍坐观邪?
万一不守,必有任其咎者」。
与雄古曰:「方且图之」。
曰:「兵未可出,宜令郭统领登高视贼虚实,见可而后进」。
祖德曰:「诺」。
乃以千骑上东山以望,贼充满川谷,不见前后。
俄而贼骑奄至,祖德几不脱。
既归,诸将问曰:「敌势如何」?
祖德曰:「甚盛。
虽然,愿以数千骑突围而入,与兄共守,死生以之」。
曰:「无益也。
我辈不战,非怯也,盖有大不可者。
夫婴孤城抗剧贼,所恃以坚士心者,援兵尔。
今吾众寡不敌,战而胜,围未必解,不幸小挫,贼驱所获以示城中,则士卒解体,谁与守者?
且郭公在,城何忧」?
及贼既走,诸将问公何以守,公曰:「贼何能为,吾惟忧诸君战尔」。
其说正与合。
诸将始服公守有馀力,果足制敌,初不以外兵为轻重也。
统制官,公乃与荡羌寨将折可适议曰:「贼新衄可乘,若轻兵捣其巢穴,可以大获」。
可适以为然,乃诣幕府白帅,帅以万骑与之。
十二月辛巳,潜兵将萨川,由纳木会分六道以进,夜至锡斡井,诸酋方聚饮,不虞见袭。
蕃官额芬、将佐张泽即帐中擒阿密、都克布及其家属、伪公主、夫人、首领等,俘馘三千馀人,获牛马羊以十万计,振旅还平夏。
二人皆大酋,有智谋,勇健善斗,岁入盗边,朝廷久知其名。
捷至,哲宗大悦,百僚称贺于庭。
引进使雄州防禦使泾原路兵马钤辖
上遣中使赍诏奖谕,赐以御府兵器袍带金帛之属,宠灵显赫,边人荣之。
帅奇公功,思有以慰其意,移知德顺军,使昼锦还乡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覃恩转客省使
夏人知公去平夏,侵扰不已,帅亟召公还,贼不敢复犯。
崇宁元年春三月,命诸将合力筑绥戎、怀戎二堡,而命公独以本将兵城合流平。
会天大雪,督工不息,暴露得疾,归,四月一日卒于平夏城,享年五十有六。
上悼惜之,命走马承受张永铎抚其家,赐银绢五百,遗表外特官其婿张符三班借职
六月甲子,葬于中安堡祖茔之侧。
公之为内殿崇班右骐骥使以年劳,州刺史客省使以恩霈,其馀皆以功迁。
娶赵氏,再娶范氏,封永安县君
子男三人:溱、浩、涓。
溱早亡,浩今为某官,涓修武郎、天都寨兵马都监
五女,皆适宦族。
公资貌丰伟,襟度坦然,疏财好施,喜宾客,抚养孤穷,甚有恩惠。
守边城二十年,廪稍随手尽,衣食粗给。
及任子,先录犹子二人。
初,夏人犯默音峡,公与折可适禦之,被围,可适马乏,公推所乘之马与之,曰:「公决围去,我留死战,以家事累公」。
可适曰:「公幸有亲,行矣,我以死报国」。
相持久之,士众感泣。
部将王告乃以己马与可适,于是分队鏖击,贼大败,全师而归。
其获阿密、都克布也,帅以军受俘,称公之绩,嘉叹再三。
公曰:「此折防禦之功也」。
可适亦曰:「我与郭君异道而出,郭君实获二酋,某何力之有」?
帅曰:「诸将惟务争功,二君乃尔相推邪」?
遂俱被褒赏。
公嗜酒,饮数斗不乱。
其驻平夏也,知城王之才者谗公,曰纵饮废事。
帅因召公,至则燕饮终日,酌以巨觞,公杯至辄尽,而不见酒色。
夜中罢会,与论边事,条陈慷慨,貌整肃而语有伦。
帅异之,乃出之才谤书示公,曰:「彼将有不法而惮君邪?
有则以,帅得为君理之」。
公谢:「守边无状,宜致人言,之才无罪,且无之才公安得闻此」?
帅益贤之,翌日称于众曰:「郭君度量不愧古人」。
公归,召之才与饮,慰安之,之才愧谢。
副将李万者以弓箭手马假人,时约束甚严,走马承受欲按之。
忧恐不知所为,公语曰:「第无虑,将不忍副食贫而失禄,代副坐之可也」。
承受者感其义,遂不复按。
尝居平凉县令马希道者廉吏也,官罢不能归。
公怜之,时方免官,贫无他资,尽质衣服弓剑为令办装,令始能去。
公为将甚得士心,所至畏爱。
既全平夏,擒二酋,威震西鄙,虽小儿女子皆知公名。
及其卒也,往往嗟咨流涕,而平夏之人德公尤深,祠公于城之西,水旱疾疠必祷,祷必应,庙享日严
宣和元年廉访使者王孝杰以闻,上亲洒宸翰曰:「郭成尽忠报国,有功于民,宜载祀典」。
其议所以名其庙者,有司请榜其额曰「仁勇」,诏可。
呜呼!
生有大功,死为名神,威福一方,以享庙食,虽古名将,何以加此?
岂非精忠伟烈贯于幽明,凛凛之气殁而不朽者邪?
公之亡,诸孤尚幼,边方少文人儒士,失于纪录,故事多遗逸,独其卓卓者犹播众口,不可埋没,谨录其实,以备史氏之阙。
谨状。
禁将归朝官及因谋叛等人一例发遣诏建炎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八、《宋会要辑稿》兵一五之一(第八册第七○一七页)
永州发遣到归朝官段孝恭、任简,道州发遣到归朝官立、吴康李万,令元管押人却押赴逐州依旧收管,其张子龄令王渊收管使唤。
今后即仰诸州军依元降指挥,不得将归明及因谋叛并劫掠财物编、羁管人一例发遣。
答赵解元书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五四、《江湖长翁集》卷二六
辱惠书,陈义甚高,文辞甚丽,大慰平昔愿见之心。
然谆谆焉以李膺陈蕃之任见望,君子拟人于其伦,仆于古人无能为役,且敢望陈、李万一!
随俗俯仰,无泉币以振拔困窭,无声望以题品沉滞,伥伥焉之于世,方蕲乎见资,何以资人?
兄乃过听,若当世才名可以轻重人者而赴之,何欤?
其由酸咸异嗜,真自取众人之所弃,抑姑激世之趋势附炎者乎?
无乃阨于无人之境,抱所有而莫知。
以某粗脱科举,欲推重于诸公间耶?
揄扬赞诵,仆其敢辞。
然言之不足取重,犹恐厚意之虚辱也。
此外容面赋。
濠州新建石韩将军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二、《漫塘集》卷二一、《南宋文范》卷四四
嘉定己卯秋,濠之士民无少长,咸会太守庭下,叩头言曰:「盖闻无德不报,经有明言;
有功则祀,国有彝典。
濠阻淮为州,当西道之冲,异时敌入边,必始祸于濠,其去也犹据濠为后拒。
正月辛亥,敌济自马村,欲薄城下。
赤白囊甫至,故某官石俣与故某官韩仔躬率锐卒,直冲敌阵。
时石将步卒仅百有七十,韩将骑二百,而敌众弥望。
自午迄酉,战数十合,所杀过当。
逮暮,复擒其将李万户,敌气夺,引去。
众料敌觇吾寡,必且复至,议走险且请济师。
二将曰:『敌之复至,愚智共知,但暮夜退保,势难必全,而城之守备不可分也』。
乃亲巡士卒,激以重赏而告之曰:『人谁不死,死国乃勇,况勇不必死耶!
诘朝之事,余与汝同,宜一乃心,无创重伤,无悼前猛,惟余马首是瞻』。
众曰诺。
则即其地为营,解鞍休士,敌惮其勇,不敢迫。
翼日夙兴飨士秣马,鼓严以待。
比明,敌果四集。
二将一呼,士勇百倍。
前旌所指,势如摧枯。
而敌负其众,随散随合。
二将知不敌,则归士卒于城中,使益为备,而引其众趋曹山,欲以牵敌师而与武定选锋统制秦允合。
白石则允已战没,敌调新军适至,前复遮截,久疲之兵,不足以支新锐,遂遇害。
谨按,濠良家子,开禧中出家财募军,以从征伐。
仔泗人,以恢复为志,合众自归。
二人之进不同,而其董率忠义,屡致克捷,积战多补官,起徒中,为知名将,为敌所忌,以至于死,亦略相似。
二将死,而敌之英锐亦略尽。
又其自谋,以为城内遣将如许,则其城守可知,且数百人不可当,况其出全师以拒我乎?
乃骤为去留以疑我,而卒以遁,西道以安。
是二将以一身之死易千万人之生,以数百裹创之卒,为千里长城之卫。
尸而祝之,社而稷之,畴不谓宜?
而庙貌未兴,报祭无所,使行道嗟咨,闾里涕泪,殆非所以报功也,君侯以为如何」?
通判州事丹阳钟颖实权州事,平居与二将以义相勉,敌之入,外战内守,多其主议。
至是闻民言,慨然曰:「同官为僚,吾尝同僚,敢忘其死?
且旌死事所以劝事君也,余何敢不力」?
即度地,揆日鸠工庀材。
使者冯公多福制帅赵公善湘咸翼其成。
庙未成而钟以堂禀去,后守柴公叔达、今守杨公绍云复相继酌民言,克竟厥事。
盖忠义感人,不约而同如此。
明年春,濠人使来告成,钟谓不可无纪,以属其友漫塘叟刘某
叟既为绪次颠末,复为诗以遗濠人,俾歌以祀。
辞曰:云莽莽兮淮山,烟冥冥兮淮之浦。
望侯兮未来,泣涕兮廷伫。
灵旗兮逶迤,剑佩兮陆离
侯之来兮慰我思,风泠泠兮袭帷。
苾芬兮殽烝尊,潋滟兮渌醑。
将侯兮无怒,息驾兮容与。
玩寇兮深居,粲明珰兮绮疏。
嗟若人兮偷生,愧此身兮非夫。
雄名昭兮烈日,忠魂妥兮邃宇。
秋月兮春花,长娱乐兮吾土。
刻断碑记 南宋 · 李万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四
由荐送至试京,其一也。
公本藤州人,登儒科,随父商游学湖广,遂应鄂举,名隽三元。
仁宗皇帝榜寻书序藏本与几阁之文,既无所订正,访诸耆旧及冯之族,亦无以验其详。
即郡志直谓六字,皆宸翰意,必有所凭据。
惜哉!
岁月浸远,文简公又寄籍他邦,至于文献不足徵也。
万因假手于兹,每谓此事中州犹不多见,讵敢不揭而扬之,以称先朝褒宠之意!
于是慕而勒诸石,期与之山川为不朽,且冀有遗响于家家之后者云。
淳祐元年李万书。
按:同治藤县志》卷一九,光绪三十四年铅印本。
长泰县儒学记 南宋 · 赵与坦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一○、《永乐大典》卷二一九八四、万历《漳州志》卷四三、光绪《漳州府志》卷六四
古者庠于党,序于遂;
县之有学,仿古制也。
长泰有学,初创于登科山之旁,以地窄迫,不足为士子藏修之所,遂移其学于祥光寺之东偏,自绍兴杨公棫登第之后,未有续遗响者。
士子病之,载谋载惟,欲迁焉而未果。
岁在绍定癸巳,邑有寓公李万言调萍乡,叶惟寅调番禺丞,瓜戍未及,与阴阳家者相方面势,得县治之左臂,乃县之主山,良岗钟其秀,萃然嵂然,若蛟龙之跃渊,祥凤之飞舞,是殆天有以献其巧者。
闻之邑宰清源陈公纯仁,公俞其请,白之于郡,朝谒夕报。
遂与邑之士友相与并力协赞,命匠鸠工,拓基肇址。
磢峻而夷,撤蔽而通,绳迂而直,乃斲乃陶,乃塈乃雘。
大成有殿,讲席有堂,入直有庐,肄业有斋。
申以棨门,面以棂星,庖湢垣墉,靡不具体
肇脩胡簋,绘事从祀,百尔文物,彪烈一新。
释菜而衿佩襜如,弦诵而声音琅如。
属役于是年之季春,考室于明年之季冬
陈公适以秩满归三山郑公师申来试邑令,又于门外凿之以池,中累石为梁,以其池水旧传古龙浚出泉之语,邑人争取汲之。
岁率遇,殿庭之中常生两桂子,目击者莫不以为祥异,且曰是学之风水,必有盛事验于一纪。
果而淳祐甲辰,郡之捷南宫者三人,邑居其二:陈君梦立巍占甲科,吴君遇聘联名擢第,积年天荒,一朝而破。
癸巳而距甲辰,一纪之言,信乎不诬。
丁未春,邑之瀛山张君汉杰,以国学内舍前廊擢名鼎甲,猗欤休哉!
邑之士子荣达,何其閟于昔而独盛于今耶?
虽曰学校陶成之功,人物颖秀之美,亦不可以为非学宫改建、地灵人杰之验也。
戊申视邑篆,笃修庠序之教。
一日,前廊职事贡士许兴龙等言于予曰:「创建新学,今馀一十五年矣,邑之士行将与令之长子孟錪同游兰省,所望以趾美嗣芳,科名踵踵相接也。
而学之记犹缺,恐后人无以知建学之由」。
属予为记。
余曰:与坦学制此邑,簿书之暇,凡可以加惠邑民者,无不留念。
顾今邑学有此盛美,乌得没其实邪?
虽然,建学之制,新学之政,诸公已智及之矣,如曰以此为言,记之可也,不记亦可也。
抑知其所以建学之指乎?
盖文章特末技耳,科第亦假途耳,学者内而不外,古也;
外而不内,古乎?
入是学也,盍思夫若至阙里,若觌孔墙,属耳而闻金声玉振,潜心而得性与天道,退而思之,为颜为曾者何人?
归而求之,为伋为轲者何人?
必家焉而亲其亲,官焉而民其民,国焉而君其君。
塞则淑诸身,亨则淑诸世,如吾漳之高东溪颜定肃,声名节槩,耿耿天地间,是则建学之意,亦予邑宰之所愿望也。
庶几是学不为徒建云。
故泚笔而为之书。
通州儒学记 南宋 · 王应凤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万历《通州志》卷三、康熙《通州志》卷一三、乾隆《直隶通州志》卷一九、《江苏金石记》卷一八
通之有学,志不载所始。
文惠王公之记,自太平兴国中肇建先圣庙于城西南,乾兴初徙而东之,前斋庐而后讲舍,其即庙为学欤?
大观四年,朱侯彦又植庠门,建射亭,学子便之,由是擢名第者视他郡最盛。
绍兴初,草创于州治之西,其后即旧址更建,至淳祐壬寅燬于兵。
壬子秋,今太傅平章贾公董师于淮俶,授方略而沟封之,通民怙冒威德,以有宁宇,寖寖如承平。
惟时学宫未复其旧,仅有礼殿、伦堂,而生徒肄业无所,供养亦废。
官授于斯者,宁不知倚席不讲为可愧哉,盖力弗既而将有待也。
咸淳之元,兵部尚书汉东李公制阃六年矣,樽俎舒暇,左诗右书,淮海澄清,累化禔福。
是岁春,会稽黄君焱将往教于通,公语之曰:「古者闾巷党术罔曰寡约,必立之师,世之夸毗者,待人狭而自待亦凉,世罔攸劝。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课试外教养当并行。
子其勉之」。
黄君奉命惟谨,于是序列八斋,日行二膳,昔所缺者今乃有之。
又以、任三贤旧有祠,旷而不举者有年矣,乃植久仆之碑,绘像于堂,瞻仪者肃如也。
列戟有严,两庑孔修,墙甓外周,庖廪毕具。
鸠僝于丙寅夏,越明年夏而就绪。
郡守侯弼至,颇佐其涂甃之费。
既而邦人来观,或叹或愕,谓是举也,不役一兵,不烦众力,惟黄君率诸生之长,协比经始。
又以其馀力具祭器,且募监书而庋藏之,其于学者信有劳矣。
孰知所以有成者,乃尚书公之教泽也。
前通之李万程、李勉之郎君玉等以书来请识其事,凤以《春秋》不书修泮宫之义辞,乃又请曰:「夫子于《春秋》虽有所不书,然子产不毁乡校,则亟称之。
夫事难成而易圮,愿求一言以诏来者」。
应凤不敢固辞,而窃有感焉。
郡有校官,自江都相发之,施及建武之兴,如任延伏恭,逖左并边,皆能以学为先务,流风馀化,隐然有厌难销萌之功。
先儒谓执干戈者听于明理义者,而后大业定,信哉斯言也。
学莫先义利之辨,居官者不辨乎此,则事非其事,为士者不辨乎此,则志非其志。
义者心之所同,然庠序之教因而申饬之耳。
惟通密迩帝畿,名卿辈出,文物盖彬彬矣,视有邦厥邻,则安定体用之学可师。
若时先达,忠直如吴,友顺如姚,皆循乎天理之正。
俞之异科,崔之联第,亦素履而往修天爵,而人爵从之,岂以利禄先入其心哉!
游于乡校而拜三贤之祠,景高晞骥,其必有所发矣。
夫张公当新法严急之,而尊礼邵、程,不阿世好,忠肃忠敏二公言人之所不敢,居人之所不堪,非有为而为之,惟得乎义理之安而已。
义理之心人皆有之,尚何成败之足虑乎?
子产远矣,有贤太守犹可以为任延伏恭也。
李万户剑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西岩集卷十
夜气曾冲北斗殷,土花不蚀玉龙寒。
山西若不逢真赏,直与铅刀一例看。
醋葫芦 元 · 孟汉卿
 押阳韵 出处:元曲选 魔合罗 第三折
这的是沿河道便盖桥。这的是随州城新置仓。
这的是王首和那陈立赖人田庄。这的是张千殴打李万伤。
带云:怕官人不信呵。唱:勾将来对词供状。这的是王阿张数次骂街坊。
贺新郎 元 · 郑廷玉
 出处:元曲选 后庭花 第二折
这门前唤的语音熟。
莫不是李万张千。
搽旦云:我去开门。正末𢲔搽旦科:唱:和大嫂你来我去。
带云:好浑家也。常言道家有贤妻。唱:如今有日头却又早关了门户。
他不道的教别人说言道语。
云:我开开这门。是谁。好打这厮。王庆云:咄。兀那厮。你打谁。正末见王怕科:唱:哥哥你有甚事谁敢道是支吾。
教把谁所伏便所伏。
教把谁亏图便亏图
有甚恶差使情愿替哥哥做。
正末跪倒科:王庆云:你看这厮又醉了也。你待要那𥚃去。正末唱:遮莫去大虫口中夺脆骨。
骊龙颔下取明珠
孙七休咏雪诗韵 其五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六○第二十二
冻口吟诗噤不开,何人对雪愎深杯。
谁家解酿羔儿酒,善饮能无李万回。
会宁府使李公夏○丙子○代地主朴诚彦作) 清 · 李栽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密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北陆惊看大树萎,塞垣寥落事全非。
玉关无复班超入,剑外翻为严武归。
匣闭蛟龙空吐气,风飘帟幕暗成霏。
宦游三载仍愁疾,执绋伤心未倒衣。
海西庵读亡友郭舍人旧作感赋一首丁卯 清 · 洪亮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更生斋诗续集卷六
忆共僧房醉几场,哭君应亦在僧房。
才名死配鲍孤雁鲍户部之钟。),食料生追李万(君饮啖兼数人。)
九子峰头云寂莫,八公洞口月荒凉(君踪迹皆在江南。)
惟应更约难兄弟(君六、七两弟皆能诗。),閒向空江奠一觞。